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管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4032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3 1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试管夹,包括第一夹臂以及第二夹臂,第一夹臂以及第二夹臂的一端连接而形成连接端,第一夹臂以及第二夹臂另的一端岔开一定距离而形成岔口,岔口变大或变小时连接端变形储能,第一夹臂以及第二夹臂相应位置处分别设有夹持半口,两个夹持半口组成夹持口,第一夹臂的夹持半口处设有活动夹口以及顶压件,活动夹口滑动安装在第一夹臂的夹持半口中并能靠近或远离第二夹臂滑动,顶压件可伸缩安装在第一夹臂上,顶压件的一端与夹持半口顶靠。这样的试管夹,可以稳定牢固夹持不同直径尤其是小直径试管,结构巧妙,试管不易从夹持口滑落。

A tube clamp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ube clamp,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clamp arm and a second clamp arm, one end of the first clamp arm and the second clamp arm is connected to form a connection end, the other end of the first clamp arm and the second clamp arm is bifurcated for a certain distance to form a fork, the fork becomes larger or smaller, the connection end deforms and stores energy,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s of the first clamp arm and the second clamp arm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two clamping half openings The clamping half port is composed of a clamping port. The clamping half port of the first clamping arm is provided with a movable clamping port and a top pressure piece. The movable clamping port is slidably installed in the clamping half port of the first clamping arm and can slide close to or away from the second clamping arm. The top pressure piece can be telescopically installed on the first clamping arm, and one end of the top pressure piece is against the clamping half port. This kind of tube clamp can stably and firmly clamp different diameter tubes, especially small diameter tubes. The structure is ingenious, and the tubes are not easy to slide down from the clamping mou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试管夹
本技术涉及实验室用具,特别是一种试管夹。
技术介绍
试管夹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实验用具,用于加持试管以便于进行实验。最常见的试管夹类似普通夹子,由两个夹臂拼接并在两个夹臂之间设置弹性元件而成,其中一个夹臂延长而便于人员的握持,使人员握持时手可以远离热源。这样的试管夹,一般只能用于夹持固定直径的试管——直径过大的试管由于夹口的限制而无法夹持,直径过小的试管则无法牢固夹持。尤其加持小直径的试管时,如果试管夹不能牢固夹持,试管极易从试管夹中滑落,导致实验事故。因此一般实验室往往需要购买准备各个型号的试管夹,以满足夹持不同直径试管的使用要求,不便管理和使用。因此市面上缺少一种可以稳定牢固夹持不同直径尤其是小直径试管的试管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试管夹,解决市面上的试管夹无法稳定牢固夹持不同直径尤其是小直径试管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试管夹,包括第一夹臂以及第二夹臂,第一夹臂以及第二夹臂的一端连接而形成连接端,第一夹臂以及第二夹臂另的一端岔开一定距离而形成岔口,岔口变大或变小时连接端变形储能,第一夹臂以及第二夹臂相应位置处分别设有夹持半口,两个夹持半口组成夹持口,第一夹臂的夹持半口处设有活动夹口以及顶压件,活动夹口滑动安装在第一夹臂的夹持半口中并能靠近或远离第二夹臂滑动,顶压件可伸缩安装在第一夹臂上,顶压件的一端与夹持半口顶靠。采用这样的结构,当需要夹持小直径试管时,可先用夹持口夹持住试管,然后调整顶压件,使活动夹口顶出,活动夹口与第二夹臂将小直径试管牢牢夹住,在夹持大直径试管时,则不必使用顶压件以及活动夹口,实现了不同直径试管的夹持。进一步的,第一夹臂上设有螺纹通孔,顶压件上设有外螺纹,顶压件旋装在螺纹通孔中。采用螺纹连接,顶压件与第一夹臂的连接牢固,调整方便。进一步的,顶压件远离活动夹口的一侧设有元宝旋钮。元宝旋钮的设置同样方便使用者调整顶压件。进一步的,第一夹臂上设有导向通孔,活动夹口面对第一夹臂的一侧设有导向柱,导向柱穿过导向通孔。这样的导向结构简单可靠,便于制造。进一步的,第二夹臂的夹持半口处也设有活动夹口以及顶压件,第二夹臂夹持半口处的活动夹口以及顶压件结构与第一夹臂夹持半口处的活动夹口以及顶压件的结构相同。采用这样的结构,试管夹在夹持小直径试管时可以更加牢固,使用者不必考虑试管夹的握持方向。