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料孔双扩展式挤压宽展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7463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7 1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技术领域。进料孔双扩展式挤压宽展模具,包括一挤压模具主体,挤压模具主体包括一上模以及下模,上模上开设有进料孔,进料孔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扩展部以及第二扩展部,第一扩展部与第二扩展部两者的壁面从上端向下方的外侧逐渐扩大;第一扩展部的左右两侧面与轴线构成的扩展角为35°‑40°,第二扩展部的左右两侧面与轴线构成的扩展角为8°‑12°;第一扩展部的上端的外接圆的直径为358mm‑362mm;第二扩展部的下端的外接圆的直径为463mm‑465mm。本专利将传统进料孔的单一扩展部的设计改良为两个扩展部,实现物料在进料过程中逐步扩展,适用于宽厚比较大的产品。

Double expanding extruding and spreading die with feeding ho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echanical technology. The feed hole double expansion extrusion and spreading die includes an extrusion die body, the extrusion die body includes an upper die and a lower die, the upper die is provided with a feed hole, the feed hole includes a first extension part and a second extension part arranged up and down, the wall surfaces of the first extension part and the second extension part gradually expand from the top to the outside of the bottom;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and shafts of the first extension part The extension angle formed by the line is 35 \u00b0 - 40 \u00b0, the extension angle formed by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second extension part and the axis is 8 \u00b0 - 12 \u00b0; the diameter of the circumscribed circle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first extension part is 358mm-362mm; the diameter of the circumscribed circle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second extension part is 463mm-465mm. The invention improves the design of a single extension part of the traditional feeding hole into two extension parts, realizing the gradual expansion of materials in the feeding process, and is suitable for products with large width and thickn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进料孔双扩展式挤压宽展模具
本技术涉及机械
,具体涉及挤压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铝挤压型材越来越多的应用在电池托盘的底板上。为降低焊接成本,底板截面的的宽度尺寸都较大,并且厚度较薄,形成典型的宽厚比较大的截面(一般产品的宽度约400mm,壁厚1.5-2mm,宽厚比大于200)。目前的挤压模具针对于宽厚比大于100的产品,已经有很大挤压难度。宽厚比较大的模具,一般挤压难度较大,挤压压力较高,模具容易报废。如何设计模具来实现宽厚比大于200情况的底板,是目前业内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进料孔双扩展式挤压宽展模具,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进料孔双扩展式挤压宽展模具,包括一挤压模具主体,所述挤压模具主体包括一上模以及下模,所述上模上开设有进料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孔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扩展部以及第二扩展部,所述第一扩展部与所述第二扩展部两者的壁面从上端向下方的外侧逐渐扩大;所述第一扩展部的左右两侧面与轴线构成的扩展角为35°-40°,第二扩展部的左右两侧面与轴线构成的扩展角为8°-12°;所述第一扩展部的上端的外接圆的直径为358mm-362mm;所述第二扩展部的下端的外接圆的直径为463mm-465mm。本专利将传统进料孔的单一扩展部的设计改良为两个扩展部,实现物料在进料过程中逐步扩展,适用于宽厚比较大的产品。此外,本专利对进料孔外接圆尺寸做出变更,扩超填充铝料,实现使用小的棒径来挤压更大棒径才能挤压的截面,达到降低挤压比及降压的目的,保证模具的寿命及挤压过程稳定性。挤压模具主体挤压工作时,采用的铝棒棒径为368mm。传统单个扩展部的进料孔的扩展角度为8°,使用铝棒棒径φ448。采用传统的单扩展角设计,挤压比达到70,挤压难度较大,并且模具在高压下容易弹变,降低模具寿命。而本技术的模具进料口采用双扩展设计,这样可以满足降低挤压比的作用,此时挤压比将至48左右,大大的提高了可挤压性,可以降低压力达到30%左右,模具寿命也会大大的提升。将第二扩展部的下端的外接圆的直接与传统的一致,便于保证与下模各个部件的匹配效果。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扩展部的左右两侧面与轴线构成的扩展角为35°,第二扩展部的左右两侧面与轴线构成的扩展角为12°;所述第一扩展部的上端的外接圆的直径为360mm;所述第二扩展部的下端的外接圆的直径为464mm。所述第一扩展部的下端的外接圆的直径与所述第一扩展部的上端的外接圆的直径的差值为32mm;所述第二扩展部的下端的外接圆的直径与所述第一扩展部的下端的外接圆的直径的差值为20mm。采用上述参数,挤压比为48。