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隔性层叠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6908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6 1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阻隔性层叠膜(100)依次具备基材层(101)、应力缓和层(102)、无机物层(103)、和阻隔性树脂层(104)。而且,阻隔性树脂层(104)包含多元羧酸与多胺的酰胺交联物,应力缓和层(102)包含在主链上具有芳香族环结构的聚氨酯系树脂。

Barrier lamination

The barrier laminated film (100) of the invention is successively provided with a base material layer (101), a stress relieving layer (102), an inorganic material layer (103), and a barrier resin layer (104). Moreover, the barrier resin layer (104) comprises an amide cross-linking compound of polycarboxylic acid and polyamine, and the stress relief layer (102) comprises a polyurethane resin system with aromatic ring structure on the main ch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阻隔性层叠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阻隔性层叠膜。
技术介绍
作为阻隔性膜,在基材层上设置作为阻隔层的无机物层而成的阻隔性层叠膜是已知的。然而,该无机物层针对摩擦等的耐受性差,这样的阻隔性层叠膜在后加工的印刷时、层压时或内容物的填充时等时候,有时由于摩擦、拉伸而在无机物层中产生裂缝,阻隔性下降。因此,还使用了在无机物层上进一步层叠作为阻隔层的有机物层而成的阻隔性层叠膜。作为使用了有机物层作为阻隔层的阻隔性膜,具备由包含多元羧酸(polycarboxylicacid)及多胺(polyamine)的混合物形成的阻隔性树脂层的阻隔性层叠膜是已知的。作为涉及这样的阻隔性层叠膜的技术,可举出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25940号公报)及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184678号公报)中记载的技术。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气体阻隔膜,其具有由多元羧酸、和多胺及/或多元醇制成的气体阻隔层,多元羧酸的交联度为40%以上。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气体阻隔膜,在由塑料膜形成的基材的至少一面,由以多胺/多元羧酸成为12.5/87.5~27.5/72.5、并且(多胺+多元羧酸)/薄片状无机物成为100/5~50的方式混合而成的混合物制成膜。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2594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18467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针对阻隔性膜的各种特性所要求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具备由包含多元羧酸及多胺的混合物形成的阻隔性树脂层的阻隔性层叠膜而言,虽然通过由多胺和多元羧酸形成的酰胺交联结构而具有优异的阻隔性,但从确保更稳定的性能的观点考虑,尤其是要求蒸煮处理后的水蒸气阻隔性、氧气阻隔性进一步提高。此外,从确保稳定的性能的观点考虑,在蒸煮处理后,具备由包含多元羧酸及多胺的混合物形成的阻隔性树脂层的阻隔性层叠膜要求对外部变形的追随性进一步提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提供一种阻隔性、尤其是蒸煮处理前后的水蒸气阻隔性及氧气阻隔性优异、并且基材层与阻隔性树脂层的层间的粘接性也优异的阻隔性层叠膜。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在基材层与无机物层之间设置包含在主链上具有芳香族环结构的聚氨酯系树脂的应力缓和层,从而对于得到的阻隔性层叠膜而言,能均衡性良好地提高蒸煮处理前后的阻隔性及基材层与阻隔性树脂层的层间的粘接性这两者。通过本专利技术,可提供如下所示的阻隔性层叠膜及蒸煮食品用包装体。[1]阻隔性层叠膜,其是依次具备基材层、应力缓和层、无机物层、和阻隔性树脂层的阻隔性层叠膜,上述阻隔性树脂层包含多元羧酸与多胺的酰胺交联物,上述应力缓和层包含在主链上具有芳香族环结构的聚氨酯系树脂。[2]如上述[1]所述的阻隔性层叠膜,其中,于130℃对该阻隔性层叠膜进行30分钟蒸煮处理后的、在25℃、拉伸速度为300mm/分钟的条件下测定的上述基材层与上述阻隔性树脂层之间的180°剥离强度P为0.5N/15mm以上。[3]如上述[1]或[2]所述的阻隔性层叠膜,其中,将于130℃对该阻隔性层叠膜进行30分钟蒸煮处理后的、在25℃、拉伸速度为300mm/分钟的条件下测定的上述基材层与上述阻隔性树脂层之间的180°剥离强度记为P[N/15mm],将上述应力缓和层的厚度记为T[μm]时,P/T为2.0以上且15.0以下。[4]如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阻隔性层叠膜,其中,上述应力缓和层的厚度为0.05μm以上且1.0μm以下。[5]如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阻隔性层叠膜,其中,40℃、90%RH时的水蒸气透过度为4.0g/(m2·24h)以下。