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建希专利>正文

多功能隐形床的旋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7201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7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及一种多功能隐形床的旋转机构,包括框架、收纳架、导向结构、转动支撑结构、上下两摆杆及定位结构;框架上下两侧设有弧形导向滑道,框架的上部及下部分别设有上摆动支点及下摆动支点,框架的下部设有缺口;收纳架顶部设有转动支点,收纳架上设有用于收纳床体的第二收纳空间,导向结构设在收纳架的上下两侧且位于弧形导向滑道中;上摆杆的两端部分别与上摆动支点及转动支点转动连接;转动支撑结构设在收纳架的底部并能转动;下摆杆的一端部与下摆动支点转动连接,下摆杆的另一端部与转动支撑结构连接;定位结构设在收纳架上,定位结构可与框架配合从而使收纳架定位。其具有无需多节滑轨和上转盘,安装简单,收纳架转动时阻力小等优点。

Rotating mechanism of multifunctional invisible bed

The utility model and a multifunctional invisible bed rotating mechanism include a frame, a storage frame, a guiding structure, a rotating support structure, an upper and lower swing rods and a positioning structure; the upper and lower sides of the frame are provided with arc guide slideways, the upper and lower parts of the fram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n upper swing fulcrum and a lower swing fulcrum,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gap; the top of the storag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fulcrum and a storage frame A second storage space for the storage bed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and lower sides of the storage frame, and the guide structure is arranged in the arc guide slideway; the two ends of the upper swing rod are respectively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swing fulcrum and the rotation fulcrum; the rotation support structur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torage frame and can rotate; one end of the lower swing rod is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swing fulcrum,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lower swing rod is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the rotation fulcrum The positioning structure is arranged on the storage frame, and the positioning structure can cooperate with the frame to position the storage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no need of multiple slide rails and upper turntables, simple installation, small resistance when the storage frame rotates,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隐形床的旋转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隐形床旋转机构。
技术介绍
