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4878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3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化油器,包括壳体,第一进油通道和第二进油通道,混合腔,第一柱孔,第一调节组件,第二柱孔,及第二调节组件,第一进油通道、第二进油通道均与混合腔相连通;第一调节组件包括本体,安装部,弹性件,锥形调节部,及密封件,本体依次包括外径小于安装部的上支撑段,可与壳体螺纹连接的外螺纹段,外径与上支撑段相当的下支撑段,及设于锥形调节部和下支撑段之间的卡槽,所述密封件设于卡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连接结构有效、稳固,使用寿命长,气密性佳,吸油省力,对进油量的控制效果好。

A carbure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arburetor,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 first oil inlet channel and a second oil inlet channel, a mixing chamber, a first column hole, a first regulating component, a second column hole, and a second regulating component, wherein the first oil inlet channel and the second oil inlet channel are all connected with the mixing chamber; the first regulating component comprises a body, an installation part, an elastic part, a cone regulating part, a seal part and a body The utility model successively comprises an upper support section whose outer diameter is smaller than the installation part, an outer thread section which can be connected with the shell thread, a lower support section whose outer diameter is equivalent to the upper support section, and a clamping groove arranged between the cone-shaped adjusting part and the lower support section. The seal is arranged in the clamping groov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effective and stable connection structure, long service life, good air tightness, oil absorption and labor-saving, and good control effect on oil intak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油器
本技术属于化油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手持工具发动机的化油器。
技术介绍
化油器是在发动机工作产生的真空作用下,将一定比例的汽油与空气混合的机械装置。为了调整化油器的进油量和进油速度,通常在化油器上设置调节螺钉,传统的调节螺钉其通过外螺纹与壳体螺纹连接,由于壳体由铝材质制成,其和由金属材质制成的调节螺钉的连接过程中会摩擦产生一些铝沫,长时间使用铝沫会堵塞进油通道。而且螺纹连接的密封效果不佳,气密性较差,会对负压吸油产生不利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密封性能佳、吸油效率高的化油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化油器,包括壳体,设于壳体的第一进油通道和第二进油通道,供进入壳体的空气和油混合的混合腔,与第一进油通道相连通的第一柱孔,设于第一柱孔内的第一调节组件,与第二进油通道相连通的第二柱孔,及设于第二柱孔内的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进油通道、第二进油通道均与混合腔相连通;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部分伸入第一柱孔的本体,设于本体暴露于壳体外一端的安装部,一端与安装部相抵、另一端与壳体外壁相抵的弹性件,设于本体伸入第一柱孔一端的锥形调节部,及与第一柱孔内壁密封连接的密封件,所述本体依次包括外径小于安装部的上支撑段,可与壳体螺纹连接的外螺纹段,外径与上支撑段相当的下支撑段,及设于锥形调节部和下支撑段之间的卡槽,所述密封件设于卡槽内。本技术通过设置两个调节组件分别通过两个柱孔来调节怠速状态和高度状态化油器内的进油量,调节反应快,调节效果佳;在第一调节组件上设置密封件,该密封件位于本体外螺纹段的下方,避免本体与壳体螺纹连接时产生的铝沫落入第一柱孔的底部堵塞第一进油通道,而且密封件与第一柱孔内壁密封连接,可以有效保证第一柱孔和第一进油通道之间的气密性,使得汽油可以顺利被送入混合腔;下支撑段的设置一是作为密封件的限位结构,二是增加整体结构的稳固性,保证第一调节组件的调节有效性。进一步的,所述锥形调节部靠近本体一端设有环形凸沿,该环形凸沿和外径缩小的连接段外壁形成所述卡槽。环形凸沿一是作为与密封件相抵的接触面,二是配合下支撑段增加整体结构的稳固性。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凸沿和锥形调节部之间设有锥台面。锥台面增加了锥形调节部和环形凸沿的连接结构稳固性,而且其可以配合本体整体形成一个上大下小的锥台形结构,对进油量的调整更加有利。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凸沿的外径略小于下支撑段的外径。进一步的,所述卡槽的深度与密封件的厚度相当。密封件与卡槽内壁、底壁都密封连接,密度效果更佳,整体结构更加稳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柱孔和第二柱孔相邻设置。第一柱孔和第二柱孔相邻可以便于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之间的切换调节,整体结构也更加紧凑。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油通道的内径小于第二进油通道的内径;第二调节组件的结构与第一调节组件的结构相同。进一步的,所述密封件为环形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本体自安装部向锥形调节部方向,整体呈上大下小的锥台形结构。