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排桩围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4732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3 1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排桩围护结构,包括设置于基坑一侧的前排桩和后排桩,前排桩通过第一冠梁连接,后排桩通过第二冠梁连接,第一冠梁和第二冠梁之间通过联系梁连接,前排桩伸出地面,形成索柱,后排桩与地面持平,后排桩的外侧还设置有一组预应力拉索,预应力拉索的自由段穿越第一冠梁和第二冠梁并锁定于第一冠梁上,预应力拉索的锚固段锚固于所述索柱上,预应力拉索与所述索柱形成小于90度的夹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综合利用有限的地下空间、缩小环境的影响、结构合理可靠等有益效果。

A double row pile retaining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ouble row pile retaining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front row pile and a rear row pile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foundation pit, the front row pile is connected by a first crown beam, the rear row pile is connected by a second crown beam, the first crown beam and the second crown beam are connected by a connecting beam, the front row pile extends out of the ground to form a cable column, the rear row pile is level with the ground, and a group of prestressed pull is also arranged outside the rear row pile The free section of the prestressed cable passes through the first crown beam and the second crown beam and is locked on the first crown beam. The anchoring section of the prestressed cable is anchored on the cable column, and the angle between the prestressed cable and the cable column is less than 90 degree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limited underground space, reduction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reasonable and reliable structure,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排桩围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维护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双排桩围护结构,属于土木工程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越来越多的建筑物开始向地下空间开拓,如地铁、地下商业中心、地下停车场等,这些地下结构往往伴随着大型的深基坑。常见的土木工程基坑支护型式有原状土放坡、土钉支护、锚喷支护、桩锚支护、墙锚支护、排桩悬臂支护、钢板桩支护、地下连续墙与支撑支护等支护型式及其中两种及两种以上支护型式的组合,目前绝大部分工程项目的基坑支护采用上述支护型式。但是目前城市内建筑密度越来越高,交通拥挤,场地狭小,地质条件可选性差,采用传统的支护型式已不能满足需求。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地铁保护区域土钉墙结合双排桩深基坑复合支护结构”,其公告号CN204418187U,包括位于支护结构上部的土钉墙支护结构,其具有土钉墙坡面网喷护坡面层和土钉;位于支护结构下部的双排桩支护结构,其具有排桩、冠梁和连梁;平台连接所述土钉墙支护结构和所述双排桩支护结构;其中,土钉墙支护结构的支护面为一定角度的坡面,多个所述土钉垂直于所述坡面间隔地钉入所述土钉墙支护结构,所述坡面挂钢筋网并喷射混凝土形成土钉墙坡面网喷护坡面层;双排桩支护结构具有两个垂直于基坑的排桩,所述排桩顶部分别设置冠梁,连梁横向连接所述排桩上的冠梁,靠近基坑的排桩的靠近基坑侧一面挂钢筋网并喷射混凝土形成桩侧网喷护坡面层。这种支护结构无法采用传统的放坡开挖,由于邻近地下构筑物和管线的限制,坡后土体宽度有限,所以锚索角度较大,支护效果不佳,并且有的边坡根本无法施工锚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针对现有双排桩结构土体宽度有限、锚索角度较大、支护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综合利用有限的地下空间、缩小环境影响、结构合理可靠的双排桩围护结构。