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水泵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1247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多功能水泵控制阀的结构包括有阀体、阀座、阀杆、主阀板、O型密封圈、活塞、活塞紧固螺母组件和阀盖,其特点是,阀盖与阀体间设有活塞缸座以形成双室活塞控制腔,主阀板上开有泄流孔,主阀板上方的阀杆上装有缓闭阀板;阀体外部设有将阀门进口与活塞控制腔下室串通起来的连通管,还设有将阀门出口与活塞控制腔上室串通起来的另一连通管。它可安装在给水排水泵站管路系统中,有效地消除水锤和降低故障率。其结构简化,制造成本低。(*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由流体致动的单向阀,也属于一种由流体致动的多功能阀门操作的控制装置,进一步是指一种多功能水泵控制阀。在给水排水泵站管路系统中,为了方便操作控制,最为常见的安装结构方式,是在水泵出水管上安装电动阀和缓闭止回阀。但这种安装结构方式存在的缺陷是,电动操作控制装置本身故障率高,缓闭消除水锤工作不甚可靠,从而影响整个给水排水泵站管路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了克服这一缺陷,本案申请人于98年6月18日申请了授权公告号为CN2331810Y的《多功能水泵控制阀》,该阀能做到自动按水泵操作规程进行工作,大大降低管路系统运行故障率,以及有效地消除水锤,从而已在国内一些自动化供水控制系统中得到应用。但在使用实际中发现,由于用作消除水锤事故的缓闭装置中采用了橡胶材料做的膜片,这种橡胶膜片在某些使用场合和环境下容易因疲劳、老化、破裂而导致损坏,因此增加了整机的故障率。此外,在某些场合下使用时,在阀体的外部并不一定需要配接止回阀、调节阀、控制阀和过滤器之类,从降低产品成本的角度来考虑,其基本结构也还是可以简化的。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乃是提供一种能自动按水泵操作规程进行工作、进一步降低管路系统运行故障率以及有效地缓闭消除水锤的多功能水泵控制阀,同时使其基本结构较为简化,从而降低制造成本。本技术的解决方案如下。它仍然包括现有同类阀门具有的阀体、阀座、阀杆、主阀板、O型密封圈、活塞、活塞紧固螺母组件和阀盖等,阀体上开设有与阀体内部空腔相连通的阀门进口和阀门出口,阀座固定在阀体内部空腔中且将阀门进口与阀门出口隔开,与阀体内部空腔相连通的另一个阀体开口的上方装有阀盖,阀盖下方的阀体内部空腔中装设有阀杆,阀杆上部用活塞紧固螺母组件固定着套在阀杆上的活塞,阀杆下部滑穿过阀座中心的开孔,阀座往上的阀杆上活套有可在阀杆上滑动的主阀板,本技术在结构上的特征之处在于,阀盖下方还装设有滑套在阀杆上且与阀体相固连的活塞缸座,活塞通过O型密封圈与活塞缸座密封,阀盖与活塞缸座之间的空间形成活塞控制腔,活塞将活塞控制腔分隔为活塞控制腔上室和活塞控制腔下室;主阀板上开设有贯通板面的泄流孔,主阀板上方的阀杆上固定套装有缓闭阀板;在阀体外部具有一连通管,该连通管的一端通过阀体上的开孔与阀门进口相连通,而该连通管的另一端通过括塞缸座上的开孔与活塞控制腔下室相连通;在阀体外部还具有另一连通管,该连通管的一端通过阀体上的开孔与阀门出口相连通,而另一端则通过阀盖上的开孔与活塞控制腔上室相连通。具有上述结构的本技术,在自灌(无底阀)式水泵安装方式(参见图3)中,可实现其使用效果。安装时,本技术多功能水泵控制阀串联接通在水泵出水端后接的管路中。水泵启动前,阀门出口的压力水压住主阀板与缓闭压板,并通过阀体外部的连通管进入活塞控制腔上室,由于活塞控制腔下室及阀体进水口处无压,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水泵启动后,阀门进口水压力升高,压力水一方面产生推动主阀板打开的力,另一方面通过阀体外连通管,进入活塞控制腔下室。由于开泵压力大于管网压力,活塞控制腔上室的压力水便通过阀体外的连通管流回阀门出口,使阀门在设定速度下开启。水泵停机后,阀门进口水压力降低,当接近于零时,与阀杆滑动配合的主阀板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迅速关闭,主阀板上开设的泄流孔用以减弱水锤冲击力。主阀板关闭后,阀门进口失压,阀门出口的压力水进入活塞控制腔上室,推动活塞,带动阀杆使固定在阀杆上的缓闭阀板缓慢关闭;同时由于阀门出口的压力水进入活塞控制腔上室,有效地吸纳了水锤冲击力。由上分析可见,本技术多功能水泵控制阀无需任何电气装置,无需其它动力,只是利用水泵启动的压力自然变化,就可按水泵操作规程进行工作,而且具有速闭、缓闭、吸能腔(即活塞控制腔)三个消除水锤步骤设计,因此它能做到有效地缓闭消除水锤,工作性能稳定,大大降低给水排水泵站管路系统的运行故障率。