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伟林专利>正文

一种电磁阀主阀阀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0336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电磁阀主阀阀膜,其包含有平衡孔12,安装孔13和卸荷孔14等,其摆动部分7设计为一喇叭口形状,与水平面成一夹角,同摆动部分7的结合处6和8均为一圆角,在摆动部分面7的外缘有一凹下去的呈“∨”型的圆环,面9和面11成一夹角,圆环的底部10为圆角。采用该结构能有效克服因其上下摆动而出现的应力集中,大大降低了其出现裂纹的程度,提高了其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磁阀主阀阀膜。现有的电磁主阀阀膜普遍存在使用寿命短,在使用若干次之后,在半圆环槽与直面交切部位易出现裂纹,甚至断裂,影响了管道系统的工作。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以上缺点的新型的电磁阀主阀阀膜。该阀膜将摆动部分设计成一喇叭口形状,并在与其有关的面的结合处采用适当的圆弧过渡,能有效克服因其上下摆动而出现的应力集中,大大降低了其出现裂纹的程度,提高了其使用寿命。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阀膜的上下摆动部分设计为一喇叭口形状,即是 型,并在喇叭口外圆处设计一个凹下去的 的圆环,凡与摆动部分相连的面在与其结合处均设计为一定半径的圆弧过渡。采用本解决方案,避免了因应力集中而出现的易破裂现象,大大提高了阀膜的使用寿命。以下结合附图对技术作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电磁阀的结构剖视图,示出了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摆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图。附图1、2、3和4中,1为阀体,2为电磁先导阀,3为电磁阀主阀阀膜,4为铆件,5为阀碗。在电磁阀阀膜3上,有平衡孔12,安装孔13和卸荷孔14,其摆动部分7设计为一喇叭口形状,与水平面夹角为15度至25度之间,喇叭口厚度为1.5mm至2mm之间,同摆动部分7的结合处6和8均为一圆角,半径在0.3mm至1mm之间;在摆动部分面7的外缘有一凹下去的呈 型的圆环,面9和面11之夹角在55度至65度之间,环的底部10的半径为0.5mm至1mm之间的圆角。权利要求1,一种电磁阀主阀阀膜,含有平衡孔(12),安装孔(13)和卸荷孔(14)等结构,其特征在于a.摆动部分(7)设计为一喇叭口形状,喇叭口厚度为1.5mm至2mm之间,与水平面夹角为15度至25度之间;b.同摆动部分(7)的结合处(6)和(8)均为一圆角,半径在0.3mm至1mm之间;c.在摆动部分面(7)的外缘有一凹下去的呈 型的圆环,面(9)和面(11)之夹角在55度至65度之间,环的底部(10)的半径为0.5mm至1mm的之间圆角。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布了一种电磁阀主阀阀膜,其包含有平衡孔12,安装孔13和卸荷孔14等,其摆动部分7设计为一喇叭口形状,与水平面成一夹角,同摆动部分7的结合处6和8均为一圆角,在摆动部分面7的外缘有一凹下去的呈“∨”型的圆环,面9和面11成一夹角,圆环的底部10为圆角。采用该结构能有效克服因其上下摆动而出现的应力集中,大大降低了其出现裂纹的程度,提高了其使用寿命。文档编号F16K7/12GK2490377SQ01242269公开日2002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21日专利技术者江伟林 申请人:江伟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阀主阀阀膜,含有平衡孔(12),安装孔(13)和卸荷孔(14)等结构,其特征在于:a.摆动部分(7)设计为一喇叭口形状,喇叭口厚度为1.5mm至2mm之间,与水平面夹角为15度至25度之间;b.同摆动部分(7)的结合处(6) 和(8)均为一圆角,半径在0.3mm至1mm之间;c.在摆动部分面(7)的外缘有一凹下去的呈“*”型的圆环,面(9)和面(11)之夹角在55度至65度之间,环的底部(10)的半径为0.5mm至1mm的之间圆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伟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伟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