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光调焦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5205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3 1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补光调焦头,用于安装在摄像摄影用的补光灯上,包括内壳、外壳、固定组件、透镜和灯罩;外壳套设在内壳的外侧,且外壳的内表面上开设有散热槽;其中,内壳的外表面围合散热槽以形成散热通道;固定组件安装在外壳的前侧;透镜安装在固定组件上;灯罩安装在固定组件的前侧;其中,补光灯发出的光线从内壳射入补光调焦头,依次经过内壳、透镜、灯罩后射出补光调焦头,光线经过内壳时,发出的热量透过内壳进入散热通道,并从散热通道流出补光调焦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避免内壳和外壳出现漏光的情况,且也减小了补光调焦头的体积,使得补光调焦头的结构更加紧凑。

A light compensating and focusing head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light compensating and focusing head, which is used to install on the light compensating lamp for photography, including an inner shell, a shell, a fixed component, a lens and a lamp cover; the shell is sleev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inner shell, and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heat sink; wherei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inner shell encloses the heat sink to form a heat sink; the fixed component is installed on the front side of the shell; the lens is installed On the fixed component, the lampshade is installed on the front side of the fixed component, wherein, the light emitted by the light compensating lamp enters the light compensating and focusing head from the inner shell, passes through the inner shell, lens and lampshade in turn, and then emits the light compensating and focusing head. When the light passes through the inner shell, the heat emitted enters the heat dissipation passage through the inner shell, and flows out the light compensating and focusing head from the heat dissipation passage. The utility model can avoid the light leakage of the inner shell and the outer shell, and also reduces the volume of the light compensating and focusing head, so that the structure of the light compensating and focusing head is more compa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补光调焦头
本技术涉及摄像摄影的补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补光调焦头。
技术介绍
补光调焦头是一种用于安装在补光灯上调节补光灯焦距的结构。现有技术中,补光调焦头的壳体上安装了散热结构后,壳体容易出现漏光的情况,使得用户使用补光调焦头时,体验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补光调焦头。本技术提出一种补光调焦头,用于安装在摄像摄影用的补光灯上,所述补光调焦头包括:内壳;外壳,套设在所述内壳的外侧,且所述外壳的内表面上开设有散热槽;其中,所述内壳的外表面围合所述散热槽以形成散热通道;固定组件,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前侧;透镜,安装在所述固定组件上;灯罩,安装在所述固定组件的前侧;其中,所述补光灯发出的光线从所述内壳射入所述补光调焦头,依次经过所述内壳、所述透镜、所述灯罩后射出所述补光调焦头,所述光线经过所述内壳时,发出的热量透过所述内壳进入所述散热通道,并从所述散热通道流出所述补光调焦头。进一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后盖,与所述外壳固定联接;前盖,将所述透镜压设在所述后盖上。进一步,所述后盖环形布置有多个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开设有第一阶梯以及第二阶梯,所述第一阶梯位于所述第二阶梯的前侧,所述前盖将所述透镜压设在所述第一阶梯上。进一步,所述补光调焦头还包括扩散板,所述透镜将所述扩散压设在所述第二阶梯上。进一步,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为圆筒形状。进一步,所述后盖包括:侧板,为环形形状,且与所述外壳的前侧固定联接;支撑板,凸设在所述侧板的内表面上;其中,所述支撑块布置在所述支撑板的前侧上,且位于所述侧板环绕围合形成的安装空间内。进一步,所述侧板的后侧局部下沉形成环形的第一限位槽,所述支撑板的外表面凸设有第一限位壁;所述外壳前侧凹设有第二限位槽并凸设有第二限位壁;其中,所述第一限位壁对应插入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所述第二限位壁对应插入所述第一限位槽内。进一步,所述灯罩包括:侧壁,为环形形状;安装壁,凸设在所述侧壁的内表面,且与所述侧板的前侧固定联接;其中,所述安装壁位于所述侧壁的后端,以使所述侧壁的前侧到所述侧壁的后侧之间形成装配空间。进一步,所述内壳的外表面开设有螺纹槽,所述外壳的内表面对应所述螺纹槽开设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部分插入所述螺纹槽内;其中,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在所述限位条和所述螺纹槽的限制下相互转动时,可以调整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的相对位置。