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开门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4590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3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三开门电梯,包括三面开门轿厢和对重架;所述三面开门轿厢和对重架均设置于电梯井道内;所述三面开门轿厢上设置有三组互相独立的电梯门;所述三面开门轿厢上设置有两根主立梁;所述主立梁所在侧面相对的一侧上设置有两根副立梁;三面开门轿厢顶部还设置有两个轿顶轮;电梯井道靠近主立梁的一侧设置有两根轿厢轨道和两根对重架轨道;所述电梯井道顶部设置有曳引轮和导向轮;电梯井道内还设置有曳引钢绳;曳引钢绳一端固定在电梯井道顶部,另一端依次绕过两个轿顶轮、曳引轮和导向轮后连接于对重架顶部。该三面开门电梯各个门互相独立,适用于任何尺寸的电梯井道,通用性强。

Three door eleva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levator, and discloses a three door elevator, which comprises a three-way open car and a counterweight frame; the three-way open car and the counterweight frame are arranged in the elevator shaft; the three-way open car is provided with three groups of independent elevator doors; the three-way open car is provided with two main vertical beams; the side opposite to the side of the main vertical beam is provided with two main vertical beams Two auxiliary vertical beams are arranged; two car top wheels are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three side open car; two car tracks and two counterweight frame tracks are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elevator shaft close to the main vertical beam; traction wheel and guide wheel are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elevator shaft; traction steel rope is also arranged in the elevator shaft; one end of the traction steel rope is fixed on the top of the elevator shaft, and the other end bypasses the two cars in turn The top wheel, traction wheel and guide wheel are connected to the top of the counterweight frame. Each door of the three side door elevator is independent of each other, which is suitable for any size of elevator shaft, and has strong univers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开门电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特别涉及一种三开门电梯。
技术介绍
电梯作为高层建筑中不可缺少的配置,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现有的电梯多为但面开门或者双面贯通开门,往往在乘坐人员较多时会出现出入电梯人流交错,增加了人们等待的时间。越来越多的开发商选择三开门电梯来缓解人流量大带来的拥挤。现有的三开门电梯结构复杂,对井道的尺寸具有严格的要求,通用性很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三开门电梯,各个门互相独立,适用于任何尺寸的电梯井道。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开门电梯,包括三面开门轿厢和对重架;所述三面开门轿厢和对重架均设置于电梯井道内;所述三面开门轿厢是一种长方体结构,其四个侧面中的三面上各设置有一组可打开的电梯门;所述三面开门轿厢没有设置电梯门的一侧设置有两根主立梁;所述主立梁所在侧面相对的一侧上设置有两根副立梁;所述三面开门轿厢顶部还设置有两个轿顶轮;所述电梯井道靠近主立梁的一侧设置有两根轿厢轨道;所述电梯井道靠近主立梁的一侧设置有两根对重架轨道;所述电梯井道顶部设置有曳引轮和导向轮;电梯井道内还设置有曳引钢绳;所述曳引钢绳一端固定在电梯井道顶部,另一端依次绕过两个轿顶轮、曳引轮和导向轮后连接于对重架顶部。所述轿厢轨道和对重架轨道位于同一侧,电梯结构紧凑,提高了对电梯井道内的空间利用率;两根轿厢轨道设置于同一侧,采用背包架式结构,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本电梯对电梯井道的尺寸没有要求,且本电梯可用于有机房电梯井道或者无机房电梯井道,通用性强。