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损中央回转接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1699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9 0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压损中央回转接头结构,包括回转轴和回转体,在所述回转轴上设有若干个呈L形连通的回转轴轴向孔和回转轴径向孔,在回转体上设有与回转轴径向孔的端口位置相对应的回转体径向孔,在回转轴轴向孔的孔底至回转轴径向孔的孔壁边缘之间填充有填充块,填充块的形状与位于回转轴轴向孔的孔底一侧的形状相适配,填充块位于回转轴径向孔与回转轴轴向孔相交一侧的形状呈过度弧面,将回转轴的轴向孔与回转轴径向孔相贯线的边缘部位通过磨削工具磨削成圆角,轴向孔的轴线与径向孔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呈120°~150°。该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加工便捷、可降低流体在回转接头内压力损失,液压油在拐角处的压力损失由原来的8%降低到5%。

A structure of low pressure loss central swive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ow-pressure loss central rotary joint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rotary shaft and a rotary body. On the rotary shaft, there are a number of rotary shaft axial holes and a rotary shaft radial holes which are in L-shape communication. On the rotary body, there is a rotary body radial hole corresponding to the port position of the rotary shaft radial hole. From the hole bottom of the rotary shaft axial hole to the hole wall edge of the rotary shaft radial hole A filling block is filled between them. The shape of the filling block matches the shape of the bottom side of the hole located at the axial hole of the rotary shaft. The shape of the filling block located at the intersection side of the radial hole of the rotary shaft and the axial hole of the rotary shaft presents an excessive arc. The edge of the intersection line between the axial hole of the rotary shaft and the radial hole of the rotary shaft is ground into a fillet by a grinding tool. The axis of the axial hole and the axis of the radial hole are matched The angle is 120 \u00b0 - 150 \u00b0. The structur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processing, and can reduce the pressure loss of fluid in the rotary joint. The pressure loss of hydraulic oil at the corner is reduced from 8% to 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压损中央回转接头结构
本技术涉及液压气动输送管件
,具体涉及一种低压损中央回转接头结构。
技术介绍
重载工程机械的液压系统中,其相对回转和固定部件,通常通过中央回转接头来控制回转部分与固定部分的液体通道和电路的连接。中央回转接头是由回转体、回转轴和盖子等组成,使用时,回转体与工程机械的回转下平台固定,回转轴上的安装板与回转上平台上的回转支撑相连接。以往的挖掘机大多为轮式或步履式,轮式挖掘机和步履式使用的中央回转接头的液压通道数为16个和8个,这种常规的中央回转接头的液压通道较少,因此不能实现挖掘机或相似机械的更多动作,例如挖掘机的爬坡功能,因此不能满足现今日益增长的科技需求。现有回转接头中的回转轴中的轴向孔与径向孔是通过机加工而成,由于两个相互垂直的孔在加工后必定留有被多余加工的凹槽和锐角相贯线,这些凹槽和锐角相贯线在流体流过轴向孔与径向孔的相交部位时造成流体压力的损耗,若在整个系统中存在有多个上述流体压力的损耗,流体传输的整体能耗机会增加,同时也会造成系统中其他部位的压力增大。压力的增加也将造成系统中许多器件的结构尺寸的增加及成本的增加。若采用铸造方法制造回转接头中的回转轴,虽然可以克服上述及加工结构造成的压力损失,但是由于铸件存在组织疏松、气孔、沙眼等缺陷,就必须通过增减孔与孔之间的中心距来克服高压输送流体式可能造成的击穿的问题,这样势必会增加回转接头中回转轴的结构尺寸,因此有必要对现有回转接头的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便捷、可降低流体在回转接头内压力损失的一种低压损中央回转接头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低压损中央回转接头结构,包括回转轴和回转体,在所述回转轴上设有若干个呈L形连通的回转轴轴向孔和回转轴径向孔,在所述回转体上设有与回转轴径向孔的端口位置相对应的回转体径向孔,在所述回转轴轴向孔的孔底至回转轴径向孔的孔壁边缘之间填充有填充块,填充块的形状与位于回转轴轴向孔的孔底一侧的形状相适配,填充块位于回转轴径向孔与回转轴轴向孔相交一侧的形状呈过度弧面,将所述回转轴的轴向孔与回转轴径向孔相贯线的边缘部位通过磨削工具磨削成圆角,所述轴向孔的轴线与径向孔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呈120°~150°。在加工制作低压损中央回转接头中的回转轴时,可先加工倾斜的轴向孔,再加工倾斜的径向孔,然后将轴向孔与径向孔内部靠近拐角内侧的相贯线通过打磨工具将其磨削成圆弧过度角,再将事先制作好的填充块填充到轴向孔的孔底至回转轴径向孔的孔壁边缘之间既拐角的外侧。最后再将塑料膜9或塑料管套装在回转轴向孔与回转径向孔内即可。为了便于轴向孔与径向孔的加工,同时为了降低液压油在拐角部位产生的压损,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轴向孔的轴线与回转轴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呈15°~30°,所述经向孔的轴线与回转轴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呈105°~120°。