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压检测装置及电器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517681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9 0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风压检测装置及电器设备,风压检测装置包括风压检测元件、正压蓄水盒单元及负压蓄水盒单元,正压蓄水盒单元的第一端与待测对象的正压取压口连接,第二端与正压接口连接,负压蓄水盒单元的第一端与待测对象的负压取压口连接,第二端与负压接口连接;蓄水盒单元包括:蓄水盒组件,第一连通管,第三连通管,第一连通管上至少其与对应的蓄水盒连接的一端、第二连通管上至少其与对应的蓄水盒连接的一端、第三连通管上至少其与对应的蓄水盒连接的一端均竖直或倾斜设置,以使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第三连通管内生成的冷凝水往下流至对应的蓄水盒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风压检测装置能够避免因冷凝水导致的风压软管堵塞,及风压开关的误报。

A wind pressure detection device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wind pressure detection device and an electrical equipment. The wind pressure detection device includes a wind pressure detection element, a positive pressure water storage box unit and a negative pressure water storage box unit. The first end of the positive pressure water storage box un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sitive pressure tap of the object to be tested, the second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sitive pressure interface, the second end of the negative pressure water storage box un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negative pressure tap of the object to be tested, and the second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negative pressure tap of the object to be tested Negative pressure interface connection; water storage box unit includes: water storage box component, first connecting pipe, third connecting pipe, at least one end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pipe connect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water storage box, at least one end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pipe connect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water storage box, and at least one end of the third connecting pipe connect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water storage box are vertically or obliquely arranged so that the first connecting pipe, the third connecting pipe and the corresponding water storage box are vertically or obliquely arranged The condensate generated in the second and third connecting pipes flows down to the corresponding water storage box. The air pressure detection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avoid the blockage of the air pressure hose caused by the condensation water and the false alarm of the air pressure sw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压检测装置及电器设备
本技术涉及风压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压检测装置及电器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燃气采暖热水炉(后简称壁挂炉)行业内,多使用风压开关(或风压传感器)来检测风机、风道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风压开关通过风压软管连接到风机的取压口,通过检测压差的变化,来判定是否工作正常。然而,由于壁挂炉的燃烧特性决定,燃气燃烧后的燃烧产物烟气中含有水蒸气,水蒸气混合在烟气中,通过风压软管传递压差。在部分情况下如低负荷燃烧、室外空气温度较低等情况下,水蒸气会在风压软管内凝露产生冷凝水,随着使用时间的加长,冷凝水会不断积聚,最终冷凝水会导致风压软管堵塞,使得风压开关等风压检测元件无法检测风压,导致壁挂炉无法正常工作。同时针对部分使用风压开关机型,凝露析出的冷凝水也有可能会随烟气进入风压开关,因风压开关靠触点接触,传递电信号,冷凝水的进入会导致风压开关误报故障,使壁挂炉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风压检测装置因冷凝水的影响存在风压软管堵塞,以及进入风压开关引起误报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防止风压软管堵塞,以及防止风压开关误报的风压检测装置及电器设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风压检测装置,包括:风压检测元件,用于检测待测对象的风压,其具有两检测接口,分别为正压接口与负压接口;蓄水盒单元,设有两套,分别为正压蓄水盒单元与负压蓄水盒单元,所述正压蓄水盒单元的第一端与待测对象的正压取压口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正压接口连接,所述负压蓄水盒单元的第一端与待测对象的负压取压口连接,第二端与所述负压接口连接;且每一套所述蓄水盒单元包括:蓄水盒组件,至少包括一个蓄水盒,且同一套所述蓄水盒组件中相邻两所述蓄水盒之间由第一连通管连通;第二连通管,其一端与所述蓄水盒组件的首端的蓄水盒连接,另一端适于与所述待检测对象的对应取压口连接;第三连通管,其一端与所述蓄水盒组件的尾端的蓄水盒连接,另一端适于与对应的所述检测接口连接;且所述第一连通管上至少其与对应的所述蓄水盒连接的一端、第二连通管上至少其与对应的所述蓄水盒连接的一端、第三连通管上至少其与对应的所述蓄水盒连接的一端均竖直或倾斜设置,以使所述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三连通管内生成的冷凝水往下流至对应的所述蓄水盒内。