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装镀锌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6959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7 1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涂装镀锌钢板,是在镀锌钢板的表面上具有含有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镁的树脂皮膜的涂装镀锌钢板,所述树脂皮膜中的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镁的合计含量为50~75质量%,且所述树脂皮膜的树脂成分的含量为25~50质量%,所述氢氧化镁相对于所述二氧化硅的质量比率为0.10~3,所述树脂皮膜的厚度为0.3~1.5μm。

Coated galvanized steel shee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ated galvanized steel sheet, which is a coated galvanized steel sheet with a resin skin film containing silica and magnesium hydroxide on the surface of the galvanized steel sheet. The total content of silica and magnesium hydroxide in the resin skin film is 50-75% by mass, and the resin content of the resin skin film is 25-50% by mass, and the magnesium hydroxide is relative to the dioxide The mass ratio of silicon is 0.10-3,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resin film is 0.3-1.5 \u03bc 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涂装镀锌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镀锌钢板的表面上具有在树脂中包含无机化合物的皮膜(以下,有时称为“无机系皮膜”)的涂装镀锌钢板。
技术介绍
作为要求电磁波屏蔽性的产品所使用的材料,表面的电阻小且导电性良好的薄膜涂装镀锌钢板被应用。薄膜涂装镀锌钢板通过控制涂布于表面的皮膜的厚度薄至数μm左右来呈现出导电性。另一方面,薄膜涂装镀锌钢板还具有作为结构部件的作用,也需要防止长期使用下的腐蚀的耐腐蚀性。如果增大所涂装的皮膜厚度,则虽然能够比较容易地提高耐腐蚀性,但导电性会降低。因此,需求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的薄膜。已知镁系化合物对于镀锌具有防锈效果。近年来,公开有含有纳米尺寸的镁粒子的高耐腐蚀性皮膜的技术。作为这样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中,提出有“包含具有低于200nm的平均粒径的纳米氢氧化镁粒子的涂敷组合物”。然而,在该技术中,提到了皮膜厚度为20μm以上,而完全没有考虑导电性。另外,仅添加氢氧化镁时并未在皮膜厚度为数μm的区域范围发挥充分的防锈效果,因此难以兼顾导电性和耐腐蚀性。另外,专利文献2中,提出有“包含具有100nm以下的平均粒径的氧化镁等金属氧化物、和二氧化硅作为耐腐蚀性粒子的耐腐蚀性粒子被覆组合物”。该组合物用于蚀刻底涂层用途,并未考虑到没有面涂层皮膜(topcoatingfilm)的用途。此外,即便是具有呈现高耐腐蚀性的面涂层皮膜的情况,也由于皮膜厚度过大,所以不能够得到良好的导电性。另一方面,专利文献3提出有“作为下层形成含有镁化合物的酸性无机被覆层并且在其上形成碱性有机无机复合被覆层,由此而成双层系皮膜的表面处理镀锌系钢板”。在该技术中,即使降低锌的单位面积重量也能够维持瑕疵部和端面的耐腐蚀性,并且谋求到了包含导电性在内的其它各性能的平衡。在该专利文献3中,虽然公开有下层含有镁化合物的无机层,但是并没有积极地有效利用镁化合物的腐蚀抑制效果,另外不是以粒子而是以离子或者分子的形态进行添加,因此增加镁的添加量来提高腐蚀抑制效果存在局限。另外,因为是双层系,所以会在生产性的降低或成本方面产生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如上所述的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挥优异的耐腐蚀性,并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的涂装镀锌钢板。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表2014-523457号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表2009-506175号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公报第5457611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涂装镀锌钢板,是在镀锌钢板的表面上具有含有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镁的树脂皮膜的涂装镀锌钢板,所述树脂皮膜中的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镁的合计含量为50~75质量%,且所述树脂皮膜的树脂成分的含量为25~50质量%,所述氢氧化镁相对于所述二氧化硅的质量比率为0.10~3,所述树脂皮膜的厚度为0.3~1.5μm。