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郝鸿吉专利>正文

带阻尼装置的压力表开关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54185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带阻尼装置的压力表开关,属于液压控制系统检测压力用的压力表的开闭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在传统的压力表开关的压力油入口与针阀前面的通道之间安有一个小孔截流阻尼装置,该阻尼装置可以避免传统的压力表开关因压力突然上升或下降造成的压力表的损坏及意外事故的发生。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变了针阀前端的几何形状,使其为一圆柱形,并与主体之间留有阻尼间隙,从而可进行阻尼微调。(*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带阻尼装置的压力表开关,属于液压控制系统检测压力用的压力表的开闭装置。国内外现有的压力表开关(国内型号为KF-L)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其主要是由手轮1,针阀2,主体3及压力表接头4组成。这种结构的压力表开关,从压力油接入口5直到压力表接头4之间,当打开后,完全是一条畅通无阻的通道;由于液压控制系统在使用中,尤其是在初调试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压力突然上升(升压)或压力突然下降(泄荷)的压力冲击,常用的压力测量仪表(弹簧管压力表)由于经受不住这样的冲击而经常损坏,甚至于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故,而且这种压力表开关想调节成适当的阻尼状态,不但很困难而且也不稳定。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能消除上述压力表开关的缺点,防止因液压系统的压力冲击而损坏压力表,并避免发生意外事故的带阻尼的压力表开关。本技术是在原有的压力表开关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改进的、带阻尼的压力表开关,并且对针阀的形状进行了改进,使其能进行阻尼微调。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带阻尼装置的压力表开关进行详细描述图1是现有的压力表开关简图。图2为本技术的带阻尼装置的压力表开关的简图。图3是由四片带环形槽的阻尼片组成的阻尼装置简图。图4是由四片带圆形槽的阻尼片组成的阻尼装置简图。图5是采用阻尼片和螺旋管的阻尼装置简图。图6是阻尼片上带有螺旋沟槽的阻尼装置简图。本技术的带阻尼装置的压力表开关主要由手轮1,针阀2,主体3,压力表接头4和阻尼装置6组成。本技术是在压力油接入口5内与针阀2前面的通道之间增设了一个小孔截流阻尼装置6,以消除液压控制系统压力冲击对压力表的损坏,同时也避免了意外事故的发生。同时,本技术改变了以往的针阀2的几何形状,使针阀2的前端为一个圆柱体,该圆柱体与主体3的内孔之间留有一个阻尼间隙7,通过旋转手轮1,调节针阀2旋出旋入的多少,间隙7的长度改变从而可以改变其阻尼状态,对其阻尼效果可进行一定的微调。本技术中的阻尼装置6可以采各种不同的结构阻尼装置6可以是由三片以上的阻尼片组成,如图3所示为由四片阻尼片组成,从压力油入口5开始的第一片阻尼片12中间设有小孔19及圆形槽18,阻尼片13、14上设有小孔17及环形槽16,最后一个阻尼片15上只设有一个小孔21,四片阻尼片上的小孔和槽组合成一个迂迥弯曲的细长的压力油通道。阻尼片12前面安装滤网11,是为了防止异物堵塞和设置的。不同阻尼片数其结构相同。图4中的阻尼装置也是由四片阻尼片组成,但其孔槽不同,第一片阻尼片12中间设有小孔19,阻尼片13、14和15中间设圆形槽18,各圆形槽边上设有小孔17相连,四片阻尼片上的小孔17和圆形槽18组合成迂迥弯曲的细长的压力油通道,在阻尼片12前同样放置滤网11。不同阻尼片数其结构相同。图5为另一种形式的阻尼装置,该阻尼装置由阻尼片12和细螺旋管22组成,在阻尼片12的中间的小孔19中连接一个细螺旋管22,细螺旋管本身即是一个螺旋弯曲的细长的压力油通道,在阻尼片12的前面放置滤网11。