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环导电式的导线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55351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3 1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滑板车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滑环导电式的导线连接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壳体及导电机构,导电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导电组件,相邻导电组件之间设置有绝缘垫圈;导电组件包括导电转子和第二定子碳刷;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将导电组件设置在壳体内,导电组件包括导电转子和第二定子碳刷,导电转子的内壁紧贴有第一定子碳刷,第一定子碳刷与接电线电性连接,第二定子碳刷紧贴在导电转子的外壁,第二定子碳刷与导电线电性连接;无论带动导电组件内的导电转子向哪个方向转动,均可使导电转子与第二定子碳刷、第一定子碳刷导电导通,从而避免使线束绞缠,也不用使线束外接,防止线束老化和磨损。

A conductor connecting device with conductive slip ri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cooter production, in particular to a conductive wire connecting device of slip ring; the utility model includes a shell and a conductive mechanism, the conductive mechanism includes at least two conductive components, and an insulating washer is arranged between adjacent conductive components; the conductive component includes a conductive rotor and a second stator carbon brush; in the utility model, the conductive component is arranged by In the case, the conductive component includes the conductive rotor and the second stator carbon brush. The inner wall of the conductive rotor is close to a certain carbon brush. The first stator carbon brush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wire, the second stator carbon brush is close to the outer wall of the conductive rotor, and the second stator carbon brush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ducting wire. No matter which direction the conductive rotor in the conductive component is driven to rotate, the conductive rotor can rotate The stator is conductive to the second stator carbon brush and the first stator carbon brush, so as to avoid stranding the harness and external connection of the harness, so as to prevent aging and wear of the harn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环导电式的导线连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滑板车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滑环导电式的导线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滑板车是继传统滑板之后的又一滑板运动的新型产品形式。滑板车由于速度适中,好学易操纵,有刹车装置(踩后轮刹车),如果只是平时代步、普通娱乐,一般情况下不容易摔倒,所以它适合多种年龄层的使用,特别在青少年中更是让人爱不释手,以拥有一车辆为荣;滑板车对青少年正在发育完善的平衡系统更是有良好的锻炼效果。滑板车目前的传统接线方式为直接电缆接线,在产品很多需要转动的关节位置为了避免线束在转动时线束绞缠、拉断,必须将线束外接,不好隐藏,从而使其受使用限制条件多,转动位置线束必须外漏,影响外观,易使外漏线缆容易老化、磨损,导致设备故障,使得其电缆接线方式应用不广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所述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滑环导电式的导线连接装置,其通过将导电组件设置在壳体内,无论带动导电组件内的导电转子向哪个方向转动,均可使导电转子与第二定子碳刷、第一定子碳刷导电导通,从而避免使线束绞缠,也不用使线束外接,防止线束老化和磨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滑环导电式的导线连接装置,其中,包括壳体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导电机构,所述导电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导电组件,相邻所述导电组件之间设置有绝缘垫圈;所述导电组件包括导电转子和第二定子碳刷,所述导电转子的内壁紧贴有第一定子碳刷,所述第一定子碳刷与接电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定子碳刷紧贴在所述导电转子的外壁,所述第二定子碳刷与导电线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承载机构,所述承载机构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处于所述导电转子内用于顶住所述第一定子碳刷,所述第二轴承套在所述导电转子上使所述第二定子碳刷处于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导电转子之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轴承上套接有轴承座。