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度可调的床架支撑脚及电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0752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9 0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度可调的床架支撑脚及电动床,支撑脚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内设有第一支撑孔,所述第二支撑柱的连接端凸设有第一导正柱,所述第一导正柱与所述第一支撑孔相匹配,所述第一支撑柱的连接端的周沿形成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二支撑柱的连接端缩径设计形成凹位部,所述第一限位环与所述凹位部相匹配。电动床使用上述支撑脚,支撑脚可通过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拼接来调整支撑脚的高度,即电动床的高度。拼接时,第一导正柱具有导正作用,引导凹位部准确快速地与第一限位环装配在一起,对位准确,第一限位环对第二支撑柱也具有支撑和导正作用。此外,第一导正柱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支撑作用。

A height adjustable bed frame support foot and electric be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ed frame support foot and an electric bed with adjustable height, the support foot includes a first support column and a second support column, the first support column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upport hole, the connection end of the second support column is convex with a first guide column, the first guide column is matched with the first support hole, and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connection end of the first support column forms a first limit The connection end of the second support column is reduced to form a concave part, and the first limit ring is matched with the concave part. The electric bed uses the support feet, and the height of the support feet can be adjusted through the splicing of the first support column and the second support column, that is, the height of the electric bed. During splicing, the first guide pillar has a guiding role, the guiding concave part is accurately and quickly assembled with the first limit ring, and the alignment is accurate. The first limit ring also has a supporting and guiding role for the second support pillar. In addition, the first guide pillar is in use. It has supporting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度可调的床架支撑脚及电动床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调床架支撑脚及电动床。
技术介绍
电动床通过驱动装置实现床板的抬升和下降,常见的电动床采用电动推杆作为动力源,通过电动推杆的驱动使得床架及床板共同抬升和下降。传统的床架高度一般不可调,或者高度调整操作不易。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度可调,并且调整操作迅速准确的床架支撑脚及电动床。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度可调的床架支撑脚,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内设有第一支撑孔,所述第二支撑柱的连接端凸设有第一导正柱,所述第一导正柱与所述第一支撑孔相匹配,所述第一支撑柱的连接端的周沿形成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二支撑柱的连接端缩径设计形成凹位部,所述第一限位环与所述凹位部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柱为管柱,其内部设有沿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径向方向设置的支撑片,所述第一支撑孔设置于所述支撑片上,所述第一支撑孔为螺纹孔,所述第一导正柱为螺纹柱。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正柱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限位环的高度。进一步地,所述高度可调的床架支撑脚还包括第三支撑柱,以所述第二支撑柱与所述第一支撑柱相连接的连接端为第一连接端,另一端为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支撑柱的第二连接端的周沿形成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二支撑柱内设有第二支撑孔,所述第三支撑柱的连接端凸设有第二导正柱,所述第二导正柱与所述第二支撑孔相匹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一种高度可调的床架支撑脚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支撑脚可通过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拼接来调整支撑脚的高度。拼接时,第一导正柱受第一支撑孔的限位,可防止第二支撑柱发生偏心移动,第一导正柱具有导正作用,引导凹位部准确快速地与第一限位环装配在一起,对位准确,第一限位环对第二支撑柱也具有支撑和导正作用。此外,第一导正柱在使用过程中,可加强支撑脚的支撑力和结构稳定性,具有支撑作用,进一步地,支撑脚还包括第三支撑柱,可进一步灵活调节支撑脚的高度。