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恒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工程用管道埋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58129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7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管道埋设装置,包括顶板,所述顶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表面啮合有履带,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的表面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表面与履带的内壁啮合,所述支撑杆的一侧通过卡板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该该水利工程用管道埋设装置,通过人工统一一次将多个管道装进物料框,达到无需人工逐个固定管道的目的。

A pipe burying device for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ipe burying device for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which comprises a top plate, two sides of the bottom of the top plate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supporting rods, the bottom of the two supporting rods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connecting rods, both sides of the connecting rods are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gear, the surface of the first gear is meshed with a track, and one side of the supporting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electricity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first moto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drive wheel, the surface of the first drive wheel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belt wheel through the drive belt, the front of the second belt wheel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gear, the surface of the second gear is meshed with the inner wall of the track, one side of the support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motor through the chuck, and the surface of the second motor is meshed with the inner wall of the track The output shaf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bevel gear. The pipeline burying device for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an be used to install multiple pipelines into the material frame at one time manually,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no need to fix the pipelines one by one manual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用管道埋设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用管道埋设装置。
技术介绍
为消除水害和开发利用水资源而修建的工程,按其服务对象分为防洪工程、农田水利工程、水力发电工程、航道和港口工程、供水和排水工程、环境水利工程、海涂围垦工程等,可同时为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等多种目标服务的水利工程,称为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坝、堤、溢洪道、水闸、进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鱼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实现其目标,水利工程与其他工程相比,具有如下特点,影响面广,水利工程规划是流域规划或地区水利规划的组成部分,而一项水利工程的兴建,对其周围地区的环境将产生很大的影响,既有兴利除害有利的一面,又有淹没、浸没、移民、迁建等不利的一面,为此,制定水利工程规划,必须从流域或地区的全局出发,统筹兼顾,以期减免不利影响,收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最佳效果,水利工程一般规模大,投资多,技术复杂,工期较长。一般的水利工程都需要埋设管道,一般通过人工进行管道埋设,这种方法不仅效率低并且施工量小,也有采用机械装置进行管道埋设,但是采用机械装置埋设时,需要人工将管道固定,每次埋设一根就固定一根,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用管道埋设装置,解决了人工埋设和需要逐个装配管道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用管道埋设装置,包括顶板,所述顶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表面啮合有履带,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的表面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表面与履带的内壁啮合,所述支撑杆的一侧通过卡板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表面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螺纹杆,并且螺纹杆的顶部与顶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右侧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螺纹套相对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杆,两个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杆相对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挤压板,所述顶板内壁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装置。优选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的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顶部啮合有齿板,所述齿板的一侧贯穿安装框并延伸至安装框的外部,所述齿板延伸至安装框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并且挡板的顶部与顶板内壁的顶部滑动连接。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杆相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泥板。优选的,两个所述挤压板相对的一侧均安装有防滑块。优选的,所述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物料框。优选的,所述物料框内壁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斜板。(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用管道埋设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水利工程用管道埋设装置,通过人工统一一次将多个管道装进物料框,再通过第三电机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第一皮带轮带动第二第二皮带轮转动,从而带动齿板和挡板运动,从而控制管道的下落,使得顶板的通孔一次可以通过一根管道,再通过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运动,使得两个挤压板上部分开口,达到无需人工逐个固定管道的目的,由物料框依次下落,接住管道之后,第二电机带动第一锥形齿轮转动,第一锥形齿轮带动第二锥形齿轮转动,第二锥形齿轮带动螺纹套运动,从而带动挤压板和管道运动,移动到管道埋设坑后,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杆收缩,完成埋设,在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二齿轮运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运动,从而带动履带运动,履带带动整个装置移动,移动到下一段埋设管道的位置,再重复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图图;图3为本技术移动装置结构图。图中:1、顶板;2、支撑杆;3、连接杆;4、第一齿轮;5、履带;6、第一电机;7、第一传动轮;8、第二传动轮;9、第二齿轮;10、第二电机;11、第一锥形齿轮;12、第二锥形齿轮;13、螺纹杆;14、螺纹套;15、滑动板;16、滑动块;17、第一电动伸缩杆;18、挤压板;19、移动装置;191、安装框;192、第三电机;193、第一皮带轮;194、第二皮带轮;195、第三齿轮;196、齿板;197、连接块;198、挡板;20、挡泥板;21、防滑块;22、物料框;23、斜板;24、第二电动伸缩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用管道埋设装置,包括顶板1,所述顶板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两个所述支撑杆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4,所述第一齿轮4的表面啮合有履带5,所述支撑杆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6,第一电机6为三相异步电机,所述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7,所述第一传动轮7的表面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轮8,所述第二传动轮8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9,所述第二齿轮9的表面与履带5的内壁啮合,所述支撑杆2的一侧通过卡板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0,第二电机10为三相异步电机,所述第二电机1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1,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1的表面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12,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2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3,并且螺纹杆13的顶部与顶板1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1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14,所述顶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板15,所述滑动板15的右侧滑动连接有滑动块16,所述滑动块16与螺纹套14相对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17和第二电动伸缩杆24,两个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7和第二电动伸缩杆24相对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挤压板18,所述顶板1内壁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装置19;所述移动装置19包括安装框191,所述安装框19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192,第三电机192为三相异步电机,所述第三电机19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193,所述第一皮带轮193的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94,所述第二皮带轮194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195,所述第三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用管道埋设装置,包括顶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两个所述支撑杆(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4),所述第一齿轮(4)的表面啮合有履带(5),所述支撑杆(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7),所述第一传动轮(7)的表面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轮(8),所述第二传动轮(8)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9),所述第二齿轮(9)的表面与履带(5)的内壁啮合,所述支撑杆(2)的一侧通过卡板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0),所述第二电机(1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1),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1)的表面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12),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2)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3),并且螺纹杆(13)的顶部与顶板(1)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1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14),所述顶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板(15),所述滑动板(15)的右侧滑动连接有滑动块(16),所述滑动块(16)与螺纹套(14)相对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17)和第二电动伸缩杆(24),两个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7)和第二电动伸缩杆(24)相对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挤压板(18),所述顶板(1)内壁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装置(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用管道埋设装置,包括顶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两个所述支撑杆(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4),所述第一齿轮(4)的表面啮合有履带(5),所述支撑杆(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7),所述第一传动轮(7)的表面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轮(8),所述第二传动轮(8)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9),所述第二齿轮(9)的表面与履带(5)的内壁啮合,所述支撑杆(2)的一侧通过卡板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0),所述第二电机(1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1),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1)的表面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12),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2)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3),并且螺纹杆(13)的顶部与顶板(1)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1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14),所述顶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板(15),所述滑动板(15)的右侧滑动连接有滑动块(16),所述滑动块(16)与螺纹套(14)相对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17)和第二电动伸缩杆(24),两个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7)和第二电动伸缩杆(24)相对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挤压板(18),所述顶板(1)内壁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装置(19)。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恒朱炳峰
申请(专利权)人:刘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