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浇筑全断面预制混凝土的干坞系统及布置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55779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6 0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沉管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浇筑全断面预制混凝土的干坞系统,通过设置用于预制沉管的沉管预制场底板结构,沉管预制场底板结构上设置有反力槽和第一基础,反力槽用于设置连接外侧模板下部的反力件,通过预留反力槽,在使用时通过设置连接外侧模板下部的反力件,使反力槽能够对浇筑时外侧模板下部受到的侧向作用力进行支撑,第一基础用于设置连接外侧模板中部的连接件,通过设置第一基础,在使用时通过连接设置在外侧模板中部的连接件,使第一基础能够对浇筑时外侧模板中部受到侧向作用力进行支撑,这种结构解决了现有坞底结构无法满足设置有模板支撑的问题,通过设置第一基础和反力槽为外侧模板中部和下部提供侧向支撑力。

A dry dock system and layout method for pouring full section precast concret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immersed tube tunnel construction, in particular to a dry dock system for pouring full section prefabricated concrete. Through setting the base plate structure of immersed tube Prefabrication Yard for prefabricating immersed tube, the base plate structure of immersed tube Prefabrication Yard is provided with a reaction groove and a first foundation, and the reaction groove is used for setting the reaction parts connecting the lower part of the outer formwork, through reserving the reaction groove, when in use, the The reaction part connecting the lower part of the outer formwork is arranged so that the reaction groove can support the lateral force on the lower part of the outer formwork during pouring. The first foundation is used to set the connection part connecting the middle part of the outer formwork. By setting the first foundation and connecting the connection part set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outer formwork during using, the first foundation can be used to support the middle part of the outer formwork during pouring This structure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dock bottom structure can't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setting the formwork support, and provides the lateral support force for the middle and lower part of the outer formwork by setting the first foundation and reaction groo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浇筑全断面预制混凝土的干坞系统及布置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沉管隧道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浇筑全断面预制混凝土的干坞系统,以及一种用于浇筑全断面预制混凝土的坞底布置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沉管预制混凝土浇筑通常采用分层分段预制混凝土浇筑,但是这种浇筑方法制作的混凝土沉管容易在分层出产生裂缝,而且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裂缝会进一步扩张、延伸,因此行业内新出现了全断面预制混凝土浇筑这种新的浇筑工艺技术。沉管全断面预制混凝土浇筑,目前仅在少数沉管隧道项目中应用,但是由于采用全断面预制混凝土浇时存在非常大的应力场,一次性浇筑的混凝土能够对模板产生足以变形的作用力,因此在采用沉管全断面预制混凝土浇筑方案时,需要对模板结构进行支撑,但普通机械机构的支撑件无法对模板结构形成有效支撑,模板结构往往会发生位移影响沉管浇筑精度。现有技术中,采用浇筑制作混凝土墙用作支撑反力墙对模板结构形成支撑的方式。但是,采用设置混凝土墙作为外侧模板支撑结构存在以下缺点:1、浇筑制作混凝土墙的施工周期较长,从而影响整体施工进度;2、浇筑混凝土墙用作支撑反力墙,由于混凝土墙结构体积大,材料消耗多,因此材料和人工成本较高;3、混凝土墙浇筑完成后无法进行移动,而沉管模板安装存在偏差,导致混凝土墙无法对外侧模板形成有效支撑,因此需要辅助设备或调整模板位置才能实现有效支撑;4、采用浇筑混凝土墙用作支撑反力墙,占地面积较大,而且混凝土墙对外侧模板进行支撑后,混凝土墙与外侧模板之间没有空隙,导致无法布置行走通道和施工空间。<br>综上,一方面通过混凝土墙作为反力支撑存在上述问题,而单独依靠支撑结构又难以对外侧模板形成有效支撑,无法实施具有优异效果的全断面预制混凝土施工工艺,因此,如何在不采用混凝土墙作为支撑反力墙的前提下,实现支撑结构对模板支撑是全断面预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普通支撑结构无法对模板形成有效支撑,导致在浇筑沉管混凝土过程中无法采用全断面预制混凝土浇筑工艺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浇筑全断面预制混凝土的干坞系统,通过改造干坞系统的结构,使得支撑结构和干坞系统有效结合后,能对外侧模板形成有效支撑。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浇筑全断面预制混凝土的干坞系统,包括用于预制沉管的沉管预制场底板结构,所述沉管预制场底板结构上设置有反力槽和第一基础,所述反力槽用于设置连接外侧模板下部的反力件,所述第一基础用于设置连接外侧模板中部的连接件。