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组件、耳机和耳机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5444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3 19:16
本申请公开了耳机组件、耳机和耳机座。其中耳机组件包括耳机以及用于放置耳机的耳机座,耳机至少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耳机座至少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其中,第二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中至少一者为弹性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三连接部能够磁性相吸进行接触,第二连接部与第四连接部至少能够进行弹性抵接,使得耳机在放置于耳机座时与耳机座进行电性连接。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有效地增强耳机放置于耳机座时的稳定性,改善由于装配误差等导致耳机与耳机座进行电性连接时接触不良的问题。

Headset components, headset and headset holder

The application discloses a headset component, a headset and a headset holder. The earphone assembly includes a earphone and a earphone socket for placing the earphone, the earphone at least includes a first connection part and a second connection part for interval setting, the earphone socket at least includes a third connection part and a fourth connection part for interval setting, wherein at least one of the second connection part and the fourth connection part is an elastic connection part, and the first connection part and the third connection part can be magnetically connected The second connecting part and the fourth connecting part are at least capable of elastic butting, so that the earphone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earphone socket when it is placed in the earphone socket. Through the above methods, the application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stability of the headset when it is placed in the headset socket, and improve the poor contact problem when the headset and the headset socket ar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due to assembly errors,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耳机组件、耳机和耳机座
本申请涉及耳机
,特别是涉及耳机组件、耳机和耳机座。
技术介绍
真无线耳机没有线材连接,不会产生“听诊器效应”,且取消了传统式的线控操作,使各种功能都集成在耳机单元上,操作模式更符合人体工学理念。“无线化”为消费者提供更大的自由度以及更轻便的日常出行方式。这种无线便携、连接方便的耳机迅速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现有的真无线耳机容易出现耳机与耳机盒之间连接产生接触不了的现象,导致两者的电性连接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耳机组件、耳机和耳机座,能够有效增强耳机与耳机座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防止装配误差导致耳机与耳机座之间电性连接时接触不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耳机组件,包括耳机和用于放置耳机的耳机座,其中,耳机至少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耳机座至少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中至少一者为弹性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三连接部能够磁性相吸进行接触,第二连接部与第四连接部能够进行弹性抵接,使得耳机在放置于耳机座时与耳机座进行电性连接。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耳机,包括耳机本体和设置于耳机本体且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用于与耳机座磁性相吸且接触,第二连接部至少用于与耳机座进行弹性抵接,以在耳机放置于耳机座时,使得耳机与耳机座进行电性连接。为解决上述结束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耳机座,包括耳机座体和设置于耳机座体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用于与耳机磁性相吸且接触,第二连接部至少用于与耳机进行弹性抵接,以在耳机放置于耳机座时,使得耳机与耳机座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的耳机组件中,耳机的第一连接部与耳机座的第三连接部能够磁性相吸进行接触,耳机的第二连接部与耳机座的第四连接部能够进行弹性抵接,耳机放置在耳机座时,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磁性相吸的磁力使得第二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进行弹性抵接,保证了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接触,以及第二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接触的稳定性,如此能有效地增强耳机放置于耳机座时的稳定性,第二连接部与第四连接部之间弹性抵接可以有效地减少制造公差和装配误差所带来的接触稳定性不高的问题,防止耳机与耳机座电性连接时接触不良,提高电性连接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耳机组件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本申请耳机组件第一实施例的耳机的一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耳机组件第一实施例的耳机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耳机组件第一实施例的耳机与耳机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耳机组件第一实施例的耳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耳机组件第一实施例的耳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耳机组件第一实施例的耳机与耳机座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耳机组件第一实施例的耳机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