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轴承座上套接有绝缘套。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上盖,所述上盖设置有通孔,所述导电机构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上盖连接在所述外壳上且盖住所述导电机构。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套的外壁上设置有滑键槽,所述上盖上设置有滑键孔,滑键可穿过所述滑键孔卡接在所述滑键槽内。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凸环,所述轴承座上设置有第二凸环,所述第二凸环可贴在所述第一凸环上。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套上设置有第三凸环,所述第三凸环可贴在所述第二凸环上。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组件的数量为五个。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转子为线铜转子。在本技术中,通过将导电组件设置在壳体内,导电组件包括导电转子和第二定子碳刷,导电转子的内壁紧贴有第一定子碳刷,第一定子碳刷与接电线电性连接,第二定子碳刷紧贴在导电转子的外壁,第二定子碳刷与导电线电性连接;无论带动导电组件内的导电转子向哪个方向转动,均可使导电转子与第二定子碳刷、第一定子碳刷导电导通,从而避免使线束绞缠,也不用使线束外接,防止线束老化和磨损。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导电转子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绝缘垫圈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绝缘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导电结构,11-导电组件,12-绝缘垫圈,13-导电转子,14-第一定子碳刷,15-第二定子碳刷,16-导电线,17-接电线,2-壳体,3-承载机构,31-第一轴承,32-第二轴承,33-轴承座,34-绝缘套,35-滑键槽,36-第二凸环,37-第三凸环,4-外壳,5-上盖,51-通孔,52-滑键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滑环导电式的导线连接装置,包括壳体2及设置在壳体2内的导电机构1,导电机构1包括至少两个导电组件11,相邻导电组件11之间设置有绝缘垫圈12,从而避免相邻导电互通导致短路。如图1所示,导电组件11包括导电转子13和第二定子碳刷14,导电转子13的内壁紧贴有第一定子碳刷15,第一定子碳刷15与接电线17电性连接,第二定子碳刷14紧贴在导电转子13的外壁,第二定子碳刷14与导电线16电性连接,导电转子13转动,第一定子碳刷15和第二定子碳刷14不动,从而避免线束绞缠。在本技术中,通过将导电组件11设置在壳体内,导电组件11包括导电转子13和第二定子碳刷14,导电转子13的内壁紧贴有第一定子碳刷15,第一定子碳刷15与接电线17电性连接,第二定子碳刷14紧贴在导电转子13的外壁,第二定子碳刷14与导电线16电性连接;无论带动导电组件11内的导电转子13向哪个方向转动,均可使导电转子13与第二定子碳刷14、第一定子碳刷15导电导通,从而避免使线束绞缠,也不用使线束外接,防止线束老化和磨损。在本技术内,如图1和图4所示,相邻导电组件11之间设置有绝缘垫圈12,绝缘垫圈12进行防短路设置。在本技术内,为了更好地支撑导电机构1,在壳体2内设置有承载机构3,承载机构3包括第一轴承31和第二轴承32,第一轴承31处于导电转子13内用于顶住第一定子碳刷15,第二轴承32套在导电转子13上使第二定子碳刷14处于第二轴承32与导电转子13之间,使得第一定子碳刷15和第二定子碳刷14固定住紧贴住导电转子13,导电转子13在外接装置的带动下,无论导电转子13转向哪个方向,均使得第一定子碳刷15和第二定子碳刷14导电导通。为了更好地套住第二轴承32,在第二轴承32上套接有轴承座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环导电式的导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导电机构,所述导电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导电组件,相邻所述导电组件之间设置有绝缘垫圈;所述导电组件包括导电转子和第二定子碳刷,所述导电转子的内壁紧贴有第一定子碳刷,所述第一定子碳刷与接电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定子碳刷紧贴在所述导电转子的外壁,所述第二定子碳刷与导电线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环导电式的导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导电机构,所述导电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导电组件,相邻所述导电组件之间设置有绝缘垫圈;所述导电组件包括导电转子和第二定子碳刷,所述导电转子的内壁紧贴有第一定子碳刷,所述第一定子碳刷与接电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定子碳刷紧贴在所述导电转子的外壁,所述第二定子碳刷与导电线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环导电式的导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承载机构,所述承载机构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处于所述导电转子内用于顶住所述第一定子碳刷,所述第二轴承套在所述导电转子上使所述第二定子碳刷处于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导电转子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滑环导电式的导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上套接有轴承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滑环导电式的导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上套接有绝缘套。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家保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安尚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