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53149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3 0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可解决触控显示基板不同位置处,第一触控电极上信号对信号线上信号耦合存在差异的问题。触控显示基板包括设置在衬底上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第一触控电极包括多个第一镂空区和多个第二镂空区;沿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包括设置在第一镂空区的触控子电极;多条信号线,多条信号线中部分信号线与第一镂空区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具有重叠区域,部分信号线与第二镂空区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具有重叠区域,与第一镂空区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具有重叠区域的信号线和与第二镂空区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具有重叠区域的信号线为不同信号线。

Touch display base plate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touch display base plate and a touch display device, relating to the touch technology field, which can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signal on the first touch electrode has different coupling to the signal on the signal line at different positions of the touch display base plate. The touch display substrate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first touch electrodes arranged along the first direction on the substrate; the first touch electrode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first hollow areas and a plurality of second hollow areas; the second touch electrode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second touch electrodes arranged along the second direction, and the second touch electrode includes a touch sub electrode arranged in the first hollow areas; a plurality of signal wires, some signal wires in the plurality of signal wires and the first hollow areas The positive projection of the open area on the substrate has an overlapping area, and the signal lines of some signal lines and the second open area on the substrate have an overlapping area, the signal lines with the first open area on the substrate and the second open area on the substrate have an overlapping area are different signal lin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显示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触控
,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自触控技术兴起以来,由于其具有简单、快捷、人性化等特点,因而触控技术的普及度越来越高,市面上具有触控功能的产品也越来越多,例如手机、平板以及笔记本电脑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可解决触控显示基板不同位置处,第一触控电极上信号对信号线上信号耦合存在差异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显示基板,包括:设置在衬底上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交叉;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包括多个第一镂空区和多个第二镂空区;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镂空区的触控子电极;多条信号线,所述多条信号线中部分信号线与所述第一镂空区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具有重叠区域,部分所述信号线与所述第二镂空区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具有重叠区域,与所述第一镂空区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具有重叠区域的信号线和与所述第二镂空区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具有重叠区域的信号线为不同信号线;所述信号线为栅线或数据线。在一些实施例中,每条所述信号线与所述第一镂空区或所述第二镂空区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具有重叠区域。在一些实施例中,多条所述信号线与所述第一镂空区或所述第二镂空区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重叠面积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显示基板还包括连接线,所述连接线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电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显示基板包括亚像素区域和用于界定所述亚像素区域的像素界定区域;所述连接线位于所述像素界定区域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线包括:相互交叉的多条第一子连接线和多条第二子连接线。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连接线与所述栅线平行,且与所述栅线同层同材料;和/或,所述第二子连接线与所述数据线平行,且与所述数据线同层同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显示基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栅线与所述数据线之间的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子连接线穿过所述第一绝缘层上的过孔与所述第二子连接相连接;在所述数据线相对于所述栅线靠近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情况下,所述触控显示基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数据线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之间的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子连接线穿过所述第二绝缘层上的过孔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相连接;在所述栅线相对于所述数据线靠近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情况下,所述触控显示基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栅线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之间的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子连接线穿过所述第二绝缘层上的过孔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相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条第一子连接线连接在一起;和/或,所述多条第二子连接线连接在一起。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显示基板还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多条第一触控线和多条第二触控线,所述第一触控线和所述第二触控线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其中,一条所述第一触控线与一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电连接;一条所述第二触控线与一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中的所述触控子电极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中的多个所述触控子电极呈矩阵排布。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同层同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复用为公共电极。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触控显示基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由于触控显示基板中第一触控电极除包括第一镂空区外,还包括第二镂空区,且第一信号线与第一镂空区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具有重叠区域,第二信号线与第二镂空区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具有重叠区域,因而相对于相关技术中,信号线如数据线或栅线仅与第一镂空区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具有重叠区域,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部分信号线与第一镂空区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具有重叠区域,部分信号线与第二镂空区在衬底上的正投影具有重叠区域,因此相对于相关技术中,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一信号线的耦合面积和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三信号线的耦合面积的差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一信号线的耦合面积和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二信号线的耦合面积的差异减小,进而第一触控电极上信号对第一信号线上信号耦合和第一触控电极上信号对第二信号线上信号的耦合差异减小,即减小了触控显示基板不同位置处,第一触控电极上信号对信号线上信号耦合的差异。基于此,改善了相关技术中,信号线如数据线或栅线仅与第一镂空区具有重叠区域,导致的触控显示基板不同位置处第一触控电极上信号对信号线上信号耦合存在差异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当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复用为公共电极时,由于第一触控电极不同位置处的电压差异较小,因而位于触控显示基板不同位置处的像素上的压差差异减小,改善了等间距横纹不良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一;图3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三;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一;图6为图4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二;图7为图4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三;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基板的区域划分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四;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五;图11为图10中CC向的剖视示意图;图12为图4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四;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六;图14为图10中DD向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相关技术中,为了有效解决高PPI(PixelsPerInch,像素密度)显示装置数据线(Source)充电时间不足的问题以及能够支持主动笔等,开发了触控(Touch)和显示(Display)同步进行的自互容一体化触控技术。触控显示基板的结构如图1所示,触控显示基板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0,第一触控电极10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交叉;第一触控电极10包括多个第一镂空区101;触控显示基板还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20,第二触控电极20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触控电极20包括设置在第一镂空区101的触控子电极201。由于第一触控电极10包括第一镂空区101,因而第一触控电极10不同位置处的面积会有差异,因此位于触控显示基板上不同位置的信号线与第一触控电极10耦合的面积会产生差异,进而导致触控显示基板上不同位置处,第一触控电极10上信号对信号线上信号耦合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衬底上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交叉;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包括多个第一镂空区和多个第二镂空区;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镂空区的触控子电极;多条信号线,所述多条信号线中部分信号线与所述第一镂空区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具有重叠区域,部分所述信号线与所述第二镂空区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具有重叠区域,与所述第一镂空区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具有重叠区域的信号线和与所述第二镂空区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具有重叠区域的信号线为不同信号线;所述信号线为栅线或数据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衬底上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交叉;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包括多个第一镂空区和多个第二镂空区;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镂空区的触控子电极;多条信号线,所述多条信号线中部分信号线与所述第一镂空区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具有重叠区域,部分所述信号线与所述第二镂空区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具有重叠区域,与所述第一镂空区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具有重叠区域的信号线和与所述第二镂空区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具有重叠区域的信号线为不同信号线;所述信号线为栅线或数据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信号线与所述第一镂空区或所述第二镂空区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具有重叠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信号线与所述第一镂空区或所述第二镂空区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重叠面积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基板还包括连接线,所述连接线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基板包括亚像素区域和用于界定所述亚像素区域的像素界定区域;所述连接线位于所述像素界定区域内。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包括:相互交叉的多条第一子连接线和多条第二子连接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连接线与所述栅线平行,且与所述栅线同层同材料;和/或,所述第二子连接线与所述数据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智颖王世君纪昊亮赵天鑫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