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亚专利>正文

一种印迹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38793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3 1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迹器械,适用于黏小管手术,包括:头端、手柄和连接部;连接部包括一体式连接的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呈角度连接,头端为顶部开口的U形,U形底部连接第一杆末端,手柄连接第二杆末端,头端的U形角度为20°‑4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黏小管手术的抛物线形制作的印迹器械。

A kind of imprinting instru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mprinting device,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operation of a mucilaginous tubule, including a head end, a handle and a connecting part; the connecting part comprises a first rod part and a second rod part which are integrally connected, the first rod part and the second rod part are connected at an angle, the head end is a U-shaped opening at the top, the U-shaped bottom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rod end, the hand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rod end, and the U-shaped angle of the head end is 20 \u00b0 - 45 \u00b0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arabolic shaped imprinting device suitable for the operation of a mucinous tub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迹器械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黏小管手术的印迹器械。
技术介绍
青光眼为全球第二大致盲性眼病,青光眼的治疗分为药物、激光和手术三种,各种方法的目的均是为了降低眼压。一直以来,经典的小梁切除术是抗青光眼的不二选择,但因术中穿透前房,眼压突然下降将导致浅前房、低眼压等并发症。1999年,南非的Stegmman医生专利技术了不穿透前房的黏小管手术,开启了青光眼手术治疗的新纪元。黏小管手术为做两层巩膜瓣,浅层及深层巩膜瓣,均呈抛物线型,深层巩膜瓣深达脉络膜,剖切至透明角膜缘内1.5mm,此过程中掀除了Schlemm’s管的内侧壁,暴露了Schlemm’s管的两个断端,接着向两侧断端分别注入高分子量黏弹剂各5次,扩张管腔,从而减少房水流出的阻力,促进房水引流,眼压下降。剪除深层巩膜瓣,撕除Schlemm’s管内侧壁后,缝合浅层巩膜瓣,将高分子量黏弹剂注入浅层巩膜瓣下,缝合深层巩膜瓣。黏小管手术起源于南非,后因早期与中期降眼压效果与经典的小梁切除术相同,且不穿透前房,并发症少,而流行于全球。但该手术需要较为扎实的手术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本专利的专利技术人在动物实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迹器械,适用于黏小管手术,其特征在于,包括:头端、手柄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一体式连接的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所述第一杆部和所述第二杆部呈角度连接,所述头端为顶部开口的U形,所述U形底部连接所述第一杆部末端,所述手柄连接所述第二杆部末端,所述头端的U形角度为20°‑4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迹器械,适用于黏小管手术,其特征在于,包括:头端、手柄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一体式连接的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所述第一杆部和所述第二杆部呈角度连接,所述头端为顶部开口的U形,所述U形底部连接所述第一杆部末端,所述手柄连接所述第二杆部末端,所述头端的U形角度为20°-4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迹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端的U形角度为25°-3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迹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端的厚度为1-3mm。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迹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端的U形臂长为3-5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迹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亚欧阳敏思袁志兰
申请(专利权)人:梁亚欧阳敏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