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框格梁边坡绿化系统的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49914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9 0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框格梁边坡绿化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清理坡面;定点放线:根据岩石边坡的实际情况,确定框格梁的位置;浇筑坡底:在岩石边坡底部开挖基槽,然后浇筑混凝土坡底;浇筑框格梁:沿着岩石边坡,在坡底上方浇筑框格梁;堆放生态袋:在框格梁内堆放生态袋;封顶浇筑坡顶:在最上方的框格梁的顶部封顶浇筑坡顶;铺设覆土层:在生态袋和框格梁的间隙内填充覆土;种植植被层:在浇筑框格梁外侧表面种植植被层。生态袋和岩石边坡之间还固定有用于微调生态袋位置的调整机构;调整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连接公头和连接母头。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frame beam slope greening system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a frame beam slope greening system,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cleaning the slope surface; setting out at fixed points: determining the position of the frame beam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rock slope; pouring the slope bottom: excavating the foundation trench at the bottom of the rock slope, and then pouring the concrete slope bottom; pouring the frame beam: pouring the frame beam along the rock slope, above the slope bottom; stacking the ecological bag : stack the ecological bags in the frame beam; top sealing and pouring the slope top: top sealing and pouring the slope top on the top of the frame beam; lay the covering soil layer: fill the covering soil in the gap between the ecological bag and the frame beam; plant the vegetation layer: plant the vegetation layer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frame beam. An adjusting mechanism for fine-tuning the position of the ecological bag is also fixed between the ecological bag and the rock slope; the adjust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connecting male and a connecting female which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框格梁边坡绿化系统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框格梁边坡绿化系统的施工方法,属于生态环境治理

技术介绍
岩石边坡在公路、铁路、水利、矿山等工程中,都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边坡。这种边坡一般陡峭、无植生条件,如果单纯依靠自然力量,很难恢复原有生态平衡。裸露的岩石边坡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食物链的破坏,局部小气候的恶化(夏天的热岛效应),公路、铁路沿线的岩石边坡还会因为边坡表面颜色灰暗、单调而造成视觉污染。采取生态治理措施,在保证边坡稳定的前提下,尽快让岩石边坡披上绿装,是减轻生态恶化,美化环境的需要,也是现如今国家所提倡、要求的。现有的边坡被长期雨水冲洗后,水土容易流失,造成植被大量死亡,保质期不长。因此,目前亟需专利技术一种施工效率高,耐久性强,环保效果好且经济技术效益突出的生态护坡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框格梁边坡绿化系统的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主要采用生态袋和格构梁的集合,来进行边坡防护和生态治理施工,具体是在裸露的岩石坡面上堆码一层装好种植土生态袋,用混凝土格构梁把生态袋按面积分割固定,然后在生态袋上栽植植物,从而达到坡面景观近似于自然的绿化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框格梁边坡绿化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清理坡面;步骤二,定点放线:根据岩石边坡的实际情况,确定框格梁的位置;步骤三,浇筑坡底:在岩石边坡底部开挖基槽,然后浇筑混凝土坡底;步骤四,浇筑框格梁:沿着岩石边坡,在坡底上方浇筑框格梁;步骤五,堆放生态袋:在框格梁内堆放生态袋;步骤六,封顶浇筑坡顶:在最上方的框格梁的顶部封顶浇筑坡顶;步骤七,铺设覆土层:在生态袋和框格梁的间隙内填充覆土;步骤八,种植植被层:在浇筑框格梁外侧表面种植植被层。进一步的,所述生态袋和所述岩石边坡之间还固定有用于微调所述生态袋位置的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连接公头和连接母头;所述连接公头包括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所述生态袋上的公头基板和固定于所述公头基板远离所述生态袋一侧端面上的连接轴;所述连接母头包括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所述岩石边坡上的母头基板和开设于所述母头基板远离所述岩石边坡一侧端面上的连接槽;所述连接轴铰接套设于所述连接槽内。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轴呈球状结构。进一步的,步骤五,堆放生态袋中,上下两层生态袋通过连接扣固定。进一步的,步骤四,浇筑框格梁中,所述框格梁包括横梁和纵梁。