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随动磨削的共轭凸轮误差补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57557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7 2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随动磨削的共轭凸轮误差补偿装置,属于误差补偿装置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主凸轮、两个凸轮摆杆和两个环形滚子,主凸轮的中部贯穿且转动连接有中心转轴,中心转轴的外壁套设有副凸轮,副凸轮和主凸轮构成一幅共轭凸轮,两个凸轮摆杆的上部通过螺栓铰接,凸轮摆杆的下部贯穿且转动连接有传动轴,凸轮摆杆通过传动轴与环形滚子连接,传动轴靠近环形滚子的一端外壁套设有卡接环,卡接环为柔性材质;两个环形滚子分别与主凸轮和副凸轮接触。解决了需要反复调整弹性机构使得产生的弹力正好抵消微小系统误差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共轭凸轮误差补偿的实用性。

Error compensation device of conjugate cam based on follow-up grind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jugate cam error compensation device based on follow-up grinding,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error compensation device. The key points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are that the main cam, two cam swing bars and two ring rollers are included, the middle part of the main cam runs through and is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a central shaft, the outer wall sleeve of the central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 auxiliary cam, the auxiliary cam and the main cam form a conjugate cam, two The upper part of the cam swing bar is hinged by bolts, the lower part of the cam swing bar is penetrated and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a transmission shaft, the cam swing bar is connected with the ring roller through the transmission shaft, the outer wall of one end of the transmission shaft close to the ring roller is provided with a snap ring, which is made of flexible material; the two ring rollers are respectively in contact with the main cam and the auxiliary cam. It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elastic mechanism needs to be adjusted repeatedly to make the generated elastic force exactly offset the tiny system error, and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practicability of the conjugate cam error compens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随动磨削的共轭凸轮误差补偿装置
本技术涉及误差补偿装置领域,特别涉及基于随动磨削的共轭凸轮误差补偿装置。
技术介绍