现在,随着人口的增加,房价越来越高,户型越来越小,因此需提高住房空间的利用率及增加家居的功能。隐形床又称为壁床或翻板床,旋转隐形床就是将多功能壁柜与隐形床更高程度的组合在一起。当不睡觉时,转动收纳架,使第一收纳空间露出,此时,第一收纳空间可以用于收纳物品,也可以当电视柜使用;当需要睡觉时,转动收纳架,使第二收纳空间完全露出,然后将床体翻下,床体即可用于睡觉;旋转隐形床结构紧凑,功能多样,合理的利用了空间,适用于现代。在现有技术中,旋转隐形床的旋转机构多采用直线运动的多节滑轨和转盘组合的结构;使用时,由于收纳架及床体重量和尺寸都比较大,收纳架的转动幅度比较大,从而导致收纳架转动时产生的扭曲幅度也比较大,收纳架转动多次后,多节滑轨会扭曲变形,从而导致旋转机构失效,影响了旋转多功能隐形床的市场发展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无需多节滑轨和上转盘,安装简单,收纳架转动时阻力小的多功能隐形床旋转机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多功能隐形床的旋转机构,包括:框架;在所述框架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相互对称的弧形导向滑道,在框架的上部设有上摆动支点,在框架的下部设有与上摆动支点对称的下摆动支点,在框架的下部设有缺口;收纳架及两导向结构;在所述收纳架顶部的中心位置设有转动支点,在收纳架上设有用于收纳床体的第二收纳空间,每个所述导向结构分别设在收纳架的上下两侧,导向结构位于各自对应的弧形导向滑道中并能滑动;转动支撑结构、下摆杆及上摆杆;所述上摆杆的一端部与上摆动支点转动连接,上摆杆的另一端部与转动支点转动连接,位于框架上侧的弧形导向滑道的长度及弧度满足上摆杆的摆动要求;所述转动支撑结构设在收纳架的底部并能转动,转动支撑结构的转动轴心与转动支点的轴心位于同一轴线上,转动支撑结构的底部穿过缺口与地面接触;所述下摆杆的一端部与下摆动支点转动连接,下摆杆的另一端部与转动支撑结构连接,位于框架下侧的弧形导向滑道的长度及弧度满足下摆杆的摆动要求,从而使收纳架沿着弧形导向滑道旋转;以及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设在收纳架上,定位结构可与框架配合从而使收纳架定位。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动支撑结构包括万向滑轮组、万向轮组固定板及重型钢珠转盘;所述重型钢珠转盘设在收纳架的底部,重型钢珠转盘的转动轴心与转动支点的轴心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万向轮组固定板设在重型钢珠转盘的下部,所述万向滑轮组设在万向轮组固定板的下部,万向滑轮组穿过缺口与地面接触,所述下摆杆的另一端部与重型钢珠转盘或万向轮组固定板连接,从而带动重型钢珠转盘转动。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重型钢珠转盘包括上盘、转轴组件及下盘;所述上盘设在收纳架的底部,所述转轴组件设在上盘上,转轴组件的轴心与转动支点的轴心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下盘通过转轴组件转动的设在上盘的下部,所述万向轮组固定板设在下盘的下部,所述下摆杆的另一端部与下盘或万向轮组固定板连接,从而带动下盘转动。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收纳架上还设有第一收纳空间,所述第一收纳空间位于第二收纳空间的背面。在本技术方案中,在第二收纳空间的背板左右两侧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第一收纳空间连通,所述通孔的大小与床体的支撑脚大小相适应,从而使支撑脚穿过通孔,在所述第一收纳空间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遮板,所述遮板与支撑脚的位置相适应从而遮掩支撑脚。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结构是插销锁扣,所述插销锁扣设在收纳架上,插销锁扣的插销可插在框架上从而使收纳架定位。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为:结构紧凑,无需多节滑轨和上转盘,安装简单,收纳架转动时阻力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床体位于内侧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仰视立体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图4是图3的A-A剖视放大图;图5是图4中局部D的放大图;图6是图3的B-B剖视放大图;图7是图3的C-C剖视放大图;图8是图1的主视图;图9是图8局部E的放大图;图10是本技术收纳架刚开始转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仰视立体图;图12是本技术中床体位于完全露出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的仰视立体图;图14是本技术中床体翻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互相结合。