挤压模具安装在一挤压机上,所述挤压机的挤压油缸的缸径为1500mm,挤压油缸内的油压为260kg/cm2。挤压油缸对铝棒的挤压力为6964吨。所述第一扩展部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扩展部的上端通过一弧形过渡曲面对接导通。所述上模的轴向长度为145mm-155mm;所述第一扩展部的轴向长度为31mm-33mm;所述第二扩展部的轴向长度为110mm-140mm。将上模的尺寸仍然保持原先的尺寸,便于保证与挤压机台其他部件的配合效果,仍保持不变动。所述进料孔的内壁连接有分流桥;所述分流桥为呈网状交错设置,所述分流桥的顶部与所述进料孔的上端面的间距为中央近两端远。便于实现分流与扩展。所述分流桥包括交错设置的纵向分流桥与横向分流桥,所述纵向分流桥设有三个,三个纵向分流桥从左至右依次设置,位于中央的纵向分流桥的高度大于位于两侧的纵向分流桥的高度;所述横向分流桥设有四个,四个横向分流桥从左至右依次为第一横向分流桥、第二横向分流桥、第三横向分流桥以及第四横向分流桥;所述第一横向分流桥从左至右倾斜向上,所述第一横向分流桥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进料孔的内壁与位于最左侧的纵向分流桥相连;所述第二横向分流桥从左至右倾斜向上,所述第二横向分流桥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位于最左侧的纵向分流桥与位于中央的纵向分流桥;所述第一横向分流桥的倾斜角度小于所述第二横向分流桥的倾斜角度;位于中央的纵向分流桥的最高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扩展部接近所述第二扩展部处,位于两侧的纵向分流桥设置在所述第二扩展部内。便于保证分流与扩展效果。第三横向分流桥与第二横向分流桥镜像对称设置。第四横向分流桥与第一横向分流桥镜像对称设置。有益效果:相较传统的挤压模具结构,可以将挤压力降低34%,压力的大幅度下降,不仅保证了挤压过程的稳定性,而且提高模具的寿命,产品的可挤压性也得到了提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上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上模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沿着轴向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上模进料孔处的局部剖视图。图中:11为第一扩展部,12为第二扩展部,21为第一横向分流桥,22为第二横向分流桥,23为第三横向分流桥,24为第四横向分流桥,25为纵向分流桥,26为空刀,27为子模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至图6,进料孔双扩展式挤压宽展模具,包括一挤压模具主体,挤压模具主体包括一上模以及下模,上模上开设有进料孔,进料孔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扩展部11以及第二扩展部12,第一扩展部11与第二扩展部12两者的壁面从上端向下方的外侧逐渐扩大;第一扩展部11的左右两侧面与轴线构成的扩展角为35°-40°,第二扩展部12的左右两侧面与轴线构成的扩展角为8°-12°;第一扩展部11的上端的外接圆的直径为358mm-362mm,第二扩展部12的下端的外接圆的直径为463mm-465mm。本专利将传统进料孔的单一扩展部的设计改良为两个扩展部,实现物料在进料过程中逐步扩展,适用于宽厚比较大的产品。此外,本专利对进料孔外接圆尺寸做出变更,扩超填充铝料,实现使用小的棒径来挤压更大棒径才能挤压的截面,达到降低挤压比及降压的目的,保证模具的寿命及挤压过程稳定性。针对于挤压后型材的壁厚为2mm-3mm,型材的宽度为384mm-400mm。宽厚比为200左右。对比例:单个扩展部,进料孔左右两侧面与轴线构成的扩展角为8°,进料孔的进料端的外接圆为424mm,进料孔的出料端的外接圆为464mm,采用的铝棒棒径为448,挤压比达到70,要采用挤压油缸的缸径为1780mm,挤压油缸内的油压(挤压压力)为280kg/cm2。计算出挤压油缸对铝棒的挤压力为6964吨。计算公式为280*π*(1780/2)2。优选例:第一扩展部11的左右两侧面与轴线构成的扩展角c为35°,第二扩展部12的左右两侧面与轴线构成的扩展角d为12°;第一扩展部11的上端的外接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进料孔双扩展式挤压宽展模具,包括一挤压模具主体,所述挤压模具主体包括一上模以及下模,所述上模上开设有进料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孔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扩展部以及第二扩展部,所述第一扩展部与所述第二扩展部两者的壁面从上端向下方的外侧逐渐扩大;/n所述第一扩展部的左右两侧面与轴线构成的扩展角为35°-40°,第二扩展部的左右两侧面与轴线构成的扩展角为8°-12°;/n所述第一扩展部的上端的外接圆的直径为358mm-362mm;/n所述第二扩展部的下端的外接圆的直径为463mm-465mm。/n

【技术特征摘要】
1.进料孔双扩展式挤压宽展模具,包括一挤压模具主体,所述挤压模具主体包括一上模以及下模,所述上模上开设有进料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孔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扩展部以及第二扩展部,所述第一扩展部与所述第二扩展部两者的壁面从上端向下方的外侧逐渐扩大;
所述第一扩展部的左右两侧面与轴线构成的扩展角为35°-40°,第二扩展部的左右两侧面与轴线构成的扩展角为8°-12°;
所述第一扩展部的上端的外接圆的直径为358mm-362mm;
所述第二扩展部的下端的外接圆的直径为463mm-46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料孔双扩展式挤压宽展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扩展部的左右两侧面与轴线构成的扩展角为35°,第二扩展部的左右两侧面与轴线构成的扩展角为12°;
所述第一扩展部的上端的外接圆的直径为360mm;
所述第二扩展部的下端的外接圆的直径为464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料孔双扩展式挤压宽展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扩展部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扩展部的上端通过一弧形过渡曲面对接导通。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世兵罗登李文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友升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