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立柱及升降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4907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3 1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升降立柱及升降平台,包括内管、中管、外管及传动总成,中管与内管之间设有第一静滑块,中管与外管之间设有第二静滑块,第一静滑块上设有第一定位柱,第二静滑块上设有第二定位柱,内管上设有与第一定位柱配合的第一定位孔,中管上设有与第二定位柱配合的第二定位孔,第一静滑块和第二静滑块均设有多个,第一静滑块的长度为L1,第二静滑块的长度为L2,30mm≤L1≤200mm,30mm≤L2≤200mm,第一静滑块与中管、内管的接触长度较长,第二静滑块与中管、外管的接触长度较长,只需要设置一组第一静滑块和一组第二静滑块即可保证移动稳定,减少了内管和中管上的毛刺,避免升降过程中因毛刺发生回退,使得升降立柱的升降更加可靠。

A lifting column and platfor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lifting column and a lifting platform, which comprises an inner tube, a middle tube, an outer tube and a transmission assembly. A first static sliding block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middle tube and the inner tube, a second static sliding block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middle tube and the outer tube, a first positioning column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static sliding block, a second positioning column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static sliding block, a first positioning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tube which is matched with the first positioning column, and a first positioning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middle tube The second positioning hole matched with the second positioning column is provided. The first static slider and the second static slider are both provided with multiple. The length of the first static slider is L1, the length of the second static slider is L2, 30mm \u2264 L1 \u2264 200mm, 30mm \u2264 L2 \u2264 200mm. The contact length of the first static slider with the middle pipe and the inner pipe is longer, and the contact length of the second static slider with the middle pipe and the outer pipe is longer. Only one group of the first static slider needs to be set The static slider and a group of second static slider can ensure stable movement, reduce the burr on the inner tube and the middle tube, avoid the burr back in the lifting process, and make the lifting of the lifting column more reli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立柱及升降平台
本技术涉及升降立柱
,尤其涉及一种升降立柱及升降平台。
技术介绍
升降立柱因高度可调、搬运方便的优点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地应用,目前升降立柱的内管与中管之间、中管与外管之间都会安装静滑块,静滑块一般设置两组,两组静滑块上下间隔一定距离,两组静滑块对相邻的两个管起到支撑的作用,使得内管与中管之间、中管与外管之间的移动更加稳定,不会产生晃动,一般静滑块上设有定位轴,内管和中管上设置定位孔,静滑块通过定位轴与定位孔配合固定在两个管之间,现有的升降立柱为安全考虑都设置了遇阻回退的功能,定位孔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毛刺,升降立柱在升降过程中定位孔上的毛刺容易产生摩擦,使得升降立柱产生回退,导致升降立柱的升降不够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可靠的升降立柱及升降平台。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升降立柱,包括内管、中管、外管及可伸缩的传动总成,中管与内管之间设有第一静滑块,中管与外管之间设有第二静滑块,第一静滑块上设有第一定位柱,第二静滑块上设有第二定位柱,内管上设有与第一定位柱配合的第一定位孔,中管上设有与第二定位柱配合的第二定位孔,其中,所述第一静滑块设有多个且沿着内管的周向间隔设置,第二静滑块设有多个且沿着中管的周向间隔设置,第一静滑块的长度为L1,第二静滑块的长度为L2,30mm≤L1≤200mm,30mm≤L2≤200mm。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立柱为方形升降立柱,第一静滑块和第二静滑块的竖向投影均为“┐”形,第一静滑块位于内管的拐角处,第二静滑块位于中管的拐角处。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总成包括第一丝杆、第二丝杆、套装于第一丝杆外部的第一传动套管及用于驱动第一传动套管旋转的驱动装置,第一丝杆靠近驱动装置的一端固定设置,第二丝杆远离驱动装置的一端固定设置,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之间设有第二传动套管,第二传动套管与第一传动套管可同步旋转且第一传动套管与第二传动套管可沿着轴向相对伸缩,第二传动套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丝杆、第二丝杆螺纹传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传动套管与第二丝杆通过第二螺母螺纹传动连接,第二螺母的外部设有限制第二螺母与中管轴向相对位置的抱死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抱死结构的侧壁上设有连接孔,第二定位柱穿过第二定位孔与连接孔配合以限制抱死结构与中管的轴向相对位置。进一步的,所述抱死结构包括第一抱死块和第二抱死块,第一抱死块和第二抱死块抱合形成容置槽,第二螺母位于容置槽内。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丝杆的内部中空形成供第二丝杆伸入的伸缩腔;或者,所述第二丝杆的内部中空形成供第一丝杆伸入的伸缩腔。