通过设置用于预制沉管的沉管预制场底板结构,所述沉管预制场底板结构上设置有反力槽和第一基础,所述反力槽用于设置连接外侧模板下部的反力件,通过预留反力槽,在使用时通过设置连接外侧模板下部的反力件,使反力槽能够对浇筑时外侧模板下部受到的侧向作用力进行支撑,防止外侧模板下部因混凝土侧向力发生变形,防止外侧模板支撑因混凝土侧向力发生倒塌,从而实现有效支撑;所述第一基础用于设置连接外侧模板中部的连接件,通过设置第一基础,在使用时通过连接设置在外侧模板中部的连接件,使第一基础能够对浇筑时外侧模板中部受到侧向作用力进行支撑,防止外侧模板中部因混凝土侧向力发生变形,防止外侧模板支撑因混凝土侧向力发生倒塌,在设置完用于连接外侧模板中部的连接件、连接外侧模板下部的反力件之后,在外侧模板上部设置对拉架将内部模板两侧的外侧模板进行对拉支撑即完成外侧模板的支撑,因此,通过在干坞系统中设置第一基础和反力槽进行改造,使得支撑结构和干坞系统有效结合后,能对外侧模板形成有效支撑,其中,连接件和反力件与现有的全断面浇筑使用的混凝土有较大差别;首先,通过混凝土墙浇筑形成的支撑需要等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才可进行使用,而采用连接件和反力件支撑这种构件支撑,并依靠本申请的干坞系统,可以即时投入使用,减少了制作混凝土墙的施工周期,缩短整个工期;其次,浇筑混凝土墙用作支撑,由于混凝土墙结构体积大,材料损耗多,而且还需要设置一套混凝土墙模板,而通过在干坞底板结构上设置反力槽和第一基础,分别用于连接反力件和连接件形成有效支撑,无需浇筑混凝土材料,也无需设置混凝土墙模板,因此材料和人工成本少;再者,采用混凝土墙支撑无法进行移动,即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墙与外侧模板之间存在间隙时,需要在间隙中加装辅助结构来进行过渡,否则无法形成有效支撑,而依靠在干坞底板结构上设置反力槽和第一基础,采用反力件和连接件的结构可以通过设置适配于外侧模板与反力槽之间距离的反力件,设置适配外侧模板与第一基础之间距离的连接件,即可解决进行有效支撑,甚至在后续可以采用可伸缩的结构件解决间隙问题;最后,依靠在干坞底板结构上设置反力槽和第一基础,依靠反力件和连接件的结构形式形成有效支撑,比混凝土墙占地面积少,解决了依靠混凝土墙所存在的无法设置行走通道的问题,而设置反力件和连接件的结构形式使得第一基础和外侧模板之间的大部分空间可以用于通行。外侧模板浇筑混凝土时受到的侧向作用力除了下部侧向作用力和中部侧向作用力,还包括浮力以及上部侧向作用力,其中上部侧向作用力采用对拉桁架连接两个外侧模板支撑来承载;外侧模板根据支撑侧向作用力的部位可分为外侧模板上部、外侧模板中部和外侧模板下部。优选的,所述反力槽中还设置有用于加强侧向支撑力的第一钢筋混凝土,所述反力件通过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设置在所述反力槽中。优选的,所述第一基础还用于设置门式起重机或桥式起重机。优选的,所述第一基础上设置有钢轨,所述钢轨用于连接门式起重机。优选的,所述沉管预制场底板结构还包括抗浮槽,所述抗浮槽用于设置抗浮机构。优选的,所述抗浮机构包括抗浮锚杆和连接在所述抗浮锚杆上的抗浮螺栓。通过在所述沉管预制场底板结构中设置抗浮槽,在抗浮槽中设置抗浮机构,为外侧模板和外侧模板支撑提供抗浮作用力,防止外侧模板或外侧模板支撑因浇筑混凝土带来的浮力而发生位移。优选的,所述沉管预制场底板结构从下到上包括第一倒滤层、混凝土层和素混凝土层。优选的,所述沉管预制场底板结构还设置有盲沟管和集水井,所述盲沟管的管身设置在第一倒滤层,多个所述集水井之间通过排水沟相连,所述盲沟管的输出口与所述集水井或排水沟相通。一种用于浇筑全断面预制混凝土的坞底布置方法,应用所述的用于浇筑全断面预制混凝土的干坞系统,步骤如下:S100、分层铺设好沉管预制场底板结构,在沉管预制场底板结构中的第一倒滤层中设置用于渗水的盲沟管;S200、设置反力槽以及在反力槽中设置第一钢筋混凝土,设置第一基础,预埋抗浮锚杆;S300、从下到上设置第二倒滤层和第二钢筋混凝土成干坞坞底道路。通过所述S100进行沉管预制场底施工,从下到上设置第一倒滤层、混凝土层和素混凝土层成沉管预制场底板结构,其中第一倒滤层中设置有用于渗水的盲沟管;通过所述S200进行预埋件及预留孔洞施工,设置反力槽以及在反力槽中设置第一钢筋混凝土,加强反力槽的强度,在使用时通过反力槽设置与外侧模板下部连接的的反力件,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浇筑全断面预制混凝土的干坞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预制沉管的沉管预制场底板结构(1),所述沉管预制场底板结构(1)上设置有反力槽(301)和第一基础(401),所述反力槽(301)用于设置连接外侧模板下部(201)的反力件(202),所述第一基础(401)用于设置连接外侧模板中部(203)的连接件(20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浇筑全断面预制混凝土的干坞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预制沉管的沉管预制场底板结构(1),所述沉管预制场底板结构(1)上设置有反力槽(301)和第一基础(401),所述反力槽(301)用于设置连接外侧模板下部(201)的反力件(202),所述第一基础(401)用于设置连接外侧模板中部(203)的连接件(2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浇筑全断面预制混凝土的干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力槽(301)中还设置有用于加强侧向支撑力的第一钢筋混凝土(302),所述反力件(202)通过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302)设置在所述反力槽(301)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浇筑全断面预制混凝土的干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础(401)还用于设置门式起重机或桥式起重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浇筑全断面预制混凝土的干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础(401)上设置有钢轨(402),所述钢轨(402)用于连接门式起重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浇筑全断面预制混凝土的干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管预制场底板结构(1)还包括抗浮槽(501),所述抗浮槽(501)用于设置抗浮机构(5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浇筑全断面预制混凝土的干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浮机构(502)包括抗浮锚杆(5021)和连接在所述抗浮锚杆(5021)上的抗浮螺栓(50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成欧伟山张涛刘荣岗方钊佳曾军飞旷明智尤亚正魏立新侯玮玮林晓越罗伟财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