申请耳机组件第二实施例的耳机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申请耳机组件第二实施例的耳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申请耳机组件第二实施例的耳机放置于耳机座时的一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申请耳机组件第二实施例的耳机与耳机座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申请耳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申请耳机座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现有的真无线耳机,耳机盒与耳机电性连接时主要采用铜柱接触式充电,此种结构容易出现以下问题:(1)由于使用者在携带耳机盒的过程中易造成晃动容易导致耳机与耳机盒之间连接不稳定,且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由于铜柱的磨损与磕碰,容易导致铜柱高度差异导致无法有效接触;(2)由于耳机在制造过程中存在制造公差和误差,在装配时也存在装配误差,导致在耳机的铜柱与耳机盒的电极在电性连接时,可能无法有效地进行接触;上述问题容易导致耳机盒与耳机电性连接时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连接稳定性差。参阅图1至图8,如图1所示,本申请耳机组件第一实施例所描述的耳机组件1,包括耳机10和用于放置耳机10的耳机座20。耳机10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耳机座20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三连接部21和第四连接部22。其中,第一连接部11与第三连接部21能够磁性相吸进行接触,第二连接部12与第四连接部22能够进行弹性抵接,使得耳机10在放置于耳机座20时与耳机座20进行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耳机10通过第一连接部11与第三连接部21磁性相吸,也即由于磁力作用相互吸引。第二连接部12和第四连接部22中至少一者为弹性连接部,例如第二连接部12可以是弹性连接部,或者第四连接部22可以为弹性连接部,或者第二连接部12和第四连接部22同时为弹性连接部。第二连接部12和第四连接部22之间在接触时,产生弹性压缩,以实现两者弹性抵接。在第一连接部11和第三连接部21磁性相吸的磁力作用下,第二连接部12与第四连接部22进行弹性抵接,第二连接部12与第四连接部22进行弹性抵接后产生弹性压缩(也即两者中至少有一者被弹性压缩),两者的长度之和相较于弹性抵接前变短,实现了耳机10与耳机座20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中采用第一连接部11和第三连接部21磁性相吸并接触,且第二连接部12和第四连接部22弹性抵接的方式能有效地增强耳机10放置于耳机座20时进行电性连接的稳定性,第二连接部12与第四连接部22之间弹性抵接可以有效地避免各对应的连接部在制造、装配或者使用时高度之间产生的误差导致无法进行有效接触等问题,防止耳机10与耳机座20电性连接时产生接触不良,从而有效增强耳机10与耳机座20之间电性连接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和第三连接部21是能够进行磁性相吸且接触导通的。例如第一连接部11和第三连接部21都是具有磁性;或者第一连接部11具有磁性,第三连接部21不具备磁性但能够被磁性吸引;又或者第三连接部21具有磁性,第一连接部11不具备磁性但能够被磁性吸引。在本实施例中,耳机10和耳机座20电性连接,可以用于实现耳机座20对耳机10进行充电,还可以用于实现耳机座20与耳机10的数据交互,比如传输更新数据,对耳机10的固件版本进行更新,又比如传输音乐数据使得耳机10能够从本地的数据库中获取到音乐文件进行播放。当然,耳机10和耳机座20进行电性连接,能够实现的功能不限于本实施例提及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12也可以是具有磁性且可导电的,和/或第四连接部22也可以是具有磁性且可导电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连接部22包括第三磁性导电体221(如图4所示的一种情况:第四连接部22用于与第二连接部12接触的头部为第三磁性导磁体),可以由导磁材料(例如铷铁硼磁)制成,例如第二连接部12与第四连接部22能够进行弹性抵接,同时还能够磁性相吸,以进一步提高耳机10与耳机座20装配的精确度。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耳机10可以进一步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所述耳机至少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用于放置所述耳机的耳机座,所述耳机座至少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中至少一者为弹性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能够磁性相吸进行接触,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至少能够进行弹性抵接,使得所述耳机在放置于所述耳机座时与所述耳机座进行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所述耳机至少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用于放置所述耳机的耳机座,所述耳机座至少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中至少一者为弹性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能够磁性相吸进行接触,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至少能够进行弹性抵接,使得所述耳机在放置于所述耳机座时与所述耳机座进行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进一步包括第一壳体、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一电路板和第一电池,所述第一电路板分别耦接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一电池,且所述第一连接部至少部分裸露于所述第一壳体外,所述第二连接部至少部分裸露于所述第一壳体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在所述第一壳体外裸露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第一壳体外裸露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扬声器,所述第一连接部至少部分裸露于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扬声器的一端的外侧壁,所述第二连接部邻近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扬声器的一端的端部形成有耳机孔,用于与耳机线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磁性导电体和第一镀层,所述第一磁性导电体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镀层包覆于所述第一磁性导电体的外表面;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磁性导电体和第二镀层,所述第二磁性导电体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二镀层包覆于所述第二磁性导电体的外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座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华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