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及与电机轴传动配合的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传动件,传动件上设有花键,第一传动套管与花键传动配合且同步旋转。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静滑块靠近中管的一侧为光滑面,第二静滑块靠近外管的一侧为光滑面。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升降平台,包括台面及支撑于台面下方的升降立柱,升降立柱为任一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升降立柱。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通过将第一静滑块的长度设置在30mm到200mm的范围内,第一静滑块与中管、内管的接触长度较长,使得内管与中管之间的移动比较稳定,无需设置上下两组静滑块,只需要设置一组即可保证内管与中管之间移动稳定,使得升降立柱的加工更加简单,同时尽可能地减少了内管上的毛刺,避免升降立柱在升降过程中因为毛刺发生回退,使得升降立柱的升降更加可靠。同理,将第二静滑块的长度也设置在30mm到200mm的范围内,使得升降立柱的加工更加方便,同时尽可能地减少了中管上的毛刺,进一步提升了升降立柱升降的可靠性。当第一静滑块的长度小于30mm时,第一静滑块与内管、中管之间的接触长度不够,不能保证内管与中管之间移动稳定,当第二静滑块的长度小于30mm时,第二静滑块与中管、外管之间的接触长度不够,不能保证中管与外管之间移动稳定;当第一静滑块和第二静滑块的长度大于200mm时,在升降立柱处于伸展状态时,第一静滑块仍需处于内管和中管之间,第二静滑块仍需处于中管和外管之间,使得内管与中管之间、中管与外管之间重叠长度较长,减小了升降立柱的伸缩量。2、通过设置静滑块的竖向投影为“┐”形,使得每一个静滑块都可以跟两个面配合,进一步提升内管与中管之间、中管与外管之间移动的稳定性,使得升降立柱的升降更加可靠。3、通过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固定设置,驱动装置带动第一传动套管旋转,第一传动套管与第二传动套管同步旋转,第二传动套管与第一丝杆螺纹传动配合,因第一丝杆固定,使得第二传动套管沿着第一丝杆的轴向进行升降,实现第二传动套管与第一传动套管之间的伸缩,第二传动套管与第二丝杆螺纹传动配合,因第二丝杆固定,使得第二传动套管沿着第二丝杆的轴向进行升降,实现第二传动套管与第二丝杆之间的伸缩。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无需加工内花键,且因两根丝杆都无需转动,无需安装轴承,使得传动总成的结构较为简单,加工和装配都更加方便。4、通过设置抱死结构,使得第二螺母与中管在轴向方向上位置固定,使得第二螺母沿着第二丝杆升降时,可以通过第二螺母带动中管移动,实现中管与内管之间的伸缩。5、通过在抱死结构上设置连接孔,第二定位柱穿过第二定位孔与连接孔配合以限制抱死结构与中管的轴向相对位置,无需另外设置连接结构,使得升降立柱的结构更加简单、紧凑。6、通过设置伸缩腔,当传动总成处于收缩状态时,两根丝杆处于重叠状态,使得传动总成的最小长度尽可能地短,增加传动总成可伸缩的距离。7、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传动组件,电机带动传动组件传动,传动组件中的花键带动第一传动套管同步旋转,使得驱动装置工作时,第一传动套管可以旋转。8、通过设置第一静滑块靠近中管的一侧为光滑面,第二静滑块靠近外管的一侧为光滑面,减小内管与中管之间、中管与外管之间的摩擦,使得升降立柱的升降更加顺畅。9、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升降平台,包括台面及支撑于台面下方的升降立柱,升降立柱为任一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升降立柱,因为该升降立柱的升降比较可靠,使得升降平台的使用更加可靠。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升降立柱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升降立柱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图4为图2中B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升降立柱中抱死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升降立柱中第一静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所述升降立柱中传动总成的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所述升降立柱中传动总成的爆炸图。图9为图7中C的放大图。图10为本技术所述升降立柱中驱动装置的爆炸图。图中所标各部件名称如下:1、第一丝杆;11、螺钉;12、连接段;13、过渡台阶;2、第二丝杆;21、伸缩腔;3、第一传动套管;4、驱动装置;41、箱体;42、电机;421、电机轴;43、传动组件;431、传动件;4311、蜗轮;4312、花键;4313、安装孔;4314、上限位台阶;4315、下限位台阶;432、固定座;4321、中心轴;4322、安装腔;433、盖板;5、第二传动套管;51、第一螺母;52、第二螺母;53、限位棱;54、限位凹槽;61、内管;611、第一定位孔;62、中管;621、第二定位孔;63、外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立柱,包括内管、中管、外管及可伸缩的传动总成,中管与内管之间设有第一静滑块,中管与外管之间设有第二静滑块,第一静滑块上设有第一定位柱,第二静滑块上设有第二定位柱,内管上设有与第一定位柱配合的第一定位孔,中管上设有与第二定位柱配合的第二定位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静滑块设有多个且沿着内管的周向间隔设置,第二静滑块设有多个且沿着中管的周向间隔设置,第一静滑块的长度为L1,第二静滑块的长度为L2,30mm≤L1≤200mm,30mm≤L2≤200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立柱,包括内管、中管、外管及可伸缩的传动总成,中管与内管之间设有第一静滑块,中管与外管之间设有第二静滑块,第一静滑块上设有第一定位柱,第二静滑块上设有第二定位柱,内管上设有与第一定位柱配合的第一定位孔,中管上设有与第二定位柱配合的第二定位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静滑块设有多个且沿着内管的周向间隔设置,第二静滑块设有多个且沿着中管的周向间隔设置,第一静滑块的长度为L1,第二静滑块的长度为L2,30mm≤L1≤200mm,30mm≤L2≤20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立柱为方形升降立柱,第一静滑块和第二静滑块的竖向投影均为“┐”形,第一静滑块位于内管的拐角处,第二静滑块位于中管的拐角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总成包括第一丝杆、第二丝杆、套装于第一丝杆外部的第一传动套管及用于驱动第一传动套管旋转的驱动装置,第一丝杆靠近驱动装置的一端固定设置,第二丝杆远离驱动装置的一端固定设置,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之间设有第二传动套管,第二传动套管与第一传动套管可同步旋转且第一传动套管与第二传动套管可沿着轴向相对伸缩,第二传动套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丝杆、第二丝杆螺纹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威强李兵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海仕凯驱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