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宁专利>正文

一种防止二次伤害的智能楼宇用逃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55633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6 0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二次伤害的智能楼宇用逃生装置,包括绳索架,绳索架包括固定连接底座,固定连接底座上一体式焊接有支撑板,支撑板固定连接有平衡架杆,平衡架杆内部设置有螺杆伸缩机构,支撑板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转动连接有主动轴和从动轴,主动轴和从动轴通过隔板隔成绕绳一区、绕绳二区和绕绳三区,绕绳一区、绕绳二区和绕绳三区均设置有逃生绳索,逃生绳索与从动轴缠绕的一端自然向重力方向下垂且固定连接有安全挂钩。该装置最大的优点就是不需要利用其他能源,而是逃生人员自身的重力,下降不需要逃生人员来控制,最终以安全速度下降到地面,避免了由于重力影响对人体造成二次伤害。

An escape device for intelligent building to prevent secondary injur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scape device for intelligent building to prevent secondary injury, which comprises a rope frame, a rope frame including a fixed connection base, an integrated welding support plate on the fixed connection base, a balance frame rod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 plate, a screw extension and contraction mechanism arranged inside the balance frame rod, a fixed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 plate, and an active shaft and a driven plate are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the fixed plate Shaft, driving shaft and driven shaft are separated into rope winding area I, rope winding area II and rope winding area III through partition board. Escape rope is set in rope winding area I, rope winding area II and rope winding area III. the end of escape rope and driven shaft winding is naturally downward to gravity direction an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safety hook. The biggest advantage of the device is that it does not need to use other energy, but the gravity of the escape personnel themselves. The descent does not need to be controlled by the escape personnel. Finally, the device descends to the ground at a safe speed, avoiding the secondary injury to the human body caused by the influence of grav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二次伤害的智能楼宇用逃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防救生
,尤其涉及一种防止二次伤害的智能楼宇用逃生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愈来愈多的楼房高度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成正比,由此而带来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当灾难发生时,人们就会感觉手足无措,身陷绝望,于是如何帮助自救便成为了一个人们迫不及待去解决的问题,中国专利授权号CN200510041982.X的专利介绍了一种柔性救生通道,但是柔性救生通道存在的问题是在重力加速度的情况下,逃生人员通过柔性救生通道逃生时在下落过程中由于重力影响,下落速度一直会加快,落地时由于能量守恒势必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二次伤害,尤其是在高楼层使用柔性救生通道所带来的的二次伤害更为明显,安全隐患大,所以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防止二次伤害的智能楼宇用逃生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防止二次伤害的智能楼宇用逃生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二次伤害的智能楼宇用逃生装置,包括绳索架,所述绳索架底端设置有柔性救生通道,所述柔性救生通道为中国专利授权号为CN200510041982.X的专利,为现有技术,为了在文中方便读者理解,在此加以简单描述,所述柔性救生通道包括阻尼层纵向加强带、保护层、阻尼层、阻尼圈、滑道内层纵向加强带和滑道内层,柔性救生通道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内部结构的配合,可以提高柔性救生通道的纵向抗冲击强度,又不会使滑道纵向延伸率过大,但是所述柔性救生通道存在的问题是在重力加速度的情况下,逃生人员通过所述柔性救生通道逃生时在下落过程中由于重力影响,下落速度一直会加快,落地时由于能量守恒势必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二次伤害,尤其是在高楼层使用所述柔性救生通道所带来的的二次伤害更为明显,安全隐患大。优选地,所以在所述柔性救生通道上设置有所述绳索架,所述绳索架包括固定连接底座,所述固定连接底座通过膨胀螺栓与楼宇的墙壁固定连接,此处为了防止使用普通螺栓可能长时间会使所述绳索架与楼宇墙壁之间发生松动,存在安全隐患所使用膨胀螺栓,但是为了方便拆卸安装也可以使用普通固紧螺栓,但是为了达到固定效果,固紧螺栓要设置多处进行固紧,所述固定连接底座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连接底座呈平行对称设置。优选地,所述固定连接底座上一体式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螺孔,所述支撑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平衡架杆,此处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平衡架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的好处在于可以针对不同的楼宇环境条件对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平衡架杆之间的夹角进行调节,因为存在部分楼宇外部比较狭窄导致所述绳索架不好安装的情况发生。