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震荡脉冲发生器及辅助排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50842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9 0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卫生领域,公开了一种震荡脉冲发生器,包括固定座、音圈电机和阻气片,固定座包括进气口和音圈电机安装部;音圈电机通过音圈电机安装部固定安装在固定座上,且音圈电机的输出端朝向进气口;在音圈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阻气片,且阻气片正对进气口,与进气口所在的平面形成一个间距,该间距构成一个泄气间隙;音圈电机驱动阻气片移动或变形控制泄气间隙的大小。还公开了一种辅助排痰装置,包括上述震荡脉冲发生器、第一输气管、第二输气管和风机,风机出气口通过第一输气管与进气口连通,通过第二输气管将患者呼吸端与第一输气管连通。产生的压力震荡脉冲的频率和振幅控制精确,且可灵活调节设置,可针对不同病人进行适应性控制。

A concussion pulse generator and an auxiliary sputum discharg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and discloses a concussion pulse generator, which comprises a fixed base, a voice coil motor and a gas baffle, and the fixed base comprises an air inlet and a voice coil motor installation part; the voice coil motor is fixedly installed on the fixed base through the voice coil motor installation part, and the output end of the voice coil motor faces the air inlet; the output end of the voice coil motor is provided with a gas baffle, and the gas baffle is arranged The damper is facing the air inlet, forming a gap with the plane where the air inlet is located, and the gap constitutes a air release gap; the voice coil motor drives the movement or deformation of the damper to control the size of the air release gap. An auxiliary sputum discharge device is also disclosed, including the vibration pulse generator, the first gas transmission pipe, the second gas transmission pipe and the fan. The air outlet of the fan is connected with the air inlet through the first gas transmission pipe, and the respiratory end of the patie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gas transmission pipe through the second gas transmission pipe. The frequency and amplitude of the generated pressure shock pulse are precisely controlled, and the setting can be flexibly adjusted, and the adaptive control can be carried out for different pati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震荡脉冲发生器及辅助排痰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卫生
,尤其涉及一种震荡脉冲发生器及辅助排痰装置。
技术介绍
肺病、支气管扩张病、肺部感染、肺癌等疾病的恶化与大量痰液无法清除有关,痰液清除障碍也是导致术后病人无法快速康复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有效排出痰液是临床很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目前清除痰液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通过胸壁外震颤排痰,该方法的振动频率无法自由控制,且属于胸壁外震颤,效果不佳。第二种是侵入性的吸痰方式,临床上常用的是采用吸痰管吸痰,但是吸痰管吸痰这种侵入式的吸痰方式,由于局部的负压很高,加上导管的插入和移动,很容易对气道造成伤害或气道疤痕,同时,无法清除深部痰液;这种方式常用于使用上了呼吸机的病人,特别是建立了人工气道的病人,由于肺功能严重衰退,呼吸肌无力等原因,咳嗽反射减弱,极易造成分泌物滞留而堵塞气道使肺部感染加重。通常人的肺包含小的清洁纤毛,清洁纤毛在18Hz的频率下振动,促进粘液从粘稠状态转变为流动的较稀的分泌物,从而有利于痰液的排出。为了促进排痰,在现有的医疗过程中,常使用两种方式的辅助装置帮助患者排痰:1、采用压力气体脉冲通过嘴进入肺,这种方法不易控制,会产生危险的高压气体,可能会损坏肺中易碎的空气液囊。2、采用18Hz的声波去振动肺,这种方法不产生高压气体,但是需要高的能量去获得低频声波。如中国专利CN206063399U(公开日为2017年4月5日)公开了一种辅助排痰器,由吹气管、共振管和共振片组成,吹气管的出气端通过过渡件与共振管的一端相连,共振片位于共振管中,它的一端压装在过渡件与共振管之间,另一端悬置于共振管中,当吹气管吹出的气体进入共振管中,一段悬置的共振片在气流的作用下产生低频振动,从而引起共振管中气体的低频共振并引起口腔和气管内的空气产生共振,从而使肺部的清洁纤毛在低频率下振动导致粘液相变,粘度降低而有利于排出。该装置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携带、使用方便,但是振动频率完全由通入气体的压力、速度进行控制,频率不可控,患者适应性较差,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震荡脉冲发生器及辅助排痰装置,可对产生的压力震荡脉冲的频率和振幅实现精确控制,结构简单,并且可灵活调节设置,可以针对不同的病人进行适应性控制。(二)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一种震荡脉冲发生器,包括固定座、音圈电机和阻气片,固定座包括进气口和音圈电机安装部;音圈电机通过与音圈电机安装部结合而固定安装在固定座上,且音圈电机的输出端朝向进气口;在音圈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阻气片,且阻气片正对进气口,与进气口所在的平面形成一个间距,该间距构成一个泄气间隙;音圈电机驱动阻气片移动或变形控制该泄气间隙的大小。进一步地,固定座是一个封闭式容腔,容腔还包括排气口;排气口设置在泄气间隙的一侧,且与该泄气间隙连通。进一步地,阻气片包括膜片主体和设置在其周围的拱形连接件;膜片主体通过拱形连接件与容腔的内壁柔性连接,使该膜片主体悬浮在容腔内;膜片主体背向进气口的一面与音圈电机的输出端接触;所述拱形连接件为橡胶材质。