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望式镜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55198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3 1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潜望式镜头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一侧的透镜模块,具有沿着第一方向的光轴;设置在所述底座另一侧的棱镜模块,包括棱镜单元承载座、以及容置在所述棱镜单元承载座内的棱镜单元;以及外盖;其中,在所述棱镜单元承载座的外表面设有向外延伸的连接轴;所述棱镜单元的一部分延伸出所述棱镜单元承载座之外,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避位孔,所述棱镜单元的底部被部分容纳在所述底座的避位孔内。该潜望式镜头装置可进一步缩减体积。

Periscope lens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eriscope lens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lens module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base, having an optical axis along the first direction, a prism module arrange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base, including a prism unit bearing base, a prism unit contained in the prism unit bearing base, and an outer cover, wherein, the lens module arrange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base has a prism unit bearing base The outer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shaft extending outwards; a part of the prism unit extends beyond the bearing base of the prism unit, and a avoidance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and the bottom of the prism unit is partially contained in the avoidance hole of the base. The periscope lens device can further reduce the volu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潜望式镜头装置
本技术涉及镜头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潜望式镜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很多便携式电子设备都设置有镜头。图1是本申请人已申请但尚未公开的一种潜望式镜头装置1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潜望式镜头装置10包括成像单元(未图示)、棱镜驱动模块11、透镜驱动模块13、棱镜盖体15、透镜盖体17以及二个轴体19。棱镜驱动模块11与透镜驱动模块13是彼此独立的模块,且可通过这些轴体19彼此连接。组装时,将棱镜驱动模块11组入棱镜盖体15,将透镜驱动模块13组入透镜盖体17,并在棱镜驱动模块11和透镜驱动模块13之间点胶,从而将两者固定。随着潜望式镜头装置的不断发展,各个模块之间的组装和连接方式也正在发生变化,同时也需要有新的组装结构出现以进一步缩减潜望式镜头装置的体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潜望式镜头装置,其能够进一步缩减体积。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潜望式镜头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一侧的透镜模块,具有沿着第一方向的光轴;设置在所述底座另一侧的棱镜模块,包括棱镜单元承载座、以及容置在所述棱镜单元承载座内的棱镜单元;以及外盖;其中,在所述棱镜单元承载座的外表面设有向外延伸的连接轴;所述棱镜单元的一部分延伸出所述棱镜单元承载座之外,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避位孔,所述棱镜单元的底部被部分容纳在所述底座的避位孔内。根据本技术所述的潜望式镜头装置,在所述棱镜单元承载座的外表面设置有凹处,所述连接轴从所述凹处内向外延伸,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凸块,在所述凸块上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与所述棱镜模块的连接轴配合;所述避位孔设置在所述凸块之间。根据本技术所述的潜望式镜头装置,所述棱镜单元延伸超出所述棱镜单元承载座前端的端壁,且所述棱镜单元的底部下沿超出所述棱镜单元承载座的底面,所述连接轴的端部不凸伸出所述棱镜单元承载座的外表面。根据本技术所述的潜望式镜头装置,所述凸块位于所述透镜模块和所述棱镜模块之间,所述凹处设置在棱镜单元承载座的外表面下部、靠近所述透镜模块的一角上。根据本技术所述的潜望式镜头装置,所述外盖包括覆盖在所述透镜模块上的第一外盖、以及覆盖在所述棱镜模块上的第二外盖,在所述棱镜单元承载座的外表面设置有凹处,所述连接轴从所述凹处内向外延伸,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凸块,在所述凸块上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与所述棱镜模块的连接轴配合。根据本技术所述的潜望式镜头装置,该第一外盖包括第一前壁、第一后壁、连接在第一前壁和第一后壁之间的第一顶壁、第一左侧壁、第一右侧壁,在第一前壁上,开设有供光线通过的孔;在第一顶壁上,开设有容纳口,该容纳口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深度仅占所述第一顶壁的一部分;在所述第一后壁上,开设有供光线通过的开口,所述开口从上至下贯穿整个所述第一后壁,且所述容纳口与所述开口连通。根据本技术所述的潜望式镜头装置,所述第二外盖包括第二左侧壁、第二右侧壁、以及连接在第二左侧壁和第二右侧壁之间的第二顶壁和第二后壁,所述第二顶壁上设有供光线进入棱镜单元的透光孔,所述第二顶壁还包括延伸部分,所述延伸部分沿着所述第一方向朝向所述透镜模块延伸,且所述延伸部分与所述第一外盖上的容纳口配合。根据本技术所述的潜望式镜头装置,所述第一外盖和第二外盖通过胶合剂固定。根据本技术所述的潜望式镜头装置,所述外盖包括左侧壁、右侧壁、以及连接在左侧壁和右侧壁之间的顶壁和后壁,在所述顶壁上设置有供光线通过的透光孔,在所述外盖上设置有与所述透镜模块对应的点胶孔、以及与所述棱镜模块对应的点胶槽。根据本技术所述的潜望式镜头装置,更包括成像单元,所述底座包括平板状部分、以及连接在所述平板状部分上的框体状部分,所述成像单元、所述透镜模块以及所述棱镜模块沿着所述光轴依序排列并固定在所述框体状部分内。根据本技术所述的潜望式镜头装置,在所述框体状部分上,对应所述连接轴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轴位于所述连接孔内。