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板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5387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3 19:03
太阳能电池板电路属于供电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板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充放电的控制的太阳能电池板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蓄电池、电源部分、放电反馈部分、充电反馈部分、放电部分、充电部分、负载和太阳能电池板,其结构要点充电反馈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入端口与蓄电池相连,放电反馈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入端口与蓄电池相连;充电反馈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与充电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入端口相连,放电反馈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与放电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入端口相连。

Solar panel circuit

The solar panel circuit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ower supply control, in particular to a solar panel circui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olar panel circuit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charge and discharge control.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battery, a power supply part, a discharge feedback part, a charge feedback part, a discharge part, a charge part, a load and a solar cell panel. The key points of the structure are that the detection signal input port of the charge feedback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ttery, the detection signal input port of the discharge feedback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ttery, the detection signal output port of the charge feedback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charge The detection signal input port of the electric part is connected, and the detection signal output port of the discharge feedback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detection signal input port of the discharge p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能电池板电路
本技术属于供电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板电路。
技术介绍
太阳能电池板是通过吸收太阳光,将太阳辐射能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或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现有太阳能电池板电路的充放电控制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充放电的控制的太阳能电池板电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蓄电池、电源部分、放电反馈部分、充电反馈部分、放电部分、充电部分、负载和太阳能电池板,其结构要点充电反馈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入端口与蓄电池相连,放电反馈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入端口与蓄电池相连;充电反馈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与充电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入端口相连,放电反馈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与放电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入端口相连;电源部分的电能输出端口分别与充电部分的电源端口、放电部分的电源端口、反馈部分的电源端口相连,电源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与蓄电池相连;放电部分的放电控制端口与负载相连;充电部分的充电控制端口分别与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相连;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电源部分包括78M09芯片U1,U1的1脚分别与电容C3一端、电容C1正极、BAT+端、二极管D5阴极相连,二极管D5阳极接SUN+端;电容C1负极分别与电容C3另一端、U1的2脚、地线、电容C4一端、电容C2负极相连,电容C4另一端分别与U1的3脚、电容C2正极相连,U1的3脚为电源部分的电能输出端口。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二极管D5采用1N5399型二极管,电容C1采用220μF电容,电容C3采用104电容,电容C4采用104电容,电容C2采用220μF电容。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充电反馈部分包括LM339芯片U5B和NPN三极管Q4,U5B的11脚分别与变阻器RV2的调节端、变阻器RV2的一端、NPN三极管Q4发射极、电阻R11一端相连,变阻器RV2的另一端接地;U5B的10脚接BAT+端,电阻R11另一端分别与NPN三极管Q4集电极、U5B的3脚、电阻R12一端、+9V端相连,NPN三极管Q4基极分别与U5B的2脚、电阻R12另一端相连,U5B的2脚为充电反馈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U5B的12脚接地。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变阻器RV2采用50K变阻器,电阻R11采用10K电阻,NPN三极管Q4采用9013三极管,电阻R12采用6.8K电阻。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变阻器RV2的阻值设定在20K以上。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放电反馈部分包括LM339芯片U5A和NPN三极管Q1,U5A的5脚分别与变阻器RV1的调节端、变阻器RV1的一端、NPN三极管Q1发射极、电阻R1一端相连,变阻器RV1的另一端接地;U5A的4脚接BAT+端,电阻R1另一端分别与NPN三极管Q1集电极、U5A的3脚、电阻R2一端、+9V端相连,NPN三极管Q1基极分别与U5A的1脚、电阻R2另一端相连,U5A的1脚为放电反馈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U5A的12脚接地。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变阻器RV1采用50K变阻器,电阻R1采用10K电阻,NPN三极管Q1采用9013三极管,电阻R2采用6.8K电阻。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变阻器RV1的电阻值设定在10K。