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必贵专利>正文

上下出水水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2887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上下出水水龙头,包括主把手和主阀体,主阀体上安装有双出水口换向阀,双出水口换向阀包括安装在主阀体上的阀座,阀座下部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与主导水管相连通的左、右进水口,腔室内设有换向阀芯,在换向阀芯内具有上、下引水管,其中上引水管与右进水口可调地相通,下引水管与左进水口可调地相通,下引水管的出水口与腔室底部相连通,换向阀芯的上端设有转阀杆,转阀杆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手动轮,手动轮内具有蓄水腔,蓄水腔的顶部设有带至少一个喷水孔的上出水盖,转阀杆内具有引水管,引水管的进水口与上引水管相连通,出液口与主导水管的下出水口相连通。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节约洗脸用水,提高洗脸效果,使用方便、卫生的上下出水水龙头。(*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龙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上下出水水龙头
技术介绍
洗脸是保持个人卫生的必要手段,科学而卫生的洗脸方法是让水龙头的水能够直接喷射到面部。但人们现在使用的水龙头通常都是只有一个向下的出水口,在使用时,就需要借助于毛巾作为载体来洗脸,或者用双手捧起水来洗脸。这样一来,在整个洗脸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部分干净的自来水会直接流失掉,从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此外,借助于毛巾作为载体来洗脸,如果毛巾上带有致病的微生物,还有可能将致病的微生物带到脸上。因此,现在使用的水龙头在用来洗脸时,既不方便,也不卫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节约洗脸用水,提高洗脸效果,使用方便、卫生的上下出水水龙头。本技术的上下出水水龙头,包括主把手和主阀体,主阀体内具有主导水管,所述主阀体上安装有双出水口换向阀,双出水口换向阀包括安装在主阀体上的阀座,阀座下部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与所述主导水管相连通的左、右进水口,腔室内设有换向阀芯,在换向阀芯内具有上、下引水管,其中上引水管与右进水口可调地相通,下引水管与左进水口可调地相通,下引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腔室的底部相连通,换向阀芯的上端设有转阀杆,转阀杆的底端具有拨爪,拨爪与换向阀芯相配合,所述转阀杆中段的外侧壁与所述阀座的内侧壁相配合,转阀杆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手动轮,手动轮内具有蓄水腔,蓄水腔的顶部设有带至少一个喷水孔的上出水盖,所述转阀杆内具有引水管,引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上引水管相连通,引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蓄水腔相连通,所述腔室的底部具有出液口,出液口与主导水管的下出水口相连通。本技术的上下出水水龙头,其中所述换向阀芯包括动阀芯和静阀芯,动阀芯能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腔室内,动阀芯的上端面与所述转阀杆的下端面相贴,其贴合面上设有密封件,动阀芯的顶部具有凹槽,凹槽与所述拨爪相配合,所述静阀芯固定安装在所述腔室内,所述动阀芯和静阀芯采用陶瓷材料制成。本技术的上下出水水龙头,其中所述阀座外侧壁的中部具有螺纹,阀座采用螺纹连接安装在所述主阀体上,阀座外侧壁的位于螺纹段的上方具有法兰盘,法兰盘上方的侧壁为六方形,所述法兰盘的上端面与所述手动轮相贴,其贴合面之间设有润滑垫片。本技术的上下出水水龙头,其中所述手动轮与所述转阀杆之间采用花键配合相连,转阀杆上段的外侧壁旋装有螺母,螺母的下端面与所述手动轮相贴。本技术的上下出水水龙头,其中所述上出水盖采用螺纹连接安装在所述手动轮的顶部,上出水盖下端面的中心处设有一带锥尖的调流量柱,调流量柱与所述引水管的出水口相配合,所述喷水孔的数量为12-60个,每个喷水孔的直径为0.5-1.5mm,喷水孔环绕上出水盖的中心均匀分布。本技术的上下出水水龙头,其中所述手动轮上还旋装有圆锁母,圆锁母的上端面顶在所述上出水盖上,上出水盖的外侧面具有滚花。本技术的上下出水水龙头,其中所述手动轮外侧面上还安装有拨杆,所述主阀体上分别设有上喷水标记和下流水标记,上喷水标记和下流水标记与所述拨杆的两个极限位置相对应。本技术的上下出水水龙头,其中所述出液口处设有橡胶密封圈。与现有的水龙头相比,本技术的上下出水水龙头在使用时,可先打开主阀体上的主把手,令自来水沿着主阀体内的主导水管流至双出水口换向阀的左进水口和右进水口,然后再转动手动轮,手动轮就会带动转阀杆转动,转阀杆底端的拨爪就会拨动换向阀芯8,使上引水管与右进水口相通,或者使下引水管与左进水口相通,于是,自来水就会沿着上引水管进入引水管,再由引水管进入蓄水腔,最后从上出水盖的喷水孔向上喷出;可直接喷射到洗脸人的面部,而无需借助于毛巾作为载体来洗脸,也不必用双手捧起水来洗脸。