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重精榨的榨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576628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7 2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重精榨的榨油装置,所述机体的顶端固定有料斗,所述外盖板与机体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机体的内部设置有压榨室A、压榨室B和压榨室C,所述压榨室A的内部设置有转动轴A,且转动轴A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A,所述转动轴A的一端与伺服电机A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压榨室B的内部设置有转动轴B,所述转动轴B的一端与伺服电机C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所述压榨室C的内部设置有转动轴C,所述转动轴C的一端与伺服电机B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本装置的内部设置三个压榨室,并在压榨室内部的转动轴上设置不同导程的外螺纹,使得装置可对原材料进行三重压榨,提高材料的出油率。

A kind of oil pressing device with triple fine press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riple fine pressing oil pressing device, the top end of the machine body is fixed with a hopper, the outer cover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machine body through a fastening bolt, the inner part of the machin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ressing chamber a, a pressing chamber B and a pressing chamber C, the inner part of the pressing chamber a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a, and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rotating shaft a is provided with an external thread a, one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a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rotating shaft a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servo motor a is fixedly connected, the inside of the press chamber B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B, one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B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servo motor C, and the inside of the press chamber C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c, one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c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servo motor B. Three pressing chambers are arranged inside the device, and external threads with different lead are arranged on the rotating shaft inside the pressing chamber, so that the device can press raw materials three times and improve the oil output rate of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重精榨的榨油装置
本技术涉及榨油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三重精榨的榨油装置。
技术介绍
榨油装置就是指借助于机械外力的作用,通过提高温度,激活油分子,将油脂从油料中挤压出来的机器,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机械设备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其中榨油机的产生代替了传统人力榨油,极大的提高加工效率,但是现有的榨油装置功能较为单一,一般都只能实现一重或者两重压榨,这样的压榨装置出油率较低,浪费了原材料,不能满足现在加工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三重精榨的榨油装置,用于解决现在装置压榨不彻底的缺点。(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三重精榨的榨油装置,包括料斗、伺服电机A、伺服电机B、机体、外盖板、伺服电机C、支撑腿、外螺纹A、转动轴A、压榨室A、外螺纹B、转动轴B、通管、外螺纹C、压榨室B、压榨室C、转动轴C、油管和排渣管,所述机体的顶端固定有料斗,且料斗的底端通过导管与压榨室A密封连接,所述外盖板与机体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且外盖板设置在机体的前侧面,所述机体的内部设置有压榨室A、压榨室B和压榨室C,且压榨室B设置在压榨室A与压榨室C之间,压榨室A设置在压榨室C的上端,所述压榨室A的内部设置有转动轴A,且转动轴A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A,所述转动轴A的一端与伺服电机A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转动轴A的另一端与压榨室A内壁上安装的轴承座固定连接,所述压榨室B的内部设置有转动轴B,且转动轴B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B,所述转动轴B的一端与伺服电机C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转动轴B的另一端与压榨室B内壁上安装的轴承座固定连接,所述压榨室C的内部设置有转动轴C,且转动轴C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C,所述转动轴C的一端与伺服电机B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转动轴的另一端与压榨室C内壁上安装的轴承座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机体侧面的壁体上安装有控制面板,且机体的底端设置有支撑腿。进一步的,所述伺服电机A和伺服电机B安装在机体的左侧,伺服电机C安装在机体的右侧,且伺服电机A、伺服电机B和伺服电机C的型号均为Y-M-,KW,r/min。进一步的,所述压榨室B与压榨室C之间通过通管密封连接,且压榨室C的底端开设有排渣管。进一步的,所述压榨室A的容积大于压榨室B的容积,压榨室B的容积大于压榨室C的容积。进一步的,所述压榨室A、压榨室B和压榨室C分别通过支管与油管密封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装置的内部设置三个压榨室,并在压榨室内部的转动轴上设置不同导程的外螺纹,使得装置可对原材料进行三重压榨,提高材料的出油率。2、装置内部的三个压榨室的容积逐渐减少,使得原材料与转动轴的接触更加紧密,有利于进行精榨,且装置可通过转动轴的转动实现材料在不同压榨室的传递,自动进行提高了加工效率。