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登明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6115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6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包括岩土层、种植箱、第一通孔、连接杆、植被种子、顶盖、通水管和水泥层,所述岩土层的一侧设置有网格架,所述种植箱设置在网格架远离岩土层的一侧。该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设置有网格架和连接杆,当连接杆通过第一通孔移动到连接杆槽时,连接杆带动第一卡块进入第一安装槽,转动连接杆,第一卡块的外部尺寸与第一卡槽的内部尺寸相吻合,且第一卡块与第一卡槽构成卡合结构,便于将第一卡块固定在第一卡槽的内部,避免连接杆晃动导致第一卡块从第一卡槽内移出,同时种植箱损坏时便于拆卸种植箱进行更换,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A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ecological slope protection for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cological slope protection support structure for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which comprises a rock soil layer, a planting box, a first through hole, a connecting rod, a vegetation seed, a top cover, a water pipe and a cement layer. A grid frame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rock soil layer, and the planting box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where the grid frame is far away from the rock soil layer. The ecological slope protection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is provided with a grid frame and a connecting rod. When the connecting rod moves to the connecting rod groove through the first through hole, the connecting rod drives the first clamp block into the first installation groove and rotates the connecting rod. The external dimension of the first clamp block is consistent with the internal dimension of the first clamp groove, and the first clamp block and the first clamp groove form a clamping structure,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the first clamp The block is fixed in the first card slot to prevent the first card from moving out of the first card slot due to the shaking of the connecting rod. At the same time, when the planting box is damaged, it is convenient to dismantle the planting box for replacement, which reduces the work intensity of the staff and improves the work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目前的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虽然种类和数量非常多,但现有的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仍存在了一定的问题,对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的使用带来一定的不便。但是大多数的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在使用时,大都取种植、铺砌、搭建等措施,当种植箱损坏时不易对其进行更换,同时阴雨天气不易疏通雨水易造成植被营养成分流失,且不易取下顶盖对种植箱内的营养土壤进行更换或重新补种植被种子,这很大程度的限制了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的使用范围,因此迫切需要能改进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的技术,来完善此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在使用时,大都取种植、铺砌、搭建等措施,当种植箱损坏时不易对其进行更换,同时阴雨天气不易疏通雨水易造成植被营养成分流失,且不易取下顶盖对种植箱内的营养土壤进行更换或重新补种植被种子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包括岩土层、种植箱、第一通孔、连接杆、植被种子、顶盖、通水管和水泥层,所述岩土层的一侧设置有网格架,所述种植箱设置在网格架远离岩土层的一侧,所述种植箱远离网格架的一侧开设有凹槽,其中,所述第一通孔开设在种植箱靠近网格架的一侧,所述连接杆设置在第一通孔的内部,所述凹槽的内部放置有营养土壤,所述植被种子混合在营养土壤的内部;所述凹槽远离营养土壤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架,所述种植箱靠近固定架的一侧开设有顶盖槽,所述顶盖设置在顶盖槽的内部,所述通水管连接在种植箱靠近网格架的一侧,所述水泥层设置在种植箱首尾两侧。优选的,所述种植箱的形状为正六边体,所述种植箱上开设的凹槽截面为圆形,且种植箱与凹槽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优选的,所述连接杆靠近第一通孔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设置在固定块的内部,所述连接杆设置在连接杆槽的内部,所述连接杆槽开设在固定块靠近连接杆的一侧,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连接杆靠近第一安装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卡槽。优选的,所述第一卡块的外部尺寸与第一卡槽的内部尺寸相吻合,且第一卡块与第一卡槽构成卡合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部尺寸大于第一卡块的外部尺寸。优选的,所述顶盖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顶盖的两侧固定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设置在第二卡槽的内部,所述第二卡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顶盖靠近固定架的一侧固定有支架。