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乘式车辆的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56977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7 1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鞍乘式车辆的照明装置,能够接近配置不同的灯,并且防止灯体的尺寸及配件数的增加。在将利用第一光源(L1)的照射光而发光的第一灯(W)与利用第二光源(L2)的照射光而发光的第二灯(T)接近配置的车辆的照明装置(20)中,具有供第一光源(L1)安装的第一基板(100)。第一基板(100)作为遮光的遮光壁而发挥作用,以使第二光源(L2)的照射光不会向第一灯(W)侧泄露。具有将第一灯(W)与第二灯(T)一体地收纳的壳体(22),在壳体(22)设有在方向中央的主灯体区域(M)、以及从该主灯体区域(M)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副灯体区域(S)。将第一灯(W)与第二灯(T)的一部分配设在副灯体区域(S)。

Lighting devices for saddle vehicle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addle type vehicle lighting device, which can be close to the lamps with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and can prevent the increase of the size of the lamp body and the number of accessories. A first substrate (100) for mounting the first light source (L1) is provided in a lighting device (20) of a vehicle in which the first light source (L1) is used for illuminating and the second light source (L2) is used for illuminating. The first substrate (100) acts as a light shielding wall to prevent the illumination of the second light source (L2) from leaking to the first lamp (W) side. The housing (22) is provided with a main lamp body area (m) in the direction center and a auxiliary lamp body area (s) protruding from the main lamp body area (m) to the outside of the vehicle width direction. A part of the first lamp (W) and the second lamp (T) are arranged in the auxiliary lamp body area (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鞍乘式车辆的照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鞍乘式车辆的照明装置,特别涉及在单一的壳体内接近配置不同类型的灯而形成的鞍乘式车辆的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一种鞍乘式车辆的照明装置,其将接近配置的多个不同类型的灯收纳在单一的壳体,由单一的外透镜进行覆盖。在专利文献1中,已经公开一种照明装置,其在尾灯的车宽方向外侧接近配置有转向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2014/157354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照明装置中,为了在尾灯与转向灯之间设置遮光壁,在接近配置不同类型的灯时,需要设置防止相互的照射光发生干涉的遮光结构。与此相对,虽然可以考虑延长灯的反射器之间所接触的部分来作为遮光壁发挥作用、或者配置在灯之间具有遮光功能的延伸部件的结构,但当形成上述结构时,存在容易增加灯体的尺寸及配件数这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鞍乘式车辆的照明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能够接近配置不同的灯,并且防止灯体的尺寸及配件数的增加。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特征在于,在将利用第一光源(L1)的照射光而发光的第一灯(W)与利用第二光源(L2)的照射光而发光的第二灯(T)接近配置的车辆的照明装置(20)中,具有安装所述第一光源(L1)的第一基板(100),所述第一基板(100)作为遮光的遮光壁发挥作用,以使所述第二光源(L2)的照射光不会向所述第一灯(W)侧泄露。另外,第二特征在于,具有将所述第一灯(W)与所述第二灯(T)一体地收纳的壳体(22),在所述壳体(22)设有车宽方向中央的主灯体区域(M)、以及从该主灯体区域(M)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副灯体区域(S),所述第一灯(W)与所述第二灯(T)的一部分配设在所述副灯体区域(S)。另外,第三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灯(W)具有凹状的反射器部(33),该反射器部(33)形成有将所述第一光源(L1)的照射光向车体后方反射的反射器面(37、39),在所述反射器部(33)的未形成有所述反射器面(37、39)的位置设有开口(36),所述第一基板(100)堵塞所述开口(36)而固定在所述反射器部(33)。另外,第四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第一基板(100)固定在所述反射器部(33)时,所述开口(36)的车体后方侧的缘部分(31a)位于所述第一基板(100)的车体后方侧。另外,第五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器部(33)的开口(36)形成在所述反射器部(33)的车体下方侧,在将所述第一基板(100)固定在所述反射器部(33)时,所述第一基板(100)的平面部指向于车体上下方向,所述第一灯(W)接近配置在所述第二灯(T)的上侧。