一种使用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的床架支撑脚的电动床,包括床架,置于所述床架上的床板,以及驱动所述床板升降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包括进行伸缩配合的电机和活动推杆,所述床架包括支撑脚架和安装于所述支撑脚架上的床板支撑架,所述床板支撑架包括固定架和相对所述固定架升降的活动架,所述固定架固定于所述支撑脚架上,所述电机支撑座通过所述臂爪固定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活动推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活动架上,另一端与所述电机伸缩配合,所述电机铰接于所述安装臂上;所述支撑脚架设有若干个所述支撑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使用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的床架支撑脚的电动床,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支撑脚可通过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拼接来调整支撑脚的高度,即电动床的高度。拼接时,第一导正柱受第一支撑孔的限位,可防止第二支撑柱发生偏心移动,第一导正柱具有导正作用,引导凹位部准确快速地与第一限位环装配在一起,对位准确,第一限位环对第二支撑柱也具有支撑和导正作用。此外,第一导正柱在使用过程中。可加强支撑脚的支撑力和结构稳定性,具有支撑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电动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电动床的结构示意图(省略床板);图3为本技术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及局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支撑脚和收折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第一支撑脚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床架-01;床板-02;电动推杆-03;电机-04;活动推杆-05;支撑脚架-07;床板支撑架-08;固定架-09;活动架-10;电动推杆支撑座-11;臂爪-12;安装臂-13;条臂-14;卡爪-15;第一弧形臂-16;第二弧形臂-17;扭矩横杆-18;纵杆-19;第一框架-20;活动扣-21;第一安装件-22;第二安装件-23;弹扣-24;第一安装孔-25;凸粒-27;第二安装孔-28;第一管扣件-29;第二管扣件-30;通孔-31;第一支承键-32;第二支承键-33;第一支撑脚-34;第一支撑柱-35;第二支撑柱-36;第一支撑孔-37;第一导正柱-39;第一限位环-40;凹位部-41;头部活动架-42;第一活动架-43;第二活动架-44;第一固定架-45;第二固定架-46;第二框架-47;支撑片-48;第二支撑脚-49;主体板-51;操作板-5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一种电动床,如图1-图4所示,包括床架01,置于床架01上的床板02,以及驱动床板02升降的电动推杆03,电动推杆03包括进行伸缩配合的电机04和活动推杆05。床架01包括支撑脚架07和安装于支撑脚架07上的床板支撑架08,床板支撑架08包括固定架09和活动架10,固定架09固定于支撑脚架07上,活动架10可相对支撑脚架07发生升降。固定架09上设有电动推杆支撑座11。电动推杆支撑座11包括臂爪12和安装臂13,电机支撑座11通过臂爪12固定于固定架09上。活动推杆05的一端铰接于活动架10上,另一端与电机04伸缩配合,电机04铰接于安装臂13上。臂爪12包括固定于床架01上的条臂14,以及在电动推杆03施加推力时反向抓紧床架01以加强支撑力的卡爪15。卡爪15设置于条臂14的一端,安装臂13固定于条臂14上,安装臂13与条臂14之间构成锐角。安装臂13与条臂14之间的锐角呈35~40°。该角度设计便于电动推杆03在推动活动架时施加的力力度合理,当角度太小时,电动推杆03需要施加更大推力,降低电机的寿命;当角度太大时,占用空间大,不利于产品的包装运输。臂爪12呈L形或者钩形,安装臂13为弧形臂,弧形臂包括锁固于条臂14上的第一连接端和用于安装电动推杆03的第二连接端,所述弧形臂的臂宽由所述第二连接端往所述第一连接端逐渐变大,增加支撑力。卡爪15与所述第二连接端位于条臂14的同一侧,并且朝向活动架10设置。所述弧形臂包括第一弧形臂16和第二弧形臂17,第一弧形臂16和第二弧形臂17相平行设置,相应连接于条臂14沿长度方向的侧端沿上。进一步地,活动架10包括对应于电动床头部的头部活动架42和对应于电动床尾部的脚部活动架,固定架09设置于电动床的中部,固定床09位于头部活动架42和脚部活动架之间。所述脚部活动架包括第一活动架43和第二活动架44。固定架09包括第一固定架45和第二固定架46,第一固定架45与第二固定架46之间铰接在一起,头部活动架42与第一固定架45之间铰接在一起,第一活动架43与第二固定架46之间铰接在一起,第二活动架44与第一活动架43之间铰接在一起,并且第二活动架44与第二固定架46之间设有活动连杆06,提供一定支撑力。便于第一活动架44与第二活动架44之间受到电动推杆03施加的推力后形成倒V型结构,符合人体工学设计,与放松状态下的腿部弯曲程度相匹配。支撑脚架07包括第一框架20、第二框架47和若干个第一支撑脚34。若干个第一支撑脚34安装于第一框架20或者第二框架47上。活动连杆06的一端安装于第二框架47上。本实施例中,电动床为常规的方形床,对应于电动床边角处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支撑脚34。第一框架20和第二框架47独立设置,并且拼接在一起,共同形成电动床的框架。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度可调的床架支撑脚,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内设有第一支撑孔,所述第二支撑柱的连接端凸设有第一导正柱,所述第一导正柱与所述第一支撑孔相匹配,所述第一支撑柱的连接端的周沿形成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二支撑柱的连接端缩径设计形成凹位部,所述第一限位环与所述凹位部相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度可调的床架支撑脚,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内设有第一支撑孔,所述第二支撑柱的连接端凸设有第一导正柱,所述第一导正柱与所述第一支撑孔相匹配,所述第一支撑柱的连接端的周沿形成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二支撑柱的连接端缩径设计形成凹位部,所述第一限位环与所述凹位部相匹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的床架支撑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为管柱,其内部设有沿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径向方向设置的支撑片,所述第一支撑孔设置于所述支撑片上,所述第一支撑孔为螺纹孔,所述第一导正柱为螺纹柱。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的床架支撑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正柱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限位环的高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的床架支撑脚,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可调的床架支撑脚还包括第三支撑柱,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祖林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坤祥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