第一柱孔内壁为变径结构,且自上而下逐渐缩小,本体呈上大下小可以配合第一柱孔实现更加稳固、紧密的连接结构,配合密封件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凸沿的厚度为0.5±0.02mm,环形凸沿的外径为2.8±0.02mm,卡槽的深度为1.1±0.02mm,下支撑段的外径为3.2±0.05mm。在上述尺寸范围下,可以有效地保证密封件的气密性,同时保证密封件连接的稳定性,整体结构的稳固性,以及吸附汽油的气压稳定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整体结构简单,连接结构有效、稳固,使用寿命长,气密性佳,吸油省力,对进油量的控制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柱孔所在部分的壳体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壳体与第一调节组件的配合结构剖视图一。图3为本技术壳体与第一调节组件的配合结构剖视图二。图4为本技术第一调节组件(不带弹性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调节组件(不带弹性件、密封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一。图6为图5中的A处结构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第一调节组件(不带弹性件、密封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二。图8为本技术第一调节组件(不带弹性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第二柱孔所在部分的壳体剖视图。图10为本技术壳体与第二调节组件的配合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10所示,一种化油器,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上的第一进油通道11和第二进油通道12,用于混合进入壳体1内的空气和通过第一进油通道11或第二进油通道12进入壳体1内汽油的混合腔13,纵向开设在壳体1上的第一柱孔21,与第一柱孔21相邻开设在壳体1上的第二柱孔22,可拆卸连接在第一柱孔21内的第一调节组件3,及可拆卸连接在第二柱孔22内的第二调节组件4,第一进油通道11与第一柱孔21相连通,第二进油通道12与第二柱孔22相连通,第一进油通道11和第二进油通道12均与混合腔13相连通。第一柱孔21的内壁呈变径结构,其内径阶梯式缩小,底部呈锥台结构大幅缩小后,与第一进油通道11相连通,与第一柱孔21适配的第一调节组件3包括部分伸入第一柱孔21内的本体32,固定连接在本体32暴露在壳体1外一端的安装部31,套设在本体32外、一端与安装部31下表面相抵、另一端与壳体1的外壁相抵的弹性件33,固定连接在本体32伸入第一柱孔21内一端的锥形调节部34,及套设在本体32上的密封件35;定义安装部31所在一端为上方,本体32自上而下依次包括外径小于安装部31的上支撑段321,与第一柱孔21内壁的内螺纹螺纹连接的外螺纹段322,外径略小于上支撑段321的下支撑段323,及位于下支撑段323和锥形调节部34之间的卡槽324,于本实施例中密封件35为密封圈结构,其套设在卡槽324内,密封件35与卡槽324的侧壁和底面分别相抵,密封连接。为了避免密封件35脱离卡槽324,提高其连接稳固性,在锥形调节部34靠近本体32的一端形成有环形凸沿341,环形凸沿341的厚度为0.5±0.02mm,即图7中h1为0.5±0.02mm,环形凸沿341的外径为2.8±0.02mm,即图7中d1为2.8±0.02mm;该环形凸沿341和下支撑段323之间具有外径缩小的连接段325,因此下支撑段323的下表面、连接段325的外壁、环形凸沿341的上表面围设形成卡槽324,卡槽324的深度与密封件35的厚度相当,为1.1±0.02mm,即图7中h2为1.1±0.02mm;下支撑段323的外径为3.2±0.05mm,即图7中d2为3.2±0.05mm,从而密封件35分别与下支撑段323、连接段325环形凸沿341相抵实现密封连接。锥形调节部34为沿轴向自上而下外径缩小的锥形结构,端部带有弧度,为了进一步提高结构的稳固性和调节的有效性,在环形凸沿341的下表面和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化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设于壳体(1)的第一进油通道(11)和第二进油通道(12),供进入壳体(1)的空气和油混合的混合腔(13),与第一进油通道(11)相连通的第一柱孔(21),设于第一柱孔(21)内的第一调节组件(3),与第二进油通道(12)相连通的第二柱孔(22),及设于第二柱孔(22)内的第二调节组件(4),所述第一进油通道(11)、第二进油通道(12)均与混合腔(13)相连通;所述第一调节组件(3)包括部分伸入第一柱孔(21)的本体(32),设于本体(32)暴露于壳体(1)外一端的安装部(31),一端与安装部(31)相抵、另一端与壳体(1)外壁相抵的弹性件(33),设于本体(32)伸入第一柱孔(21)一端的锥形调节部(34),及与第一柱孔(21)内壁密封连接的密封件(35),所述本体(32)依次包括外径小于安装部(31)的上支撑段(321),可与壳体(1)螺纹连接的外螺纹段(322),外径与上支撑段(321)相当的下支撑段(323),及设于锥形调节部(34)和下支撑段(323)之间的卡槽(324),所述密封件(35)设于卡槽(324)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设于壳体(1)的第一进油通道(11)和第二进油通道(12),供进入壳体(1)的空气和油混合的混合腔(13),与第一进油通道(11)相连通的第一柱孔(21),设于第一柱孔(21)内的第一调节组件(3),与第二进油通道(12)相连通的第二柱孔(22),及设于第二柱孔(22)内的第二调节组件(4),所述第一进油通道(11)、第二进油通道(12)均与混合腔(13)相连通;所述第一调节组件(3)包括部分伸入第一柱孔(21)的本体(32),设于本体(32)暴露于壳体(1)外一端的安装部(31),一端与安装部(31)相抵、另一端与壳体(1)外壁相抵的弹性件(33),设于本体(32)伸入第一柱孔(21)一端的锥形调节部(34),及与第一柱孔(21)内壁密封连接的密封件(35),所述本体(32)依次包括外径小于安装部(31)的上支撑段(321),可与壳体(1)螺纹连接的外螺纹段(322),外径与上支撑段(321)相当的下支撑段(323),及设于锥形调节部(34)和下支撑段(323)之间的卡槽(324),所述密封件(35)设于卡槽(324)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调节部(34)靠近本体(32)一端设有环形凸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市瑞扬园林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