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箱体板房屋顶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7988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7 2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轻质箱体板房屋顶防水结构,包括两个层面瓦、条形挡水盖、至少一个固定件、至少一个螺钉,层面瓦的顶面分别设有左凸条部、右凸条部,层面瓦左右侧壁上分别设有嵌装凸部、外延部,外延部上设有嵌装槽,其中一个层面瓦的嵌装凸部嵌装在另一个层面瓦的嵌装槽中;固定件的底面两侧分别设有限位卡槽,固定件上的两个限位卡槽分别卡装在左凸条部与右凸条部上,螺钉穿过固定件后锁定在嵌装凸部、外延部上,条形挡水盖同时盖置在左凸条部与右凸条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时,无需采用大型的层面瓦,也能起到很好的防水作用,这样还能提高层面瓦搬运、运输与储存的便利性,且该屋顶防水结构的稳定性与可靠性都十分高。

A roof waterproof structure of light box hous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roof waterproof structure of a light box board house, which comprises two layer tiles, a strip water retaining cover, at least one fixing piece and at least one screw. The top surface of the layer tile is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left convex strip part and a right convex strip part. The left and right side walls of the layer til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n embedded convex part and an extension part, and the extension part is provided with an embedded groove, wherein the embedded convex part of one layer tile is embedded in In the inlay groove of another layer tile, two sides of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fixed part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limit clamp groove, two limit clamp grooves on the fixed part are respectively clamped on the left convex strip part and the right convex strip part, the screw passes through the fixed part and is locked on the inlay convex part and the extension part, and the strip water retaining cover is simultaneously arranged on the left convex strip part and the right convex strip part. When the utility model is applied, it does not need to use a large layer tile, but also can play a good waterproof role, so as to improve the convenience of layer tile handling, transportation and storage, and the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roof waterproof structure are very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质箱体板房屋顶防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轻质箱体板房领域,特别是一种轻质箱体板房屋顶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轻质箱体板房大多采用一体制成的层面瓦作为屋顶。由于,现有的轻质箱体板房的体积较大;因此需要制造出体积较大的层面瓦采用满足挡水的需要。而为了一次制造出体积较大的层面瓦,则需要制造出大型的生产机械,并使用大型的厂房安放此类生产机械,这样会导致层面瓦的制造成本增大。