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物品存放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7793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7 2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菌物品存放架,包括位于两侧的侧支架、无菌仓、物品输送架、物品存放口、物品取出口、物品提升架,物品输送架包括依次第一横梁、中间横梁以及第二横梁、第一轮轴、第二轮轴、第一轮轴支架、固定设置于轮轴支架上端部的第三轮轴、第二轮轴支架、转动设置于第一横梁另一端、第二横梁另一端以及第二轮轴支架上端部的主动轮轴、同步轮、第一同步带、第二同步带、第三同步带,物品提升架包括主梁、水平设置且一端与主梁相固定连接的两个物品提升板,两个物品提升板位于第一同步带、第二同步带与第三同步带的间隙之间,主梁的底部设置有驱动部件,不仅能够有序拿取物品,而且可以移动,使用方便。

Sterile storage rac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orage frame for sterile articles, which comprises a side bracket, a sterile warehouse, an article conveying frame, an article storing port, an article taking outlet and an article lifting frame on both sides. The article conveying frame comprises a first crossbeam, an intermediate crossbeam and a second crossbeam, a first wheel axle, a second wheel axle, a first wheel axle bracket, and a third wheel axle fix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wheel axle bracket , the second axle support, the driving axle, synchronous wheel, the first synchronous belt, the second synchronous belt and the third synchronous belt which are rotationally arranged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first crossbeam, the other end of the second crossbeam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second axle support, the article lifting frame includes the main beam, two article lifting plates which are horizontally arranged and one en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beam, and the two article lifting plates are located at the first synchronous belt Between the gap between the second synchronous belt and the third synchronous belt, a driving part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main beam, which can not only take the articles orderly, but also move and use convenient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菌物品存放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菌物品存放架。
技术介绍
目前医院通常会设置无菌物品存放架用于存放无菌物品,通常该存放架不可移动,固定在无菌室内,而且物品直接杂乱堆放在存放架上,拿取时若不按日期顺序拿取,造成部分物品过期,而且由于其无法移动,存取物品及其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无菌物品存放架,不仅能够有序拿取物品,而且可以移动,使用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无菌物品存放架,包括位于两侧的侧支架、固定设置于两侧所述侧支架之间的无菌仓、设置于所述无菌仓内的物品输送架、开设于所述无菌仓一端的物品存放口、开设于所述无菌仓另一端上侧的物品取出口、沿着上下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物品取出口处的物品提升架,所述物品存放口处设置有第一仓门,所述物品取出口处设置有第二仓门,所述物品输送架包括依次固定连接于两侧所述侧支架之间的第一横梁、中间横梁以及第二横梁、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一端内侧的第一轮轴、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横梁一端内侧的第二轮轴、固定设置于所述中间横梁一端且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轮轴支架、固定设置于所述轮轴支架上端部的第三轮轴、固定设置于所述中间横梁另一端且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轮轴支架、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另一端、第二横梁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轮轴支架上端部的主动轮轴、分别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轮轴、第二轮轴、第三轮轴以及主动轮轴上的同步轮、绕设于所述第一横梁上的两个同步轮上的第一同步带、绕设于所述第二横梁上的两个同步轮上的第二同步带、绕设于所述中间横梁上的两个同步轮上的第三同步带,所述物品提升架包括主梁、水平设置且一端与所述主梁相固定连接的两个物品提升板,两个所述物品提升板位于所述第一同步带、所述第二同步带与所述第三同步带的间隙之间,所述主梁的底部设置有驱动其上下滑动的驱动部件。进一步改进的是:两个所述物品提升板的内侧开设有避让所述第一轮轴支架的避让口。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驱动部件为驱动气缸。进一步改进的是:两侧所述侧支架的底部均转动设置有移动滚轮。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第一仓门以及所述第二仓门的一侧均与所述无菌仓相铰接,所述第一仓门、所述第二仓门的另一侧与所述无菌仓之间设置有门锁。进一步改进的是:一侧所述侧支架上设置有控制所述驱动部件进行动作的开关。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在侧支架上设置无菌仓,由于侧支架可以移动,因此整个存放架可以移动使用,使用及其便利,此外存放物品时进行有序存放,取物时同样按照存放的顺序依次拿取,不会造成物品过期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示意图;图2为物品输送架的俯视图。