本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双排桩围护结构,包括设置于基坑一侧的前排桩和后排桩,所述前排桩通过第一冠梁连接,所述后排桩通过第二冠梁连接,所述第一冠梁和第二冠梁之间通过联系梁连接,所述前排桩伸出地面,形成索柱,所述后排桩与地面持平,所述后排桩的外侧还设置有一组预应力拉索,所述预应力拉索的自由段穿越第一冠梁和第二冠梁并锁定于第一冠梁上,所述预应力拉索的锚固段锚固于所述索柱上,所述预应力拉索与所述索柱形成小于90度的夹角。作为优选,所述前排桩和后排桩均由若干根竖直的柱桩组成,柱桩呈两排分布基坑一侧的土层内。作为优选,所述前排桩和后排桩为灌注桩或者预制管桩。作为优选,所述联系梁分别与所述前排桩和后排桩垂直设置。作为优选,所述联系梁为钢筋混凝土梁,增强联系梁的耐久性和耐火性。作为优选,所述后排桩嵌入地面的深度大于所述前排桩嵌入地面的深度,能够增加结构的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预应力拉索的自由段通过锚头锁定于第一冠梁上。作为优选,所述预应力拉索通过固定于第二冠梁上的定滑轮与后排桩形成柔性连接。因此,本技术具备下述优点:(1)该双排桩围护结构对地质条件依赖小,适用范围广,可以充分利用建筑红线以内有限的空间,缩小环境的影响;(2)充分利用拉索强度,控制拉索长度,施工方便、质量可靠、有效地提高双排桩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增加其抗倾覆能力;(3)预应力拉索的自由段锁定于第一冠梁上,与传统双排桩结构相比,本技术的双排桩结构受力体系得到改善,优化了整个支护结构,使得整个支护结构体系变得更加合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示说明:1-前排桩,2-后排桩,3-第一冠梁,4-第二冠梁,5-联系梁,6-索柱,7-预应力拉索,8-锚头,9-定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排桩围护结构,包括设置于基坑一侧的前排桩1和后排桩2,所述前排桩1和后排桩2均为灌注桩或预制管桩,所述前排桩1和后排桩2均由若干根竖直的柱桩组成,柱桩呈两排分布基坑一侧的土层内,为了能够增加结构的稳定性,后排桩2嵌入地面的深度大于所述前排桩1嵌入地面的深度,所述前排桩1通过第一冠梁3连接,所述后排桩2通过第二冠梁4连接,所述第一冠梁3和第二冠梁4之间通过联系梁5连接,所述联系梁5分别与所述前排桩1和后排桩2垂直设置,且联系梁5为钢筋混凝土梁,能够增强联系梁5的耐久性和耐火性,所述前排桩1伸出地面,形成索柱6,所述后排桩2与地面持平。所述后排桩2的外侧还设置有一组预应力拉索7,所述预应力拉索7的自由段穿越第一冠梁3和第二冠梁4并通过锚头8锁定于第一冠梁3上,所述预应力拉索7的锚固段锚固于所述索柱6上,所述预应力拉索7与所述索柱6形成小于90度的夹角,所述预应力拉索7通过固定于第二冠梁4上的定滑轮9与后排桩2形成柔性连接。本实施例中预应力拉索7为两排,也可以根据实际的施工需要,设置一排或者多排的预应力拉索7,所述预应力拉索7上套设有PVC套管,有效地防止土体对预应力拉索7的腐蚀,同时为预应力拉索7的张拉提供空间,而且方便回收。本技术采用拉锚式双排支护桩,对地质条件依赖小,适用范围广,可以充分利用建筑红线以内有限的空间,缩小环境的影响,充分利用拉索强度,控制拉索长度,施工方便、质量可靠、有效地提高双排桩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增加其抗倾覆能力;预应力拉索7的自由段锁定于第一冠梁3上,与传统双排桩结构相比,本技术的双排桩结构受力体系得到改善,优化了整个支护结构,使得整个支护结构体系变得更加合理。应理解,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排桩围护结构,包括设置于基坑一侧的前排桩(1)和后排桩(2),所述前排桩(1)通过第一冠梁(3)连接,所述后排桩(2)通过第二冠梁(4)连接,所述第一冠梁(3)和第二冠梁(4)之间通过联系梁(5)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桩(1)伸出地面,形成索柱(6),所述后排桩(2)与地面持平,所述后排桩(2)的外侧还设置有一组预应力拉索(7),所述预应力拉索(7)的自由段穿越第一冠梁(3)和第二冠梁(4)并锁定于第一冠梁(3)上,所述预应力拉索(7)的锚固段锚固于所述索柱(6)上,所述预应力拉索(7)与所述索柱(6)形成小于90度的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排桩围护结构,包括设置于基坑一侧的前排桩(1)和后排桩(2),所述前排桩(1)通过第一冠梁(3)连接,所述后排桩(2)通过第二冠梁(4)连接,所述第一冠梁(3)和第二冠梁(4)之间通过联系梁(5)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桩(1)伸出地面,形成索柱(6),所述后排桩(2)与地面持平,所述后排桩(2)的外侧还设置有一组预应力拉索(7),所述预应力拉索(7)的自由段穿越第一冠梁(3)和第二冠梁(4)并锁定于第一冠梁(3)上,所述预应力拉索(7)的锚固段锚固于所述索柱(6)上,所述预应力拉索(7)与所述索柱(6)形成小于90度的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排桩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桩(1)和后排桩(2)均由若干根竖直的柱桩组成,柱桩呈两排分布基坑一侧的土层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排桩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桩(1)为灌注桩或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普陀地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