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输U型或箱型预制梁的铁路运输车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5830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6 0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输U型或箱型预制梁的铁路运输车组,车组由多个运输单元组成,每个运输单元至少包括两个承重单元和一个连接单元;每个承重单元由两辆承载小车和一组承载车架构成,承载车架位于两辆承载小车的首尾端部的上方与承载小车相连;连接单元采用多功能平车并联接前后承重单元组成运输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承载小车采用单端牵引梁结构可最大程度降低车辆自重,配单套符合AAR标准轮廓的车钩钩缓装置可与线路上大部分车辆连挂,承载车架采用倒帽型结构有效降低车组承载面高度;车组中部采用多功能平车、或普通平车连接位于其两端的承载小车,车组解散后可作为普通平车编组于普通货物列车中,装载集装箱或其他货物,提高车辆的运用率。

A railway transport vehicle group for transporting U-shaped or box shaped prefabricated beam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ailway transport vehicle group for transporting U-shaped or box type prefabricated beams, the vehicle group is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transport units, each transport unit at least includes two load-bearing units and a connecting unit; each load-bearing unit is composed of two load-bearing cars and a group of load-bearing frames, the load-bearing frames are located above the head and tail ends of the two load-bearing cars and are connected with the load-bearing cars; the connecting unit The transportation unit is composed of multi-functional flat car and front and rear bearing units. The load-bearing trolley of the invention adopts a single end traction beam structure to reduce the vehicle self weight to the greatest extent, a single set of coupler and buffer device conforming to the AAR standard contour can be connected with most of the vehicles on the line, and the load-bearing frame adopts an inverted hat structure to effectively reduce the height of the load-bearing surface of the car group; the middle part of the car group adopts a multi-functional flat car, or a common flat car to connect the load-bearing trolley at both ends, and the car group is dissolved After that, it can be used as a common flat car to be grouped in a common freight train to load containers or other goods, so as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输U型或箱型预制梁的铁路运输车组
本专利技术属于铁路运输设备设计制造
,尤其属于铁路运输车辆设计制造
,特别涉及铁路车辆中的运输大吨位预制梁的铁路运输组合车组。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桥梁建设时用到U型或箱型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目前运输T型预制梁车组载重146.3吨、预制梁跨度32米,为适应大跨度、超重量单片U型或箱型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的运输,需要设计研制一种运输能力不大于250吨,跨度小于50m的U型或箱型预制梁运输车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承载能力强、承载面低、装卸方便,适用于大跨度、大吨位单片U型或箱型预制梁的运输车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运输U型或箱型预制梁的铁路运输车组,车组由多个运输单元组成,每个运输单元至少包括两个承重单元和一个连接单元;每个承重单元由两辆承载小车和一组承载车架构成,承载车架位于两辆承载小车的首尾端部的上方与承载小车相连;连接单元采用多功能平车并联接前后承重单元组成运输单元。所述运输单元由顺序联接运输的承重单元、连接单元串联构成运输车组;或每个运输单元由两个承重单元和一个连接单元构成一组、多组运输单元再联接构成运输车组。所述承载小车由底架组成、车钩缓冲装置、制动装置、转向架构成。底架采用单端牵引梁的鱼刺型,中梁承载结构;由端梁、中梁、枕梁、侧梁、中央横梁组成。端梁位于底架装有车钩缓冲装置的一端;枕梁靠近端梁平行设置,其两端与侧梁和中梁分别组焊连接;中梁位于底架纵向的中间部位,其中心上表面组装有上心盘,与承载车架端部中心处的下心盘对应;侧梁平行于中梁且位于端梁和枕梁间;中央横梁位于底架横向的中部位置,并与中梁焊接,其两侧组装有滚子间隙上旁承。车钩缓冲装置采用单套符合AAR标准轮廓的车钩缓冲装置。制动装置包括符合UIC标准的风制动装置和手制动装置。转向架采用铸钢三大件式稳定型转向架,结构成熟可靠。所述承载车架由承载大底架与转向盘组成。承载大底架采用整体倒帽型受力框架结构,由中梁、侧梁、枕梁、横梁、中央横梁、地板组成。中梁采用双腹板变截面箱型结构,位于大底架纵向中间位置,其两端组装下心盘,中间位置组装上心盘,分别与承载小车的上心盘和转向盘的下心盘对应。侧梁采用工字型变截面梁,位于大底架两侧。枕梁采用双腹板等截面箱型结构,位于大底架两端,其两端分别与中梁、侧梁组焊连接。中央横梁位于大底架横向中心位置,采用等截面箱型结构,其两端与中梁、侧梁组焊连接。横梁位于枕梁与中央横梁之间,采用等截面箱型结构,其两端与中梁、侧梁组焊连接。在倒帽型结构最低处上表面装配转向盘,有效降低承载面,有效提高车组运输能力。转向盘包括底座、夹紧装置。底架采用方形蜂窝状截面结构,由上、下盖板,腹板、加强板等组焊而成,在上、下盖板之间组焊多组腹板,腹板之间采用加强板连接,形成整体受力结构。夹紧装置由支撑座和拉杆构成多自由三连杆结构,支撑座位于底座两端,并与底座组焊连接;拉杆组成位于支撑座的内侧,与底座组焊连接,与支撑座转轴连接。