优选地,所述平衡架杆内部设置有螺杆伸缩机构,所述螺杆伸缩机构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加以详细描述,所述螺杆伸缩机构可以调节所述平衡架杆的长度,以此来适应不同安装环境条件。优选地,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平衡架杆的一端也开设有螺孔,所述支撑板通过螺孔螺栓配合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转动连接有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均采用型号的钢材制成,根据所述主动轴的受载情况计算出所述主动轴的危险截面直径为6.1mm,所以所述主动轴的直径要大于6.1mm,根据所述从动轴的受载情况计算出所述从动轴的危险截面直径为6.0mm,所以所述从动轴的直径要大于6.0mm,此处计算过程不再加以详细描述,可以参考由邱宣怀主编第四版《机械设计》中第十六章中表16.3得式(3.1)。优选地,所述主动轴的直径要大于所述从动轴的直径,由计算得出的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的危险截面直径值很小就可以满足强度条件,所以此处为方便安装综合考虑,取所述主动轴直径为35mm,所述从动轴直径为30mm。优选地,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通过隔板隔成绕绳一区、绕绳二区和绕绳三区,所述绕绳一区、所述绕绳二区和所述绕绳三区均设置有逃生绳索,所述绕绳一区和所述绕绳三区上缠绕的所述逃生绳索两端与所述绕绳一区和所述绕绳三区锁死,所述绕绳二区上的所述逃生绳索与所述主动轴缠绕的一端与所述主动轴锁死,所述逃生绳索与所述从动轴缠绕的一端自然向重力方向下垂且固定连接有安全挂钩,所述主动轴通过阻尼转轴与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轴承,所述从动轴通过转轴与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轴承,所述绳索架上方设置有遮挡板,所述遮挡板作用是在雨水天气对逃生装置进行遮挡雨水,所述遮挡板与楼宇墙壁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优点:相比其他的现有高楼逃生装置,该装置最大的优点就是不需要利用其他能源,而是逃生人员自身的重力,下降不需要逃生人员来控制,绳索有一定的直径,当在轴上面缠绕数圈时,会有一定的厚度,随着逃生人员的下落,绳索在主动轴上缠绕的层数减少,从而引起绳索在从动轴上的包角增大,由于压力一定,接触面积增大,则摩擦力增大,反馈到从动轴上,此时必然会减速,也就是人下降的速度会降低,达到先加速再匀速后减速下降的目的,最终以安全速度下降到地面,避免了由于重力影响对人体造成二次伤害,适合不同人群,纯机械结构,结构简单,操作简单,结构的仰角可以调节适用于不同的条件,在绳子末端与逃生人员挂接处接一段弹性绳减缓冲击力,更加能保证人的生命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绳索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绳索架、11固定连接底座、12支撑板、13平衡架杆、131螺杆伸缩机构、14固定板、15主动轴、16从动轴、2柔性救生通道、21阻尼层纵向加强带、22保护层、23阻尼层、24阻尼圈、25滑道内层纵向加强带、26滑道内层、3绕绳一区、4绕绳二区、5绕绳三区、6逃生绳索、61安全挂钩、7遮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逃生装置包括绳索架1,绳索架1底端设置有柔性救生通道2,柔性救生通道2为中国专利授权号为CN200510041982.X的专利,为现有技术,为了在文中方便读者理解,在此加以简单描述,柔性救生通道2包括阻尼层纵向加强带21、保护层22、阻尼层23、阻尼圈24、滑道内层纵向加强带25和滑道内层26,柔性救生通道2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内部结构的配合,可以提高柔性救生通道2的纵向抗冲击强度,又不会使滑道纵向延伸率过大,但是柔性救生通道2存在的问题是在重力加速度的情况下,逃生人员通过柔性救生通道2逃生时在下落过程中由于重力影响,下落速度一直会加快,落地时由于能量守恒势必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二次伤害,尤其是在高楼层使用柔性救生通道2所带来的的二次伤害更为明显,安全隐患大。所以在柔性救生通道2上设置有绳索架1,绳索架1包括固定连接底座11,固定连接底座11通过膨胀螺栓与楼宇的墙壁固定连接,此处为了防止使用普通螺栓可能长时间会使绳索架1与楼宇墙壁之间发生松动,存在安全隐患所使用膨胀螺栓,但是为了方便拆卸安装也可以使用普通固紧螺栓,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二次伤害的智能楼宇用逃生装置,包括绳索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索架(1)包括固定连接底座(11),所述固定连接底座(11)上一体式焊接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固定连接有平衡架杆(13),所述平衡架杆(13)内部设置有螺杆伸缩机构(131),所述支撑板(12)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4),所述固定板(14)上转动连接有主动轴(15)和从动轴(16),所述主动轴(15)和所述从动轴(16)通过隔板隔成绕绳一区(3)、绕绳二区(4)和绕绳三区(5),所述绕绳一区(3)、所述绕绳二区(4)和所述绕绳三区(5)均设置有逃生绳索(6),所述绕绳一区(3)和所述绕绳三区(5)上缠绕的所述逃生绳索(6)两端与所述绕绳一区(3)和所述绕绳三区(5)锁死,所述绕绳二区(4)上的所述逃生绳索(6)与所述主动轴(15)缠绕的一端与所述主动轴(15)锁死,所述逃生绳索(6)与所述从动轴(16)缠绕的一端自然向重力方向下垂且固定连接有安全挂钩(6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二次伤害的智能楼宇用逃生装置,包括绳索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索架(1)包括固定连接底座(11),所述固定连接底座(11)上一体式焊接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固定连接有平衡架杆(13),所述平衡架杆(13)内部设置有螺杆伸缩机构(131),所述支撑板(12)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4),所述固定板(14)上转动连接有主动轴(15)和从动轴(16),所述主动轴(15)和所述从动轴(16)通过隔板隔成绕绳一区(3)、绕绳二区(4)和绕绳三区(5),所述绕绳一区(3)、所述绕绳二区(4)和所述绕绳三区(5)均设置有逃生绳索(6),所述绕绳一区(3)和所述绕绳三区(5)上缠绕的所述逃生绳索(6)两端与所述绕绳一区(3)和所述绕绳三区(5)锁死,所述绕绳二区(4)上的所述逃生绳索(6)与所述主动轴(15)缠绕的一端与所述主动轴(15)锁死,所述逃生绳索(6)与所述从动轴(16)缠绕的一端自然向重力方向下垂且固定连接有安全挂钩(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二次伤害的智能楼宇用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底座(11)通过膨胀螺栓与楼宇的墙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接底座(11)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连接底座(11)呈平行对称设置。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宁张丽琼
申请(专利权)人:王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