3、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在机体的外侧面还设置有外盖板,便于对装置进行维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机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油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1-料斗;2-伺服电机A;3-伺服电机B;4-机体;5-外盖板;6-伺服电机C;7-支撑腿;8-外螺纹A;9-转动轴A;10-压榨室A;11-外螺纹B;12-转动轴B;13-通管;14-外螺纹C;15-压榨室B;16-压榨室C;17-转动轴C;18-油管;19-排渣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3所示的一种三重精榨的榨油装置,包括料斗1、伺服电机A2、伺服电机B3、机体4、外盖板5、伺服电机C6、支撑腿7、外螺纹A8、转动轴A9、压榨室A10、外螺纹B11、转动轴B12、通管13、外螺纹C14、压榨室B15、压榨室C16、转动轴C17、油管18和排渣管19,所述机体4的顶端固定有料斗1,且料斗1的底端通过导管与压榨室A10密封连接,所述外盖板5与机体4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且外盖板5设置在机体4的前侧面,所述机体4的内部设置有压榨室A10、压榨室B15和压榨室C16,且压榨室B15设置在压榨室A10与压榨室C16之间,压榨室A10设置在压榨室C16的上端,所述压榨室A10的内部设置有转动轴A9,且转动轴A9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A8,所述转动轴A9的一端与伺服电机A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转动轴A9的另一端与压榨室A10内壁上安装的轴承座固定连接,所述压榨室B15的内部设置有转动轴B12,且转动轴B1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B11,所述转动轴B12的一端与伺服电机C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转动轴B12的另一端与压榨室B15内壁上安装的轴承座固定连接,所述压榨室C16的内部设置有转动轴C17,且转动轴C17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C14,所述转动轴C17的一端与伺服电机B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转动轴的另一端与压榨室C16内壁上安装的轴承座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机体4侧面的壁体上安装有控制面板,且机体4的底端设置有支撑腿7,可在装置的底端放置油桶。其中,所述伺服电机A2和伺服电机B3安装在机体4的左侧,伺服电机C6安装在机体4的右侧,且伺服电机A2、伺服电机B3和伺服电机C6的型号均为Y-160M1-2,11KW,3000r/min,用于提供动力输出。其中,所述压榨室B15与压榨室C16之间通过通管13密封连接,且压榨室C16的底端开设有排渣管19,用于将废渣排出。其中,所述压榨室A10的容积大于压榨室B15的容积,压榨室B15的容积大于压榨室C16的容积,容积逐渐减少使得转动轴与原料的接触面积更加紧密。其中,所述压榨室A10、压榨室B15和压榨室C16分别通过支管与油管18密封连接,用于将压榨完成的油排放出去。本技术提到的一种三重精榨的榨油装置,在进行榨油时可先为装置供电,接着可将需要压榨的原材料投入机体4上端的料斗1中,伺服电机A2、伺服电机B3和伺服电机C6开始工作,伺服电机A2工作时带动压榨室A10内部的转动轴A9转动,转动轴A9转动时转动轴A9上的外螺纹A8与原材料发生摩擦将原材料初步挤压碎,挤碎的原材料在转动轴A9的带动下通过连接管进入压榨室B15中,伺服电机C6工作时带动压榨室B15内部的转动轴B12转动,转动轴B12转动时转动轴B12上的外螺纹B11与原材料发生摩擦将原材料进一步挤压碎,挤碎的原材料在转动轴B12的带动下通过通管13进入压榨室C16中,伺服电机B3工作时带动压榨室C16内部的转动轴C17转动,转动轴C17转动时转动轴C17上的外螺纹C14与原材料发生摩擦将原材料彻底粉碎,挤碎的原材料在转动轴C17的带动下通过排渣管19排出,产生的油通过油管18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重精榨的榨油装置,包括料斗(1)、伺服电机A(2)、伺服电机B(3)、机体(4)、外盖板(5)、伺服电机C(6)、支撑腿(7)、外螺纹A(8)、转动轴A(9)、压榨室A(10)、外螺纹B(11)、转动轴B(12)、通管(13)、外螺纹C(14)、压榨室B(15)、压榨室C(16)、转动轴C(17)、油管(18)和排渣管(19),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4)的顶端固定有料斗(1),且料斗(1)的底端通过导管与压榨室A(10)密封连接,所述外盖板(5)与机体(4)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且外盖板(5)设置在机体(4)的前侧面,所述机体(4)的内部设置有压榨室A(10)、压榨室B(15)和压榨室C(16),且压榨室B(15)设置在压榨室A(10)与压榨室C(16)之间,压榨室A(10)设置在压榨室C(16)的上端,所述压榨室A(10)的内部设置有转动轴A(9),且转动轴A(9)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A(8),所述转动轴A(9)的一端与伺服电机A(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转动轴A(9)的另一端与压榨室A(10)内壁上安装的轴承座固定连接,所述压榨室B(15)的内部设置有转动轴B(12),且转动轴B(1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B(11),所述转动轴B(12)的一端与伺服电机C(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转动轴B(12)的另一端与压榨室B(15)内壁上安装的轴承座固定连接,所述压榨室C(16)的内部设置有转动轴C(17),且转动轴C(17)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C(14),所述转动轴C(17)的一端与伺服电机B(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转动轴的另一端与压榨室C(16)内壁上安装的轴承座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重精榨的榨油装置,包括料斗(1)、伺服电机A(2)、伺服电机B(3)、机体(4)、外盖板(5)、伺服电机C(6)、支撑腿(7)、外螺纹A(8)、转动轴A(9)、压榨室A(10)、外螺纹B(11)、转动轴B(12)、通管(13)、外螺纹C(14)、压榨室B(15)、压榨室C(16)、转动轴C(17)、油管(18)和排渣管(19),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4)的顶端固定有料斗(1),且料斗(1)的底端通过导管与压榨室A(10)密封连接,所述外盖板(5)与机体(4)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且外盖板(5)设置在机体(4)的前侧面,所述机体(4)的内部设置有压榨室A(10)、压榨室B(15)和压榨室C(16),且压榨室B(15)设置在压榨室A(10)与压榨室C(16)之间,压榨室A(10)设置在压榨室C(16)的上端,所述压榨室A(10)的内部设置有转动轴A(9),且转动轴A(9)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A(8),所述转动轴A(9)的一端与伺服电机A(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转动轴A(9)的另一端与压榨室A(10)内壁上安装的轴承座固定连接,所述压榨室B(15)的内部设置有转动轴B(12),且转动轴B(1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B(11),所述转动轴B(12)的一端与伺服电机C(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转动轴B(12)的另一端与压榨室B(15)内壁上安装的轴承座固定连接,所述压榨室C(16)的内部设置有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广占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中吉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