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齿轮啮合结构直流旋转摩擦纳米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56775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6 1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齿轮啮合结构直流旋转摩擦纳米发电装置,包括第一齿轮组件、第二齿轮组件和第三齿轮组件,所述第一齿轮组件的轮齿上有第一感应电极,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外设有第一摩擦层,所述第二齿轮组件的轮齿上设有第二摩擦层,所述第三齿轮组件的轮齿上有第三感应电极,所述第三感应电极外设有第三摩擦层;所述第二齿轮组件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旋转使得第一摩擦层和第二摩擦层、第二摩擦层和第三摩擦层产生接触摩擦,不同电荷在不同的齿轮组件表面聚集,第一齿轮组件的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三齿轮组件的第三感应电极之间产生电势差,驱动电子沿同一方向流动,从而对外输出直流电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整流电路就可输出直流电。

A kind of gear meshing DC rotating friction nano generato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gear meshing structure DC rotary friction nano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gear assembly, a second gear assembly and a third gear assembly. The first gear assembly has a first induction electrode on its teeth, a first friction layer outside the first induction electrode, a second friction layer on the teeth of the second gear assembly and a wheel of the third gear assembly There is a third induction electrode on the tooth, and a third friction layer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third induction electrode; the second gear assembly rotates under the drive of the driving mechanism, so that the first friction layer and the second friction layer, the second friction layer and the third friction layer generate contact friction, different charges gather on the surfaces of different gear assemblies, and the first induction electrode and the third gear assembly of the first gear assembly The electric pote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hird induction electrode drives the electrons to flow in the same direction, thus outputting the DC electric signal. The invention can output direct current without rectifying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齿轮啮合结构直流旋转摩擦纳米发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摩擦纳米发电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齿轮啮合结构直流旋转摩擦纳米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为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探索重复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目前电磁式发电设备已经成为主流装置,但是它们具有体积庞大,质量重,修建成本高等缺点。2012年王中林研究团队提出的摩擦电纳米发电机可有效收集多种形式的机械能,开启了一个全新模式。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510232639.7专利技术了一种旋转式摩擦纳米发电机,结构复杂,对外输出交流电,使用时必须先经过整流。专利申请号为201310482286.7提出了一种直流摩擦发电装置,电子在电路中的流动需要通过放电现象实现,摩擦部件和感应电极之间存在距离,静电感应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齿轮啮合结构直流旋转摩擦纳米发电装置,无需整流电路可输出直流电,耐久性好。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齿轮啮合结构直流旋转摩擦纳米发电装置,包括第一齿轮组件、第二齿轮组件和第三齿轮组件,所述第一齿轮组件、第二齿轮组件和第三齿轮组件的旋转轴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二齿轮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组件和第三齿轮组件啮合,所述第一齿轮组件和第三齿轮组件不啮合;所述第一齿轮组件的轮齿上有第一感应电极,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外设有第一摩擦层,所述第二齿轮组件的轮齿上设有第二摩擦层,所述第三齿轮组件的轮齿上有第三感应电极,所述第三感应电极外设有第三摩擦层;所述第一摩擦层、第二摩擦层和第三摩擦层具有不同电子捕获能力;所述第二齿轮组件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旋转使得第一摩擦层和第二摩擦层、第二摩擦层和第三摩擦层产生接触摩擦,不同电荷在不同的齿轮组件表面聚集,第一齿轮组件的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三齿轮组件的第三感应电极之间产生电势差,驱动电子沿同一方向流动,从而对外输出直流电信号。所述第一齿轮组件、第二齿轮组件和第三齿轮组件的形状和尺寸相同。所述第一齿轮组件、第二齿轮组件和第三齿轮组件的轮齿数相等且至少有10个。所述第一齿轮组件、第二齿轮组件和第三齿轮组件通过轴承和轴悬空固定于支架上。所述驱动机构为风叶,所述风叶包括至少两个形状尺寸相同的叶片,在风力作用下能够发生旋转运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齿轮组件转动。所述第一摩擦层的电子捕获能力大于所述第二摩擦层的电子捕获能力,所述第二摩擦层的电子捕获能力大于所述第三摩擦层的电子捕获能力。所述第一齿轮组件、第二齿轮组件和第三齿轮组件的齿轮基材采用聚酰胺、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或聚四氟乙烯制成。所述第一摩擦层、第二摩擦层和第三摩擦层采用具有摩擦电特性的高分子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三感应电极采用金属材料或高分子导电聚合物制成。