所述蓄水盒组件包括一个所述蓄水盒,所述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三连通管均与所述蓄水盒连接。所述蓄水盒上设有排水口,还包括控制所述排水口开启或关闭的排水组件。还包括用于检测蓄水盒内水位的水位检测装置,所述排水组件与所述水位检测装置通信连接,在收到所述水位检测装置的检测信号后,控制所述排水口排水。所述待测对象为风机。所述正压取压口、所述负压取压口为风机的文丘里管接口。所述风压检测元件为风压开关。所述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三连通管均为风压软管。本技术的一种电器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风压检测装置。所述电器设备为热水炉。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一连通管上至少其与对应的所述蓄水盒连接的一端、第二连通管上至少其与对应的所述蓄水盒连接的一端、第三连通管上至少其与对应的所述蓄水盒连接的一端均竖直或倾斜设置,以使所述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三连通管内生成的冷凝水往下流至对应的所述蓄水盒内。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冷凝水自身的重力,使第一连通、第二连通管、第三连通管内的冷凝水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往下流至对应的蓄水盒内,从而有效防止冷凝水堵塞第一连通、第二连通管、第三连通管,以及有效防止冷凝水进入风压检测元件内而引起的误报故障。2、在本技术中,所述蓄水盒组件仅包括一个所述蓄水盒,所述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三连通管均与该蓄水盒连接。由于蓄水盒组件仅包括一个蓄水盒,因此,不需要再设置第一连通管,这样的结构简单,造价低。3、在本技术中,所述蓄水盒上设有排水口,还包括控制所述排水口开启或关闭的排水组件。这样在蓄水盒内的水满了时,可以通过排水组件开启排水口,将蓄水盒内的水排出,在排完后,控制排水口关闭。4、在本技术中,还包括用于检测蓄水盒内水位的水位检测装置,所述排水组件与所述水位检测装置通信连接,在收到所述水位检测装置的检测信号后,控制所述排水口排水。这样能够实现水位监控,自动排水,使用更方便,排水更有效。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风压检测装置用于燃气热水炉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二级换热器、2-风机、3-检火针、4-点火针、5-膨胀水箱、6-水泵、7-水流传感器、8-采暖回水口、9-自来水进口、10-燃气进口、11-生活热水出水口、12-采暖出水口、13-板式换热器、14-燃气比例阀、15-三通阀、16-燃烧器、17-采暖出水温度传感器、18-安全限温器、19-主换热器、20-蓄水盒、21-第三连通管、22-第二连通管、23-风压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风压检测装置,包括:风压检测元件,用于检测待测对象的风压,其具有两检测接口,分别为正压接口与负压接口;蓄水盒单元,设有两套,分别为正压蓄水盒单元与负压蓄水盒单元,所述正压蓄水盒单元的第一端与待测对象的正压取压口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正压接口连接,所述负压蓄水盒单元的第一端与待测对象的负压取压口连接,第二端与所述负压接口连接;且每一套所述蓄水盒单元包括:蓄水盒组件,至少包括一个蓄水盒20,且同一套所述蓄水盒组件中相邻两所述蓄水盒20之间由第一连通管连通;第二连通管22,其一端与所述蓄水盒组件的首端的蓄水盒20连接,另一端适于与所述待检测对象的对应取压口连接;第三连通管21,其一端与所述蓄水盒组件的尾端的蓄水盒20连接,另一端适于与对应的所述检测接口连接;且所述第一连通管上至少其与对应的所述蓄水盒20连接的一端、第二连通管22上至少其与对应的所述蓄水盒20连接的一端、第三连通管21上至少其与对应的所述蓄水盒20连接的一端均竖直或倾斜设置,以使所述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二连通管22、所述第三连通管21内生成的冷凝水往下流至对应的所述蓄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压检测元件,用于检测待测对象的风压,其具有两检测接口,分别为正压接口与负压接口;蓄水盒单元,设有两套,分别为正压蓄水盒单元与负压蓄水盒单元,所述正压蓄水盒单元的第一端与待测对象的正压取压口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正压接口连接,所述负压蓄水盒单元的第一端与待测对象的负压取压口连接,第二端与所述负压接口连接;且每一套所述蓄水盒单元包括:蓄水盒组件,至少包括一个蓄水盒(20),且同一套所述蓄水盒组件中相邻两所述蓄水盒(20)之间由第一连通管连通;第二连通管(22),其一端与所述蓄水盒组件的首端的蓄水盒(20)连接,另一端适于与所述待测对象的对应取压口连接;第三连通管(21),其一端与所述蓄水盒组件的尾端的蓄水盒(20)连接,另一端适于与对应的所述检测接口连接;且所述第一连通管上至少其与对应的所述蓄水盒(20)连接的一端、第二连通管(22)上至少其与对应的所述蓄水盒(20)连接的一端、第三连通管(21)上至少其与对应的所述蓄水盒(20)连接的一端均竖直或倾斜设置,以使所述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二连通管(22)、所述第三连通管(21)内生成的冷凝水往下流至对应的所述蓄水盒(20)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压检测元件,用于检测待测对象的风压,其具有两检测接口,分别为正压接口与负压接口;蓄水盒单元,设有两套,分别为正压蓄水盒单元与负压蓄水盒单元,所述正压蓄水盒单元的第一端与待测对象的正压取压口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正压接口连接,所述负压蓄水盒单元的第一端与待测对象的负压取压口连接,第二端与所述负压接口连接;且每一套所述蓄水盒单元包括:蓄水盒组件,至少包括一个蓄水盒(20),且同一套所述蓄水盒组件中相邻两所述蓄水盒(20)之间由第一连通管连通;第二连通管(22),其一端与所述蓄水盒组件的首端的蓄水盒(20)连接,另一端适于与所述待测对象的对应取压口连接;第三连通管(21),其一端与所述蓄水盒组件的尾端的蓄水盒(20)连接,另一端适于与对应的所述检测接口连接;且所述第一连通管上至少其与对应的所述蓄水盒(20)连接的一端、第二连通管(22)上至少其与对应的所述蓄水盒(20)连接的一端、第三连通管(21)上至少其与对应的所述蓄水盒(20)连接的一端均竖直或倾斜设置,以使所述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二连通管(22)、所述第三连通管(21)内生成的冷凝水往下流至对应的所述蓄水盒(20)内。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曾文林梓华李良潭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