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放电部分包括NE555芯片U2,U2的2脚为放电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入端口,U2的3脚分别与电阻R5一端、电阻R4一端相连,电阻R5另一端接发光二极管D1的阳极,发光二极管D1的阴极接地;电阻R4另一端接NPN三极管Q1基极,NPN三极管Q1发射极接地,NPN三极管Q1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6一端、NMOS管Q2的栅极相连,NMOS管Q2的漏极接负载的负极,负载的正极分别与U2的4脚、U2的8脚、U2的6脚、电阻R6另一端、电源部分的电能输出端口相连;NMOS管Q2的源极接地,U2的1脚接地,U2的5脚通过电容C5接地。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电阻R5和电阻R4采用10K电阻,电容C5采用103电容,三极管Q1采用9013三极管,电阻R6采用10K电阻,NMOS管Q2采用50N60管。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技术所述充电部分包括NE555芯片U3,U3的2脚为充电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入端口,U3的3脚通过电阻R7接发光二极管D2的阳极,发光二极管D2的阴极接地;U3的1脚接地,U3的5脚接变阻器RV3的控制端,变阻器RV3的一端接地,变阻器RV3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3接电源部分的电能输出端口;U3的4、6、8脚接电源部分的电能输出端口;U3的7脚分别与TLP521芯片U4的2脚、发光二极管D3阴极相连,发光二极管D3阳极通过电阻R9分别与电阻R8一端、电源部分的电能输出端口相连,电阻R8另一端U4的1脚;U4的3脚接地,U4的4脚分别与稳压二极管D4阴极、电阻R10一端、NMOS管Q3的栅极相连,电阻R10另一端接电源部分的电能输出端口,稳压二极管D4阳极接地,NMOS管Q3的源极接地,NMOS管Q3的漏极接SUN-端。其次,本技术所述电阻R3、R7、R8、R9、R10采用10K电阻,变阻器RV3采用10K变阻器,NMOS管Q3采用50N60管。另外,本技术所述变阻器RV3调整到5K。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放电反馈部分、充电反馈部分可检测蓄电池与太阳能电池板的电压状态,便于充放电的控制。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图1是本技术电路原理框图。图2是本技术电路原理图。图3、4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包括蓄电池、电源部分、放电反馈部分、充电反馈部分、放电部分、充电部分、负载和太阳能电池板;充电反馈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入端口与蓄电池相连,放电反馈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入端口与蓄电池相连;充电反馈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与充电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入端口相连,放电反馈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与放电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入端口相连;电源部分的电能输出端口分别与充电部分的电源端口、放电部分的电源端口、反馈部分的电源端口相连,电源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与蓄电池相连;放电部分的放电控制端口与负载相连;充电部分的充电控制端口分别与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相连。所述电源部分包括78M09芯片U1,U1的1脚分别与电容C3一端、电容C1正极、BAT+端、二极管D5阴极相连,二极管D5阳极接SUN+端;电容C1负极分别与电容C3另一端、U1的2脚、地线、电容C4一端、电容C2负极相连,电容C4另一端分别与U1的3脚、电容C2正极相连,U1的3脚为电源部分的电能输出端口。所述二极管D5采用1N5399型二极管,电容C1采用220μF电容,电容C3采用104电容,电容C4采用104电容,电容C2采用220μF电容。所述充电反馈部分包括LM339芯片U5B和NPN三极管Q4,U5B的11脚分别与变阻器RV2的调节端、变阻器RV2的一端、NPN三极管Q4发射极、电阻R11一端相连,变阻器RV2的另一端接地;U5B的10脚接BAT+端,电阻R11另一端分别与NPN三极管Q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太阳能电池板电路,包括蓄电池、电源部分、放电反馈部分、充电反馈部分、放电部分、充电部分、负载和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在于充电反馈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入端口与蓄电池相连,放电反馈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入端口与蓄电池相连;充电反馈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与充电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入端口相连,放电反馈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与放电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入端口相连;电源部分的电能输出端口分别与充电部分的电源端口、放电部分的电源端口、反馈部分的电源端口相连,电源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与蓄电池相连;放电部分的放电控制端口与负载相连;充电部分的充电控制端口分别与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太阳能电池板电路,包括蓄电池、电源部分、放电反馈部分、充电反馈部分、放电部分、充电部分、负载和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在于充电反馈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入端口与蓄电池相连,放电反馈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入端口与蓄电池相连;充电反馈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与充电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入端口相连,放电反馈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口与放电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入端口相连;电源部分的电能输出端口分别与充电部分的电源端口、放电部分的电源端口、反馈部分的电源端口相连,电源部分的电能输入端口与蓄电池相连;放电部分的放电控制端口与负载相连;充电部分的充电控制端口分别与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部分包括78M09芯片U1,U1的1脚分别与电容C3一端、电容C1正极、BAT+端、二极管D5阴极相连,二极管D5阳极接SUN+端;电容C1负极分别与电容C3另一端、U1的2脚、地线、电容C4一端、电容C2负极相连,电容C4另一端分别与U1的3脚、电容C2正极相连,U1的3脚为电源部分的电能输出端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D5采用1N5399型二极管,电容C1采用220μF电容,电容C3采用104电容,电容C4采用104电容,电容C2采用220μF电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反馈部分包括LM339芯片U5B和NPN三极管Q4,U5B的11脚分别与变阻器RV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涛李勇姜艳丽闫建国贲冬冬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东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