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570738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7 10:34
为了即使在用户终端在接收中应用波束成型的情况下,也抑制通信质量的劣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方式的用户终端具有:接收单元,接收DL信号;以及控制单元,基于接收到的DL信号,控制与规定的接收波束对应的测量报告的报告,所述控制单元基于从无线基站通知的信息来决定所述规定的接收波束,或者自主地决定所述规定的接收波束。

User terminal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In order to suppress the deterioration of communication quality even when the user terminal applies beamforming in reception, the user terminal of the method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receiving unit, receiving DL signal; and control unit, based on the received DL signal, controlling the report of measurement report corresponding to the specified receiving beam, the control unit is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notified from the wireless base station To determine the specified receiving beam, or independently determine the specified receiving b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技术介绍
在UMTS(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sSystem))网络中,以进一步的高速数据速率、低延迟等为目的,长期演进(LTE:LongTermEvolution)成为规范(非专利文献1)。此外,以从LTE(也称为LTERel.8或者9)的进一步的宽带化以及高速化为目的,LTE-A(也称为LTEAdvanced、LTERel.10、11或者12)成为规范,还正在研究LTE的后续系统(例如,也称为FRA(未来无线接入(FutureRadioAccess))、5G(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thgenerationmobilecommunicationsystem))、NR(新无线(NewRadio))、NX(新无线接入(Newradioaccess))、FX(下一代无线接入(Futuregenerationradioaccess))、LTERel.13、14或者15以后等)。在现有的LTE系统(例如,LTERel.8-13)中,使用1ms的子帧(也称为传输时间间隔(TTI:TransmissionTimeInterval)等)进行下行链路(DL:Downlink)和/或上行链路(UL:Uplink)的通信。该子帧是进行信道编码后的1数据分组的发送时间单位,成为调度、链路自适应、重发控制(混合自动重发请求(HARQ:HybridAutomaticRepeatreQuest))等的处理单位。现有技术文献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3GPPTS36.300V8.12.0“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E-UTRA)and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Network(E-UTRAN);Overalldescription;Stage2(Release8)”,2010年4月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期待未来的无线通信系统(例如,5G、NR)实现各种各样的无线通信服务以使满足分别不同的要求条件(例如,超高速、大容量、超低延迟等)。例如,在NR中,正在研究提供被称为eMBB(增强型移动宽带(enhancedMobileBroadBand))、mMTC(大规模机器类通信(massiveMachineTypeCommunication))、URLLC(超可靠低延迟通信(UltraReliableandLowLatencyCommunications))等的无线通信服务。在NR中,以减轻与载波频率增大相伴的覆盖范围确保难度、降低电波传输损耗为主要目的,正在研究在发送以及接收这双方中使用波束成型(BF:BeamForming)。另一方面,在应用BF的情况下,考虑用户终端利用多个波束(例如,接收波束(receptionbeam))。但是,在现有的LTE系统中,在计算接收质量(例如,RSRP)时没有考虑应用接收波束。在应用接收波束时,在基于没有考虑接收波束的RSRP等来控制通信的情况下,有通信质量劣化的顾虑。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方面而完成的,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即使在用户终端在接收中应用波束成型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通信质量的劣化的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的用户终端特征在于,具有:接收单元,接收DL信号;以及控制单元,基于接收到的DL信号,控制与规定的接收波束对应的测量报告(measurementreport)的报告,所述控制单元基于从无线基站通知的信息来决定所述规定的接收波束,或者自主地决定所述规定的接收波束。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使在用户终端在接收中应用波束成型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通信质量的劣化。附图说明图1A以及图1B是表示波束对(beampair)的一例的图。图2A以及图2B是表示与接收波束对应的测量报告的一例的图。图3A以及图3B是表示与BPL对应的测量报告的一例的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以及用户终端的硬件结构的一例的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未来的无线通信系统(例如,NR)中,以减轻与载波频率增大相伴的覆盖范围确保难度、降低电波传输损耗为主要目的,正在研究在发送以及接收这双方中使用波束成型(BF:BeamForming)。BF例如是通过使用超多元件天线,对从各元件发送/接收的信号的振幅和/或相位进行控制(也被称为预编码),从而形成波束(天线指向性)的技术。另外,这样的使用超多元件天线的MIMO(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也被称为大规模MIMO(massiveMIMO)。BF能够分类为数字BF以及模拟BF。数字BF是在基带上(对数字信号)进行预编码信号处理的方法。在该情况下,需要天线端口(或者RF链(RFchain))的个数的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FFT:InverseFastFourierTransform)/数字-模拟变换(数字到模拟转换器(DAC:DigitaltoAnalogConverter))/射频(RF(RadioFrequency))的并行处理。另一方面,在任意的定时,能够形成与RF链数量相应的数量的波束。模拟BF是在RF方面使用移相器(phaseshifter)的方法。模拟BF无法在同一定时形成多个波束,但是由于只是使RF信号的相位旋转,所以结构容易且能够廉价地实现。另外,还能够实现将数字BF和模拟BF组合得到的混合BF结构(hybridBFconfiguration)。在NR中,正在研究引入大规模MIMO,但是若仅通过数字BF进行庞大的数量的波束成型,则电路结构变得高价。因此,在NR中设想利用混合BF结构。在NR中,正在研究在基站(也可以被称为BS(BaseStation)、发送接收点(TRP:Transmission/ReceptionPoint)、eNB(eNodeB)、gNB等)以及UE双方形成发送接收波束(transmission/receptionbeam)而提高增益。发送波束(transmissionbeam)和/或接收波束(receptionbeam)例如也可以基于使用参考信号而估计出的传播路径信息来决定。参考信号可以是小区专用参考信号(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Cell-specificReferenceSignal))、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具有:/n接收单元,接收DL信号;以及/n控制单元,基于接收到的DL信号,控制与规定的接收波束对应的测量报告的报告,/n所述控制单元基于从无线基站通知的信息来决定所述规定的接收波束,或者自主地决定所述规定的接收波束。/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具有:
接收单元,接收DL信号;以及
控制单元,基于接收到的DL信号,控制与规定的接收波束对应的测量报告的报告,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从无线基站通知的信息来决定所述规定的接收波束,或者自主地决定所述规定的接收波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利用所述规定波束来接收所述DL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使除进行应用了所述规定的接收波束的测量报告的报告以外,还进行没有应用接收波束的测量报告的报告。


4.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泽良介原田浩树柿岛佑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