进一步的是:所述三组电梯门相互独立。进一步的是:所述两根主立梁对称焊接在三面开门轿厢上。进一步的是:所述两个轿顶轮并排设置于三面开门轿厢顶部,且两个轿顶轮均位于三面开门轿厢顶面对边中点的连线上。轿顶轮设置于轿厢顶部中间位置,采用龙门架式结构,电梯整体受力均匀,不会出现轿厢倾斜等异常,提高了电梯的舒适性。进一步的是:所述主立梁截面为“凹”型结构,其凹下去的部分扣在轿厢轨道上。主立梁扣于轿厢轨道上,防止轿厢在上升或者下降的过程中出现晃动,提高了电梯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电梯井道平面布局图;图2为电梯井道立面布局图。图中标记为:100、三面开门轿厢;110、电梯门;120、主立梁;130、副立梁;140、轿顶轮;200、电梯井道;210、轿厢轨道;220、对重架轨道;230、曳引轮;240、曳引钢绳;250、导向轮;300、对重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三开门电梯,包括三面开门轿厢100和对重架300;所述三面开门轿厢100和对重架300均设置于电梯井道200内;所述三面开门轿厢100是一种长方体结构,其四个侧面中的三面上各设置有一组可打开的电梯门110;所述三面开门轿厢100没有设置电梯门110的一侧设置有两根主立梁120;所述主立梁120所在侧面相对的一侧上设置有两根副立梁130;所述三面开门轿厢100顶部还设置有两个轿顶轮140;所述电梯井道200靠近主立梁120的一侧设置有两根轿厢轨道210;所述电梯井道200靠近主立梁120的一侧设置有两根对重架轨道220;所述电梯井道200顶部设置有曳引轮230和导向轮250;电梯井道200内还设置有曳引钢绳240;所述曳引钢绳240一端固定在电梯井道200顶部,另一端依次绕过两个轿顶轮140、曳引轮230和导向轮250后连接于对重架300顶部。在上述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三组电梯门110相互独立。在上述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两根主立梁120对称焊接在三面开门轿厢100上。主立梁120与三面开门轿厢100之间可采用螺钉连接或者焊接的方式,本实例中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提升了连接部的稳定性和轿厢的机械强度。在上述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两个轿顶轮140并排设置于三面开门轿厢100顶部,且两个轿顶轮140均位于三面开门轿厢100顶面对边中点的连线上。本实例中设置两个轿顶轮140可以使得曳引钢绳240绕过轿顶轮140的入射角和出射角更大,使得轿厢整体的受力更加均匀,提高了轿厢的稳定性和舒适性;还可以设置更多的轿顶轮140,比如三个、四个等等,但是对轿厢的稳定性和舒适性的提升并不明显,因此本实例中设置两个轿顶轮140。将轿顶轮140设置在三面开门轿厢100顶面对边中点的连线上,而不是设置在对角的连线上,可以减少电梯的晃动,提升电梯的稳定性和舒适性。在上述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主立梁120截面为“凹”型结构,其凹下去的部分扣在轿厢轨道210上。主立梁120既起到加强轿厢结构稳定性的作用,又可以配合轿厢轨道210将电梯的运动路径限制在轿厢轨道210上,,避免了电梯在上升或者下降过程中发生晃动,提高了电梯的稳定性和舒适性。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开门电梯,包括三面开门轿厢(100)和对重架(3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面开门轿厢(100)和对重架(300)均设置于电梯井道(200)内;所述三面开门轿厢(100)是一种长方体结构,其四个侧面中的三面上各设置有一组可打开的电梯门(110);所述三面开门轿厢(100)没有设置电梯门(110)的一侧设置有两根主立梁(120);所述主立梁(120)所在侧面相对的一侧上设置有两根副立梁(130);所述三面开门轿厢(100)顶部还设置有两个轿顶轮(140);所述电梯井道(200)靠近主立梁(120)的一侧设置有两根轿厢轨道(210);所述电梯井道(200)靠近主立梁(120)的一侧设置有两根对重架轨道(220);所述电梯井道(200)顶部设置有曳引轮(230)和导向轮(250);电梯井道(200)内还设置有曳引钢绳(240);所述曳引钢绳(240)一端固定在电梯井道(200)顶部,另一端依次绕过两个轿顶轮(140)、曳引轮(230)和导向轮(250)后连接于对重架(300)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开门电梯,包括三面开门轿厢(100)和对重架(3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面开门轿厢(100)和对重架(300)均设置于电梯井道(200)内;所述三面开门轿厢(100)是一种长方体结构,其四个侧面中的三面上各设置有一组可打开的电梯门(110);所述三面开门轿厢(100)没有设置电梯门(110)的一侧设置有两根主立梁(120);所述主立梁(120)所在侧面相对的一侧上设置有两根副立梁(130);所述三面开门轿厢(100)顶部还设置有两个轿顶轮(140);所述电梯井道(200)靠近主立梁(120)的一侧设置有两根轿厢轨道(210);所述电梯井道(200)靠近主立梁(120)的一侧设置有两根对重架轨道(220);所述电梯井道(200)顶部设置有曳引轮(230)和导向轮(250);电梯井道(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迎庆
申请(专利权)人:贝格曼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