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70856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7 10:38
变换器包括:壳体;多个发热元件,布置在壳体的一个表面;以及流体通道,布置在壳体的另一个表面,其中,流体通道包括连接并通过壳体的外部和内部的入口和出口,通过从入口到出口的单条线形成,具有恒定的剖面面积,并且布置在流体通道在垂直方向上与所述多个发热元件叠置的位置。

Converter

The converter comprises a housing, a plurality of heating elements arranged on one surface of the housing, and a fluid channel arranged on the other surface of the housing, wherein the fluid channel comprises an inlet and an outlet connected and passing through the outer and inner parts of the housing, formed by a single line from the inlet to the outlet, having a constant section area, and arranged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of the fluid channel and The plurality of heating elements are superpo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变换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换器。
技术介绍
作为汽车的电气装置,通常使用发动机电气装置(启动装置、点火装置、充电装置)和均衡装置,然而,最近,车辆已经变得更加受电子控制,使得包括底盘电气装置的大多数系统电气化和电子化成为趋势。安装在汽车中的各种电气设备(诸如灯、音响、加热器、空调等)在汽车停止时由电池供电,并在汽车行驶时由发电机供电,此时,14V电力系统的发电量用作正常电源电压。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旨在增加汽车便利性的各种新技术(电动助力转向、互联网等)已应用于车辆,并且期望继续开发充分利用当前汽车系统的新技术。软或硬型的混合动力电动车辆(HEV)安装有用于供应满载(12V)的低压DC-DC变换器(LowvoltageDC-DCConverter)。另外,用作普通汽油车辆的交流发电机的DC-DC变换器降低主电池(通常是144V或更高的高压电池)的高压,并将12V供应给电气装置的负载。DC-DC变换器是指将特定电压的DC电流源变换为不同电压的DC电流源的电子电路装置,并且已用于各种领域,诸如电视接收器、汽车的电气装置等。图1是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变换器的分解透视图。参照图1,根据现有技术的变换器(1)的外观由壳体(housing)(8)形成。用于产生热量的多个发热元件设置在壳体(8)的一个表面上,并且制冷剂流体通道(2)形成在壳体(8)的另一个表面上,使得用于吸收所产生的热量的制冷剂流动。制冷剂流体通道(2)形成从制冷剂入口(4)到制冷剂出口(5)限定的通路,使得制冷剂在壳体(8)的另一个表面上循环。制冷剂入口(4)和制冷剂出口(5)在壳体(8)的侧表面上彼此间隔开地形成。因此,流入制冷剂入口(4)的制冷剂沿制冷剂流体通道(2)吸收变换器(1)的热量并流出到制冷剂出口(5)。用于覆盖制冷剂流体通道(2)的盖(3)结合到壳体(8)的另一个表面。密封构件(未示出)可以设置在盖(3)和壳体(8)之间,以防止制冷剂流出到外部。制冷剂入口(4)和制冷剂出口(5)可以分别与单独的管结合或设置有用于密封的连接器(6)。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由于另外设置单独的密封构件以防止制冷剂流出到外部,因此存在组件数量增加并且制造成本增加的问题。另外,由于用于覆盖制冷剂流体通道(2)的盖(3)与壳体(8)分开设置,因此存在需要在组件之间进行组装的单独过程的缺点。另外,用于产生热量的多个发热元件设置在变换器的内部或外表面。发热元件的示例包括其上安装有多个电子组件的印刷电路板、用于电压调控的变压器以及用于获得电感的电感器。从上述元件产生的热量可能导致每个电子组件的过载,从而导致设定功能的不作用,并导致故障。因此,已经提出了用于使变换器散热的各种方法。通过在变换器本身中形成制冷剂流体通道以使制冷剂循环,或者提供其中制冷剂循环的单独的制冷剂管,使从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被制冷剂吸收。另外,已经提出了一种技术,其中散热片形成在变换器的外表面上以增加面积,从而将内部产生的热量排放到外部。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主题本实施例旨在提供能够根据组件数量的减少来降低制造成本的变换器。另外,旨在提供能够有效地散发从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的变换器。技术手段作为实施例,变换器包括:壳体;多个发热元件,布置在壳体的一个表面;以及流体通道,布置在壳体的另一个表面,其中,流体通道包括连接并通过壳体的外部和内部的入口和出口,通过从入口到出口的单条线形成,具有恒定的剖面面积,并且布置在流体通道在垂直方向上与所述多个发热元件叠置的位置。在流体通道中,可以布置有与流体通道的形状对应的制冷剂在其中流动的冷却管。冷却管的两端可以从入口和出口朝向壳体的外部暴露。冷却管和壳体可以通过插入注入模制方法一体地形成。还可以包括与所述另一个表面结合以围绕流体通道的盖。盖可以与壳体一体地形成并且可以与壳体的材料相同。壳体可以包括与流体通道的形状对应的形成在所述另一个表面上的台阶部分以及通过从除了台阶部分之外的区域突出形成的多个散热片。