在本技术描述中,术语“左”及“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要求本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图14所示,其是一种多功能隐形床的旋转机构,包括:框架1;在所述框架1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相互对称的弧形导向滑道11,在框架1的上部设有上摆动支点12,在框架1的下部设有与上摆动支点12对称的下摆动支点13,在框架1的下部设有缺口14;收纳架2及两导向结构4;在所述收纳架2顶部的中心位置设有转动支点25,在收纳架2上设有用于收纳床体7的第二收纳空间23,每个所述导向结构4分别设在收纳架2的上下两侧,导向结构4位于各自对应的弧形导向滑道11中并能滑动;转动支撑结构3、下摆杆5及上摆杆6;所述上摆杆6的一端部与上摆动支点12转动连接,上摆杆6的另一端部与转动支点25转动连接,位于框架1上侧的弧形导向滑道11的长度及弧度满足上摆杆6的摆动要求;所述转动支撑结构3设在收纳架2的底部并能转动,转动支撑结构3的转动轴心与转动支点25的轴心位于同一轴线上,转动支撑结构3的底部穿过缺口14与地面接触;所述下摆杆5的一端部与下摆动支点13转动连接,下摆杆5的另一端部与转动支撑结构3连接,位于框架1下侧的弧形导向滑道11的长度及弧度满足下摆杆5的摆动要求,从而使收纳架2沿着弧形导向滑道11旋转;以及定位结构8;所述定位结构8设在收纳架2上,定位结构8可与框架1配合从而使收纳架2定位。使用时,用户转动收纳架2,收纳架2在两弧形导向滑道11、两导向结构4、下摆杆5及上摆杆6的共同作用下,收纳架2绕着上摆动支点12及下摆动支点13转动,与此同时收纳架2以转动支点25为轴心沿着弧形导向滑道11旋转,从而实现收纳架2内外侧空间的转换;转动支撑结构3起到了支撑收纳架2及助滑的作用,从而使收纳架2转动顺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支撑结构3包括万向滑轮组31、万向轮组固定板32及重型钢珠转盘;所述重型钢珠转盘设在收纳架2的底部,重型钢珠转盘的转动轴心与转动支点25的轴心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万向轮组固定板32设在重型钢珠转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隐形床的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框架(1);在所述框架(1)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相互对称的弧形导向滑道(11),在框架(1)的上部设有上摆动支点(12),在框架(1)的下部设有与上摆动支点(12)对称的下摆动支点(13),在框架(1)的下部设有缺口(14);/n收纳架(2)及两导向结构(4);在所述收纳架(2)顶部的中心位置设有转动支点(25),在收纳架(2)上设有用于收纳床体(7)的第二收纳空间(23),每个所述导向结构(4)分别设在收纳架(2)的上下两侧,导向结构(4)位于各自对应的弧形导向滑道(11)中并能滑动;/n转动支撑结构(3)、下摆杆(5)及上摆杆(6);所述上摆杆(6)的一端部与上摆动支点(12)转动连接,上摆杆(6)的另一端部与转动支点(25)转动连接,位于框架(1)上侧的弧形导向滑道(11)的长度及弧度满足上摆杆(6)的摆动要求;所述转动支撑结构(3)设在收纳架(2)的底部并能转动,转动支撑结构(3)的转动轴心与转动支点(25)的轴心位于同一轴线上,转动支撑结构(3)的底部穿过缺口(14)与地面接触;所述下摆杆(5)的一端部与下摆动支点(13)转动连接,下摆杆(5)的另一端部与转动支撑结构(3)连接,位于框架(1)下侧的弧形导向滑道(11)的长度及弧度满足下摆杆(5)的摆动要求,从而使收纳架(2)沿着弧形导向滑道(11)旋转;以及/n定位结构(8);所述定位结构(8)设在收纳架(2)上,定位结构(8)可与框架(1)配合从而使收纳架(2)定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隐形床的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1);在所述框架(1)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相互对称的弧形导向滑道(11),在框架(1)的上部设有上摆动支点(12),在框架(1)的下部设有与上摆动支点(12)对称的下摆动支点(13),在框架(1)的下部设有缺口(14);
收纳架(2)及两导向结构(4);在所述收纳架(2)顶部的中心位置设有转动支点(25),在收纳架(2)上设有用于收纳床体(7)的第二收纳空间(23),每个所述导向结构(4)分别设在收纳架(2)的上下两侧,导向结构(4)位于各自对应的弧形导向滑道(11)中并能滑动;
转动支撑结构(3)、下摆杆(5)及上摆杆(6);所述上摆杆(6)的一端部与上摆动支点(12)转动连接,上摆杆(6)的另一端部与转动支点(25)转动连接,位于框架(1)上侧的弧形导向滑道(11)的长度及弧度满足上摆杆(6)的摆动要求;所述转动支撑结构(3)设在收纳架(2)的底部并能转动,转动支撑结构(3)的转动轴心与转动支点(25)的轴心位于同一轴线上,转动支撑结构(3)的底部穿过缺口(14)与地面接触;所述下摆杆(5)的一端部与下摆动支点(13)转动连接,下摆杆(5)的另一端部与转动支撑结构(3)连接,位于框架(1)下侧的弧形导向滑道(11)的长度及弧度满足下摆杆(5)的摆动要求,从而使收纳架(2)沿着弧形导向滑道(11)旋转;以及
定位结构(8);所述定位结构(8)设在收纳架(2)上,定位结构(8)可与框架(1)配合从而使收纳架(2)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隐形床的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支撑结构(3)包括万向滑轮组(31)、万向轮组固定板(32)及重型钢珠转盘;所述重型钢珠转盘设在收纳架(2)的底部,重型钢珠转盘的转动轴心与转动支点(2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希
申请(专利权)人:刘建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