共轭凸轮驱动机构在运转中,主、副凸轮表面应始终和滚子接触。但由于零件有制造误差,机构有装配误差,运行中凸轮副有磨损等等,所以在实际运转中,共轭凸轮容易与滚子产生间隙,从而产生振动,现有的采用弹性元件来补偿凸轮误差,在主副凸轮摆臂件采用弹性元件连接的机构,最直接的优点是零件的杆长精度容易保证,而其最致命的缺点就是调整相对困难。如果弹性件恢复力调节过大,则会增加机构的磨损,降低产品寿命;回复力调节过小,又不能保证两个凸轮滚子都时刻接触共轭凸轮;所以我们亟需一种基于随动磨削的共轭凸轮误差补偿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基于随动磨削的共轭凸轮误差补偿装置,解决了需要反复调整弹性机构使得产生的弹力正好抵消微小系统误差的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共轭凸轮误差补偿的实用性。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基于随动磨削的共轭凸轮误差补偿装置,包括主凸轮、两个凸轮摆杆和两个环形滚子,所述主凸轮的中部贯穿且转动连接有中心转轴,所述中心转轴的外壁套设有副凸轮,所述副凸轮和主凸轮构成一幅共轭凸轮,两个所述凸轮摆杆的上部铰接,所述凸轮摆杆的下部贯穿且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凸轮摆杆通过传动轴与环形滚子连接,所述传动轴靠近环形滚子的一端外壁套设有卡接环,所述卡接环为柔性材质;两个所述环形滚子分别与主凸轮和副凸轮接触,所述环形滚子的中部开设有环形卡接槽,所述环形卡接槽从环形滚子的内圆向外圆延伸,所述环形卡接槽的内径大于卡接环的外径,所述环形滚子的内径小于卡接环的外径,所述环形卡接槽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抵接环,所述卡接环伸入环形卡接槽中,并与嵌设在抵接环内;所述环形卡接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蝶形弹簧和第二蝶形弹簧,所述第一蝶形弹簧和第二蝶形弹簧的一端与环形卡接槽的内壁固定,另一端与抵接环固定,所述第一蝶形弹簧的弹簧圈数大于第二蝶形弹簧的弹簧圈数,所述第一蝶形弹簧位于抵接环的正上方,所述第二蝶形弹簧位于抵接环的正下方。进一步地,所述共轭凸轮误差补偿装置还包括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下部套设在螺栓的外圈,上部开设有连接孔。进一步地,所述副凸轮的外壁开设有多个通孔,用以改变副凸轮的自重。进一步地,所述卡接环的外壁设置有定位凸块,所述环形滚子的内壁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位于环形卡接槽的内部,所述卡接环伸入环形卡接槽时,所述定位凸块与定位槽相卡合。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凸块可压缩。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轴远离抵接环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凸轮摆杆下部槽孔内的限位块相卡合。进一步地,所述抵接环的宽度等于环形卡接槽的宽度。进一步地,所述卡接环的外圈设置有圆弧倒角。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有益效果是:在震动过程中,第一蝶形弹簧同步压缩时,产生的弹力抵消被放大的系统误差,此时第一蝶形弹簧恢复原长,即环形滚子与共轭凸轮接触,解决了需要反复调整弹性机构使得产生的弹力正好抵消微小系统误差的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共轭凸轮误差补偿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一凸轮摆杆和第二凸轮摆杆结构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环形滚子剖面图图4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一凸轮摆杆、第二凸轮摆杆和环形滚子的装配结构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主凸轮;11、副凸轮;111、通孔;12、中心转轴;20、第一凸轮摆杆;22、传动轴;23、限位槽;24、卡接环;241、定位凸块;30、环形滚子;31、环形卡接槽;311、定位槽;32、抵接环;33、第一蝶形弹簧;34、第二蝶形弹簧;40、连接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基于随动磨削的共轭凸轮误差补偿装置,包括主凸轮10、两个凸轮摆杆20和两个环形滚子30,主凸轮10的中部贯穿且转动连接有中心转轴12,中心转轴12的外壁套设有副凸轮11,副凸轮11和主凸轮10构成一幅共轭凸轮,两个凸轮摆杆20的上部铰接,凸轮摆杆20的下部贯穿且转动连接有传动轴22,凸轮摆杆20通过传动轴22与环形滚子30连接,传动轴22靠近环形滚子30的一端外壁套设有卡接环24,卡接环24为柔性材质;两个环形滚子30分别与主凸轮10和副凸轮11接触,环形滚子30的中部开设有环形卡接槽31,环形卡接槽31从环形滚子30的内圆向外圆延伸,环形卡接槽31的内径大于卡接环24的外径,环形滚子30的内径小于卡接环24的外径,环形卡接槽31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抵接环32,卡接环24伸入环形卡接槽31中,并与嵌设在抵接环32内;环形卡接槽3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蝶形弹簧33和第二蝶形弹簧34,第一蝶形弹簧33和第二蝶形弹簧34的一端与环形卡接槽31的内壁固定,另一端与抵接环32固定,第一蝶形弹簧33的弹簧圈数大于第二蝶形弹簧34的弹簧圈数,第一蝶形弹簧33位于抵接环32的正上方,第二蝶形弹簧34位于抵接环32的正下方。