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韶关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仿人机器人的躯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7583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7 2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仿人机器人的躯体结构,包括下支板、上支板和外壳,所述上支板设置在所述下支板上,上支板与下支板之间形成第一容腔,且上支板与下支板组合形成躯体主体,该躯体主体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舵机安装座;所述外壳设置在所述上支板上,外壳与上支板之间形成第二容腔,该第二容腔与所述第一容腔连通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能够在满足运动和作业的条件下尽可能地精简,可以很好地分担来自顶部受到的压力,从而提高其使用寿命。

The body structure of a humanoid robo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body structure of a humanoid robot, which comprises a lower support plate, an upper support plate and a shell, the upper support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support plate, a first cavity is formed between the upper support plate and the lower support plate, and the upper support plate and the lower support plate are combined to form a body main body, two sides of the body main body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steering gear mounting base; the shell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support plate A second cavity is formed between the shell and the upper support plate, and the second cavity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first cavity. The utility model has reasonable design, can be as simple as possible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satisfying movement and operation, can well share the pressure from the top, thus improving its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人机器人的躯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仿人机器人的躯体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加快了对无法涉及的区域,例如洞穴、荒漠、极地、海底等,甚至外太空环境。但这些未知的区域充满着危险性,如果探索者未能做好充分的准备或稍有不慎,便会付出巨大的代价。虽然如此,但是往往这些地方可能蕴藏着大量的资源,驱动着人们前去探索。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探索者通过利用机器人进行探索,如此便可让机器人代替人类活动,降低人身的危险性。当仿生机器人在行走的过程中,其周围的地理环境容易使得机器人受到重物的压迫等情况,现有的机器人躯体结构顶面通常采用平面设计,这样一来,重物压迫到躯体结构的顶面时,容易受损;另外,现有的仿生机器人躯体结构,其内部容纳空间的设计也不够理想,导致机器人的电子元器件的安装及布置均不够理想,无法在节省空间的同时合理地布置相应的电子元器件,因此,如何设计仿生机器人的躯体结构,在满足运动和作业的条件下尽可能地精简,以达到减少控制复杂度和提高控制精度的要求,成为机器人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话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仿人机器人的躯体结构,该躯体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在满足运动和作业的条件下尽可能地精简,可以很好地分担来自顶部受到的压力,从而提高其使用寿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仿人机器人的躯体结构,包括下支板、上支板和外壳,所述上支板设置在所述下支板上,上支板与下支板之间形成第一容腔,且上支板与下支板组合形成躯体主体,该躯体主体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舵机安装座;所述外壳设置在所述上支板上,外壳与上支板之间形成第二容腔,该第二容腔与所述第一容腔连通设置。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下支板的两侧向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上凹槽,所述上支板的两侧向下分别设置与下支板的上凹槽相配合的下凹槽,且所述上凹槽与下凹槽共同组合成所述舵机安装座。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下支板上设有电源安装槽,该电源安装槽位于所述第一容腔中。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下支板的底部中部为镂空结构。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上支板中部开有方形口,该方形口的四个角上均设有安装孔。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外壳为拱形外壳,该拱形外壳的顶部设有多个螺丝孔。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外壳的侧面设有透明板。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下凹槽上开有至少一个圆孔。