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洪池专利>正文

水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4680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龙头,包括主体、头盖、阀芯、弹簧、密封圈和推杆,主体的上端由头盖封盖,中部及下端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阀芯设置在出水孔的上方,其上端与头盖之间设有弹簧,下端通过密封圈与出水孔相配合,推杆横向贯穿出水孔中部,其上的卡槽与阀芯上的卡头相配合,推杆的一端套装复位弹簧,另一端通过拉索及踏板相连接,踏板设置在底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96220649.0号专利申请提供的水龙头在使用范围上的局限性,具有结构简单、开关快捷、使用寿命长的优点。(*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龙头。96220649.0号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开关速度快,可减少水资源浪费的水龙头,但该产品只能手动开闭,不适用于一些不方便由手操作的场所,如厕所、医院等等,从而使它的使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96220649.0号专利申请的上述缺陷,在其基础上提供一种可由脚进行开闭控制的水龙头。本技术包括主体、头盖、阀芯、弹簧、密封圈和推杆,主体的上端由头盖封盖,主体的中部及下端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阀芯设置在出水孔的上方,其上端与头盖之间设有弹簧,下端通过密封圈与出水孔相配合,推杆横向贯穿出水孔中部,其上的卡槽与阀芯上的卡头相配合,推杆的一端套装复位弹簧,另一端通过拉索与踏板相连接,踏板设置在底座上。本技术通过上述具体结构,使水龙头的开关可以通过脚进行控制,大大拓展了使用范围,具有开关快捷、使用方便的优点。本技术的推广应用,还可大大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详细内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如图所示,本技术包括主体1、头盖2、阀芯3、弹簧4、密封圈5和推杆6,主体1、头盖2、阀芯3和推杆6都可由塑料压注成型,主体1的上端由头盖2通过O型圈11封盖,主体1的中部及下端设有进水孔7和出水孔8,出水孔8的上方设置阀芯3,阀芯3的上端与头盖2之间设有弹簧4,下端通过密封圈5与出水孔8相配合,推杆6横向贯穿出孔8中部,其上的卡槽9与阀芯3上的卡头10相配合。推杆6的一端套装复位弹簧12,另一端通过拉索13与踏板14相连接,踏板14设置在底座15上。当取水时,踏下踏板14,推杆6被拉索13拉出,复位弹簧12被压缩,此时,阀芯3上的卡头10从推杆6上的卡槽9中滑出,阀芯3连同密封圈5克服弹簧的压力而上移,出水孔8被打开,水流流出。松开踏板14,推杆6在复位弹簧2的作用下复位,阀芯3在水压及弹簧压力的作用下下移,卡头10进入卡槽9中,密封圈5封住出水孔8,水流被隔断。权利要求1.一种水龙头,包括主体、头盖、阀芯、弹簧、密封圈和推杆,主体的上端由头盖封盖,主体的中部及下端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阀芯设置在出水孔的上方,其上端与头盖之间设有弹簧,下端通过密封圈与出水孔相配合,推杆横向贯穿出水孔中部,其上的卡槽与阀芯上的卡头相配合,其特征是推杆(6)的一端套装复位弹簧(12),另一端通过拉索(13)与踏板(14)相连接,踏板(14)设置在底座(15)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水龙头,包括主体、头盖、阀芯、弹簧、密封圈和推杆,主体的上端由头盖封盖,中部及下端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阀芯设置在出水孔的上方,其上端与头盖之间设有弹簧,下端通过密封圈与出水孔相配合,推杆横向贯穿出水孔中部,其上的卡槽与阀芯上的卡头相配合,推杆的一端套装复位弹簧,另一端通过拉索及踏板相连接,踏板设置在底座上。本技术克服了96220649.0号专利申请提供的水龙头在使用范围上的局限性,具有结构简单、开关快捷、使用寿命长的优点。文档编号F16K31/44GK2290744SQ9625013公开日1998年9月9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18日专利技术者叶洪池, 谢岳新 申请人:叶洪池, 谢岳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龙头,包括主体、头盖、阀芯、弹簧、密封圈和推杆,主体的上端由头盖封盖,主体的中部及下端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阀芯设置在出水孔的上方,其上端与头盖之间设有弹簧,下端通过密封圈与出水孔相配合,推杆横向贯穿出水孔中部,其上的卡槽与阀芯上的卡头相配合,其特征是:推杆(6)的一端套装复位弹簧(12),另一端通过拉索(13)与踏板(14)相连接,踏板(14)设置在底座(15)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洪池谢岳新
申请(专利权)人:叶洪池谢岳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