应用本技术提供的基于随动磨削的共轭凸轮误差补偿装置,传动轴22外圈套设的卡接环24伸入环形卡接槽31中,能够避免传动轴22连接环形滚子30时,发生轴向移位,而且卡接环24为柔性材质,能够便于卡接环24伸入环形卡接槽31中,通过将环形卡接槽31的内径设置成大于卡接环24的内径、小于卡接环24的外径,能够保证卡接环24在环形卡接槽31中移动的同时,卡接环24不会脱离环形卡接槽31;第一蝶形弹簧33用以产生的弹力,在共轭凸轮转动带动环形滚子30转动时,由于震动容易造成间隙,从而产生系统误差,环形滚子30通过传动轴22与凸轮摆杆20连接,环形滚子30与共轭凸轮触接,多个连接结构使得系统误差放大,放大后的系统误差被第一蝶形弹簧33产生的弹力抵消,避免了弹力过大造成机构磨损的问题;卡接环24与抵接环32接触时,参照图3所示,卡接环24的重力使得抵接环32下移,第一蝶形弹簧33恢复原长,此时环形滚子30与共轭凸轮接触,在震动过程中,第一蝶形弹簧33同步压缩时,产生的弹力抵消被放大的系统误差,此时第一蝶形弹簧33恢复原长,即环形滚子30与共轭凸轮接触,解决了需要反复调整弹性机构使得产生的弹力正好抵消微小系统误差的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共轭凸轮误差补偿的实用性;其中,通过第二蝶形弹簧34能够避免抵接环32直接与卡接环24的内壁接触,从而减缓了机构在运动中产生的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随动磨削的共轭凸轮误差补偿装置,包括主凸轮(10)、两个凸轮摆杆(20)和两个环形滚子(30),所述主凸轮(10)的中部贯穿且转动连接有中心转轴(12),所述中心转轴(12)的外壁套设有副凸轮(11),所述副凸轮(11)和主凸轮(10)构成一幅共轭凸轮,其特征在于:/n两个所述凸轮摆杆(20)的上部铰接,所述凸轮摆杆(20)的下部贯穿且转动连接有传动轴(22),所述凸轮摆杆(20)通过传动轴(22)与环形滚子(30)连接,所述传动轴(22)靠近环形滚子(30)的一端外壁套设有卡接环(24),所述卡接环(24)为柔性材质;/n两个所述环形滚子(30)分别与主凸轮(10)和副凸轮(11)接触,所述环形滚子(30)的中部开设有环形卡接槽(31),所述环形卡接槽(31)从环形滚子(30)的内圆向外圆延伸,所述环形卡接槽(31)的内径大于卡接环(24)的外径,所述环形滚子(30)的内径小于卡接环(24)的外径,所述环形卡接槽(31)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抵接环(32),所述卡接环(24)伸入环形卡接槽(31)中,并与嵌设在抵接环(32)内;/n所述环形卡接槽(3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蝶形弹簧(33)和第二蝶形弹簧(34),所述第一蝶形弹簧(33)和第二蝶形弹簧(34)的一端与环形卡接槽(31)的内壁固定,另一端与抵接环(32)固定,所述第一蝶形弹簧(33)的弹簧圈数大于第二蝶形弹簧(34)的弹簧圈数,所述第一蝶形弹簧(33)位于抵接环(32)的正上方,所述第二蝶形弹簧(34)位于抵接环(32)的正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随动磨削的共轭凸轮误差补偿装置,包括主凸轮(10)、两个凸轮摆杆(20)和两个环形滚子(30),所述主凸轮(10)的中部贯穿且转动连接有中心转轴(12),所述中心转轴(12)的外壁套设有副凸轮(11),所述副凸轮(11)和主凸轮(10)构成一幅共轭凸轮,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凸轮摆杆(20)的上部铰接,所述凸轮摆杆(20)的下部贯穿且转动连接有传动轴(22),所述凸轮摆杆(20)通过传动轴(22)与环形滚子(30)连接,所述传动轴(22)靠近环形滚子(30)的一端外壁套设有卡接环(24),所述卡接环(24)为柔性材质;
两个所述环形滚子(30)分别与主凸轮(10)和副凸轮(11)接触,所述环形滚子(30)的中部开设有环形卡接槽(31),所述环形卡接槽(31)从环形滚子(30)的内圆向外圆延伸,所述环形卡接槽(31)的内径大于卡接环(24)的外径,所述环形滚子(30)的内径小于卡接环(24)的外径,所述环形卡接槽(31)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抵接环(32),所述卡接环(24)伸入环形卡接槽(31)中,并与嵌设在抵接环(32)内;
所述环形卡接槽(3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蝶形弹簧(33)和第二蝶形弹簧(34),所述第一蝶形弹簧(33)和第二蝶形弹簧(34)的一端与环形卡接槽(31)的内壁固定,另一端与抵接环(32)固定,所述第一蝶形弹簧(33)的弹簧圈数大于第二蝶形弹簧(34)的弹簧圈数,所述第一蝶形弹簧(33)位于抵接环(32)的正上方,所述第二蝶形弹簧(34)位于抵接环(32)的正下方。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珍李琴刘升愿陈彦飞吴芬
申请(专利权)人:吉安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