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基准站组网的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53528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3 11:13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基准站组网的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解决了现有通信定位方式会因用户切换挂载点而导致服务质量下降的问题。该基于基准站组网的定位方法包括:通过唯一的接入挂载点获取来自用户终端的定位请求;实时获取距离用户最近的格网点坐标;以及当所述格网点坐标在一个基线长度小于预设长度的基准站三角形区域内时,将所述格网点坐标作为网络实时差分动态的输入坐标数据,生成网络实时差分动态的虚拟观测数据发给所述用户终端。

Positioning methods, devices, devices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a based on the network of reference station

The embodiment of the application provides a positioning method, device, device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based on the reference station networking,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communication positioning method will lead to the degradation of service quality due to the user switching the mount point. The positioning method based on the reference station network includes: acquiring the positioning request from the user terminal through the unique access mount point; acquiring the grid point coordinates closest to the user in real time; and taking the grid point coordinates as the input coordinates of the network real-time differential dynamic when the grid point coordinates are in a triangle area of the reference station with the baseline length less than the preset length According to, the virtual observation data generating the real-time differential dynamic of the network is sent to the user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基准站组网的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通信定位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基准站组网的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实时差分动态定位技术(RTK,Real-timekinematic)是利用载波相位观测值在用户流动站和基准站之间进行的一种实时动态相对定位技术。当用户流动站距离基准站测站较近时(一般认为基线长度在20km以内),由于用户流动站和基准站所处环境具有一致性,参与相对定位观测方程解算的电离层误差、对流层误差、轨道误差等测站误差均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进行站间做差之后,可以认为这些测站误差的残余误差为零,进而可以进行高精度相对定位,这种定位方式称为常规RTK技术。由于基线长度的限制,常规RTK技术仅适用于小范围的、厘米级高精度定位作业,并且定位精度以基准站为圆心、以基线长度半径分布,随径向距离增加精度下降。当基线长度大于50km时,常规RTK技术的定位精度一般只能达到分米级。因此若需要采用常规RTK技术为用户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务,就需要建立站间距不大于20km的基准站网。采用网络RTK技术时,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布设均匀分布的基准站进行组网,并且基准站的间距可以扩大至50~100km。均匀分布的基准站组网的原则通常采用狄洛尼(Delaunay)三角化算法,在网内生成最优化的基准站三角形,采用网络RTK技术可以为基准站网内用户提供实时、动态、厘米级、精度一致的高精度定位服务数据。对于行业用户而言,基准站的布设常常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根据行业特点在特定区域建设基准站。采用三角化算法,行业应用在多个范围内的基准站常常不可以组成均匀分布的基准站网,或者组网之后的基线长度常常大于100km。这种情况下需要为用户提供网络RTK和常规RTK两种服务,两种服务均采用在互联网上进行RTK数据传输的协议。通常情况下,为用户提供网络RTK服务时,网络RTK平台提供一个统一的挂载点。而提供常规RTK服务时,用户收到的挂载点是与基准站一一对应的;用户如果需要切换提供常规RTK服务的基准站,则需要切换挂载点。因此,当基准站组网不均匀时,会出现网络RTK服务的挂载点与多个常规RTK挂载点并存的情况,这种现象会大大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常规RTK服务直接播发基准站原始观测数据,为用户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务;而基准站原始观测数据属于保密数据,因此需要将常规RTK的服务与网络RTK服务进行深度融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基准站组网的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解决了现有通信定位方式会因用户切换挂载点而导致服务质量下降的问题。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基准站组网的定位方法包括:通过唯一的接入挂载点获取来自用户终端的定位请求;实时获取距离用户最近的格网点坐标;以及当所述格网点坐标在一个基线长度小于预设长度的基准站三角形区域内时,将所述格网点坐标作为网络实时差分动态的输入坐标数据,生成网络实时差分动态的虚拟观测数据发给所述用户终端。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当所述格网点坐标并未在任何基线长度小于所述预设长度的基准站三角形区域内时,查找距离所述格网点坐标最近的基准站;基于查找出的所述基准站的原始观测数据,生成网络实时差分动态的单站虚拟观测数据发给所述用户终端。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实时获取距离用户最近的格网点坐标包括:在预设时间周期的时间节点计算距离用户最近的所述格网点坐标;其中,在所述当所述格网点坐标在一个基线长度小于预设长度的基准站三角形区域内时,将所述格网点坐标作为网络实时差分动态的输入坐标数据,生成网络实时差分动态的虚拟观测数据发给所述用户终端之前,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判断计算出的所述格网点坐标是否发生变化;以及当判断为所述格网点坐标发生了变化时,判断所述格网点坐标是否在一个基线长度小于预设长度的基准站三角形区域内。