同时,大型的层面瓦搬运、运输与储存都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轻质箱体板房屋顶防水结构,该轻质箱体板房屋顶防水结构应用时,无需采用大型的层面瓦,也能起到很好的防水作用,这样还能提高层面瓦搬运、运输与储存的便利性,且该屋顶防水结构的稳定性与可靠性都十分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轻质箱体板房屋顶防水结构,其特点在于包括两个层面瓦、条形挡水盖、至少一个固定件、至少一个螺钉,其中层面瓦的顶面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凸条部、右凸条部,并使左凸条部与右凸条部呈纵向延伸,所述层面瓦左右侧壁上分别设有嵌装凸部、外延部,并使嵌装凸部与外延部分别沿着层面瓦侧壁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外延部外壁上开设有与嵌装凸部相匹配的嵌装槽,其中一个层面瓦的嵌装凸部嵌装在另一个层面瓦的嵌装槽中;所述固定件的底面两侧分别设有限位卡槽,所述固定件上的两个限位卡槽分别卡装在其中一个层面瓦的左凸条部与另一个层面瓦的右凸条部上,所述螺钉穿过固定件后锁定在嵌装凸部、外延部上,所述条形挡水盖同时盖置在其中一个层面瓦的左凸条部与另一个层面瓦的右凸条部上,并使条形挡水盖遮盖于固定件与螺钉上。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条形挡水盖安装定位的可靠性,所述条形挡水盖底部开设有沿着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遮盖槽,所述遮盖槽同时盖置在其中一个层面瓦的左凸条部与另一个层面瓦的右凸条部上,所述遮盖槽上两个相对的槽壁上分别开设有限位凹槽,两个限位凹槽分别卡装在固定件的两端端部上。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降低条形挡水盖的加工难度,所述固定件中部设有下凹部,所述固定件两端分别设有向下翻折的翻折部,所述翻折部与下凹部之间形成有限位卡槽,所述下凹部上开设有竖向贯穿下凹部的穿孔,所述螺钉布置在下凹部顶面上,并使螺钉穿过穿孔后锁定在外延部与嵌装凸部上。在前述的基础上,为防止落在层面瓦上雨水出现过于集中的情况,在左凸条部、右凸条部之间的层面瓦顶面上均匀地设有若干凸挡条,并使凸挡条呈纵向延伸。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本技术的轻质箱体板房屋顶防水结构中,其中一个层面瓦的嵌装凸部是嵌装在另一个层面瓦的嵌装槽中的,且固定件上的两个限位卡槽是分别卡装在其中一个层面瓦的左凸条部与另一个层面瓦的右凸条部上的,再加上螺钉是在穿过固定件后锁定在嵌装凸部、外延部上的。其中通过使嵌装凸部嵌装在嵌装槽中,可以有效地提高两个层面瓦拼接对位的准确性与稳定性;通过使固定件上的两个限位卡槽分别卡装在其中一个层面瓦的左凸条部与另一个层面瓦的右凸条部上,并使螺钉穿过固定件后锁定在嵌装凸部与外延部上,这有助于提高两个层面瓦对接的可靠性;通过使条形挡水盖同时盖置在其中一个层面瓦的左凸条部与另一个层面瓦的右凸条部上,可以对两个层面瓦之间的缝隙起到遮蔽作用,从而避免雨水从两个层面瓦之间的缝隙处流入到室内,进而有助于提高轻质箱体板房的防水性能。由于,该轻质箱体板房屋顶防水结构中的层面瓦是通过拼装的方式组装一起的,这样在轻质箱体板房上可选用小体积的层面瓦,从而有助于提高层面瓦搬运、运输与储存的便利性。这样还无需采用大型的机械来制造层面瓦,这有助于降低层面瓦的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层面瓦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4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条形挡水盖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与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轻质箱体板房屋顶防水结构,包括两个层面瓦1、条形挡水盖2、至少一个固定件3、至少一个螺钉4,其中,如图4所示,所述层面瓦1的顶面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凸条部11、右凸条部12,并使左凸条部11与右凸条部12呈纵向延伸;如图5所示,所述层面瓦1左右侧壁上分别设有嵌装凸部13、外延部14,并使嵌装凸部13与外延部14分别沿着层面瓦1侧壁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外延部14外壁上开设有与嵌装凸部13相匹配的嵌装槽141;如图1至图3所示,其中一个层面瓦1的嵌装凸部13嵌装在另一个层面瓦1的嵌装槽141中;如图7所示,所述固定件3的底面两侧分别设有限位卡槽31;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固定件3上的两个限位卡槽31分别卡装在其中一个层面瓦1的左凸条部11与另一个层面瓦1的右凸条部12上,所述螺钉4穿过固定件3后锁定在嵌装凸部13、外延部14上,所述条形挡水盖2同时盖置在其中一个层面瓦1的左凸条部11与另一个层面瓦1的右凸条部12上,并使条形挡水盖2遮盖于固定件3与螺钉4上。