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人们为了达成上述目的,从各个角度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发现:通过恰当调整树脂皮膜中的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镁的合计含量及质量比率、以及树脂皮膜的厚度等,从而良好地达成了上述目的,并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构成,可以实现发挥优异的耐腐蚀性,并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的涂装镀锌钢板。以下,就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受上述这些限定。[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镁的合计含量:50~75质量%]在本实施方式中,树脂皮膜中的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镁的合计含量设为50~75质量%。无机系皮膜由于以比有机物比重大的无机化合物为主要成分,所以能够得到腐蚀因子的阻隔效果好的致密的皮膜。因此,具有为了得到相同的耐腐蚀性而能够使皮膜厚度小于有机系皮膜的优点,对呈现导电性是有利的。但是,若树脂皮膜中的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镁的合计含量超过75质量%,则作为粘合剂的树脂成分变得不充分,因此成为缺陷部多的皮膜而性能恶化。优选为7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65质量%以下。另一方面,若树脂皮膜中的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镁的合计含量低于50%,则树脂成分的含量变多,树脂皮膜中的致密性下降,且能够确保导电性的膜厚的耐腐蚀性降低。优选为55质量%以上。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二氧化硅理想的是后述的与水系树脂相容性优异的胶体二氧化硅。另外,若二氧化硅的平均粒径变得过大,则有皮膜的致密性下降、或者发生皮膜缺陷的担心,因此平均粒径D50优选为500nm以下。更优选为450nm以下。另外,若氢氧化镁作为水分散体而稳定,则所使用的氢氧化镁粉末和分散方法没有特别限定。[树脂皮膜的树脂成分的含量:25~50质量%]本实施方式中,树脂皮膜的树脂成分的含量设为25~50质量%。如上所述,若树脂皮膜的树脂成分不足,则成为缺陷部多的皮膜而耐腐蚀性劣化。从这样的观点考虑,树脂皮膜的树脂成分的含量需要设为25质量%以上。优选为30质量%以上。然而,若树脂皮膜的树脂成分的含量变得过多,则除了树脂皮膜的致密性的降低所致的耐腐蚀性下降之外,还产生树脂皮膜发生软质化而冲压加工时的皮膜渣屑增加的担忧。从这样的观点考虑,树脂皮膜的树脂成分的含量需要设为50质量%以下。优选为45质量%以下。[氢氧化镁相对于二氧化硅的质量比率:0.10~3]本实施方式中,氢氧化镁相对于二氧化硅的质量比率为0.10~3。已知氢氧化镁和二氧化硅均作为对于镀锌的防锈剤。本专利技术人们发现:通过在树脂皮膜中以特定的质量比率配合氢氧化镁和二氧化硅,即使是薄膜也能够得到优异的耐腐蚀性。氢氧化镁相对于二氧化硅的质量比率[Mg(OH)2/SiO2]处于0.10~3的范围内时,显示出良好的耐腐蚀性。该质量比率优选为0.2以上且或者2以下。通过将上述质量比率调整为恰当的范围来提高耐腐蚀性的机理虽然不明确,但本专利技术人们认为大致如下。即,推定:通过使用粒子状的氢氧化镁(对于氢氧化镁粒子的平均粒径D50如后所述)来能够提高处理液的稳定性,并且能够提高镁成分的添加比率,其结果,发挥氢氧化镁与二氧化硅的协同效应。[树脂皮膜厚度:0.3~1.5μm]本实施方式中,树脂皮膜厚度设为0.3~1.5μm。树脂皮膜厚度低于0.3μm时,即使是哪类的树脂皮膜都变得难以充分被覆镀锌表面,导致耐腐蚀性劣化。优选为0.5μm以上。另一方面,若皮膜厚度超过1.5μm,则不能够得到良好的导电性。优选为1.3μm以下。满足如上所述的要件的本实施方式的涂装镀锌钢板,会成为发挥优异的耐腐蚀性并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的涂装镀锌钢板。进而,从进一步提高耐腐蚀性的观点考虑,优选氢氧化镁的平均粒径D50设为0.7μm以下。[氢氧化镁的平均粒径D50:0.7μm以下]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氢氧化镁的平均粒径D50设为0.7μm以下。向树脂皮膜中添加无机化合物粒子时,若其粒径与树脂皮膜的厚度相比过大,则不仅无机化合物粒子从皮膜脱落而不能够期待所希望的效果,而且有可能成为皮膜缺陷。从这样的情况考虑,氢氧化镁的粒子具有合适的平均粒径D50为宜。优选该平均粒径D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涂装镀锌钢板,其特征是在镀锌钢板的表面上具有含有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镁的树脂皮膜的涂装镀锌钢板,/n所述树脂皮膜中的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镁的合计含量为50~75质量%,且所述树脂皮膜的树脂成分的含量为25~50质量%,/n所述氢氧化镁相对于所述二氧化硅的质量比率为0.10~3,所述树脂皮膜的厚度为0.3~1.5μm。/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331 JP 2017-071278;20171226 JP 2017-2491541.一种涂装镀锌钢板,其特征是在镀锌钢板的表面上具有含有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镁的树脂皮膜的涂装镀锌钢板,
所述树脂皮膜中的二氧化硅和氢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哲也江口彻酒井大辉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