从而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此外,由于不用借助于毛巾作为载体来洗脸,也避免了将致病的微生物带到脸上。故本技术的上下出水水龙头具有可节约洗脸用水,提高洗脸效果,使用方便、卫生的特点。本技术的上下出水水龙头的其他细节和特点可通过阅读下文结合附图详加描述的实施例便可清楚明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的上下出水水龙头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剖面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双出水口换向阀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剖面图;图4为图3的A-A截面剖视图;图5为图3的B-B截面剖视图;图6为图3的C-C剖面视图;图7为图3的D-D剖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上下出水水龙头,包括主把手1和主阀体2,主阀体2内具有主导水管33,主阀体2上安装有双出水口换向阀3。如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双出水口换向阀3包括阀座4,阀座4外侧壁的中部具有螺纹,阀座4采用螺纹连接安装在主阀体2上。阀座4下部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与主导水管33相连通的左进水口5和右进水口6,腔室7内设有换向阀芯8,并将腔室7的顶部和底部分隔开,换向阀芯8包括动阀芯18和静阀芯19,动阀芯18能转动地安装在腔室7内,动阀芯18的上端面与转阀杆11的下端面相贴,其贴合面上设有密封件22,静阀芯19固定安装在腔室7内,动阀芯18和静阀芯19采用陶瓷材料制成。采用陶瓷材料制造动阀芯18和静阀芯19,可提高动阀芯18和静阀芯19的使用寿命。在换向阀芯8内具有上、下引水管9、10,其中上引水管9与右进水口6可调地相通,下引水管10与左进水口5可调地相通,在使用时如果上引水管9与右进水口6相通,则下引水管10与左进水口5之间就会被截断。如果下引水管10与左进水口5相通,则上引水管9与右进水口6之间就会被截断。下引水管10的出水口与腔室7的底部相连通,换向阀芯8的上端设有转阀杆11,转阀杆11的底端具有拨爪12,在动阀芯18的顶部具有凹槽,凹槽与拨爪12相配合。转阀杆11中段的外侧壁与阀座4的内侧壁相配合。转阀杆11的外侧壁上还安装有手动轮13,手动轮13与转阀杆11之间采用花键配合相连,手动轮13内具有蓄水腔14,蓄水腔14的顶部设有带32个喷水孔17的上出水盖15,每个喷水孔17的直径为0.9mm,喷水孔17环绕上出水盖15的中心两圈均匀分布,内坏有12个喷水孔17,外环有20个喷水孔17(图中未画出)。在转阀杆11内具有引水管16,引水管16的进水口与上引水管9相连通,引水管16的出水口与蓄水腔14相连通,腔室7的底部具有出液口20,出液口20与主导水管33的下出水口21相连通,所述出液口20处设有橡胶密封圈31,用于对阀座4底部端面与主阀体2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阀座4外侧壁的位于螺纹段的上方具有法兰盘23,法兰盘23上方的侧壁为六方形24,用于将阀座4旋紧安装在主阀体2上。法兰盘23的上端面与手动轮13相贴,其贴合面之间设有润滑垫片25,用于减少旋转手动轮13时的摩擦阻力。在转阀杆11上段的外侧壁旋装有螺母26,螺母26的下端面与手动轮13相贴,用于将手动轮13固定在转阀杆11上。上出水盖15采用螺纹连接安装在手动轮13的顶部,上出水盖15下端面的中心处设有一带锥尖的调流量柱27,调流量柱27与引水管16的出水口相配合,调流量柱27可用来调整引水管16的出水口的开口面积,向下旋动上出水盖15,引水管16的出水口的开口面积就会减少,向上旋动上出水盖15,引水管16的出水口的开口面积就会加大,由此可调整其出水流量。喷水孔17的数量也可以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上下出水水龙头,包括主把手(1)和主阀体(2),主阀体(2)内具有主导水管(3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体(2)上安装有双出水口换向阀(3),双出水口换向阀(3)包括安装在主阀体(2)上的阀座(4),阀座(4)下部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与所述主导水管(33)相连通的左、右进水口(5、6),腔室(7)内设有换向阀芯(8),在换向阀芯(8)内具有上、下引水管(9、10),其中上引水管(9)与右进水口(6)可调地相通,下引水管(10)与左进水口(5)可调地相通,下引水管(10)的出水口与所述腔室(7)的底部相连通,换向阀芯(8)的上端设有转阀杆(11),转阀杆(11)的底端具有拨爪(12),拨爪(12)与换向阀芯(8)相配合,所述转阀杆(11)中段的外侧壁与所述阀座(4)的内侧壁相配合,转阀杆(11)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手动轮(13),手动轮(13)内具有蓄水腔(14),蓄水腔(14)的顶部设有带至少一个喷水孔(17)的上出水盖(15),所述转阀杆(11)内具有引水管(16),引水管(16)的进水口与所述上引水管(9)相连通,引水管(16)的出水口与所述蓄水腔(14)相连通,所述腔室(7)的底部具有出液口(20),出液口(20)与主导水管(33)的下出水口(21)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必贵
申请(专利权)人:林必贵王细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