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道路作业车后防撞装置上的防撞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55825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6 0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道路维护施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应用于道路作业车后防撞装置上的防撞板。包括设于防撞装置连接框架后侧上的防撞板本体,所述防撞板本体包括向前侧凹陷的缓冲定向凹位、设于缓冲定向凹位的两侧上且向两侧延伸的翼片,当后车撞向防撞板本体的缓冲定向凹位后使两侧的翼片向后变形并附在后车碰撞表面上。其通过缓冲定向凹位,在后车即使非正向撞击时,只要撞到凹位内,就使得第一缓冲层有沿凹位延伸方向变形的趋势,而凹位两侧则相应的向后车方向变形,从而使第一缓冲层容易附在后车的碰撞表面上,对后车有一定的附着力。

The anti-collision plate applied to the rear anti-collision device of the road operation vehicl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oad maintenance construction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collision plate applied to the back collision device of a road operation vehicle. The anti-collision plate body includes a buffer directional concave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rear side of the anti-collision device connecting frame, and wing pieces which ar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buffer directional concave and extend to both sides. When the rear vehicle collides with the buffer directional concave of the anti-collision plate body, the wing pieces on both sides are deformed backward and attached to the collision surface of the rear vehicle. The first buffer layer tends to deform along the extension direction of the concave even when the rear vehicle is not impacted in a positive direction through the buffer orientation concave position, while the two sides of the concave position deform in the corresponding backward direction, so that the first buffer layer is easy to attach to the collision surface of the rear vehicle and has certain adhesion to the rear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道路作业车后防撞装置上的防撞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维护施工设备的
,尤其涉及应用于道路作业车后防撞装置上的防撞板。
技术介绍
在道路施工时,为了施工安全,通常在道路施工区域摆放一些塑料交通锥,以提醒行驶车辆前方有施工,行车车辆要提前绕行,以免发生意外,然而,由于塑料交通锥体型较小,通常是直接摆放在道路施工区域的路面上,其防撞能力较差,一旦发生意外(例如行车车辆的车主醉酒驾车),行驶车辆容易撞开塑料交通锥,冲入施工区域,危及道路施工车辆和车内人员的安危,同时危及该肇事车辆及其车内人员的安危。因此,一些道路施工车后方会加装防撞缓冲装置,以实现出现后车碰撞的事故时,通过防撞缓冲装置将撞击缓冲掉,以保护道路施工设备免受撞击损坏。但目前的防撞缓冲装置,其后侧通常是一块防撞板,防撞板的后侧一般为平面,后侧在正向撞击时,能够使防撞板撞向缓冲层从而起到缓冲的效果,保护到前车(道路施工设备)以及后车的安全。但是若后车非正向撞击,平板结构的防撞板就可能导致后车顺势撞向两侧,虽然保护到前车的安全,但后车则可能发生更为严重的事故或发生二次事故。导致防撞缓冲装置的保护效果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防撞缓冲装置在非正面撞击时对后车的保护失效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应用于道路作业车后防撞装置上的防撞板。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应用于道路作业车后防撞装置上的防撞板,包括设于防撞装置连接框架后侧上的防撞板本体,所述防撞板本体包括向前侧凹陷的缓冲定向凹位、设于缓冲定向凹位的两侧上且向两侧延伸的翼片,当后车撞向防撞板本体的缓冲定向凹位后使两侧的翼片向后变形并附在后车碰撞表面上。如上所述的应用于道路作业车后防撞装置上的防撞板,两侧所述的翼片与所述缓冲定向凹位的连接处为向所述缓冲定向凹位凹陷方向倾斜的斜导向过渡段,使所述缓冲定向凹位与两侧斜导向过渡段形成梯形截面。如上所述的应用于道路作业车后防撞装置上的防撞板,所述缓冲定向凹位设于所述防撞板本体的中部。如上所述的应用于道路作业车后防撞装置上的防撞板,所述防撞板本体的后端表面上还设有向后凸设的缓冲波纹。如上所述的应用于道路作业车后防撞装置上的防撞板,所述防撞板本体后端面上设有多个自上而下间距设置的所述缓冲波纹。如上所述的应用于道路作业车后防撞装置上的防撞板,所述缓冲波纹包括两侧连接所述防撞板本体且向后延伸的凸起侧壁、连接在两侧凸起侧壁上的顶部,且所述顶部与凸起侧壁的连接处为圆弧过渡段。如上所述的应用于道路作业车后防撞装置上的防撞板,所述缓冲定向凹位、翼片以及缓冲波纹均在所述防撞板本体一体成型。