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用电风扇的扇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1656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9 08:38
一种工业用电风扇的扇叶结构,包括叶片和轮毂,叶片根部与轮毂连接,且叶片由根部开始径向延伸;叶片设置四片,各叶片旋转对称且环形均布;叶片的根部相对轮毂的旋转轴倾斜设置,彼此的夹角a为40°‑60°;所述叶片径向延伸的同时进行扭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叶片通过合理的倾斜度延伸和顺时针扭曲,再结合桨形的风叶,使其达到送风力强、送风距离远的效果;其送风方向与扇叶的旋转轴平行,即送风方向集中,聚风力强;且叶片尾端产生的涡流小,因此噪音小。

A fan blade structure of industrial electric fa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an blade structure of an industrial electric fan, which comprises a blade and a hub, the blade root is connected with the hub, and the blade starts to extend radially from the root; the blade is provided with four blades, each blade rotating symmetrically and uniformly distributed in a ring; the blade root is inclined to the rotation axis of the hub, and the included angle a of each other is 40 \u00b0 - 60 \u00b0; the blade extends radially and twists at the same time. The blade of the utility model extends and twists clockwise through a reasonable inclination, and then combines the paddle shaped wind blade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trong supply wind force and long supply distance; the direction of supply air is parallel to the rotation axis of the fan blade, that is, the direction of supply air is centralized, and the wind force is strong; and the eddy current generated at the tail end of the blade is small, so the noise is sm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用电风扇的扇叶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风扇,特别涉及一种工业用电风扇的扇叶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工业风扇行业中,传统的扇叶一般采用两叶或三叶结构,其分别存在以下缺陷:两叶结构,叶片之间的分配角为180°,分配角较大导致扇叶高速运转时,产生的气流间隙过大,频率增大,产生较大噪音;三叶结构,产生的风力缓散、不集中,而且叶片尾端会产生较大的涡流,形成较大的噪音。如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4628075U于2015年9月9日公开了一种流线型工业风扇扇叶,具体公开了:包括叶身及设在叶身两端的叶根与叶梢,所述叶根的宽度小于叶身的宽度,所述叶身从靠近叶根的一端至靠近叶梢的一端逐渐发生扭转,并且叶身的宽度也逐渐缩小,所述叶身的截面呈流线型结构,所述叶梢远离叶身的一端向下弯曲;所述叶身靠近叶根的一端的宽度是叶身靠近叶梢那一端的宽度的两倍。该结构中的叶身倾斜度和扭度由于没有很好的配合,导致扇叶的工作效果欠佳,具体表现为增强风力的同时导致噪音较大,影响使用体现。因此,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工业风扇存在的缺陷,有必要对其做进行优化,以使其达到风力强,且噪音低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产生的风量大、噪音小、材料成本低、风力均匀、实现超强聚风的工业用电风扇的扇叶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工业用电风扇的扇叶结构,包括叶片和轮毂,叶片根部与轮毂连接,且叶片由根部开始径向延伸;所述叶片设置四片,各叶片旋转对称且环形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根部相对轮毂的旋转轴倾斜设置,彼此的夹角a为40°-60°,优选40°-50°;所述叶片径向延伸的同时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扭曲。所述叶片的长度为d1,叶片顺时针扭曲使其不同位置与轮毂旋转轴的夹角均不同,其中,在叶片1/3d1位置的截面与轮毂旋转轴的夹角b为60°-80°,优选60°-70°,在叶片2/3d1位置的截面与轮毂旋转轴的夹角c为75°-88°,优选75°-80°。作为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在同一叶片中,所述夹角a为45°、夹角b为65°、夹角c为79°;或者,在同一叶片中,所述夹角a为43°、夹角b为63°、夹角c为78°;或者,在同一叶片中,所述夹角a为48°、夹角b为68°、夹角c为79°。相对的两叶片以互相分切的结构设置,分切比例e:f为1:1、5:6、6:5、10:11或11:10;所述叶片的长度d1与叶片的最大宽度d4之比为25-38:5,优选38:5、36:5、34:5、32:5、6:1、28:5、26:5或5:1。所述叶片中部有径向延伸的凹陷,即叶片任意位置的截面均呈弧形,叶片边缘均倒圆角处理。所述叶片上划分有刮风区和聚风区,刮风区设置于叶片内侧,聚风区设置于叶片外侧,聚风区相对叶片向前倾斜,该倾斜度为1°-3°。所述叶片形状由内往外逐渐变大后又逐渐变小,刮风区位于逐渐变大的结构上,聚风区位于逐渐变小的结构上。所述叶片上设有刮风边缘、导风边缘和聚风边缘,刮风边缘、导风边缘和聚风边缘分别呈弧形弯曲,刮风边缘和导风边缘分别向刮风方向的反方向弯曲,聚风边缘向刮风方向弯曲,刮风边缘与导风边缘之间形成所述的刮风区,刮风边缘与聚风边缘之间形成所述的聚风区。所述刮风区的长度d2与聚风区的长度d3之间比值为:1-2:1,优选1:1、6:5、7:5、8:5、9:5或2:1。所述叶片相对轮毂向前倾斜,该倾斜度为1°-3°。本技术中的叶片通过合理的倾斜度延伸和顺时针扭曲,再结合桨形的风叶,使其达到送风力强、送风距离远的效果;其送风方向与扇叶的旋转轴平行,即送风方向集中,聚风力强;且叶片尾端产生的涡流小,因此噪音小。