其中:1、侧支架;2、无菌仓;3、第一仓门;4、第二仓门;5、第一横梁;6、第二横梁;7、第一轮轴;8、第二轮轴;9、第三轮轴;10、主动轮轴;11、第一同步带;12、第二同步带;13、第三同步带;14、主梁;15、物品提升板;16、驱动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图2所示,一种无菌物品存放架,包括位于两侧的侧支架1、固定设置于两侧所述侧支架1之间的无菌仓2、设置于所述无菌仓2内的物品输送架、开设于所述无菌仓2一端的物品存放口、开设于所述无菌仓2另一端上侧的物品取出口、沿着上下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物品取出口处的物品提升架,所述物品存放口处设置有第一仓门3,所述物品取出口处设置有第二仓门4,所述物品输送架包括依次固定连接于两侧所述侧支架1之间的第一横梁5、中间横梁以及第二横梁6、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5一端内侧的第一轮轴7、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横梁6一端内侧的第二轮轴8、固定设置于所述中间横梁一端且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轮轴7支架、固定设置于所述轮轴支架上端部的第三轮轴9、固定设置于所述中间横梁另一端且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轮轴8支架、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5另一端、第二横梁6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轮轴8支架上端部的主动轮轴10、分别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轮轴7、第二轮轴8、第三轮轴9以及主动轮轴10上的同步轮、绕设于所述第一横梁5上的两个同步轮上的第一同步带11、绕设于所述第二横梁6上的两个同步轮上的第二同步带12、绕设于所述中间横梁上的两个同步轮上的第三同步带13,所述物品提升架包括主梁14、水平设置且一端与所述主梁14相固定连接的两个物品提升板15,两个所述物品提升板15位于所述第一同步带11、所述第二同步带12与所述第三同步带13的间隙之间,所述主梁14的底部设置有驱动其上下滑动的驱动部件。该结构中由于物品提升架在取物时会进行上下滑动,因此为了避免轮轴对物品提升板15的升降造成干涉,将物品输送架在取物一端的轮轴分为三部分,即第一轮轴7、第二轮轴8、第三轮轴9,且分别设置在第一横梁5、第二横梁6以及中间横梁上,第一横梁5与第二横梁6的高度相同,中间横梁为了避免运动干涉其设置的高度低于第一横梁5以及第二横梁6,但是为了保证三个同步带处于同一高度,因此在中间横梁上设置了上下方向延伸的轮轴支架使得三个同步带保持同一高度,在装入物品时,三个主动侧的同步轮在主动轮轴10的带动下转动将物品有序从物品存放口输送至物品取出口处,而且第一个物品与物品提升架的主梁14抵触后停止运动,后续物品依次紧贴排放在同步带上,需要取物品时,打开第二仓门4,驱动部件带动主梁14向上提升,物品提升板15带动第一个物品向上运动,脱离物品取出口后便可拿取,而后再启动同步带转动使得后面的物品依次向前运动一个工位即可实现后方的物品取出,整个存放架不仅可以方便移动,而且实现严格的有序拿取物品,不会造成物品过期现象。为了防止运动干涉现象,两个所述物品提升板15的内侧开设有避让所述第一轮轴7支架的避让口。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驱动部件为驱动气缸16。为了方便移动存放架,两侧所述侧支架1的底部均转动设置有移动滚轮。为了方便打开仓门以及关闭仓门,实现便利地存/取物品,所述第一仓门3以及所述第二仓门4的一侧均与所述无菌仓2相铰接,所述第一仓门3、所述第二仓门4的另一侧与所述无菌仓2之间设置有门锁。为了方便控制物品提升架自动提升物品,一侧所述侧支架1上设置有控制所述驱动部件进行动作的开关。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菌物品存放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两侧的侧支架、固定设置于两侧所述侧支架之间的无菌仓、设置于所述无菌仓内的物品输送架、开设于所述无菌仓一端的物品存放口、开设于所述无菌仓另一端上侧的物品取出口、沿着上下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物品取出口处的物品提升架,所述物品存放口处设置有第一仓门,所述物品取出口处设置有第二仓门,所述物品输送架包括依次固定连接于两侧所述侧支架之间的第一横梁、中间横梁以及第二横梁、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一端内侧的第一轮轴、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横梁一端内侧的第二轮轴、固定设置于所述中间横梁一端且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轮轴支架、固定设置于所述轮轴支架上端部的第三轮轴、固定设置于所述中间横梁另一端且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轮轴支架、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另一端、第二横梁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轮轴支架上端部的主动轮轴、分别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轮轴、第二轮轴、第三轮轴以及主动轮轴上的同步轮、绕设于所述第一横梁上的两个同步轮上的第一同步带、绕设于所述第二横梁上的两个同步轮上的第二同步带、绕设于所述中间横梁上的两个同步轮上的第三同步带,所述物品提升架包括主梁、水平设置且一端与所述主梁相固定连接的两个物品提升板,两个所述物品提升板位于所述第一同步带、所述第二同步带与所述第三同步带的间隙之间,所述主梁的底部设置有驱动其上下滑动的驱动部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菌物品存放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两侧的侧支架、固定设置于两侧所述侧支架之间的无菌仓、设置于所述无菌仓内的物品输送架、开设于所述无菌仓一端的物品存放口、开设于所述无菌仓另一端上侧的物品取出口、沿着上下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物品取出口处的物品提升架,所述物品存放口处设置有第一仓门,所述物品取出口处设置有第二仓门,所述物品输送架包括依次固定连接于两侧所述侧支架之间的第一横梁、中间横梁以及第二横梁、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一端内侧的第一轮轴、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横梁一端内侧的第二轮轴、固定设置于所述中间横梁一端且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轮轴支架、固定设置于所述轮轴支架上端部的第三轮轴、固定设置于所述中间横梁另一端且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轮轴支架、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另一端、第二横梁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轮轴支架上端部的主动轮轴、分别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轮轴、第二轮轴、第三轮轴以及主动轮轴上的同步轮、绕设于所述第一横梁上的两个同步轮上的第一同步带、绕设于所述第二横梁上的两个同步轮上的第二同步带、绕设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瑞睿陈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