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办公椅椅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548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良的办公椅椅脚,该椅脚具有数根呈海星状排列的脚部,与传统椅脚不同的是,该脚部的中央为口径较小的方形中空部,相对的外部则为宽幅的厚度所包覆,该宽幅厚度的外上缘成为拱桥式的拱状部。藉由该具宽幅厚度的拱状部及方形的中空部,分别形成第一及第二层强度,于该两层间构成相对应力,大幅增加该脚部的结构强度及重力的承受能力,并可节省原料。(*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办公家具,尤指一种改良的办公椅椅脚。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所示,办公室或其它场所的办公椅,其椅脚1多是由数根呈海星状的脚部10所一体构成,藉以承受座椅本身的重力及使用者的重量。但,该脚部10的腹部为空壳状的腹空部11,且其断面呈“”状,造成其结构强度的不足,遇有体重较重者坐上去,常有扭曲变形之忧虑。有一种方法是于该腹空部11内增加蜂巢状组织以加强脚部强度,但其结构强度增加有限,却使原料使用量大为增加,造成浪费。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办公椅椅脚,在增加椅脚脚部结构强度的同时,大幅节省原料。本技术提供的改良的办公椅椅脚,具有数根呈海星状排列的脚部,该脚部的中央为口径较小的方形中空部,相对的外部则为宽幅的厚度所包覆,该宽幅厚度的外上缘成为拱桥式的拱状部。藉由该具宽幅厚度的拱状部及方形的中空部,分别形成第一及第二层强度,于该两层间构成相对应力,大幅增加该脚部的结构强度及重力的承受能力。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介绍本技术的结构及功能上的特性。图面说明图1是习式办公椅椅脚的结构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结构状态示意图。图3是图2的断面部分放大示意图。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办公椅椅脚,如图2所示,该椅角2为具数根呈海星状排列的脚部20,再请配合参阅图3所示,该脚部20的中央处设计成口径较小的方形中空部22,其外部则为宽幅的厚度所包覆(由图3的脚部20断面图观之,为呈具宽幅厚度的弧状环绕包覆状),该宽幅厚度的外上缘为类似拱桥的拱状部21。上述具宽幅厚度的拱状部21形成第一层强度,方形中空部22则为第二层强度,两层间由于其外层为弧拱状而内层为方形状而产生极佳的结构相对应力,进而大幅增加该脚部20的结构强度及重力承受能力;此外由于本技术椅脚的结构强度及重力承受能力均大幅增加,传统椅脚为加强强度而在腹空部11内所增加的蜂巢状组织则无须使用,故而可大幅节省原料的使用,节省用量约35%。为更明了地展示本技术的使用功效的改进,将其与传统用品作一比较传统办公椅椅脚1、结构强度不足;2、重力承受能力亦不足;3、浪费原料。本技术提供的结构改良的办公椅椅脚1、结构强度及重力承受能力大幅增加;2、由于结构强度及重力承受能力的大幅增加,故无须再使用传统椅脚的腹空部11内为增加强度而使用的蜂巢状组织,从而可大幅度节省原料。综上所述,本技术所提供的改良的办公椅椅脚,确实增进了功效并具有实用性,并有效改善传统用品的缺点,符合技术专利的条件,特依法提出本技术专利申请。另外,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凡利用本技术的方法、形状、构造所进行的变化,皆应包含于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的办公椅椅脚,具有数根呈海星状排列的脚部,其特征在于该脚部的中央为口径较小的方形中空部,相对的外部则为宽幅的厚度所包覆,该宽幅厚度的外上缘成为拱桥式的拱状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良的办公椅椅脚,该椅脚具有数根呈海星状排列的脚部,与传统椅脚不同的是,该脚部的中央为口径较小的方形中空部,相对的外部则为宽幅的厚度所包覆,该宽幅厚度的外上缘成为拱桥式的拱状部。藉由该具宽幅厚度的拱状部及方形的中空部,分别形成第一及第二层强度,于该两层间构成相对应力,大幅增加该脚部的结构强度及重力的承受能力,并可节省原料。文档编号A47B91/12GK2332249SQ9820599公开日1999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1998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1998年6月19日专利技术者许愿 申请人:金福昌企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的办公椅椅脚,具有数根呈海星状排列的脚部,其特征在于:该脚部的中央为口径较小的方形中空部,相对的外部则为宽幅的厚度所包覆,该宽幅厚度的外上缘成为拱桥式的拱状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愿
申请(专利权)人:金福昌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