在本技术的轻质箱体板房屋顶防水结构中,其中一个层面瓦1的嵌装凸部13是嵌装在另一个层面瓦1的嵌装槽141中的,且固定件3上的两个限位卡槽31是分别卡装在其中一个层面瓦1的左凸条部11与另一个层面瓦1的右凸条部12上的,再加上螺钉4是在穿过固定件3后锁定在嵌装凸部13、外延部14上的。其中通过使嵌装凸部13嵌装在嵌装槽141中,可以有效地提高两个层面瓦1拼接对位的准确性与稳定性;通过使固定件3上的两个限位卡槽31分别卡装在其中一个层面瓦1的左凸条部11与另一个层面瓦1的右凸条部12上,并使螺钉4穿过固定件3后锁定在嵌装凸部13与外延部14上,这有助于提高两个层面瓦1对接的可靠性;通过使条形挡水盖2同时盖置在其中一个层面瓦1的左凸条部11与另一个层面瓦1的右凸条部12上,可以对两个层面瓦1之间的缝隙起到遮蔽作用,从而避免雨水从两个层面瓦1之间的缝隙处流入到室内,进而有助于提高轻质箱体板房的防水性能。由于,该轻质箱体板房屋顶防水结构中的层面瓦1是通过拼装的方式组装一起的,这样在轻质箱体板房上可选用小体积的层面瓦1,从而有助于提高层面瓦搬运、运输与储存的便利性。这样还无需采用大型的机械来制造层面瓦1,这有助于降低层面瓦1的制造成本。所述外延部14是由层面瓦1侧边延伸出去的。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条形挡水盖安装定位的可靠性,如图2与图6所示,所述条形挡水盖2底部开设有沿着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遮盖槽21,所述遮盖槽21同时卡套在其中一个层面瓦1的左凸条部11与另一个层面瓦1的右凸条部12上,所述遮盖槽21的两个相对槽壁上分别开设有限位凹槽22,两个限位凹槽22分别卡置在固定件3的两端端部上。通过在遮盖槽21槽壁上开设出两个限位凹槽22,并使两个限位凹槽22分别卡装在固定件3的两端。这样可以对条形挡水盖2起到一定的定位作用,从而防止条形挡水盖2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质箱体板房屋顶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层面瓦(1)、条形挡水盖(2)、至少一个固定件(3)、至少一个螺钉(4),其中层面瓦(1)的顶面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凸条部(11)、右凸条部(12),并使左凸条部(11)与右凸条部(12)呈纵向延伸,所述层面瓦(1)左右侧壁上分别设有嵌装凸部(13)、外延部(14),并使嵌装凸部(13)与外延部(14)分别沿着层面瓦(1)侧壁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外延部(14)外壁上开设有与嵌装凸部(13)相匹配的嵌装槽(141),其中一个层面瓦(1)的嵌装凸部(13)嵌装在另一个层面瓦(1)的嵌装槽(141)中;所述固定件(3)的底面两侧分别设有限位卡槽(31),所述固定件(3)上的两个限位卡槽(31)分别卡装在其中一个层面瓦(1)的左凸条部(11)与另一个层面瓦(1)的右凸条部(12)上,所述螺钉(4)穿过固定件(3)后锁定在嵌装凸部(13)、外延部(14)上,所述条形挡水盖(2)同时盖置在其中一个层面瓦(1)的左凸条部(11)与另一个层面瓦(1)的右凸条部(12)上,并使条形挡水盖(2)遮盖于固定件(3)与螺钉(4)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质箱体板房屋顶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层面瓦(1)、条形挡水盖(2)、至少一个固定件(3)、至少一个螺钉(4),其中层面瓦(1)的顶面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凸条部(11)、右凸条部(12),并使左凸条部(11)与右凸条部(12)呈纵向延伸,所述层面瓦(1)左右侧壁上分别设有嵌装凸部(13)、外延部(14),并使嵌装凸部(13)与外延部(14)分别沿着层面瓦(1)侧壁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外延部(14)外壁上开设有与嵌装凸部(13)相匹配的嵌装槽(141),其中一个层面瓦(1)的嵌装凸部(13)嵌装在另一个层面瓦(1)的嵌装槽(141)中;所述固定件(3)的底面两侧分别设有限位卡槽(31),所述固定件(3)上的两个限位卡槽(31)分别卡装在其中一个层面瓦(1)的左凸条部(11)与另一个层面瓦(1)的右凸条部(12)上,所述螺钉(4)穿过固定件(3)后锁定在嵌装凸部(13)、外延部(14)上,所述条形挡水盖(2)同时盖置在其中一个层面瓦(1)的左凸条部(11)与另一个层面瓦(1)的右凸条部(12)上,并使条形挡水盖(2)遮盖于固定件(3)与螺钉(4)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永盛陆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奥威瓦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