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当判断为所述格网点坐标并未变化时,参考在所述预设时间周期之前的定位方式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定位数据。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时间周期为一分钟。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预设长度包括100公里。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基准站组网的定位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配置为通过唯一的接入挂载点获取来自用户终端的定位请求;第二获取模块,配置为实时获取距离用户最近的格网点坐标;以及定位数据生成模块,配置为当所述格网点坐标在一个基线长度小于预设长度的基准站三角形区域内时,将所述格网点坐标作为网络实时差分动态的输入坐标数据,生成网络实时差分动态的虚拟观测数据发给所述用户终端。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查找模块,配置为当所述格网点坐标并未在任何基线长度小于所述预设长度的基准站三角形区域内时,查找距离所述格网点坐标最近的基准站;其中,所述定位数据生成模块进一步配置为基于查找出的所述基准站的原始观测数据,生成网络实时差分动态的单站虚拟观测数据发给所述用户终端。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获取模块进一步配置为:在预设时间周期的时间节点计算距离用户最近的所述格网点坐标;其中,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判断模块,配置为在所述当所述格网点坐标在一个基线长度小于预设长度的基准站三角形区域内时,将所述格网点坐标作为网络实时差分动态的输入坐标数据,生成网络实时差分动态的虚拟观测数据发给所述用户终端之前,判断计算出的所述格网点坐标是否发生变化;以及第二判断模块,配置为当判断为所述格网点坐标发生了变化时,判断所述格网点坐标是否在一个基线长度小于预设长度的基准站三角形区域内。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数据生成模块进一步配置为,当判断为所述格网点坐标并未变化时,参考在所述预设时间周期之前的定位方式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定位数据。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时间周期为一分钟。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预设长度包括100公里。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前任一所述的方法。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前任一所述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基准站组网的定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唯一的接入挂载点获取来自用户终端的定位请求,减少了用户切换挂载点的麻烦。同时,当格网点坐标未落入基准站三角形区域时,为常规实时差分动态的单个基准站生成与网络实时差分动态技术相同的虚拟观测数据,避免了常规实时差分动态技术中基准站的原始观测数据泄露,提高了数据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基准站组网的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基准站组网的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基准站组网的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基准站组网的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基准站组网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唯一的接入挂载点获取来自用户终端的定位请求;实时获取距离用户最近的格网点坐标;当所述格网点坐标在一个基线长度小于预设长度的基准站三角形区域内时,将所述格网点坐标作为网络实时差分动态的输入坐标数据,生成网络实时差分动态的虚拟观测数据发给所述用户终端;当所述格网点坐标并未在任何基线长度小于所述预设长度的基准站三角形区域内时,查找距离所述格网点坐标最近的基准站;以及基于查找出的所述基准站的原始观测数据,生成网络实时差分动态的单站虚拟观测数据发给所述用户终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基准站组网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唯一的接入挂载点获取来自用户终端的定位请求;实时获取距离用户最近的格网点坐标;当所述格网点坐标在一个基线长度小于预设长度的基准站三角形区域内时,将所述格网点坐标作为网络实时差分动态的输入坐标数据,生成网络实时差分动态的虚拟观测数据发给所述用户终端;当所述格网点坐标并未在任何基线长度小于所述预设长度的基准站三角形区域内时,查找距离所述格网点坐标最近的基准站;以及基于查找出的所述基准站的原始观测数据,生成网络实时差分动态的单站虚拟观测数据发给所述用户终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获取距离用户最近的格网点坐标包括:在预设时间周期的时间节点计算距离用户最近的所述格网点坐标;其中,在所述当所述格网点坐标在一个基线长度小于预设长度的基准站三角形区域内时,将所述格网点坐标作为网络实时差分动态的输入坐标数据,生成网络实时差分动态的虚拟观测数据发给所述用户终端之前,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判断计算出的所述格网点坐标是否发生变化;以及当判断为所述格网点坐标发生了变化时,判断所述格网点坐标是否在一个基线长度小于预设长度的基准站三角形区域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当判断为所述格网点坐标并未变化时,参考在所述预设时间周期之前的定位方式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定位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时间周期为一分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长度包括100公里。6.一种基于基准站组网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获取模块,配置为通过唯一的接入挂载点获取来自用户终端的定位请求;第二获取模块,配置为实时获取距离用户最近的格网点坐标;定位数据生成模块,配置为当所述格网点坐标在一个基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滑中豪李宁吴东东何英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讯腾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