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殊阀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5924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对夹管阀的改进,是以现有的夹管阀为基础,内衬过流件采用曲线状,过流件两端有向外的凸沿,在下阀体的内部有一向上的曲线形凸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过流件采用了曲线形,使曲线过流件在阀门开启或关闭时不受拉伸,因而延长了使用寿命;过流件的两端有向外的凸沿,用以作法兰盘的垫,可以解决阀门连结处的泄漏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具有与普通阀门外形相似和体积小的特点。(*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阀门
,具体是涉及对夹管阀的改进。目前,广泛使用在食品、医药、污水以及石化等工业各领域的夹管阀门,其结构是利用胶管作为衬套,以压板或压球开闭阀门,用以将输送的液体或气体与阀体隔离开,避免液体或气体对阀体的腐蚀,延长阀门的使用寿命。但是,这种阀门所采用作为衬套的胶管是直的,导致当压板或压球作用在胶管上时,使作用地方的胶管产生拉伸,因而容易断裂,不耐用;另外这种阀门还有体积大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流件耐用、体积小和不泄漏的一种特殊阀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以现有的夹管阀为基础,内衬过流件采用曲线状,过流件两端有向外的凸沿,在下阀体的内部有一向上的曲线形凸台。本技术的积极效果是由于过流件采用了曲线形,使曲线过流件在阀门开启或关闭时不受拉伸,因而延长了使用寿命;过流件的两端有向外的凸沿,用以作法兰盘的垫,可以解决阀门的泄漏问题,同时本技术还具有体积小的特点。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叙述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向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是由上阀体3、下阀体6、阀杆1、手轮2组成,在阀杆1的下端安装曲线启闭块4,曲线启闭块4的下部为曲线形;在上阀体3、下阀体6内部安装有曲线过流件5,曲线过流件5为曲线形;上阀体3、下阀体6通过螺栓结合为一体,在下阀体6的内部有一向上的曲线形凸台,曲线过流件5的两端有向外的凸沿,用以作法兰盘的垫,可以解决阀门连结处的泄漏问题。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通过手轮2顺时针旋转,使阀杆2下端的曲线启闭块4压在曲线过流件5上,使曲线过流件5减少过流面积直至闭合,实现对阀门的调节或关闭;当手轮2逆时针旋转,即可达到开启阀门。本技术由于采用曲线形的过流件和启闭块,因而其外形与普通阀门相似,而且具有体积也比同类阀门小的优点。权利要求1.一种特殊阀门,是由上阀体(3)、下阀体(6)、阀杆(1)、手轮(2)、启闭块(4)、内衬过流件(5)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衬过流件(5)采用曲线状,过流件(5)两端有向外的凸沿,启闭块(4)的下部为曲线状;在下阀体(6)的内部有一向上的曲线形凸台。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阀门
,具体是涉及对夹管阀的改进,是以现有的夹管阀为基础,内衬过流件采用曲线状,过流件两端有向外的凸沿,在下阀体的内部有一向上的曲线形凸台。本技术由于过流件采用了曲线形,使曲线过流件在阀门开启或关闭时不受拉伸,因而延长了使用寿命;过流件的两端有向外的凸沿,用以作法兰盘的垫,可以解决阀门连结处的泄漏问题,同时本技术还具有与普通阀门外形相似和体积小的特点。文档编号F16K7/00GK2397324SQ99250289公开日2000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10日专利技术者蔡联民, 赵良田 申请人:长春振邦化工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特殊阀门,是由上阀体(3)、下阀体(6)、阀杆(1)、手轮(2)、启闭块(4)、内衬过流件(5)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衬过流件(5)采用曲线状,过流件(5)两端有向外的凸沿,启闭块(4)的下部为曲线状;在下阀体(6)的内部有一向上的曲线形凸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联民赵良田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振邦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