所述多功能平车位于一个运输单元中央位置,前后分别与承载小车连接;所述多功能平车由底架,制动装置,车钩缓冲装置、旋锁装置、转向架组成。多功能平车的底架由端梁、枕梁、中梁、侧梁、横梁、中央横梁;端梁位于底架两端并安装有车钩缓冲装置;枕梁靠近端梁平行设置,其两端与侧梁和中梁分别组焊连接,中梁位于底架纵向方向的中间位置;侧梁位于底架两侧,与中梁平行;中央横梁位于底架横向方向的中间位置与中梁、侧梁组焊连接;横梁位于枕梁与中央横梁之间,其两端与侧梁和中梁分别组焊连接。多功能平车的制动装置包括符合UIC标准的风制动装置;车钩缓冲装置采用单套符合AAR标准轮廓的车钩缓冲装置;旋锁装置采用伸缩式旋锁,布置在端梁、横梁、中央横梁两侧;转向架采用铸钢三大件式稳定型转向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承载小车采用单端牵引梁鱼刺型、中梁承载结构的平车车体,组装单套车钩缓冲装置,不仅节省了新车购置费用,降低车辆自重,而且减少了维修费用,有效提高车组承载能力和运输效益。2.本专利技术的承载车架采用倒帽型整体受力结构的大底架,并在大底架的最低处设置转向盘,降低车组承载面高度,提高运输能力,解决预制梁转向问题。3.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平车组装伸缩式旋锁装置,其结构简单。车组解散后该车可作为普通平车编组于普通货物列车中,装载集装箱或其他货物,提高车辆的运用率。该多功能平车也可采用普通平车,作为连接单元。4.本专利技术车体为全钢焊接结构,主要梁件和板件采用高强度耐大气腐蚀钢,以增强防腐性能,提高车辆使用寿命,延长车辆检修周期,减轻维护工作量和运输成本。5.本专利技术采用符合AAR标准下作用式E/F型重载标准车钩以及配套的缓冲器和钩尾框,满足重型货车的运用要求。6.本专利技术采用铸钢三大件稳定型转向架,结构成熟,提高车组的可靠性。7.本专利技术亦可由2个或多个承重单元,置于车组首尾两端,和若干个连接单元组成,组合方式灵活,满足不同跨度、不同重量的运输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承载小车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承载车架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多功能平车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识:1-承载小车,2-承载车架,3-多功能平车,4-U型或箱型预制梁;1.1-车钩缓冲装置,1.2-转向架,1.3-制动装置,1.4-底架组成;2.1-承载大底架,2.2-转向盘;3.1-平车底架组成,3.2-平车制动装置,3.3-旋锁装置,3.4-平车转向架,3.5-平车车钩缓冲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是对本专利技术原理的进一步说明,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与本专利技术相同或类似技术均没有超出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结合附图。结合图1~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运输U型或箱型预制梁的铁路运输车组,车组由多个运输单元组成,每个运输单元至少包括两个承重单元和一个连接单元;每个承重单元由两辆承载小车1和一组承载车架2构成,承载车架2位于两辆承载小车1的首尾端部的上方与承载小车1相连;连接单元采用多功能平车3并联接前后承重单元组成运输单元。本专利技术一种运输组合方式是运输单元由顺序联接运输的承重单元、连接单元串联构成运输车组;即由两辆承载小车1和一组承载车架2构成的承重单元与多功能平车3构成的连接单元联接并重复循环排列组成运输结构。本专利技术另一种运输组合是每个运输单元由两个承重单元和一个连接单元构成一组、多组运输单元再联接构成运输车组。如图1所示,本例如图所示联接组合结构,即每个承重单元由两辆承载小车1和一组承载车架2构成,连接单元采用多功能平车3并联接前后承重单元组成一组运输单元,多组运输单元再联接构成运输车组。承载小车1由车钩缓冲装置1.1、转向架1.2、制动装置1.3、底架组成1.4构成。底架1.4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输U型或箱型预制梁的铁路运输车组,其特征在于:车组由多个运输单元组成,每个运输单元至少包括两个承重单元和一个连接单元;每个承重单元由两辆承载小车和一组承载车架构成,承载车架位于两辆承载小车的首尾端部的上方与承载小车相连;连接单元采用多功能平车并联接前后承重单元组成运输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输U型或箱型预制梁的铁路运输车组,其特征在于:车组由多个运输单元组成,每个运输单元至少包括两个承重单元和一个连接单元;每个承重单元由两辆承载小车和一组承载车架构成,承载车架位于两辆承载小车的首尾端部的上方与承载小车相连;连接单元采用多功能平车并联接前后承重单元组成运输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U型或箱型预制梁的铁路运输车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单元由顺序联接运输的承重单元、连接单元串联构成运输车组;或每个运输单元由两个承重单元和一个连接单元构成一组、多组运输单元再联接构成运输车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U型或箱型预制梁的铁路运输车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小车由底架组成、车钩缓冲装置、制动装置、转向架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输U型或箱型预制梁的铁路运输车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小车的底架采用单端牵引梁的鱼刺型,中梁承载结构;由端梁、中梁、枕梁、侧梁、中央横梁组成;端梁位于底架装有车钩缓冲装置的一端;枕梁靠近端梁平行设置,其两端与侧梁和中梁分别组焊连接;中梁位于底架纵向的中间部位,其中心上表面组装有上心盘,与承载车架端部中心处的下心盘对应;侧梁平行于中梁且位于端梁和枕梁间;中央横梁位于底架横向的中部位置,并与中梁焊接,其两侧组装有滚子间隙上旁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U型或箱型预制梁的铁路运输车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钩缓冲装置采用单套符合AAR标准轮廓的车钩缓冲装置;制动装置包括符合UIC标准的风制动装置和手制动装置;转向架采用铸钢三大件式稳定型转向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U型或箱型预制梁的铁路运输车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车架由承载大底架与转向盘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输U型或箱型预制梁的铁路运输车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诗卫王璞吴畅冯创友李冬黄瑞李军生张瑞国谢林袁亮赵寿鑫薛海莲刘灿淑梅郦高亮刘兵林结良王云贵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