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塔循环冷却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56259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6 1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产设备冷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冷却塔循环冷却水系统,该冷却塔循环冷却水系统包括冷却塔;用于收集经所述冷却塔散热后的低温循环冷却水的水池,所述水池池底设置有至少一个吸水井,每一个所述吸水井的口部设置有过滤结构,所述吸水井的侧壁设置有供水管吸水口,所述供水管吸水口与连接至循环冷却水使用点的供水管相连通;用于向水池内补水的补水系统,所述补水系统包括补水管,所述补水管与所述水池相连通。该冷却塔循环冷却水系统能够解决传统冷却塔循环冷却水供水方案存在的保有水量少的问题。

A cooling tower 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system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production equipment cooling technology, and discloses a cooling tower 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cooling tower; a water pool for collecting low-temperature 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after being cooled by the cooling tower, wherein the bottom of the water pool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water suction well, and the mouth of each water suction well is provided with a filter structure, and the water suction well is provided with a filter structure The side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supply pipe suction port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supply pipe connected to the use point of 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the water make-up system for making up water to the pool, the water make-up system includes a water make-up pipe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ol. The 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system of the cooling tower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less water retention in the traditional cooling tower 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supply sche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塔循环冷却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产设备冷却
,特别涉及一种冷却塔循环冷却水系统。
技术介绍
通常的冷却塔循环冷却水系统设有集水盘、供水管、平衡管、过滤管、回水管、补水管及溢流排污管等。但是,现有技术中具有一些客观缺陷,例如,每台冷却塔均需带集水盘,集水盘容积小,一旦补水系统故障,系统将缺水,适应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却塔循环冷却水系统,上述冷却塔冷却水循环系统能够解决传统冷却塔循环冷却水系统存在的保有水量少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冷却塔循环冷却水系统,包括:冷却塔;用于收集经所述冷却塔散热后的低温循环冷却水的水池,所述水池池底设置有至少一个吸水井,每一个所述吸水井的口部设置有过滤结构,所述吸水井的侧壁设置有供水管吸水口,所述供水管吸水口与连接至循环冷却水使用点的供水管相连通;用于向水池内补水的补水系统,所述补水系统包括补水管,所述补水管与所述水池相连通。上述冷却塔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包括冷却塔、用于收集经冷却塔散热后的低温循环冷却水的水池,以及用于向水池内补水的补水系统,水池池底设置有至少一个吸水井,每一个吸水井的口部设置有过滤结构,吸水井的侧壁设置有供水管吸水口,供水管吸水口与连接至循环冷却水使用点的供水管相连通,补水系统包括补水管,补水管与水池相连通。上述冷却塔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利用水池代替冷却塔的集水盘,水池可以提供足够的储水容积,即使补水系统故障,也能够保证一定时间内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正常运转,供水管对循环冷却水使用点正常供水,并且,吸水井的口部设置有过滤结构,通过过滤结构拦截循环水中尺寸较大的沉淀物,可以减少其进入供水管进而堵塞用户设备、管道的风险。可选地,还包括过滤系统,所述过滤系统的入口连接有过滤吸水管,所述过滤吸水管的吸水口设置于所述吸水井的底部,所述过滤系统的出口连接有过滤回水管,所述过滤回水管的回水口设置于所述水池池底。可选地,所述水池池底的坡向朝向所述吸水井,所述过滤回水管的回水口设置于所述水池池底的起坡处。可选地,包括多个冷却塔,所述水池位于多个所述冷却塔的下方,所述水池包括与所述冷却塔一一对应的多个分格,每两个相邻的分格通过隔墙隔开,每个所述隔墙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闸板,所述闸板具有开启状态以及关闭状态,当所述闸板处于开启状态时,各个所述分格之间相连通。可选地,每个所述分格池底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吸水井,每个所述分格与所述吸水井相对的一端的底部设置有所述过滤回水管的回水口。可选地,每个所述吸水井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放空循环冷却水的放空管。