具体地,叶片截面呈弧形,可提高刮风效果,并对气流进行导向,使气流统一向前方推送,再结合叶片的扭曲形状,可确保气流整体以螺旋方式吹出,风力均匀,有效提高了刮风量,实现超强聚风,而且避免了气体碰撞发出噪音;再有,通过设置聚风区,有效的将气流往中心导流,达到气流汇聚效果,避免气流往外分散而影响使用体现,而且聚风区产生的涡流小,有效降低噪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为图2中A1-A1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图2中B1-B1方向的剖视图。图5为图2中C1-C1方向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叶片的主视图。图8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叶片的仰视图。图9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工作原理图。图10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1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图12为图10中A2-A2方向的剖视图。图13为图10中B2-B2方向的剖视图。图14为图10中C2-C2方向的剖视图。图1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叶片的主视图。图17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叶片的仰视图。图18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9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0为图18中A3-A3方向的剖视图。图21为图18中B3-B3方向的剖视图。图22为图18中C3-C3方向的剖视图。图23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4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中叶片的主视图。图25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中叶片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第一实施例参见图1-图8,本实施例涉及的工业用电风扇的扇叶直径为750±5%mm,该扇叶包括叶片1和轮毂2,叶片1根部与轮毂2连接,且叶片1由根部开始径向延伸;叶片1设置四片,各叶片1旋转对称且环形均布;叶片1的根部相对轮毂2的旋转轴倾斜设置,彼此的夹角a为45°;叶片1径向延伸的同时顺时针扭曲;叶片1的长度为d1为349±5%mm,叶片1顺时针扭曲使其不同位置与轮毂2旋转轴的夹角均不同,其中,在叶片11/3d1位置的截面与轮毂2旋转轴的夹角b为65°,在叶片12/3d1位置的截面与轮毂2旋转轴的夹角c为79°。本结构通过合理的倾斜度延伸和顺时针扭曲,再结合桨形的风叶,使其达到送风力强、送风距离远的效果;其送风方向与扇叶的旋转轴平行,即送风方向集中,聚风力强,且叶片尾端产生的涡流小,因此噪音小。进一步说,相对的两叶片1以互相分切的结构设置,(参见图6)分切比例e:f为1:1;叶片1的长度d1与叶片1的最大宽度d4之比为38:5。进一步说,叶片1中部有径向延伸的凹陷,即叶片1任意位置的截面均呈弧形,叶片1边缘均倒圆角处理,有效避免工作时发出噪音;本弧形结构再结合叶片1的扭曲形状,可提高刮风效果,并对气流进行导向,使气流统一向前方推送,进而确保气流整体以螺旋方式吹出,有效提高了刮风量,避免了气体碰撞发出噪音。进一步说,参见图7和图8,图7中的箭头方向为叶片1的摆动方向、即刮风方向,图8中的箭头方向为气流的输送方向;叶片1表面划分有刮风区1.1和聚风区1.2刮风区1.1设置于叶片1内侧,聚风区1.2设置于叶片1外侧,刮风区1.1与聚风区1.2之间有弧面过渡,聚风区1.2相对叶片1向前倾斜,该倾斜度为2°,由图8可见,聚风区1.2产生的气流方向向中心倾斜,有效的实现气流汇聚,避免往外分散影响送风效果。进一步说,叶片1形状由内往外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用电风扇的扇叶结构,包括叶片(1)和轮毂(2),叶片(1)根部与轮毂(2)连接,且叶片(1)由根部开始径向延伸;所述叶片(1)设置四片,各叶片(1)旋转对称且环形均布;所述叶片(1)的根部相对轮毂(2)的旋转轴倾斜设置,彼此的夹角a为40°‑60°;所述叶片(1)径向延伸的同时进行扭曲;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1)上划分有刮风区(1.1)和聚风区(1.2),刮风区(1.1)设置于叶片(1)内侧,聚风区(1.2)设置于叶片(1)外侧;所述叶片(1)形状由内往外逐渐变大后又逐渐变小,刮风区(1.1)位于逐渐变大的结构上,聚风区(1.2)位于逐渐变小的结构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用电风扇的扇叶结构,包括叶片(1)和轮毂(2),叶片(1)根部与轮毂(2)连接,且叶片(1)由根部开始径向延伸;所述叶片(1)设置四片,各叶片(1)旋转对称且环形均布;所述叶片(1)的根部相对轮毂(2)的旋转轴倾斜设置,彼此的夹角a为40°-60°;所述叶片(1)径向延伸的同时进行扭曲;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1)上划分有刮风区(1.1)和聚风区(1.2),刮风区(1.1)设置于叶片(1)内侧,聚风区(1.2)设置于叶片(1)外侧;所述叶片(1)形状由内往外逐渐变大后又逐渐变小,刮风区(1.1)位于逐渐变大的结构上,聚风区(1.2)位于逐渐变小的结构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用电风扇的扇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1)的长度为d1,叶片(1)顺时针扭曲使其不同位置与轮毂(2)旋转轴的夹角均不同,其中,在叶片(1)1/3d1位置的截面与轮毂(2)旋转轴的夹角b为63°-68°,在叶片(1)2/3d1位置的截面与轮毂(2)旋转轴的夹角c为78°-7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用电风扇的扇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同一叶片(1)中,所述夹角a为45°、夹角b为65°、夹角c为79°;或者,在同一叶片(1)中,所述夹角a为43°、夹角b为63°、夹角c为78°;或者,在同一叶片(1)中,所述夹角a为48°、夹角b为68°、夹角c为7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业用电风扇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文广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飞鹿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