另外,第六特征在于,具有安装所述第二光源(L2)的第二基板(80),所述第一基板(100)与所述第二基板(80)以不同的角度进行配设。此外,第七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灯(W)为转向灯,所述第二灯(T)为尾灯。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第一特征,因为在将利用第一光源(L1)的照射光而发光的第一灯(W)与利用第二光源(L2)的照射光而发光的第二灯(T)接近配置的车辆的照明装置(20)中,具有安装所述第一光源(L1)的第一基板(100),所述第一基板(100)作为遮光的遮光壁而发挥作用,以使所述第二光源(L2)的照射光不会向所述第一灯(W)侧泄露,所以,在接近配置两个灯时,为了使相互的照射光不会发生干涉而需要遮光壁,通过使安装有一侧的灯的光源的基板兼而用做遮光壁,不需要另外设置遮光壁,能够使两灯最大限度地接近而实现照明装置的小型化。另外,不需要将遮光壁作为分体配件而设置,能够防止配件的增加。根据第二特征,因为具有将所述第一灯(W)与所述第二灯(T)一体地收纳的壳体(22),在所述壳体(22)设有车宽方向中央的主灯体区域(M)、以及从该主灯体区域(M)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副灯体区域(S),所述第一灯(W)与所述第二灯(T)的一部分配设在所述副灯体区域(S),所以,通过在副灯体区域配设第一灯,第一灯从主灯体区域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能够提高第一灯的可视性。另外,能够在副灯体区域内接近配置第一灯与第二灯,得到设计性较高的照明装置。根据第三特征,因为所述第一灯(W)具有凹状的反射器部(33),该反射器部(33)形成有将所述第一光源(L1)的照射光向车体后方反射的反射器面(37、39),在所述反射器部(33)的未形成有所述反射器面(37、39)的位置设有开口(36),所述第一基板(100)堵塞所述开口(36)而固定在所述反射器部(33),所以,通过利用第一基板堵塞反射器部的开口,能够使第一基板作为反射器部的一部分而发挥作用,并且作为遮光壁而发挥作用,以使第二灯的照射光不会向第一灯的反射器面泄露。根据第四特征,因为在将所述第一基板(100)固定在所述反射器部(33)时,所述开口(36)的车体后方侧的缘部分(31a)位于所述第一基板(100)的车体后方侧,所以,在从车体后方观察照明装置时,利用开口的缘部分遮挡第一基板,能够提高外观性。根据第五特征,因为所述反射器部(33)的开口(36)形成在所述反射器部(33)的车体下方侧,在将所述第一基板(100)固定在所述反射器部(33)时,所述第一基板(100)的平面部指向于车体上下方向,所述第一灯(W)接近配置在所述第二灯(T)的上侧,所以,能够使第一灯位于上侧,接近配置第一灯及第二灯。另外,通过使第一基板的平面部指向于车体上下方向,利用开口的缘部分容易遮挡第一基板整体。根据第六特征,因为具有安装所述第二光源(L2)的第二基板(80),所述第一基板(100)与所述第二基板(80)以不同的角度进行配设,所以,由第一基板构成第一灯与第二灯之间的遮光壁,容易实现灯体的小型化。另外,构成为使第一光源的照射光利用反射器进行反射而向车体后方照射,并且使第二光源的照射方向指向车体后方,能够使第一灯及第二灯的照明方式相互不同。根据第七特征,因为所述第一灯(W)为转向灯,所述第二灯(T)为尾灯,所以,相对于始终亮灯的尾灯,转向灯只在工作时闪烁,因此,与组合了能够继续亮灯状态的照明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热量处于有利的状态。附图说明图1是应用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鞍乘式车辆的尾灯装置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图2是尾灯装置附近的侧视图。图3是尾灯装置附近的后视图。图4是尾灯装置的主视图。图5是尾灯装置的左侧视图。图6是尾灯装置的俯视图。图7是尾灯装置的后视图。图8是延伸部件的主视图。图9是从图4的状态拆除外透镜及延伸部件后的主视图。图10是从图9的状态拆除红色透镜后的主视图。图11是从图10的状态拆除内透镜后的状态的主视图。图12是延伸部件的立体图。图13是延伸部件的仰视图。图14是安装了第一基板后的延伸部件的仰视图。图15是安装了第一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鞍乘式车辆的照明装置,将利用第一光源(L1)的照射光而发光的第一灯(W)与利用第二光源(L2)的照射光而发光的第二灯(T)接近配置,该鞍乘式车辆的照明装置(20)的特征在于,/n具有第一基板(100),供所述第一光源(L1)安装,/n所述第一基板(100)作为遮光的遮光壁而发挥作用,以使所述第二光源(L2)的照射光不会向所述第一灯(W)侧泄露。/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330 JP 2017-0679801.一种鞍乘式车辆的照明装置,将利用第一光源(L1)的照射光而发光的第一灯(W)与利用第二光源(L2)的照射光而发光的第二灯(T)接近配置,该鞍乘式车辆的照明装置(20)的特征在于,
具有第一基板(100),供所述第一光源(L1)安装,
所述第一基板(100)作为遮光的遮光壁而发挥作用,以使所述第二光源(L2)的照射光不会向所述第一灯(W)侧泄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式车辆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壳体(22),其将所述第一灯(W)与所述第二灯(T)一体地收纳,
在所述壳体(22)设有车宽方向中央的主灯体区域(M)、以及从所述主灯体区域(M)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副灯体区域(S),
所述第一灯(W)与所述第二灯(T)的一部分配设在所述副灯体区域(S)。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鞍乘式车辆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灯(W)具有凹状的反射器部(33),该反射器部(33)形成有将所述第一光源(L1)的照射光向车体后方反射的反射器面(37、39),
在所述反射器部(33)的未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细田雄太木藤诚二小口敢栗城大亮小池阳介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