如上所述的应用于道路作业车后防撞装置上的防撞板,所述防撞板本体还设有用于使所述防撞板本体连接在防撞装置连接框架上的安装框。如上所述的应用于道路作业车后防撞装置上的防撞板,所述安装框包括中部镂空的框架,所述框架的四周设有向后延伸且围成一用于安装所述防撞板本体腔体的凸缘。如上所述的应用于道路作业车后防撞装置上的防撞板,所述防撞板本体的上下两侧还设有用于使其连接在所述安装框上的连接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应用于道路作业车后防撞装置上的防撞板,其通过缓冲定向凹位,在后车即使非正向撞击时,只要撞到凹位内,就使得第一缓冲层有沿凹位延伸方向变形的趋势,而凹位两侧则相应的向后车方向变形,从而使第一缓冲层容易附在后车的碰撞表面上,对后车有一定的附着力,起到一定的定向作用,从而起到防止后车在碰撞在缓冲装置后再撞向两侧造成二次事故的发生,使本申请缓冲装置对后车的保护更到位。在缓冲定向凹位向前凹陷变形时,两侧的翼片就自然向后,从而附在后车的碰撞表面上。简单的结构起到对后车的保护效果,使本申请防撞装置更具有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应用于道路作业车后防撞装置上的防撞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应用于道路作业车后防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如图1、图2所示,应用于道路作业车后防撞装置上的防撞板,包括设于防撞装置连接框架1后侧上的防撞板本体11,所述防撞板本体11包括向前侧凹陷的缓冲定向凹位111、设于缓冲定向凹位111的两侧上且向两侧延伸的翼片112,当后车撞向防撞板本体11的缓冲定向凹位111后使两侧的翼片112向后变形并附在后车碰撞表面上。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应用于道路作业车后防撞装置上的防撞板,其通过缓冲定向凹位,在后车即使非正向撞击时,只要撞到凹位内,就使得第一缓冲层有沿凹位延伸方向变形的趋势,而凹位两侧则相应的向后车方向变形,从而使第一缓冲层容易附在后车的碰撞表面上,对后车有一定的附着力,起到一定的定向作用,从而起到防止后车在碰撞在缓冲装置后再撞向两侧造成二次事故的发生,使本申请缓冲装置对后车的保护更到位。在缓冲定向凹位向前凹陷变形时,两侧的翼片就自然向后,从而附在后车的碰撞表面上。简单的结构起到对后车的保护效果,使本申请防撞装置更具有安全性。进一步地,两侧所述的翼片112与所述缓冲定向凹位111的连接处为向所述缓冲定向凹位111凹陷方向倾斜的斜导向过渡段113,使所述缓冲定向凹位111与两侧斜导向过渡段113形成梯形截面。而且,所述缓冲定向凹位111设于所述防撞板本体11的中部。该斜导向过渡段113使得在发生碰撞时后车更容易与缓冲定向凹位111配合,使防撞装置发挥作用,起到保护效果。又进一步地,所述防撞板本体11的后端表面上还设有向后凸设的缓冲波纹114。增设缓冲波纹,相当于使得防撞板的表面不平整,在发生被后车撞击后,缓冲波纹与撞击面接触,从而增大了接触面相对防撞板之间的阻力,从而有效阻止接触面相对防撞板的相对移动,有利于保护后车不会左右窜动。而且,对于现在汽车,其车头上都装设有间隔的条纹,本申请的凸设的缓冲波纹在撞击时还有可能卡入至车头内(条纹的间隙中),从而进一步增大与后车的阻力,能够保护后车。具体地,所述防撞板本体11后端面上设有多个自上而下间距设置的所述缓冲波纹114。其进一步增加防撞板后侧端面的不平整度,从而有利于增大在发生撞击时与后车接触面的阻力,简单的结构起到更好的保护效果。又具体地,所述缓冲波纹114包括两侧连接所述防撞板本体11且向后延伸的凸起侧壁114a、连接在两侧凸起侧壁114a上的顶部114b,且所述顶部114b与凸起侧壁114a的连接处为圆弧过渡段。其结构简单起到很好的增大阻力效果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应用于道路作业车后防撞装置上的防撞板,包括设于防撞装置连接框架(1)后侧上的防撞板本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板本体(11)包括向前侧凹陷的缓冲定向凹位(111)、设于缓冲定向凹位(111)的两侧上且向两侧延伸的翼片(112),当后车撞向防撞板本体(11)的缓冲定向凹位(111)后使两侧的翼片(112)向后变形并附在后车碰撞表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道路作业车后防撞装置上的防撞板,包括设于防撞装置连接框架(1)后侧上的防撞板本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板本体(11)包括向前侧凹陷的缓冲定向凹位(111)、设于缓冲定向凹位(111)的两侧上且向两侧延伸的翼片(112),当后车撞向防撞板本体(11)的缓冲定向凹位(111)后使两侧的翼片(112)向后变形并附在后车碰撞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道路作业车后防撞装置上的防撞板,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的翼片(112)与所述缓冲定向凹位(111)的连接处为向所述缓冲定向凹位(111)凹陷方向倾斜的斜导向过渡段(113),使所述缓冲定向凹位(111)与两侧斜导向过渡段(113)形成梯形截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道路作业车后防撞装置上的防撞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定向凹位(111)设于所述防撞板本体(11)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道路作业车后防撞装置上的防撞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板本体(11)的后端表面上还设有向后凸设的缓冲波纹(1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道路作业车后防撞装置上的防撞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板本体(11)后端面上设有多个自上而下间距设置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洪芝贾永力杨刚姜万双陈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易路美道路养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