流体通道的内周表面的面对发热元件的表面可以是平坦表面。冷却管可以具有多个直线部分和连接直线部分的多个弯曲部分,其中,流过直线部分的制冷剂的流速可以是恒定的。弯曲部分可以与面对发热元件的区域相对设置。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用于制冷剂流动的冷却管与壳体一体地形成,因此不需要单独的盖或用于密封的组件,因此具有减少组件的数量和降低制造成本的优点。另外,由于发热元件布置在冷却管和流体通道中的区域通过多个直线部分和弯曲部分强烈地散热,因此具有可以提高热辐射效率的优点。具体地,由于平坦表面部分形成在冷却管和流体通道的面对发热元件的端表面处,因此具有可以增加用于散热的剖面面积的优点。另外,由于支架与壳件(case)的多个区域接触,因此壳体内部产生的热量可以有效地散发。具体地,由于支架与壳体接触的区域相对于壳体的中心对称,因此有利的是可以实现均匀的散热。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变换器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变换器的透视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变换器的一个表面的剖视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变换器的另一个表面的剖视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变换器的分解透视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壳体的侧表面的剖视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冷却管的剖视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变换器的透视图。图9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变换器的配置的剖视图。图10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支架的剖视图。图1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壳件的透视图。图1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壳件和支架的结合状态的剖视图。图1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支架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由于将在下面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并且可以具有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因此一些特定示例性实施例示出在附图中,并且将在详细描述中进行详细描述。然而,这决不是将专利技术限制于特定实施例,将理解为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中包括的所有修改、等同物和替代物。如果在本专利技术的以下描述中的相关技术的具体描述被确定为模糊专利技术的要旨,则省略其详细描述。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具体示例性实施例,并且不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说明,否则单数形式的表达包括复数形式。在本申请中,术语“包括”、“具有”等旨在指定在说明书中描述的特征、数字、步骤、动作、组件、部件或其存在的组合,但不旨在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数字、步骤、动作、组件、部分或其组合的存在或可能性。此外,诸如“第一”、“第二”的术语可以用于分别描述各种元件,但是上述元件不应限于上述术语。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开。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变换器的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换器,包括:/n壳体;/n多个发热元件,布置在壳体的一个表面;以及/n流体通道,布置在壳体的另一个表面,其中,/n流体通道包括连接并通过壳体的外部和内部的入口和出口,通过从入口到出口的单条线形成,具有恒定的剖面面积,并且布置在流体通道在垂直方向上与所述多个发热元件叠置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321 KR 10-2017-0035354;20170707 KR 10-2017-001.一种变换器,包括:
壳体;
多个发热元件,布置在壳体的一个表面;以及
流体通道,布置在壳体的另一个表面,其中,
流体通道包括连接并通过壳体的外部和内部的入口和出口,通过从入口到出口的单条线形成,具有恒定的剖面面积,并且布置在流体通道在垂直方向上与所述多个发热元件叠置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换器,其中,
在流体通道中,布置有与流体通道的形状对应的制冷剂在其中流动的冷却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换器,其中,
冷却管的两端从入口和出口朝向壳体的外部暴露。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换器,其中,
冷却管和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根浩白智铉郑在厚
申请(专利权)人: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