进一步地,所述膜片主体也为橡胶材质,所述阻气片还包括支撑片,支撑片的一面与膜片主体背向进气口的一面贴合设置,支撑片的另一面与音圈电机的输出端接触。进一步地,所述拱形连接件的拱腹朝向所述进气口;所述膜片主体和拱形连接件一体成型制备而成。进一步地,所述膜片主体通过其周围的拱形连接件与容腔的内壁柔性连接,将所述音圈电机密封起来。优选地,在膜片主体朝向进气口的一面对应所述进气口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凸台。优选地,所述阻气片相对于音圈电机的输出端垂直设置。一种辅助排痰装置,包括第一震荡脉冲发生器、第一输气管、第二输气管和风机;风机包括风机出气口,风机出气口通过第一输气管与进气口连通;通过第二输气管将患者呼吸端与第一输气管连通,其中所述第一震荡脉冲发生器为上述任一实施方案所记载的震荡脉冲发生器。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震荡脉冲发生器、第三输气管和第四输气管,风机还包括风机进气口;第二震荡脉冲发生器的进气口通过第三输气管与风机出气口连通,第二震荡脉冲发生器的出气口通过第四输气管与风机进气口连通,其中所述第二震荡脉冲发生器为上述任一实施方案所记载的震荡脉冲发生器。(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给音圈电机输入一个矩形脉冲电流,带动阻气片上下移动,调整泄气间隙的大小,从而改变从此处排出的气体流量,引起装置内气体的压力变化,从而使装置内的气体产生一定波动幅度的压力震荡脉冲,该压力震荡脉冲的振幅和频率可通过音圈电机输入矩形脉冲电流的高、低电流的大小、时间以及装置内气体的流量进行控制,控制精确,结构简单,且可灵活调节设置,可以针对不同的病人进行适应性控制,提高治疗效果。附图说明本技术借助于以下附图进行描述: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震荡脉冲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输入矩形电流起始为低电流的震荡脉冲发生器的电流波形对照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输入矩形电流起始为高电流的震荡脉冲发生器的电流波形对照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辅助排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3中辅助排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座;11:进气口;12:排气口;2:音圈电机;3:阻气片;31:支撑片;321:凸台;322:膜片主体;323:拱形连接件。4:第一输气管;5:第二输气管;7:第三输气管;8:第四输气管;6:风机;9:患者呼吸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所说的“上、下”仅仅代表相对方位关系,并不代表地球坐标系下的绝对方位,例如“下”方并不一定与重力方向一致。实施例1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一种震荡脉冲发生器,包括固定座1、音圈电机2和阻气片3,固定座1包括进气口11和音圈电机安装部,音圈电机2包括音圈电机推杆。音圈电机2通过音圈电机安装部固定安装在固定座1上,在音圈电机2的输出端设置有阻气片3,使阻气片3与进气口11所在的平面平行。在进气口11中供入稳定流量的气体,在进气口11与阻气片3之间形成一个泄气间隙,给音圈电机2输入一个矩形脉冲电流,音圈电机2驱动音圈电机推杆上下移动,带动阻气片3上下移动,以调整泄气间隙的大小,改变从此处排出的气体流量,引起进气口11内气体的压力变化,从而实现震荡脉冲的效果。通过一个阀门就可以产生压力震荡脉冲,结构简单,实现容易。音圈电机2音圈电机2的特性是通过音圈电机2的电流与音圈电机2输出的作用力成正比。给音圈电机2输入一个矩形脉冲电流,如图2、3所示,在矩形脉冲电流的高电流时间内,电机推力较大,音圈电机推杆推动阻气片3向下移动,泄气间隙逐渐变小,而进气口11内气体的压力逐渐上升,阻气片3所受到的气体作用力逐渐变大,直至电机推力与气体作用力达到平衡,阻气片3处于相对的动态平衡状态,此时,泄气间隙稳定,进气口11内气体的压力也会相对稳定。紧接着进入矩形脉冲电流的低电流时间内,电机推力变小,气体作用力大于电机推力,推动阻气片3向上移动,泄气间隙逐渐变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震荡脉冲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音圈电机(2)和阻气片(3),所述固定座(1)包括进气口(11)和音圈电机安装部;所述音圈电机(2)通过与所述音圈电机安装部结合而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座(1)上,且音圈电机的输出端朝向所述进气口(11);在所述音圈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阻气片(3),且所述阻气片(3)正对所述进气口(11),与所述进气口(11)所在的平面形成一个间距,所述间距构成一个泄气间隙;所述音圈电机(2)驱动所述阻气片(3)移动或变形控制所述泄气间隙的大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震荡脉冲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音圈电机(2)和阻气片(3),所述固定座(1)包括进气口(11)和音圈电机安装部;所述音圈电机(2)通过与所述音圈电机安装部结合而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座(1)上,且音圈电机的输出端朝向所述进气口(11);在所述音圈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阻气片(3),且所述阻气片(3)正对所述进气口(11),与所述进气口(11)所在的平面形成一个间距,所述间距构成一个泄气间隙;所述音圈电机(2)驱动所述阻气片(3)移动或变形控制所述泄气间隙的大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震荡脉冲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是一个封闭式容腔,所述容腔还包括排气口(12);所述排气口(12)设置在所述泄气间隙的一侧,且与所述泄气间隙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震荡脉冲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气片(3)包括膜片主体(322)和设置在其周围的拱形连接件(323);所述膜片主体(322)通过拱形连接件(323)与所述容腔的内壁柔性连接,使所述膜片主体(322)悬浮在容腔内;所述膜片主体(322)背向进气口的一面与所述音圈电机的输出端接触;所述拱形连接件(323)为橡胶材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震荡脉冲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主体(322)为橡胶材质,所述阻气片(3)还包括支撑片(31),所述支撑片(31)的一面与所述膜片主体(322)背向进气口(11)的一面贴合设置,所述支撑片(31)的另一面与所述音圈电机的输出端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震荡脉冲发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辉李小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雅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