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插拔的调光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4999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3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插拔的调光电源,包括本体和第一外壳,所述本体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的左端忧伤之下依次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卡块与导电内芯间隙配合并深入插孔内,所述滑块的上表面与弹性块相贴合,所述弹性块的上表面与塞块相贴合,所述塞块与滑槽螺纹相连。该可插拔的调光电源,通过滑块、卡块、弹性块和塞块的配合,使滑块和卡块在弹性块的作用下始终与外接插头卡接,从而使外接插头不会脱出,以保证本体的稳定工作,以通过拔插外接插头实现调关电源与外界的连接与断开,从而缩短了连接与拆卸的时间,为操作者带来了方便,增加了工作效率,使用方法简单,实用性强,便于推广。

A pluggable dimming power suppl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luggable dimming power supply, which comprises a body and a first shell,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body is sleeved with a first shell, the left end of the first shell is sad, and two through holes are successively opened under the left end of the first shell, the gap between the card block and the conductive inner core is matched and integrated into the plug hole,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slider is fitted with the elastic block, an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elastic block is connected with the plug block The plug block is connected with the sliding groove thread. The pluggable dimming power supply,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of slider, card block, elastic block and plug block, makes the slider and card block always connect with the external plug under the function of elastic block, so that the external plug does not come out, so as to ensure the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body, so as to realize the connection and disconnection between the dimming power supply and the external by pulling and inserting the external plug, thus shortening the time of connection and disassembly, for operation The author has brought convenience, increased work efficiency, simple use method, strong practicability and easy promo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插拔的调光电源
本技术涉及可插拔的调光电源
,具体为一种可插拔的调光电源。
技术介绍
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源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例如专利号为CN201820293884.8的专利,包括无线调光模块、0-10V调光模块、电阻调光模块及电压跟随器,所述处理器MCU根据两路电压参考信号对应的生成两路PWM控制信号来控制LED灯的亮度。虽然解决了现有单一调光方式给用户造成不便的问题,并且满足不同用户对调光电源的需求。但是其与外接线路的连接方式仍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插拔的调光电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插拔的调光电源,包括本体和第一外壳,所述本体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的左端忧伤之下依次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第一外壳的通孔右侧通第一螺钉与套壳相固接,所述套壳的内部开设有内孔,所述内孔与导电内芯相贴合,所述导电内芯的内部开设有插孔,所述导电内芯的插孔靠右位置固接有橡胶圈,所述导电内芯的右端与导线的左端相贴合,所述导线与压板相套接,所述压板通过第二螺钉与套壳的右端相固接,所述套壳的侧面均匀开设有多个滑槽,多个所述滑槽均与滑块滑动卡接,所述滑块的底端与卡块一体成型,所述卡块与导电内芯间隙配合并深入插孔内,所述滑块的上表面与弹性块相贴合,所述弹性块的上表面与塞块相贴合,所述塞块与滑槽螺纹相连。优选的,所述第一外壳的左端通过凸块与第二外壳相卡接,所述第二外壳的左上角及右下角均固接有拉杆,所述第二外壳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均固接有橡胶垫。优选的,所述第一外壳的外表面镀有防锈镀层。优选的,所述压板的对应第二螺钉位置塞有橡胶塞。优选的,所述第一外壳的对应通孔的位置固接有橡胶套。