可选地,所述水池下方设置有多根用于支撑所述水池的支撑柱。可选地,所述水池的四周设置有检修通道以及便于检修人员登上所述检修通道的检修钢梯。可选地,所述吸水井侧壁上的供水管吸水口距所述吸水井的底部的距离大于等于0.2m。可选地,所述过滤结构为格栅或者筛网。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却塔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沿AA方向的剖面图。图标:1-冷却塔;2-水池;21-分格;3-吸水井;31-放空管;4-格栅;5-供水管;6-过滤吸水管;7-过滤回水管;8-隔墙;81-闸板;9-检修通道;91-检修钢梯;10-支撑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冷却塔循环冷却水系统,包括:冷却塔1;用于收集经冷却塔1散热后的低温循环冷却水的水池2,水池2池底设置有至少一个吸水井3,每一个吸水井3的口部设置有过滤结构,吸水井3的侧壁设置有供水管吸水口,供水管吸水口与连接至循环冷却水使用点的供水管5相连通;用于向水池2内补水的补水系统,补水系统包括补水管,补水管与水池2相连通。上述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却塔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包括冷却塔1、用于收集经冷却塔1散热后的低温循环冷却水的水池2,以及用于向水池2内补水的补水系统,水池2池底设置有至少一个吸水井3,每一个吸水井3的口部设置有过滤结构,吸水井3的侧壁设置有供水管吸水口,供水管吸水口与连接至循环冷却水使用点的供水管5相连通,补水系统包括补水管,补水管与水池2相连通。上述冷却塔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利用水池2代替冷却塔1的集水盘,水池2可以提供足够的储水容积,即使补水系统故障,也能够保证一定时间内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正常运转,供水管5对循环冷却水使用点正常供水,并且,吸水井3的口部设置有过滤结构,通过过滤结构拦截循环水中尺寸较大的沉淀物,可以减少其进入供水管5进而堵塞用户设备、管道的风险。在具体实施时,水池2的有效容积可以控制在1h~15h冷却塔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补水量,在此期间即使系统不能补水,也可通过使用水池2内的储存水使系统正常运行。具体地,上述过滤结构可以为格栅4或者筛网,格栅4的栅条之间的间距可以选择为5mm-25mm,拦截循环水中大尺寸的杂质,可以减少其进入供水管5进而堵塞用户设备、管道的风险。上述冷却塔循环冷却水系统,还包括过滤系统,过滤系统的入口连接有过滤吸水管6,过滤吸水管6的吸水口设置于吸水井3的底部,过滤系统的出口连接有过滤回水管7,过滤回水管7的回水口设置于水池2池底。循环冷却水中穿过过滤结构的尺寸较小的杂质在重力的作用下可以沉积在吸水井3底部,过滤吸水管6可有效地将沉积在底部的杂质吸出,进入过滤系统进行过滤处理,经过滤处理后的循环水经过滤回水管7回流至水池2,有效去除循环水中的沉淀物。具体地,供水管吸水口需要高出吸水井3底部一定距离,有利于沉淀物在吸水井3底部的沉积,减少其进入供水管5的风险。例如,吸水井3侧壁上的供水管吸水口距吸水井3的底部的距离可以大于等于0.2m。在实际的应用中,吸水井3侧壁上的供水管吸水口距吸水井3的底部的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这里不做限制。上述冷却塔1循环冷却水系统,具体地,水池2池底的坡向可以朝向吸水井3,过滤回水管7的回水口设置于水池2池底的起坡处,能够利用过滤回水管7的回水口出水的冲刷以及水流的带动作用将水池2底部的沉淀物带入吸水井3。上述冷却塔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可以包括多个冷却塔1,水池2位于多个冷却塔1的下方,水池2中设置有与冷却塔1一一对应的多个分格21,每两个相邻的分格21通过隔墙8隔开,每个隔墙8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闸板81,闸板81具有开启状态以及关闭状态,当闸板81处于开启状态时,各个分格21之间相连通。在实际运行时,平时打开每个隔墙8上的闸板81,各分格21之间的循环冷却水相互连通,不需要单独设置平衡管,即可解决多个冷却塔1之间的液位不平衡问题,且补水管直接与水池2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塔循环冷却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冷却塔;/n用于收集经所述冷却塔散热后的低温循环冷却水的水池,所述水池池底设置有至少一个吸水井,每一个所述吸水井的口部设置有过滤结构,所述吸水井的侧壁设置有供水管吸水口,所述供水管吸水口与连接至循环冷却水使用点的供水管相连通;/n用于向水池内补水的补水系统,所述补水系统包括补水管,所述补水管与所述水池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塔循环冷却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却塔;
用于收集经所述冷却塔散热后的低温循环冷却水的水池,所述水池池底设置有至少一个吸水井,每一个所述吸水井的口部设置有过滤结构,所述吸水井的侧壁设置有供水管吸水口,所述供水管吸水口与连接至循环冷却水使用点的供水管相连通;
用于向水池内补水的补水系统,所述补水系统包括补水管,所述补水管与所述水池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循环冷却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系统,所述过滤系统的入口连接有过滤吸水管,所述过滤吸水管的吸水口设置于所述吸水井的底部,所述过滤系统的出口连接有过滤回水管,所述过滤回水管的回水口设置于所述水池池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塔循环冷却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池底的坡向朝向所述吸水井,所述过滤回水管的回水口设置于所述水池池底的起坡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塔循环冷却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冷却塔,所述水池位于多个所述冷却塔的下方,所述水池包括与所述冷却塔一一对应的多个分格,每两个相邻的分格通过隔墙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其杰李锦生王凌旭王满姚成才
申请(专利权)人:世源科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