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躯体主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三个舵机安装座,该三个舵机安装座分别设置在躯体主体一侧的两端以及中间部位。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舵机安装座为一端开口的腔体结构。由此,本技术所述的仿人机器人的躯体结构,在外壳的设计上考虑到了机器人容易受到重物压迫的情况,因此采用了拱形外壳,可以很好地分担来自顶部受到的压力;其次,利用外壳与上支板之间形成的第二容腔可以安放主控电路和相关传感器,并且利用上支板与下支板之间形成的第一容腔可以安放电源;再者,由于第一容腔与第二容腔互相连通,使得机器人在搭配电路时能够在满足运动和作业的条件下尽可能地精简机器人的结构,从而使得本技术的躯体结构设计精简又合理,且安装便捷灵活、通用性强,具有很高的市场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仿人机器人的躯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仿人机器人的下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仿人机器人的上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仿人机器人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得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4。一种仿人机器人的躯体结构,包括下支板10、上支板20和外壳30,所述上支板20设置在所述下支板10上,上支板20与下支板10之间形成第一容腔A,且上支板20与下支板10组合形成躯体主体,该躯体主体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舵机安装座40;所述外壳30设置在所述上支板20上,外壳30与上支板20之间形成第二容腔B,该第二容腔B与所述第一容腔A连通设置。具体地,所述下支板10的两侧向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上凹槽11,所述上支板20的两侧向下分别设置与下支板10的上凹槽11相配合的下凹槽21,且所述上凹槽11与下凹槽21共同组合成所述舵机安装座40,该舵机安装座40用于安放仿生机器人的舵机。其中,下支板10的上凹槽11为向上凸起的U形结构,上支板20的下凹槽21为向下凸起的U形结构,下凹槽21配合设置在上凹槽11的上端并形成舵机安装座40的结构,且该舵机安装座40为向外开口的腔体结构。另外,本实施例中,下凹槽21上开有至少一个圆孔,该圆孔用于固定仿生机器人的舵机结构。进一步地,本技术的躯体主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三个舵机安装座40,该三个舵机安装座40分别设置在躯体主体一侧的两端以及中间部位。其中,每个舵机安装座40的开口一端均向外设置,从而方便安装固定舵机,进一步安装仿生机器人的膝关节舵机30。本技术的下支板10上设有电源安装槽12,该电源安装槽12位于所述第一容腔A中。具体地,该电源安装槽12为一U型向上凸起的结构设置在下支板10上方,并且电源安装槽12上方与第二容腔B连通设置,从而方便仿生机器人的电源与控制电路的电连接。另外,上支板20中部开有方形口C,该方形口C的四个角上均设有安装孔22,通过安装孔22的设计,方便安装固定仿生机器人的主控电路。而本技术的外壳30为拱形外壳,该拱形外壳的顶部设有多个螺丝孔31。进一步地,外壳30的侧面设有透明板32。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透明板32采用透明塑料板,并通过螺丝固定在外壳30上。其中,本技术的下支板10、上支板20和外壳30的设计均采用镂空的设计结构,在不改变功能和可靠性的情况下减少了材料使用,增加设计美观性的同时也降低了仿生机器人的重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述的仿人机器人的躯体结构,在外壳的设计上考虑到了机器人容易受到重物压迫的情况,因此采用了拱形外壳,可以很好地分担来自顶部受到的压力;其次,利用外壳与上支板之间形成的第二容腔可以安放主控电路和相关传感器,并且利用上支板与下支板之间形成的第一容腔可以安放电源;再者,由于第一容腔与第二容腔互相连通,使得机器人在搭配电路时能够在满足运动和作业的条件下尽可能地精简机器人的结构,从而使得本技术的躯体结构设计精简又合理,且安装便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人机器人的躯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支板、上支板和外壳,所述上支板设置在所述下支板上,上支板与下支板之间形成第一容腔,且上支板与下支板组合形成躯体主体,该躯体主体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舵机安装座;所述外壳设置在所述上支板上,外壳与上支板之间形成第二容腔,该第二容腔与所述第一容腔连通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人机器人的躯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支板、上支板和外壳,所述上支板设置在所述下支板上,上支板与下支板之间形成第一容腔,且上支板与下支板组合形成躯体主体,该躯体主体的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舵机安装座;所述外壳设置在所述上支板上,外壳与上支板之间形成第二容腔,该第二容腔与所述第一容腔连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人机器人的躯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板的两侧向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上凹槽,所述上支板的两侧向下分别设置与下支板的上凹槽相配合的下凹槽,且所述上凹槽与下凹槽共同组合成所述舵机安装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人机器人的躯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板上设有电源安装槽,该电源安装槽位于所述第一容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人机器人的躯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板的底部中部为镂空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欢周永明洪远泉文昊翔方楚鸿杨坤龙陈涛
申请(专利权)人:韶关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