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通巷道及矿井工作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80533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7 2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通在通风巷道与采空区之间的连通巷道,包括巷道主体,在巷道主体中设置有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在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之间形成有密闭气室;在连通巷道内设置有注气主管道;在注气主管道上设置有第一分支管道,第一分管道的进气口与注气主管道连接,第一分支管道的出气口位于密闭气室内;在注气主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二分支管道,第二分支管道的进气口与注气主管道连接,第二分支管道的出气口位于采空区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矿井工作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连通巷道及矿井工作面,其通过注惰性气体提高矿井防火和灭火的能力,其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效果好。

A kind of connecting roadway and mine working fa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necting roadway between a ventilation roadway and a goaf, which comprises a roadway main body, a first wall body and a second wall body are arranged in the roadway main body, a sealed gas chamber is formed between the first wall body and the second wall body, a main gas injection pipe is arranged in the connecting roadway, a first branch pipe and an air inlet of the first branch pipe are arranged on the main gas injection pipe 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gas injection pipe, and the outlet of the first branch pipe is located in the closed gas chamber; the second branch pipe is also arranged on the main gas injection pipe, and the inlet of the second branch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gas injection pipe, and the outlet of the second branch pipe is located in the goaf. The utility model also discloses a mine working fa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necting roadway and a mine working face, which improves the fire prevention and extinguishing ability of the mine by injecting inert gas, and has simple structure, safety, reliability and good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通巷道及矿井工作面
本技术涉及矿井安全
,尤其涉及一种连通巷道及矿井工作面。
技术介绍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成煤时期多,开采煤层具有多样化的地质特征,开采容易自燃(自燃)煤层的矿区分布较广。我国130余个大中型矿区均不同程度地受到煤层自然发火的威胁,70%以上的大中型煤矿存在煤层自然发火危险,最短自然发火期在3个月以内的矿井占50%以上,一些主要煤炭基地如神东、宁煤、乌达、兖州、淮南、淮北、徐州、大屯、枣庄、平顶山、阳泉、大同等矿区开采的煤层都属于易自燃煤层,自燃火灾严重影响煤矿安全生产。我国部分矿井具有浅埋深近距离煤层群赋存特点,受采动影响,地表漏风、层间漏风和本层漏风等多层复合采空区的漏风过程趋于复杂化,各层均具有自然发火可能性。部分矿井工作面,连通在采空区与通风巷道之间的连通巷数量多,而连通巷密闭墙以砖石材料为主,受矿压作用下易压裂,存在连通巷向采空区或由采空区向外部巷道空间的不同程度的漏风,即采空区的“呼吸”现象。采空区“呼吸”现象给现场管理带来一定难度。一方面,通过连通巷向采空区内的漏风会造成一定的氧气渗入采空区,增加采空区遗煤自燃的危险性,同时,在采空区存在瓦斯等易爆炸气体的条件下,还可能引起瓦斯爆炸。有鉴于此,提高矿井的防火和灭火的能力成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通巷道及矿井工作面,其能够提高矿井的防火和灭火的能力。本技术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连通在通风巷道与采空区之间的连通巷道,包括巷道主体,在所述巷道主体中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巷道主体的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在所述第一墙体和所述第二墙体之间形成有密闭气室;在所述连通巷道内设置有用于输送惰性气体的注气主管道;在所述注气主管道上设置有用于向所述密闭气室内注气的第一分支管道,所述第一分管道的进气口与所述注气主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分支管道的出气口位于所述密闭气室内;在所述注气主管道上还设置有用于向采空区注气的第二分支管道,所述第二分支管道的进气口与所述注气主管道连接,所述第二分支管道的出气口位于所述采空区内。进一步地,所述连通巷道还包括气压监测系统,在所述气压监测系统上设置有第一气压监测管路,所述第一气压监测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气压监测系统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密闭气室连通。进一步地,在所述气压监测系统上还设置有第二气压监测管路,所述第二气压监测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气压监测系统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采空区连通。进一步地,所述连通巷道还包括气体组分分析系统,在所述气体组分分析系统上设置有第一气体组分分析管路,所述第一气体组分分析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气体组分分析系统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密闭气室连通。进一步地,在所述气体组分分析系统上还设置有第二气体组分分析管路,所述第二气体组分分析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气体组分分析系统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采空区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墙体在所述巷道主体内位于靠近所述采空区的一侧;在所述第一墙体上设置有至少一层风帘布。