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管路自动止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7314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7 1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提供了一种输液管路自动止流阀。所述止流阀由伞形阀(10)、上阀座(20)、阀座(30)和下阀座(40)构成;上阀座(20)内部中空,上端为进水口(21);下阀座(40)内部中空,下端为出水口(41);上阀座(20)下端与下阀座(40)的上端固定,形成水流可通过的空间;阀座(30)位于上阀座(20)内部,阀座(30)与上阀座(20)内壁固定;伞形阀(10)呈倒置状,卡在阀座(30)中间的孔上,伞型部分(11)为柔性薄膜,可发生弹性形变。

An automatic stop valve for infusion pipel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edical devices, and provides an automatic flow stop valve of an infusion pipeline. The stop valve is composed of umbrella valve (10), upper valve seat (20), valve seat (30) and lower valve seat (40); the upper valve seat (20) is hollow inside, and the upper end is water inlet (21); the lower valve seat (40) is hollow inside, and the lower end is water outlet (41); the lower end of the upper valve seat (20) is fixed with the upper end of the lower valve seat (40), forming a space for water flow; the valve seat (30) is located inside the upper valve seat (20),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valve seat (30) and the upper valve seat (20) Fixed: the umbrella valve (10) is inverted and stuck on the hole in the middle of the valve seat (30). The umbrella part (11) is a flexible film, which can cause elastic deform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液管路自动止流阀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液管路自动止流阀。技术背景自上世纪开始,我国普遍推广使用一次性输液器,用来建立病人静脉和药液之间的通道,通过输液器将药液输入人体内。一次性输液器的使用在临床输液中对防止交叉感染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普通输液器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在输液完成或输液组交替时,需立即将输液针拔出,否则空气会通过输液管进入人体静脉内,空气输入人体会对病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同时也加重了医务人员的护理工作强度,容易引发医患纠纷。因此在输液完成后自动止液的输液器应运而生,自动止液输液器能够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截留药液,使输液管内保留部分液体,从而阻止空气在液体输完后进入人体,减少输液时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并减少了护士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如图1所示,一种现有的浮球型止流方案,由滴斗1’和浮球2’组成。其工作原理为靠浮球堵塞滴斗下方管口进行止流。如图2所示,一种现有空气滤膜式止流阀,主要由阀体和空气滤膜3’组成。其工作原理为空气滤膜对空气的过滤作用,即空气不能通过空气滤膜,使空气和药液在滤膜上下进行分离,从而实现止流效果。但上述两种现有技术方案仍然存在缺陷,浮球型止流方案是以塞堵方式止液,浮球与滴斗底部的药液出口配合密封处的精度要求高,现有的工艺很难达到完全密封的要求,导致止液的可靠性不高。空气滤膜式止流阀虽然能达到止流效果,但为达到止流效果,需将过滤膜网孔密度做小,这使得药液通过滤膜时流速很慢,在需快速冲洗操作时会影响其操作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不同的输液管路自动止流阀,以及包含所述止流阀的输液管路,能够提高止流效率,扩大适用范围。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输液管路自动止流阀,所述止流阀由伞形阀10、上阀座20、阀座30和下阀座40构成。上阀座20中空,上端为进水口21,上阀座20下端与下阀座40的上端固定,下阀座40内部中空,下端为出水口41;阀座30位于上阀座20内部,阀座30上部边缘与上阀座20内壁凹槽固定,或阀座30的四周边缘与上阀座20的内侧壁固定;伞形阀10卡在阀座30中间的孔上,伞形阀呈倒置状,伞型部分11为柔性薄膜,可发生弹性形变。一种输液管路,所述输液管路包含本技术所述自动止流阀70,所述自动止流阀70的上端连接输液管路滴斗50的液体输出端管路60,所述自动止流阀70的下端连接液体输出管路。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述优点:1)本技术结合实际临床情况,有效地利用伞形阀的弹性效果实现输液管路的止流控制,防止空气进入人体;2)本技术相对于其他型式的自动止流阀,增大输液流量,扩大适用范围。3)本技术相对于其他型式自动止流阀,降低生产工艺难度,提高止流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浮球型止流方案:1’滴斗,2’浮球。图2为现有技术中空气滤模式止流方案:3’空气滤膜。图3为本技术自动止流阀:10伞形阀,20上阀座,30阀座,40下阀座,11柔性薄膜,21进水口,41出水口。图4为本技术自动止流阀的组装原理示意图:50滴斗,60输液管路,70自动止流阀。图5为本技术自动止流阀的工作原理示意图:10伞形阀,11柔性薄膜,31通孔。图6为本技术直流效果示意图:50滴斗,60输液管路,70自动止流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应当注意,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常规条件和方法,均按照所属领域人员常规采用的实验条件和方法进行。实施例1:如图3所示输液管路自动止流阀,所述止流阀由伞形阀10、上阀座20、阀座30和下阀座40构成。上阀座20中空,上端为进水口21,上阀座20下端与下阀座40的上端固定,下阀座40内部中空,下端为出水口41,上阀座20与下阀座40之间构成水流通过的空间;阀座30位于上阀座20内部,阀座30上部边缘与上阀座20内壁凹槽固定;伞形阀10卡在阀座30中间的孔上,伞形阀呈倒置状,伞型部分11为柔性薄膜,可发生弹性形变。如图4所示本技术自动止流阀的组装原理,将自动止流阀70上端,即上阀座20的进水口21,与滴斗50液体流出端的导管连接;自动止流阀70下端,即下阀座40的出水口41,连接输液管路输出端,构成包含自动止流阀的输液管路。上述自动止流阀的工作原理,如图5所示:输液开始时,滴斗中的药液沿导管流入止流阀中,当药液压力达到止流阀中伞形阀柔性薄膜11的弹性极限,柔性薄膜11发生弹性形变,伞型阀打开,药液会通过阀座30上的通孔31经止流阀流入人体。当输液结束前,滴斗中的药液压力不足以保持柔性薄膜11的形变,柔性薄膜11恢复原伞型形状,由于伞形阀10与阀座30下表面紧密贴合,使药液停止向下流动,即可保证药液的自动止流效果,如图6所示。本技术有效地利用伞形阀的弹性效果实现输液管路的止流控制,防止空气进入人体;相对于其他型式的自动止流阀,降低生产工艺难度,提高止流效果,且不影响药液流速,临床适用范围更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液管路自动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流阀由伞形阀(10)、上阀座(20)、阀座(30)和下阀座(40)构成;上阀座(20)内部中空,上端为进水口(21);下阀座(40)内部中空,下端为出水口(41);上阀座(20)下端与下阀座(40)的上端固定,形成水流可通过的空间;阀座(30)位于上阀座(20)内部,阀座(30)与上阀座(20)内壁固定;伞形阀(10)呈倒置状,卡在阀座(30)中间的孔上,伞型部分(11)为柔性薄膜,可发生弹性形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管路自动止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流阀由伞形阀(10)、上阀座(20)、阀座(30)和下阀座(40)构成;上阀座(20)内部中空,上端为进水口(21);下阀座(40)内部中空,下端为出水口(41);上阀座(20)下端与下阀座(40)的上端固定,形成水流可通过的空间;阀座(30)位于上阀座(20)内部,阀座(30)与上阀座(20)内壁固定;伞形阀(10)呈倒置状,卡在阀座(30)中间的孔上,伞型部分(11)为柔性薄膜,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辉杨子江周云鹏黄涛郑俊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莱普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