优选的,所述第二卡块的外部尺寸与第二卡槽的内部尺寸相吻合,且第二卡块与第二卡槽构成过盈结构,而且第二卡槽的截面为L形。优选的,所述支架通过焊接固定在顶盖的一侧,所述支架设置有两根,所述固定架为环形,所述支架之间的最大距离等于凹槽的内径,所述支架远离顶盖的一侧顶部到顶盖的距离等于固定架到顶盖的距离。优选的,所述通水管连接在种植箱的底部,所述每个种植箱连接有两根通水管,所述通水管的材质为PPR铝塑复合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1.设置有网格架和连接杆,当连接杆通过第一通孔移动到连接杆槽时,连接杆带动第一卡块进入第一安装槽,转动连接杆,第一卡块的外部尺寸与第一卡槽的内部尺寸相吻合,且第一卡块与第一卡槽构成卡合结构,便于将第一卡块固定在第一卡槽的内部,避免连接杆晃动导致第一卡块从第一卡槽内移出,同时种植箱损坏时便于拆卸种植箱进行更换,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2.设置有第二卡块和第二卡槽,当种植箱内放置好养土壤和植被种子后,将顶盖通过顶盖槽移动到植箱内,顶盖带动第二卡块进入到第二安装槽,转动顶盖,顶盖带动第二卡块进入到第二卡槽的内部,第二卡块的外部尺寸与第二卡槽的内部尺寸相吻合,第二卡块与第二卡槽构成过盈结构,且第二卡槽的截面为L形,便于将顶盖固定在种植箱上,同时便于取下顶盖方便对种植箱内的营养土壤进行更换或重新补种植被种子;3.设置有通水管,当阴雨天时,雨水通过营养土壤流入到通水管内,之后从通水管流入到网格架中,通过网格架流入到河流内,通水管的材质为PPR铝塑复合管,PPR铝塑复合管有与金属管材相当的强度,易于弯曲并不反弹,同时具有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性的性能,且管内平滑,不易堵塞,增强了通水管的使用寿命,便于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作用,同时避免了雨水在种植箱内堆积过多导致植被种子不能正常生长;4.设置有种植箱和凹槽,种植箱的形状为正六边体,使种植箱与种植箱之间紧密贴合,便于无缝拼接,同时种植箱上开设的凹槽截面为圆形,便于固定住顶盖的同时方便拆卸;5.设置有岩土层,当雨水过多通过通水管流入到网格架中时,会带走一部分土壤流入到河流内,网格架一侧设置有岩土层,避免因水流过大将土壤冲刷流走,防止水土流失;6.设置有固定架,当将顶盖通过顶盖槽固定在种植箱的一侧时,支架远离顶盖的一侧顶部到顶盖的距离等于固定架到顶盖的距离,支架抵住固定架,避免人们在护坡上行走时对顶盖产生的压力过大导致顶盖损坏,同时顶盖完全与顶盖槽贴合,避免因缝隙过大导致行人磕碰摔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顶盖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岩土层;2、网格架;3、种植箱;4、凹槽;5、第一通孔;6、连接杆;601、第一卡块;602、固定块;603、连接杆槽;604、第一安装槽;605、第一卡槽;7、营养土壤;8、植被种子;9、固定架;10、顶盖槽;11、顶盖;1101、第二通孔;1102、第二卡块;1103、第二安装槽;1104、第二卡槽;1105、支架;12、通水管;13、水泥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包括岩土层1、网格架2、种植箱3、凹槽4、第一通孔5、连接杆6、营养土壤7、植被种子8、固定架9、顶盖槽10、顶盖11、通水管12和水泥层13,所述岩土层1的一侧设置有网格架2,所述种植箱3设置在网格架2远离岩土层1的一侧,所述种植箱3的形状为正六边体,所述种植箱3上开设的凹槽4截面为圆形,且种植箱3与凹槽4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当将种植箱3固定在网格架2上时,种植箱3的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包括岩土层(1)、种植箱(3)、第一通孔(5)、连接杆(6)、植被种子(8)、顶盖(11)、通水管(12)和水泥层(13),其特征在于:所述岩土层(1)的一侧设置有网格架(2),所述种植箱(3)设置在网格架(2)远离岩土层(1)的一侧,所述种植箱(3)远离网格架(2)的一侧开设有凹槽(4),其中,/n所述第一通孔(5)开设在种植箱(3)靠近网格架(2)的一侧,所述连接杆(6)设置在第一通孔(5)的内部,所述凹槽(4)的内部放置有营养土壤(7),所述植被种子(8)混合在营养土壤(7)的内部;/n所述凹槽(4)远离营养土壤(7)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架(9),所述种植箱(3)靠近固定架(9)的一侧开设有顶盖槽(10),所述顶盖(11)设置在顶盖槽(10)的内部,所述通水管(12)连接在种植箱(3)靠近网格架(2)的一侧,所述水泥层(13)设置在种植箱(3)首尾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包括岩土层(1)、种植箱(3)、第一通孔(5)、连接杆(6)、植被种子(8)、顶盖(11)、通水管(12)和水泥层(13),其特征在于:所述岩土层(1)的一侧设置有网格架(2),所述种植箱(3)设置在网格架(2)远离岩土层(1)的一侧,所述种植箱(3)远离网格架(2)的一侧开设有凹槽(4),其中,
所述第一通孔(5)开设在种植箱(3)靠近网格架(2)的一侧,所述连接杆(6)设置在第一通孔(5)的内部,所述凹槽(4)的内部放置有营养土壤(7),所述植被种子(8)混合在营养土壤(7)的内部;
所述凹槽(4)远离营养土壤(7)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架(9),所述种植箱(3)靠近固定架(9)的一侧开设有顶盖槽(10),所述顶盖(11)设置在顶盖槽(10)的内部,所述通水管(12)连接在种植箱(3)靠近网格架(2)的一侧,所述水泥层(13)设置在种植箱(3)首尾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箱(3)的形状为正六边体,所述种植箱(3)上开设的凹槽(4)截面为圆形,且种植箱(3)与凹槽(4)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6)包括第一卡块(601)、固定块(602)、连接杆槽(603)、第一安装槽(604)和第一卡槽(605),所述连接杆(6)靠近第一通孔(5)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卡块(601),所述第一卡块(601)设置在固定块(602)的内部,所述连接杆(6)设置在连接杆槽(603)的内部,所述连接杆槽(603)开设在固定块(602)靠近连接杆(6)的一侧,所述固定块(60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604),所述连接杆(6)靠近第一安装槽(604)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卡槽(6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块(601)的外部尺寸与第一卡槽(605)的内部尺寸相吻合,且第一卡块(601)与第一卡槽(605)构成卡合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604)的内部尺寸大于第一卡块(601)的外部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1)包括第二通孔(1101)、第二卡块(11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登明
申请(专利权)人:夏登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