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墙体在所述巷道主体内位于靠近所述通风巷道的一侧;所述第二墙体包括内墙、外墙和密封在所述内墙与所述外墙之间的中间密封墙。进一步地,所述内墙和所述外墙分别为由砖筑成的砖墙,所述中间密封墙为由混泥土筑成的混凝土墙。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矿井工作面,包括采空区和通风巷道,还包括至少一条如前述任一技术方案所描述的连通巷道;每条所述连通巷道的一端与所述通风巷道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采空区连通。进一步地,在所述通风巷道内沿着所述通风巷道的延伸方向设置有可移动的注气总管道;每条所述连通巷道内的所述注气主管道的进气口分别与所述注气总管道连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连通巷道及矿井工作面,通过在巷道主体上设置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在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之间形成密闭气室,通过向密闭气室注入惰性气体,使密闭气室内氧气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低于采空区,根据分子扩散理论,氧气不会从低浓度区向高浓度区扩散,从而防止连通巷道向采空区漏风;通过向密闭气室注入惰性气体,使密闭气室内的气压高于采空区,使惰性气体向采空区扩散,降低采空区氧气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从而降低采空区自燃和/或爆炸的可能性,进而提高了矿井防火能力。通过向采空区注入惰性气体,降低了采空区内氧气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也降低采空区自燃和/或爆炸的危险,提高矿井防火能力;当发生火灾时,通过向采空区注入惰性气体,实现快速灭火,从而提高了矿井灭火能力。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连通巷道,其通过注惰性气体提高矿井防火和灭火的能力,其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连通巷道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连通巷道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矿井工作面的示意图;图4为开采初期的矿井工作面的示意图;图5为开采中后期的矿井工作面的示意图。附图标记对照表:100-连通巷道;1-巷道主体;11-第一墙体;12-第二墙体;121-内墙;122-外墙;123-中间密封墙;13密闭气室;14-注气主管道;141-第一分支管道;142-第二分支管道;15-气压监测系统;151-第一气压监测管路;152-第二气压监测管路;16-气体组分分析系统;161-第一气体组分分析管路;162-第二气体组分分析管路;200-矿井工作面;201-采空区;202-通风巷道;2021-注气总管道;203-辅切眼;204-主切眼;205-煤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容易理解,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技术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技术的全部或视为对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如图所示1,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的连通巷道100,连通巷道100连通在通风巷道202与采空区201之间,连通巷道100包括巷道主体1,在巷道主体1中设置有用于密封巷道主体1的第一墙体11和第二墙体12,在第一墙体11和第二墙体12之间形成有密闭气室13。在连通巷道100内设置有用于输送惰性气体的注气主管道14。在注气主管道14上设置有用于向密闭气室13内注气的第一分支管道141,第一分支管道141的进气口与注气主管道14连接,第一分支管道141的出气口位于密闭气室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通在通风巷道与采空区之间的连通巷道,包括巷道主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巷道主体中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巷道主体的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在所述第一墙体和所述第二墙体之间形成有密闭气室;/n在所述连通巷道内设置有用于输送惰性气体的注气主管道;/n在所述注气主管道上设置有用于向所述密闭气室内注气的第一分支管道,所述第一分管道的进气口与所述注气主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分支管道的出气口位于所述密闭气室内;/n在所述注气主管道上还设置有用于向采空区注气的第二分支管道,所述第二分支管道的进气口与所述注气主管道连接,所述第二分支管道的出气口位于所述采空区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通在通风巷道与采空区之间的连通巷道,包括巷道主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巷道主体中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巷道主体的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在所述第一墙体和所述第二墙体之间形成有密闭气室;
在所述连通巷道内设置有用于输送惰性气体的注气主管道;
在所述注气主管道上设置有用于向所述密闭气室内注气的第一分支管道,所述第一分管道的进气口与所述注气主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分支管道的出气口位于所述密闭气室内;
在所述注气主管道上还设置有用于向采空区注气的第二分支管道,所述第二分支管道的进气口与所述注气主管道连接,所述第二分支管道的出气口位于所述采空区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通巷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巷道还包括气压监测系统,在所述气压监测系统上设置有第一气压监测管路,所述第一气压监测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气压监测系统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密闭气室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通巷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压监测系统上还设置有第二气压监测管路,所述第二气压监测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气压监测系统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采空区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通巷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巷道还包括气体组分分析系统,在所述气体组分分析系统上设置有第一气体组分分析管路,所述第一气体组分分析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气体组分分析系统连接,其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梁运涛杨波张光德王伟周勇宋双林范洪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煤科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