同时,由于其用作消除水锤事故的缓闭装置采用活塞取代了易损件橡胶膜片(加膜片压板),克服了在某些场合和环境下使用时橡胶膜片因疲劳、老化等而导致破裂的弊端,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整机的故障率。此外,由于其主要结构中省去了阀体外部的止回阀、调节阀、过滤器、控制阀等,所以结构得到了简化,降低了制造成本,也减少了故障率。本技术特别适用于自动化供水控制系统。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加以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体结构的实施例;图2为图1本技术在阀体外附加止回阀、调节阀、过滤器、控制阀和在阀体内部附加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本技术在自灌(无底阀)式水泵安装方式中得以应用的示意图。参见图1与图3。本技术多功能水泵控制阀的结构,仍然包括现有同类阀门具有的阀体1、阀座2、阀杆3、主阀板4、O型密封圈5、活塞6、活塞紧固螺母组件7和阀盖8等,阀体1上开设有与阀体内部空腔相连通的阀门进口101和阀门出口102,阀座2固连在阀体1内部空腔中且将阀门进口101与阀门出口102隔开,与阀体1内部空腔相连通的另一个阀体开口的上方装有阀盖8,阀盖8下方的阀体1内部空腔中装设有阀杆3,阀杆3上部用活塞紧固螺母组件7固定着套在阀杆3上的活塞6,阀杆3下部滑穿过阀座2中心的开孔,阀座2往上的阀杆3上活套有可在阀杆3上滑动的主阀板4。本技术在结构上的特征之处在于,阀盖8下方还装设有滑套在阀杆3上且与阀体1相固连的活塞缸座9,活塞6通过O型密封圈5与活塞缸座9相密封,阀盖8与活塞缸座9之间的空间形成活塞控制腔,活塞6将活塞控制腔分隔为活塞控制腔上室61和活塞控制腔下室62;主阀板4上开设有贯通板面的泄流孔41,主阀板4上方的阀杆3上固定套装有缓闭阀板10;在阀体1外部具有一连通管11,该连通管11的一端通过阀体1上的开孔103与阀门进口101相连通,连通管11的另一端通过活塞缸座9上的开孔91与活塞控制腔下室62相连通;在阀体1外部还具有另一连通管12,该连通管12的一端通过阀体1上的开孔104与阀门出口102相连通,而另一端则通过阀盖8上的开孔81与活塞控制腔上室61相连通。参见图2,为了适应某些使用场合的需要,可在阀体1外部的连通管11的管路中依次串接调节阀13、过滤器14和止回阀15、其中调节阀13的一端通过连通管11和阀体1上的开孔103与阀门进口101相连通,止回阀15的一端通过连通管11和活塞缸座9上的开孔91与活塞控制腔下室62相连通;还可在阀体1外部的连通管12的管路中依次串接控制阀16和过滤器17,其中控制阀16的一端通过连通管12和阀体1上的开孔104与阀门出口102相连通,过滤器17的一端通过连通管12和阀盖8上的开孔81与活塞控制腔上室61相连通。还可根据有的使用场合的需要,在活塞缸座9与主阀板4之间装设有一个滑套在阀杆3和缓闭阀板10外的弹簧18,以在水泵停机后帮助主阀板4迅速关闭。调节阀13和控制阀16均可采用Z15W-10T型铜闸阀,止回阀15可采用H14T-10型铜止回阀,过滤器14和过滤器17均可采用YGL13-16T型过滤器。以上阀门和过滤器均可市购。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水泵控制阀,包括有阀体、阀座、阀杆、主阀板、O型密封圈、活塞、活塞紧固螺母组件和阀盖等,阀体上开设有与阀体内部空腔相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水泵控制阀,包括有阀体、阀座、阀杆、主阀板、O型密封圈、活塞、活塞紧固螺母组件和阀盖等,阀体上开设有与阀体内部空腔相连通的阀门进口和阀门出口,阀座固定在阀体内部空腔中且将阀门进口与阀门出口隔开,与阀体内部空腔相连通的另一个阀体开口的上方装有阀盖,阀盖下方的阀体内部空腔中装设有阀杆,阀杆上部用活塞紧固螺母组件固定着套在阀杆上的活塞,阀杆下部滑穿过阀座中心的开孔,阀座往上的阀杆上活套有可在阀杆上滑动的主阀板,其特征在于:A)阀盖下方还装设有滑套在阀杆上且与阀体相固连的活塞缸座,活塞通过O型密封圈与活塞缸座密封,阀盖与活塞缸座之间的空间形成活塞控制腔,活塞将活塞控制腔分隔为活塞控制腔上室和活塞控制腔下室;B)主阀板上开设有贯通板面的泄流孔,主阀板上方的阀杆上固定套装有缓闭阀板;C)在阀体外部具有一连通管,该连通管的一端通过阀体上的开孔与阀门进口相连通,而该连通管的另一端通过活塞缸座上的开孔与活塞控制腔下室相连通;D)在阀体外部还具有另一连通管,该连通管的一端通过阀体上的开孔与阀门出口相连通,而另一端则通过阀盖上的开孔与活塞控制腔上室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星明周建勤罗建群罗建云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南方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