[6]如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阻隔性层叠膜,其中,20℃、90%RH时的氧气透过度为10.0ml/(m2·24h·MPa)以下。[7]如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阻隔性层叠膜,其中,上述应力缓和层的红外吸收光谱中,715cm-1以上且745cm-1以下的吸收带范围内的最大峰A0与1705cm-1以上且1735cm-1以下的吸收带范围内的最大峰A1之比(A0/A1)为0.20以上且0.90以下。[8]如上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阻隔性层叠膜,其中,上述聚氨酯系树脂包含芳香族聚酯骨架。[9]如上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阻隔性层叠膜,其中,上述无机物层包含选自由氧化硅、氮氧化硅、氮化硅、氧化铝及铝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无机物。[10]如上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阻隔性层叠膜,其中,上述阻隔性树脂层的红外吸收光谱中,将1493cm-1以上且1780cm-1以下的吸收带范围内的总峰面积记为A,将1598cm-1以上且1690cm-1以下的吸收带范围内的总峰面积记为B时,由B/A表示的酰胺键的面积比率为0.370以上。[11]如上述[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阻隔性层叠膜,其中,于130℃对该阻隔性层叠膜进行30分钟蒸煮处理后的、40℃、90%RH时的水蒸气透过度为4.0g/(m2·24h)以下。[12]如上述[1]~[11]中任一项所述的阻隔性层叠膜,其中,上述阻隔性树脂层的厚度为0.01μm以上且15μm以下。[13]如上述[1]~[12]中任一项所述的阻隔性层叠膜,其中,于130℃对该阻隔性层叠膜进行30分钟蒸煮处理后的、20℃、90%RH时的氧气透过度为10.0ml/(m2·24h·MPa)以下。[14]如上述[1]~[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阻隔性层叠膜,其被用于蒸煮食品用包装材料。专利技术的效果通过本专利技术,可提供阻隔性、尤其是蒸煮处理前后的阻隔性优异、并且基材层与阻隔性树脂层的层间的粘接性也优异的阻隔性层叠膜。附图说明通过下文所述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及其附带的以下的附图进一步说明上述的目的、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图1]为示意性地示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实施方式的阻隔性层叠膜的结构的一例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使用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附图是概略图,未必与实际的尺寸比率一致。需要说明的是,文中的位于数字之间的“~”只要没有特别说明,表示以上至以下。<阻隔性层叠膜>图1为示意性地示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实施方式的阻隔性层叠膜100的结构的一例的截面图。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阻隔性层叠膜100依次具备基材层101、应力缓和层102、无机物层103、和阻隔性树脂层104。而且,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阻隔性层叠膜,其是依次具备基材层、应力缓和层、无机物层、和阻隔性树脂层的阻隔性层叠膜,/n所述阻隔性树脂层包含多元羧酸与多胺的酰胺交联物,/n所述应力缓和层包含在主链上具有芳香族环结构的聚氨酯系树脂。/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331 JP 2017-0727651.阻隔性层叠膜,其是依次具备基材层、应力缓和层、无机物层、和阻隔性树脂层的阻隔性层叠膜,
所述阻隔性树脂层包含多元羧酸与多胺的酰胺交联物,
所述应力缓和层包含在主链上具有芳香族环结构的聚氨酯系树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隔性层叠膜,其中,
于130℃对该阻隔性层叠膜进行30分钟蒸煮处理后的、在25℃、拉伸速度为300mm/分钟的条件下测定的所述基材层与所述阻隔性树脂层之间的180°剥离强度P为0.5N/15mm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阻隔性层叠膜,其中,
将于130℃对该阻隔性层叠膜进行30分钟蒸煮处理后的、在25℃、拉伸速度为300mm/分钟的条件下测定的所述基材层与所述阻隔性树脂层之间的180°剥离强度记为P[N/15mm],
将所述应力缓和层的厚度记为T[μm]时,
P/T为2.0以上且15.0以下。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阻隔性层叠膜,其中,
所述应力缓和层的厚度为0.05μm以上且1.0μm以下。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阻隔性层叠膜,其中,
40℃、90%RH时的水蒸气透过度为4.0g/(m2·24h)以下。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阻隔性层叠膜,其中,
20℃、90%RH时的氧气透过度为10.0ml/(m2·24h·MPa)以下。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阻隔性层叠膜,其中,
所述应力缓和层的红外吸收光谱中,715cm-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甲田千佳子柴田辰也福田和幸内田隆小田川健二田原修二铃木信悟的场太辅新川祥光守屋英一野本晃
申请(专利权)人:三井化学东赛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