实施本技术的潜望式镜头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棱镜单元的底部被部分容纳在底座上的避位孔内,因此不需要对棱镜单元的底部进行切削处理,同时不会增加镜头装置的厚度。由于棱镜模块的连接轴与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外表面平齐,可以避免现有的镜头装置中连接轴从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外表面凸出、导致镜头装置的宽度增加的缺陷,进一步减小镜头的体积。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现有的一种镜头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潜望式镜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潜望式镜头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潜望式镜头装置的另一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潜望式镜头装置的又一分解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潜望式镜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潜望式镜头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潜望式镜头装置的另一分解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潜望式镜头装置的又一分解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中潜望式镜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中潜望式镜头装置的棱镜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中潜望式镜头装置的底座的框体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潜望式镜头装置20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潜望式镜头装置20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潜望式镜头装置20的另一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潜望式镜头装置20的又一分解示意图。如图2-5所示,本技术的潜望式镜头装置20包括底座21、设置在底座21一侧的透镜模块22、设置在底座21另一侧的棱镜模块23、成像单元、以及外盖。该外盖包括覆盖在透镜模块22上的第一外盖24、以及覆盖在棱镜模块23上的第二外盖25。其中底座21大致呈平板状,整体仅包括平板状部分。透镜模块22包括固定设置在底座21上的透镜单元固定件221、可移动地连接在透镜单元固定件221上的透镜单元载体222、以及固定在透镜单元载体222内的透镜单元223。其中透镜单元223具有沿着第一方向X的光轴,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一方向X即前后方向。透镜单元固定件221可以与底座21一体成型。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透镜单元固定件221包括关于光轴对称的两部分,这两部分分别固定在底座21的左右两侧。透镜单元载体222被容纳在透镜单元固定件221内,且通过固定在其顶部一端的弹片连接在透镜单元固定件221的顶部。该透镜模块22还包括驱动透镜单元载体222相对于透镜单元固定件221在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第三方向Z上运动的驱动件,该驱动件可以包括固定在透镜单元载体222和透镜单元固定件221其中一者上的磁石、以及固定在另一者上的线圈。当透镜单元载体222相对于透镜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潜望式镜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一侧的透镜模块,具有沿着第一方向的光轴;设置在所述底座另一侧的棱镜模块,包括棱镜单元承载座、以及容置在所述棱镜单元承载座内的棱镜单元;以及外盖;其中,在所述棱镜单元承载座的外表面设有向外延伸的连接轴;所述棱镜单元的一部分延伸出所述棱镜单元承载座之外,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避位孔,所述棱镜单元的底部被部分容纳在所述底座的避位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潜望式镜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一侧的透镜模块,具有沿着第一方向的光轴;设置在所述底座另一侧的棱镜模块,包括棱镜单元承载座、以及容置在所述棱镜单元承载座内的棱镜单元;以及外盖;其中,在所述棱镜单元承载座的外表面设有向外延伸的连接轴;所述棱镜单元的一部分延伸出所述棱镜单元承载座之外,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避位孔,所述棱镜单元的底部被部分容纳在所述底座的避位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望式镜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棱镜单元承载座的外表面设置有凹处,所述连接轴从所述凹处内向外延伸,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凸块,在所述凸块上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与所述棱镜模块的连接轴配合;所述避位孔设置在所述凸块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潜望式镜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单元延伸超出所述棱镜单元承载座前端的端壁,且所述棱镜单元的底部下沿超出所述棱镜单元承载座的底面,所述连接轴的端部不凸伸出所述棱镜单元承载座的外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潜望式镜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位于所述透镜模块和所述棱镜模块之间,所述凹处设置在棱镜单元承载座的外表面下部、靠近所述透镜模块的一角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望式镜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包括覆盖在所述透镜模块上的第一外盖、以及覆盖在所述棱镜模块上的第二外盖,在所述棱镜单元承载座的外表面设置有凹处,所述连接轴从所述凹处内向外延伸,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凸块,在所述凸块上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与所述棱镜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国泉
申请(专利权)人: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