为了能够使得流体在回转轴的轴向孔与径向孔内顺利流过,减少与管壁之间的摩擦力,同时为了避免填充块的脱落,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在所述回转轴轴向孔与回转轴径向孔的内壁附着有塑料膜或塑料套管。为了便于回转轴轴向孔内壁及回转轴径向孔内壁与塑料膜或塑料套管的结合,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塑料膜通过喷塑或热熔与回转轴轴向孔及回转轴径向孔的内壁附着。为了便于回转轴轴向孔内壁及回转轴径向孔内壁与塑料膜或所料套管的结合,同时避免与螺纹接口端部造成干扰,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塑料膜或塑料套管的两端止于管口连接的螺纹段以内。为了便于填充块的加工制作与安装,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填充块为金属块或为塑料块。为了便于对回转轴轴向孔与回转轴径向孔内部靠近拐角内侧相贯线的磨削加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磨削工具包括驱动头,驱动头通过卡爪与软轴的一端,软轴的另一端与打磨头连接,软轴外套装有弹簧软管。通过软轴与弹簧软管的配合使用可将打磨设备驱动头上的驱动扭力传递到回转轴轴向孔与回转轴径向孔内部靠近拐角内侧相贯线的部位。为了便于对回转轴轴向孔与回转轴径向孔内部靠近拐角内侧相贯线的磨削加工,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打磨头的芯部为磁芯,磁芯外部为打磨砂轮,打磨砂轮的表面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截面为弧面。这样可以通过打磨头的外部形状将锐角形的相贯线被打磨成圆弧角形的相贯线。为了便于对回转轴轴向孔与回转轴径向孔内部靠近拐角内侧相贯线的磨削加工,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驱动头为钻床或手持钻上的驱动头。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该低压损中央回转接头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加工便捷、可降低流体在回转接头内压力损失等特点。通过在轴向孔与径向孔内部相交的部位将拐角内侧边上的相贯线打磨成圆滑过度角,将拐角内侧边上多余的加工工艺孔用填充块填充,且使得拐角内侧边也变成为圆滑过度角,另外通过加大轴向孔与径向孔轴线之间的夹角,既增加了液压油拐弯的角度,可进一步减低液压油在拐弯部位产生的压力损失,液压油在拐角处的压力损失由原来的8%降低到5%。这样就可以极大的减小流体流过该部位是造成的压力损失,同时也优于铸件回转轴组织疏松、气孔、沙眼等缺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低压损中央回转接头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是图1的填充块局部放大图;图3是打磨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回转轴;2、回转体;3、回转轴轴向孔;4、回转轴径向孔;5、回转体径向孔;6、填充块;7、过度弧面;8、圆角;9、塑料膜;10、螺纹段;11、驱动头;12、软轴;13、打磨头;13.1、磁芯;13.2、打磨砂轮;13.3、环形凹槽;14、弹簧软管;α、轴向孔的轴线与径向孔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2所示,本技术是一种低压损中央回转接头结构,包括回转轴1和回转体2,在所述回转轴1上设有若干个呈L形连通的回转轴轴向孔3和回转轴径向孔4,在所述回转体1上设有与回转轴径向孔4的端口位置相对应的回转体径向孔5,在所述回转轴轴向孔3的孔底至回转轴径向孔4的孔壁边缘之间填充有填充块6,填充块6的形状与位于回转轴轴向孔3的孔底一侧的形状相适配,填充块6位于回转轴径向孔4与回转轴轴向孔3相交一侧的形状呈过度弧面7,将所述回转轴的轴向孔3与回转轴径向孔4相贯线的边缘部位通过磨削工具磨削成圆角8,所述轴向孔3的轴线与径向孔4的轴线之间的夹角α呈120°~150°。为了便于轴向孔与径向孔的加工,同时为了降低液压油在拐角部位产生的压损,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案是,所述轴向孔的轴线与回转轴的轴线之间的夹角α呈15°~30°,所述经向孔的轴线与回转轴的轴线之间的夹角α呈105°~120°。在加工制作低压损中央回转接头中的回转轴1时,可先加工轴向孔,再加工径向孔,然后将轴向孔与径向孔内部靠近拐角内侧的相贯线通过打磨工具将其磨削成圆弧过度角,再将事先制作好的填充块填充到轴向孔的孔底至回转轴径向孔4的孔壁边缘之间既拐角的外侧。最后再将塑料膜9或塑料管套装在回转轴向孔3与回转径向孔4内即可。为了能够使得流体在回转轴1的轴向孔与径向孔内顺利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压损中央回转接头结构,包括回转轴和回转体,在所述回转轴上设有若干个呈L形连通的回转轴轴向孔和回转轴径向孔,在所述回转体上设有与回转轴径向孔的端口位置相对应的回转体径向孔,在所述回转轴轴向孔的孔底至回转轴径向孔的孔壁边缘之间填充有填充块,填充块的形状与位于回转轴轴向孔的孔底一侧的形状相适配,填充块位于回转轴径向孔与回转轴轴向孔相交一侧的形状呈过度弧面,将所述回转轴的轴向孔与回转轴径向孔相贯线的边缘部位通过磨削工具磨削成圆角,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孔的轴线与径向孔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呈120°~1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压损中央回转接头结构,包括回转轴和回转体,在所述回转轴上设有若干个呈L形连通的回转轴轴向孔和回转轴径向孔,在所述回转体上设有与回转轴径向孔的端口位置相对应的回转体径向孔,在所述回转轴轴向孔的孔底至回转轴径向孔的孔壁边缘之间填充有填充块,填充块的形状与位于回转轴轴向孔的孔底一侧的形状相适配,填充块位于回转轴径向孔与回转轴轴向孔相交一侧的形状呈过度弧面,将所述回转轴的轴向孔与回转轴径向孔相贯线的边缘部位通过磨削工具磨削成圆角,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孔的轴线与径向孔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呈120°~15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损中央回转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孔的轴线与回转轴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呈15°~30°,所述径向孔的轴线与回转轴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呈105°~12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压损中央回转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回转轴轴向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泽民周涛徐勤军缪勤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长龄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