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远距离双吊车协同吊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57848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7 2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远距离双吊车协同吊装装置,它包括桁架单元、平衡砝码单元、一号吊钩和二号吊钩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采用桁架单元,解决了吊车不能近距离靠近被吊装物体的问题。将被吊装物体固定安装在桁架单元上,通过改变桁架单元中一号提升钢丝和二号提升钢丝的位置,来确定平衡砝码单元的数量,以达到吊装质量轻节省吊车的目的。同时桁架结构是一个长方体,属于稳定结构,便于被吊装物体的安装、固定和拆卸。桁架结构不是采用焊接结构,可搭建成不同形式,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在闲置时可以拆解,较好了节省空间。采用双吊车协同作业,克服了单吊车载荷不足的问题,同时使得整个吊装过程具有较好的平稳性。

A long distance double crane coordinated hois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long-distance double crane coordinated hois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truss unit, a balance weight unit, a hook No. 1, a hook No. 2, etc.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crane cannot be close to the hoisted object in a short distance by adopting the truss unit. Fix the lifted object on the truss unit, and determine the quantity of balance weight unit by changing the position of No.1 lifting steel wire and No.2 lifting steel wire in the truss unit,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light lifting weight and saving crane. At the same time, the truss structure is a cuboid, which belongs to a stable structure, and is convenient for the installation, fixation and disassembly of the lifted objects. Truss structure is not a welded structure, but can be built in different forms. It has good universality, can be disassembled when it is idle, which saves space. The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load of single crane is overcome and the whole hoisting process is s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远距离双吊车协同吊装装置
本技术属于工业领域,涉及一种远距离双吊车协同吊装装置。更确切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当被吊装物体质量较大,且吊车不能近距离接近被吊装物体时,采用双吊车远距离协同作业方式吊装被吊装物体的装置,桁架单元根据需要可以组装成不同形式,具有更好的通用性,在闲置时可以拆解,更节省空间。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存在许多吊装工装,但是当吊车不能近距离接近被吊装物体时,传统的吊装方式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现有工装都是采用焊接结构,只能适用于一种或者一类被吊装物体,不具有很好的通过性。当被吊装物体重量较大时,已经超过一个吊车的载荷时,就需要一种能够远距离双吊车协同吊装的工装,于是提出了一种远距离双吊车协同吊装装置,旨在解决远距离通用性大载荷吊装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装置的不足,提供一种远距离双吊车协同吊装装置。本技术主要分为被吊装单元、桁架单元、平衡砝码单元、一号吊钩和二号吊钩,下面将主要对桁架单元的工作状况进行介绍说明。一种远距离双吊车协同吊装装置,包括:桁架单元、平衡砝码单元和一、二号吊钩,其中,所述桁架单元通过一、二号提升钢丝与二号吊钩相连接;所述的桁架单元由提手钩、前、后吊环、一、二号提升钢丝、平衡砝码单元框和桁架组成,其中,所述桁架是桁架单元的主体部分,通过后吊环与一号吊钩相连接,所述平衡砝码单元装在桁架单元中的平衡砝码单元框内。所述提手钩固定安装在桁架前端,其数量和位置与被吊装单元中的提升吊耳的数量和位置相匹配,所述前、后吊环分别固定安装在桁架的前、后横梁上面,用整个桁架单元的整体移动,所述一、二号提升钢丝分别连接在桁架的两侧,平衡砝码单元框固定安装在桁架的后侧下部。所述的平衡砝码单元,其作用是保证整个装置的平衡性,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数量。所述的被吊装单元,主要由被吊装大门和提升吊耳组成,其中,被吊装大门是被吊装件,提升吊耳固定安装在被吊装大门上,提升吊耳的数量和位置与桁架单元中的提手钩的数量和位置相匹配。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远距离双吊车协同吊装装置,可以满足被吊装物体与吊车之间距离较远的问题,同时采用双吊车,能够实现重载的功能。由于桁架单元采用长方体结构,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操作简便。整个桁架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组装成不同形式,达到通用性的目的,同时在闲置时可以拆解,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远距离双吊车协同吊装装置的轴测投影视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被吊装单元的轴测投影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桁架单元的轴测投影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平衡砝码单元的轴测投影视图。图中:1.被吊装单元,2.桁架单元,3.平衡砝码单元,4.一号吊钩,5.二号吊钩,6.被吊装大门,7.提升吊耳,8.提手钩,9.前吊环,10.一号提升钢丝,11.二号提升钢丝,12.后吊环,13.平衡砝码单元框,14.桁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能够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参阅图1,所述的远距离双吊车协同吊装装置包括被吊装单元1、桁架单元2、平衡砝码单元3、一号吊钩4和二号吊钩5,其中,被吊装单元1是需要被吊装的物体,桁架单元2中的提手钩8与被吊装单元1中的提升吊耳7相连接,桁架单元2中的一号提升钢丝10、二号提升钢丝11与二号吊钩5相连接;桁架单元2中的后吊环12与一号吊钩4相连接,桁架单元2中的平衡砝码单元框13与平衡砝码单元3相连接。参阅图2,所述的被吊装单元1,主要由被吊装大门6和提升吊耳7组成,其中,被吊装大门6是被吊装件,提升吊耳7固定安装在被吊装大门6上,提升吊耳7的数量和位置与桁架单元2中的提手钩8的数量和位置相匹配。参阅图3,所述的桁架单元2,主要由提手钩8、前吊环9、一号提升钢丝10、二号提升钢丝11、后吊环12、平衡砝码单元框13和桁架14组成,其中,桁架14是桁架单元2的主体部分,提手钩8固定安装在桁架14前端,其数量和位置与被吊装单元1中的提升吊耳7的数量和位置相匹配,前吊环9和后吊环12分别固定安装在桁架14的前后横梁上面,可用整个桁架单元的整体移动,一号提升钢丝10和二号提升钢丝11分别连接在桁架14的两侧,平衡砝码单元框13固定安装在桁架14的后侧下部。参阅图4,所述的平衡砝码单元3,主要作用是保证整个装置的平衡性,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数量。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用说明本技术的可实施性,并非用于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对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所作出的修改、部分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以及改进,均属于本技术所述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远距离双吊车协同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桁架单元、平衡砝码单元和一、二号吊钩,其中,所述桁架单元通过一、二号提升钢丝与二号吊钩相连接;所述的桁架单元由提手钩、前、后吊环、一、二号提升钢丝、平衡砝码单元框和桁架组成,其中,所述桁架是桁架单元的主体部分,通过后吊环与一号吊钩相连接,所述平衡砝码单元装在桁架单元中的平衡砝码单元框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距离双吊车协同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桁架单元、平衡砝码单元和一、二号吊钩,其中,所述桁架单元通过一、二号提升钢丝与二号吊钩相连接;所述的桁架单元由提手钩、前、后吊环、一、二号提升钢丝、平衡砝码单元框和桁架组成,其中,所述桁架是桁架单元的主体部分,通过后吊环与一号吊钩相连接,所述平衡砝码单元装在桁架单元中的平衡砝码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建胡常青张伟伟邱雯婕牛治慧吕福权石哲宇郑小庆陈熔林慧英徐观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