进一步的,试管夹还包括至少一组扣接组件,扣接组件包括第一扣接件以及第二扣接件,第一扣接件以及第二扣接件分别安装在第一夹臂以及第二夹臂上。扣接组件的设置可以对夹持状态形成固定,避免使用者长时间用力。进一步的,扣接组件至少有两组,扣接组件沿第一夹臂以及第二夹臂依次固定安装。设置多组扣接组件可以适应不同直径的试管,同时也可以调整夹持力度。进一步的,扣接组件只有一组,第一扣接件以及第二扣接件分别滑动安装在第一夹臂以及第二夹臂上。滑动的扣接组件同样可以适应不同直径的试管以及调整夹持力度。进一步的,第一扣接件以及第二扣接件分别为子扣以及母扣。进一步的,第一扣接件以及第二扣接件为可相互吸引的磁性材料。子母扣以及磁性材料均为常见材料,便于获取,成本低廉。综上所述,这样的试管夹,可以稳定牢固夹持不同直径尤其是小直径试管,结构巧妙,试管不易从夹持口滑落。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试管夹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夹臂-1,夹持半口-11,第二夹臂-2,活动夹口-3,导向柱-31,顶压件-4,元宝旋钮-41,扣接组件-5,第一扣接件-51,第二扣接件-5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的一种试管夹,包括第一夹臂1以及第二夹臂2,第一夹臂1以及第二夹臂2的一端连接而形成连接端,第一夹臂1以及第二夹臂2另的一端岔开一定距离而形成岔口,岔口变大或变小时连接端变形储能,第一夹臂1以及第二夹臂2相应位置处分别设有夹持半口11,两个夹持半口11组成夹持口,第一夹臂1的夹持半口11处设有活动夹口3以及顶压件4,活动夹口3滑动安装在第一夹臂1的夹持半口11中并能靠近或远离第二夹臂2滑动,顶压件4可伸缩安装在第一夹臂1上,顶压件4的一端与夹持半口11顶靠。采用这样的结构,当需要夹持小直径试管时,可先用夹持口夹持住试管,然后调整顶压件4,使活动夹口3顶出,活动夹口3与第二夹臂2将小直径试管牢牢夹住,在夹持大直径试管时,则不必使用顶压件4以及活动夹口3,实现了不同直径试管的夹持。具体的,第一夹臂1上设有螺纹通孔,顶压件4上设有外螺纹,顶压件4旋装在螺纹通孔中。采用螺纹连接,顶压4件与第一夹臂1的连接牢固,调整方便。作为优选,顶压件4远离活动夹口的一侧设有元宝旋钮41。元宝旋钮41的设置同样方便使用者调整顶压件4。对于导向结构,第一夹臂1上设有导向通孔,活动夹口3面对第一夹臂1的一侧设有导向柱31,导向柱31穿过导向通孔。这样的导向结构简单可靠,便于制造。优选的,第二夹臂2的夹持半口11处也设有活动夹口3以及顶压件4,第二夹臂2夹持半口11处的活动夹口3以及顶压件4结构与第一夹臂1夹持半口11处的活动夹口3以及顶压件4的结构相同。采用这样的结构,试管夹在夹持小直径试管时可以更加牢固,使用者不必考虑试管夹的握持方向。另一方面,试管夹还包括至少一组扣接组件5,扣接组件5包括第一扣接件51以及第二扣接件52,第一扣接件51以及第二扣接件52分别安装在第一夹臂1以及第二夹臂2上。扣接组件5的设置可以对夹持状态形成固定,避免使用者长时间用力。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扣接组件5至少有两组,扣接组件5沿第一夹臂1以及第二夹臂2依次固定安装。设置多组扣接组件5可以适应不同直径的试管,同时也可以调整夹持力度。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扣接组件5只有一组,第一扣接件51以及第二扣接件52分别滑动安装在第一夹臂1以及第二夹臂2上。滑动的扣接组件5同样可以适应不同直径的试管以及调整夹持力度。本实施例中,第一夹臂1以及第二夹臂2上设有滑槽,第一扣接件51以及第二扣接件52滑动安装在滑槽中。第一扣接件51以及第二扣接件52可以分别为子扣以及母扣。第一扣接件51以及第二扣接件52也可以为可相互吸引的磁性材料。子母扣以及磁性材料均为常见材料,便于获取,成本低廉。综上所述,这样的试管夹,可以稳定牢固夹持不同直径尤其是小直径试管,结构巧妙,试管不易从夹持口滑落。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试管夹,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臂以及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以及第二夹臂的一端连接而形成连接端,所述第一夹臂以及第二夹臂另的一端岔开一定距离而形成岔口,所述岔口变大或变小时连接端变形储能,所述第一夹臂以及第二夹臂相应位置处分别设有夹持半口,两个所述夹持半口组成夹持口,所述第一夹臂的夹持半口处设有活动夹口以及顶压件,所述活动夹口滑动安装在第一夹臂的夹持半口中并能靠近或远离第二夹臂滑动,所述顶压件可伸缩安装在第一夹臂上,所述顶压件的一端与夹持半口顶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试管夹,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臂以及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以及第二夹臂的一端连接而形成连接端,所述第一夹臂以及第二夹臂另的一端岔开一定距离而形成岔口,所述岔口变大或变小时连接端变形储能,所述第一夹臂以及第二夹臂相应位置处分别设有夹持半口,两个所述夹持半口组成夹持口,所述第一夹臂的夹持半口处设有活动夹口以及顶压件,所述活动夹口滑动安装在第一夹臂的夹持半口中并能靠近或远离第二夹臂滑动,所述顶压件可伸缩安装在第一夹臂上,所述顶压件的一端与夹持半口顶靠。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上设有螺纹通孔,所述顶压件上设有外螺纹,所述顶压件旋装在螺纹通孔中。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压件远离活动夹口的一侧设有元宝旋钮。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上设有导向通孔,所述活动夹口面对第一夹臂的一侧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穿过导向通孔。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香蒋伟华毛辉何海华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