进一步,所述内壳的后端凸设有连接壁,所述连接壁的外表面凸设有多个固定突起,所述补光调焦头通过所述连接壁和所述固定突起安装在所述补光灯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外壳的内表面上开设有散热槽;内壳的外表面围合散热槽形成散热通道,光线经过内壳时,发出的热量透过内壳进入散热通道,并从散热通道流出补光调焦头,以达到散热效果;散热通道隐藏在内壳和外壳之间,避免了在内壳和外壳的壳壁上开设间隙或孔状结构来安装散热装置,使得补光调焦头在保证散热效果的同时,还可以避免内壳和外壳出现漏光的情况,另外,由于散热通道由内壳和外壳改装而成,无需增加其他散热装置,也减小了补光调焦头的体积,使得补光调焦头的结构更加紧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补光调焦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补光调焦头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补光调焦头的后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补光调焦头的爆炸图;图5是图4中一种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中一种后盖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4中一种后盖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水平、竖直等)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所述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所述的“设置”、“设置于”、“设于”可以是直接设于,也可以是间接设于。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参见图1至图7,图1至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补光调焦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补光调焦头用于安装在摄像摄影用的补光灯上,包括内壳60、外壳50、固定组件20、透镜30和灯罩10;外壳50套设在内壳60的外侧,且外壳50的内表面上开设有散热槽51;其中,内壳60的外表面围合散热槽51以形成散热通道506;固定组件20安装在外壳50的前侧;透镜30安装在固定组件20上;灯罩10安装在固定组件20的前侧;其中,补光灯发出的光线从内壳60射入补光调焦头,依次经过内壳60、透镜30、灯罩10后射出补光调焦头,光线经过内壳60时,发出的热量透过内壳60进入散热通道506,并从散热通道506流出补光调焦头。在本实施例中,外壳50的内表面上开设有散热槽51;内壳60的外表面围合散热槽51形成散热通道506,光线经过内壳60时,发出的热量透过内壳60进入散热通道506,并从散热通道506流出补光调焦头,以达到散热效果;散热通道506隐藏在内壳60和外壳50之间,避免了在内壳60和外壳50的壳壁上开设间隙或孔状结构来安装散热装置,使得补光调焦头在保证散热效果的同时,还可以避免内壳60和外壳50出现漏光的情况,另外,由于散热通道506由内壳60和外壳50改装而成,无需增加其他散热装置,也减小了补光调焦头的体积,使得补光调焦头的结构更加紧凑。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例如本实施例中,固定组件20包括后盖22和前盖21;后盖22与外壳50固定联接;前盖21将透镜30压设在后盖22上,以将透镜30固定。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例如本实施例中,后盖22环形布置有多个支撑块80,支撑块80上开设有第一阶梯81以及第二阶梯82,第一阶梯81位于第二阶梯82的前侧,前盖21将透镜30压设在第一阶梯81上。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例如本实施例中,补光调焦头还包括扩散板40,透镜30将扩散压设在第二阶梯82上。在本实施例中,扩散板40是一种用于将光扩散的透明板。在其他实施例中,补光调焦头也可以不安装扩散板40,通过第一阶梯81和前盖21配合即可将透镜30固定。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例如本实施例中,内壳60和外壳50为圆筒形状。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例如本实施例中,后盖22包括侧板221和支撑板222;侧板221为环形形状,且与外壳50的前侧固定联接;支撑板222凸设在侧板221的内表面上;其中,支撑块80布置在支撑板222的前侧上,且位于侧板2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补光调焦头,用于安装在摄像摄影用的补光灯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调焦头包括:内壳;外壳,套设在所述内壳的外侧,且所述外壳的内表面上开设有散热槽;其中,所述内壳的外表面围合所述散热槽以形成散热通道;固定组件,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前侧;透镜,安装在所述固定组件上;灯罩,安装在所述固定组件的前侧;其中,所述补光灯发出的光线从所述内壳射入所述补光调焦头,依次经过所述内壳、所述透镜、所述灯罩后射出所述补光调焦头,所述光线经过所述内壳时,发出的热量透过所述内壳进入所述散热通道,并从所述散热通道流出所述补光调焦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补光调焦头,用于安装在摄像摄影用的补光灯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调焦头包括:内壳;外壳,套设在所述内壳的外侧,且所述外壳的内表面上开设有散热槽;其中,所述内壳的外表面围合所述散热槽以形成散热通道;固定组件,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前侧;透镜,安装在所述固定组件上;灯罩,安装在所述固定组件的前侧;其中,所述补光灯发出的光线从所述内壳射入所述补光调焦头,依次经过所述内壳、所述透镜、所述灯罩后射出所述补光调焦头,所述光线经过所述内壳时,发出的热量透过所述内壳进入所述散热通道,并从所述散热通道流出所述补光调焦头。2.如权利要求1所述补光调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后盖,与所述外壳固定联接;前盖,将所述透镜压设在所述后盖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补光调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环形布置有多个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开设有第一阶梯以及第二阶梯,所述第一阶梯位于所述第二阶梯的前侧,所述前盖将所述透镜压设在所述第一阶梯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补光调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调焦头还包括扩散板,所述透镜将所述扩散压设在所述第二阶梯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补光调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为圆筒形状。6.如权利要求5所述补光调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包括:侧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志祥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图立方影视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