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齿轮啮合联动实现三个具有不同摩擦电负性摩擦面接触摩擦,电子在外电路定向流动,对外输出直流电信号。整个装置摩擦单元接触分离精度高、接触压力稳定、无需额外设置间隔装置和预留分离空间,简化了装置结构,同时静电感应效应充分,无需整流电路可输出直流电,耐久性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一齿轮组件、第二齿轮组件和第三齿轮组件的摩擦层和感应电极布置示意图;图3A-3E是本专利技术的发电过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齿轮啮合结构直流旋转摩擦纳米发电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发电装置包括第一齿轮组件1,第二齿轮组件2,第三齿轮组件3,风叶4,轴承5,轴6和支架7。风叶4通过轴6与第二齿轮组件2连接。第一齿轮组件1、第二齿轮组件2和第三齿轮组件3通过轴承5和轴6平行悬空固定于支架7。在风力作用下,上述风叶4产生旋转,第一齿轮组件1,第二齿轮组件2,第三齿轮组件3因啮合联动作用发生圆周运动,三个具有不同摩擦电负性的摩擦层产生接触摩擦,不同电荷在不同的齿轮组件表面聚集,第一齿轮组件的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三齿轮组件的第三感应电极之间有电子定向流动,从而对外输电能。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齿轮组件、第二齿轮组件和第三齿轮组件的形状和尺寸相同,且轮齿数相等,并至少有10个轮齿数。第一齿轮组件、第二齿轮组件和第三齿轮组件可以为空心,也可以为实心,只要能满足强度、结构尺寸稳定的要求即可。齿轮组件材料可以选自聚酰胺、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聚四氟乙烯等材料,但不限于此。风叶4包括至少两个形状尺寸相同的叶片,在风力作用下能够发生旋转运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齿轮组件2转动。支架7为有机玻璃材质或其他高强度材质的长方体,其侧面开孔可以以安装轴承5和轴6。如图2所示,第一齿轮组件1的轮齿上设有第一感应电极12,第一感应电极12外包覆有第一摩擦层11;第二齿轮组件2的轮齿上设有第二摩擦层21,第三齿轮组件3的轮齿上设有第三感应电极32,第三感应电极32外包覆有第三摩擦层31。第一摩擦层11、第二摩擦层21和第三摩擦层31捕获电子能力存在明显差异,且捕获能力第一摩擦层>第二摩擦层>第三摩擦层。第一摩擦层、第二摩擦层和第三摩擦层的材料均选为高分子材料。一些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包括,聚四氟乙烯(PTFE),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FEP),聚丙烯(PP)、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酰亚胺(PI)、聚氨酯(PU)、聚酰胺(P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乙基纤维素(EC)等,但不限于此。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三感应电极均选为金属材料或高分子导电聚合物,一些金属材料包括金、银、铜、铝、镍、铂或铬,以及由上述金属形成的合金。一些高分子导电聚合物包括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等,但不限于此。本专利技术齿轮啮合结构直流旋转摩擦纳米发电装置发电过程如图3A-3E所示。图3A中,第一齿轮组件1、第二齿轮组件2和第三齿轮组件3依次啮合接触,第一齿轮组件1表面包覆第一感应电极12和第一摩擦层11,第二齿轮组件2表面只包裹第二摩擦层21,第三齿轮组件3表面包覆第三感应电极32和第三摩擦层31。其中,第一摩擦层11具有最强的得电子能力,第二摩擦层21次之,第三摩擦层31相对容易失去电子。在初始阶段,第一齿轮组件1与第二齿轮组件2接触,第二齿轮组件2与第三轮组件3接触,在风叶带动下,开始旋转。这里以A点齿轮为例叙述整个装置的直流发电过程。图3B中,随着三个齿轮组件转动,由于第一齿轮组件1与第二齿轮组件2电负性差异,第二齿轮组件2上A点处齿轮摩擦面会带上正电荷,第一齿轮组件1上的相应齿轮摩擦面带上负电荷;当A点齿轮旋转到图3C中位置时,由于A点齿轮与第一齿轮组件1上的相应齿轮发生分离,第一齿轮组件1的第一感应电极12上感应出正电荷,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齿轮啮合结构直流旋转摩擦纳米发电装置,包括第一齿轮组件、第二齿轮组件和第三齿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组件、第二齿轮组件和第三齿轮组件的旋转轴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二齿轮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组件和第三齿轮组件啮合,所述第一齿轮组件和第三齿轮组件不啮合;所述第一齿轮组件的轮齿上有第一感应电极,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外设有第一摩擦层,所述第二齿轮组件的轮齿上设有第二摩擦层,所述第三齿轮组件的轮齿上有第三感应电极,所述第三感应电极外设有第三摩擦层;所述第一摩擦层、第二摩擦层和第三摩擦层具有不同电子捕获能力;所述第二齿轮组件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旋转使得第一摩擦层和第二摩擦层、第二摩擦层和第三摩擦层产生接触摩擦,不同电荷在不同的齿轮组件表面聚集,第一齿轮组件的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三齿轮组件的第三感应电极之间产生电势差,驱动电子沿同一方向流动,从而对外输出直流电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轮啮合结构直流旋转摩擦纳米发电装置,包括第一齿轮组件、第二齿轮组件和第三齿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组件、第二齿轮组件和第三齿轮组件的旋转轴相互平行,且所述第二齿轮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组件和第三齿轮组件啮合,所述第一齿轮组件和第三齿轮组件不啮合;所述第一齿轮组件的轮齿上有第一感应电极,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外设有第一摩擦层,所述第二齿轮组件的轮齿上设有第二摩擦层,所述第三齿轮组件的轮齿上有第三感应电极,所述第三感应电极外设有第三摩擦层;所述第一摩擦层、第二摩擦层和第三摩擦层具有不同电子捕获能力;所述第二齿轮组件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旋转使得第一摩擦层和第二摩擦层、第二摩擦层和第三摩擦层产生接触摩擦,不同电荷在不同的齿轮组件表面聚集,第一齿轮组件的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三齿轮组件的第三感应电极之间产生电势差,驱动电子沿同一方向流动,从而对外输出直流电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啮合结构直流旋转摩擦纳米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组件、第二齿轮组件和第三齿轮组件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啮合结构直流旋转摩擦纳米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组件、第二齿轮组件和第三齿轮组件的轮齿数相等且至少有10个。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志青郭建生张志朱婧婧张瑶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