图6中的阻尼装置由一个阻尼片12组成,但阻尼片12的外表面上有类似螺纹式的螺旋沟槽23,压力油通过阻尼片12上的螺旋沟槽23与主体3之间形成的螺旋弯曲的细长通道进入压力表,在阻尼片12前也同样设置滤网11。阻尼装置6主要是利用一个细长的小孔,它的直径(通流面积)与长度应有一定的比例,它也可以是一个直孔,但由于主体3内位置有限,不可能做得很长,因此其直径就要非常小,但孔越小加工越困难,而本技术采用长而弯曲的细长小孔阻尼效果最好。本技术中的阻尼装置6的工作原理是根据细长小孔截流的原理而实现的,即细长小孔两端的压差越大,通过细长小孔的流量就越大;若细长小孔两端的压差越小,则通过细长小孔的流量越小。压力表指针升或降的速度决定于在单位时间里进入压力表油液的多少(即流量的大小)。当进入压力表开关进油口的压力突然升高时,阻尼装置细长小孔两端的压差较大,通过细长小孔的流量也较大,压力表指针上升较快;随压力表指针上升,细长小孔两端的压差逐渐减小,压力表指针上升的速度也逐渐减慢。当压力表开关进油口的压力突然下降时,阻尼装置细长小孔两端的压差较大,压力表指针下降较快,随压力表指针下降,细长小孔两端的压差逐渐减小,压力表指针的下降速度也随之逐步减慢,因此消除了液压控制系统压力突然上升或下降时对压力表的冲击,有效的避免了压力表的损坏及意外事故的发生。另外,本技术还可通过改变针阀2与主体3之间的阻尼间隙7的长短,进行阻尼微调,可得到较好的阻尼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由手轮、针阀、主体和压力表接头组成的压力表开关,其特征在于在压力油入口与针阀前面的通道之间有一个小孔截流阻尼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阻尼装置由三片以上的阻尼片组成,从压力油入口起的第一片阻尼片中间开有小孔及圆形槽,中间的几片阻尼片上设有小孔和环形槽,最后一片阻尼片上只设有一个小孔,所有阻尼片上的小孔和槽组合成一个迂迥弯曲的细长的压力油通道,在第一片阻尼片前面安装滤网。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装置由三片以上的阻尼片组成,从压力油入口开始的第一片阻尼片中间开有小孔,其余的阻尼片中间分别设有圆形槽,各圆形槽的边上设有小孔相连,各阻尼片上的小孔和圆形槽组成压力油通道,第一片阻尼片前安有滤网。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装置由一片阻尼片和一个螺旋管组成,在阻尼片的中间小孔中连接一个螺旋管,在阻尼片前面安装一个滤网。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装置由一个阻尼片组成,在该阻尼片的外表面上开有类似螺纹式的螺旋沟槽,该螺旋沟槽与主体3之间形成螺旋弯曲的细长通道,在阻尼片前面安装一个滤网。6.如权利要求1、2、3、4、5组成的压力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针阀的前端为一个圆柱体,该圆柱体与主体的内孔之间留有一个阻尼间隙。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带阻尼装置的压力表开关,属于液压控制系统检测压力用的压力表的开闭装置。本技术是在传统的压力表开关的压力油入口与针阀前面的通道之间安有一个小孔截流阻尼装置,该阻尼装置可以避免传统的压力表开关因压力突然上升或下降造成的压力表的损坏及意外事故的发生。另外,本技术改变了针阀前端的几何形状,使其为一圆柱形,并与主体之间留有阻尼间隙,从而可进行阻尼微调。文档编号F16K47/00GK2046568SQ8920477公开日1989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1989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1989年4月22日专利技术者郝鸿吉 申请人:郝鸿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手轮、针阀、主体和压力表接头组成的压力表开关,其特征在于在压力油入口与针阀前面的通道之间有一个小孔截流阻尼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鸿吉
申请(专利权)人:郝鸿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