优选的,所述拉杆的外表面加工有防滑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可插拔的调光电源,通过导电内芯、导线和本体的配合,使本体能够与外接线路相连通,通过滑块、卡块、弹性块和塞块的配合,使滑块和卡块在弹性块的作用下始终与外接插头卡接,从而使外接插头不会脱出,以保证本体的稳定工作,以通过拔插外接插头实现调关电源与外界的连接与断开,从而缩短了连接与拆卸的时间,为操作者带来了方便,增加了工作效率,使用方法简单,实用性强,便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第二外壳和拉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通孔和导电内芯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塞块和弹性块结构示意图。图中:1、本体,2、第一外壳,3、通孔,4、第一螺钉,5、套壳,6、内孔,7、导电内芯,8、插孔,9、橡胶圈,10、导线,11、第二螺钉,12、压板,13、滑槽,14、滑块,15、卡块,16、弹性块,17、塞块,18、第二外壳,19、凸块,20、拉杆,21、橡胶垫,22、防锈镀层,23、橡胶塞,24、橡胶套,25、防滑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插拔的调光电源,包括本体1和第一外壳2,本体1为调光电源,其工作方式与对比文件中的整体机构完全相同,本体1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外壳2,第一外壳2对本体1起到保护作用,第一外壳2的左端忧伤之下依次开设有两个通孔3,通孔3使外接插头能够由通孔3插入,第一外壳2的通孔3右侧通第一螺钉4与套壳5相固接,套壳5的内部开设有内孔6,内孔6与导电内芯7相贴合,导电内芯7的内部开设有插孔8,外接插头能够插入插孔8并与导电内芯7相连,导电内芯7的插孔8靠右位置固接有橡胶圈9,橡胶圈9能够增加摩擦力,使外接插头不易脱出,导电内芯7的右端与导线10的左端相贴合,导线10、导电内芯7和外接插头能够形成通路,导线10与压板12相套接,压板12使导电内芯7无法草丛套壳5内脱出,压板12通过第二螺钉11与套壳5的右端相固接,套壳5的侧面均匀开设有多个滑槽13,多个滑槽13均与滑块14滑动卡接,滑块14能够沿滑槽13滑动,滑块14的底端与卡块15一体成型,滑块14能够在卡块15的作用下运动,卡块15与导电内芯7间隙配合并深入插孔8内,卡块15能够与外接插头卡接,从而使外接插头无法从插孔8内脱出,滑块14的上表面与弹性块16相贴合,弹性块16的材质为橡胶,弹性块16使滑块14推动卡块15始终与外接插头卡接,从而使外接插头始终在插孔8内,弹性块16的上表面与塞块17相贴合,塞块17使弹性块16无法从滑槽13内脱出,塞块17与滑槽13螺纹相连,第一外壳2的左端通过凸块19与第二外壳18相卡接,第二外壳18的左上角及右下角均固接有拉杆20,拉杆20便于第二外壳18的取下,第二外壳18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均固接有橡胶垫21,橡胶垫21能够增加摩擦力,便于第二外壳18的取下,第一外壳2的外表面镀有防锈镀层22,防锈镀层22为铬镀层,压板12的对应第二螺钉11位置塞有橡胶塞23,橡胶塞23对第二螺钉11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第一外壳2的对应通孔3的位置固接有橡胶套24,橡胶套24对外接插头与通孔3的连接处起到一定程度的密封作用,拉杆20的外表面加工有防滑纹25,防滑纹25能够增加摩擦力,便于拉杆20的拉动。当本体1需要使用时,同时拉动两端的拉杆20,使拉杆20牵引第二外壳18上的凸块19与第一外壳2分离,从而使第二外壳18从第一外壳2上取下,进而使通孔3露出,将外接插头沿通孔3插入第一外壳2的内部,外接插头经过通孔3进入导电内芯7的插孔8内,外接插头在导电内芯7的插孔8内移动时,外接插头推动卡块15向垂直径向远离外接插头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卡块15推动滑块14在滑槽13内滑动,进而使滑块14在卡块15的带动下将弹性块16压缩,外接插头继续向插孔8内插入,当外接插头完全插入插孔8内时,滑块14在弹性块16的作用下向轴线方向线滑动,从而使滑块14推动卡块15向轴线方向滑动,进而使卡块15与外接插头卡接,通过上述操作,使外接插头、导电内芯7、导线10和本体1形成通路,从而实现整体机构的工作,当使用完毕后,将外接插头拔出,并将第二外壳18复位即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插拔的调光电源,包括本体(1)和第一外壳(2),所述本体(1)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2)的左端忧伤之下依次开设有两个通孔(3),所述第一外壳(2)的通孔(3)右侧通第一螺钉(4)与套壳(5)相固接,所述套壳(5)的内部开设有内孔(6),所述内孔(6)与导电内芯(7)相贴合,所述导电内芯(7)的内部开设有插孔(8),所述导电内芯(7)的插孔(8)靠右位置固接有橡胶圈(9),所述导电内芯(7)的右端与导线(10)的左端相贴合,所述导线(10)与压板(12)相套接,所述压板(12)通过第二螺钉(11)与套壳(5)的右端相固接,所述套壳(5)的侧面均匀开设有多个滑槽(13),多个所述滑槽(13)均与滑块(14)滑动卡接,所述滑块(14)的底端与卡块(15)一体成型,所述卡块(15)与导电内芯(7)间隙配合并深入插孔(8)内,所述滑块(14)的上表面与弹性块(16)相贴合,所述弹性块(16)的上表面与塞块(17)相贴合,所述塞块(17)与滑槽(13)螺纹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插拔的调光电源,包括本体(1)和第一外壳(2),所述本体(1)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2)的左端忧伤之下依次开设有两个通孔(3),所述第一外壳(2)的通孔(3)右侧通第一螺钉(4)与套壳(5)相固接,所述套壳(5)的内部开设有内孔(6),所述内孔(6)与导电内芯(7)相贴合,所述导电内芯(7)的内部开设有插孔(8),所述导电内芯(7)的插孔(8)靠右位置固接有橡胶圈(9),所述导电内芯(7)的右端与导线(10)的左端相贴合,所述导线(10)与压板(12)相套接,所述压板(12)通过第二螺钉(11)与套壳(5)的右端相固接,所述套壳(5)的侧面均匀开设有多个滑槽(13),多个所述滑槽(13)均与滑块(14)滑动卡接,所述滑块(14)的底端与卡块(15)一体成型,所述卡块(15)与导电内芯(7)间隙配合并深入插孔(8)内,所述滑块(14)的上表面与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铭一兴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