进一步的,步骤八,种植植被层中,所述植被层包括灌木和草本植物;种植时,采用抹种法种植草本植物,采用直栽法种植灌木。进一步的,步骤五,堆放生态袋中,每五层生态袋上加一层加筋网,所述加筋网通过锚杆与岩石边坡固定。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主要采用生态袋和格构梁的集合,来进行边坡防护和生态治理施工,具体是在裸露的岩石坡面上堆码一层装好种植土生态袋,用混凝土格构梁把生态袋按面积分割固定,然后在生态袋上栽植植物,从而达到坡面景观近似于自然的绿化效果。2、生态袋用聚丙烯及其它高分子材料复合制成,耐腐蚀性强,耐微生物分解,抗紫外线,易于植物生长,同时袋体柔软,整体性好,施工简便。3、通过连接轴和连接槽的配合,可以实现生态袋在自重下在纵向达到平衡,减少因生态袋的摆放误差,导致整个结构不稳定的情况的发生,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边坡绿化系统的结构受力安全和连接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生态袋的堆叠状态示意图。图4为图3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岩石边坡;11、坡面;2、框格梁;21、横梁;22、纵梁;23、加筋网;24、锚杆;3、生态袋;4、连接扣;5、调整机构;51、连接公头;52、公头基板;53、连接轴;54、连接母头;55、母头基板;56、连接槽;57、紧固螺栓;6、覆土层;7、植被层;71、灌木;72、草本植物;81、坡顶;82、坡底。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4,一种框格梁边坡绿化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清理坡面11:清理坡面11上的碎石、浮石、杂物,整体排查坡面11险情,用撬棍把松动的危岩撬掉,使坡面11整体稳定、平整、干净。步骤二,定点放线:调整边坡整体堆码坡度,根据岩石边坡1实际情况确定框格梁2的位置,保证生态袋3堆放后的整体坡度与框格梁2的外立面基本保持一致,且生态袋3堆码完成后的边坡表面不会出现起伏不平、垂直或者反坡等不良现象。步骤三,浇筑坡底82:坡底82基础的施工过程中,需在岩石边坡1底部开挖基槽,基槽应下挖至坚硬岩石层,以保证坡底82基础的强度和牢固性,然后再浇筑混凝土坡底82。步骤四,浇筑框格梁2,从坡底82基础开始,每隔10m沿放好线的岩石边坡1的坡面11角度竖起一根30cm×40cm钢筋混凝土纵梁22,然后每隔6~8m沿垂直于山体的平面纵向浇筑一根30cm×40cm钢筋混凝土横梁21,以和竖向的纵梁22相连接。横梁21和纵梁22的搭接处全部采用焊机焊接。步骤五,堆放生态袋3;在框格梁2内堆放生态袋3,第一层生态袋3全部采用丁向铺设,从前面到后面拉平袋子,使得生态袋3一个接一个排列。在底部层生态袋3被正确地安置放好之后,压实生态袋3及其后面和前面的回填土,以防止生态袋3移动。生态袋3堆放时,采用一层码过去,第二层打横,下一层的生态袋3与生态袋3之间用上一层的生态袋3压住,通过在生态袋3上行走或小型压路机压实来达到互锁性。每五层生态袋3上再铺设上一层加筋网23,加筋网23与岩石边坡1用锚杆24加固,继续放置生态袋3,夯实回填土。这样,加筋网23与生态袋3之间将形成一个强有力的联接。堆放生态袋3时,首先先铺设一层生态袋3,用小型夯实机具夯实。然后,使用连接扣4骑跨底层的两生态袋3,连接扣4对应位置处的生态袋3上应抹适量水泥浆,然后放置连接扣4使它跨骑两个生态袋3。最后在连接扣4上再抹适量水泥浆,在连接扣4上方安装生态袋3的第二层,再用机械夯实。同时,上下两层的两生态袋3之间的间隙应交错布置。步骤六,封顶浇筑坡顶81;当生态袋3堆码到框格梁2顶部时,在最上方的框格梁2的顶部,在堆码好的生态袋3平面上沿岩石边坡1的走向打一排钢筋混凝土排子,做排子时钢筋间距50cm一根打入岩石边坡1,同时钢筋混凝土排子和延伸上来的纵梁22连成一体,连成一个整体框架结构,大大增强了整个系统的牢固性和稳定性。然后在顶部排子上面沿岩石边坡1平码几层生态袋3作为排水沟,把山上的水从排水沟排走。步骤七,铺设覆土层6:在生态袋3和框格梁2的间隙内填充覆土;在生态袋3表面铺设覆土。步骤八,种植植被层7:在浇筑框格梁2外侧表面种植植被层7;根据筑成的框格梁2和长期绿化的需要,采用抹种法种植草本植物72,采用直栽法种植灌木71。步骤九,养护管理。施工完成后进入养护施工作业。主要工作内容是浇水、施肥、补种、除虫等。在种子萌发和幼苗期,应加强养护管理,保持坡面11湿润和充足养分,确保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喷播后根据土壤和干旱状况适时在清晨洒水,出苗前必须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应控制好水分,湿度长期过大,容易出现烂苗和植物病害。浇水时水流应细而缓。用直流喷雾水枪,每次应浇透,浇水应遵循少量、多次、均匀原则。待苗出土整齐后,可减少浇水次数,干透再浇,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框格梁边坡绿化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清理坡面(11);步骤二,定点放线:根据岩石边坡(1)的实际情况,确定框格梁(2)的位置;步骤三,浇筑坡底(82):在岩石边坡(1)底部开挖基槽,然后浇筑混凝土坡底(82);步骤四,浇筑框格梁(2):沿着岩石边坡(1),在坡底(82)上方浇筑框格梁(2);步骤五,堆放生态袋(3):在框格梁(2)内堆放生态袋(3);步骤六,封顶浇筑坡顶(81):在最上方的框格梁(2)的顶部封顶浇筑坡顶(81);步骤七,铺设覆土层(6):在生态袋(3)和框格梁(2)的间隙内填充覆土;步骤八,种植植被层(7):在浇筑框格梁(2)外侧表面种植植被层(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框格梁边坡绿化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清理坡面(11);步骤二,定点放线:根据岩石边坡(1)的实际情况,确定框格梁(2)的位置;步骤三,浇筑坡底(82):在岩石边坡(1)底部开挖基槽,然后浇筑混凝土坡底(82);步骤四,浇筑框格梁(2):沿着岩石边坡(1),在坡底(82)上方浇筑框格梁(2);步骤五,堆放生态袋(3):在框格梁(2)内堆放生态袋(3);步骤六,封顶浇筑坡顶(81):在最上方的框格梁(2)的顶部封顶浇筑坡顶(81);步骤七,铺设覆土层(6):在生态袋(3)和框格梁(2)的间隙内填充覆土;步骤八,种植植被层(7):在浇筑框格梁(2)外侧表面种植植被层(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框格梁边坡绿化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袋(3)和所述岩石边坡(1)之间还固定有用于微调所述生态袋(3)位置的调整机构(5);所述调整机构(5)包括连接公头(51)和连接母头(54);所述连接公头(51)包括通过紧固螺栓(57)固定在所述生态袋(3)上的公头基板(52)和固定于所述公头基板(52)远离所述生态袋(3)一侧端面上的连接轴(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玉奎
申请(专利权)人:中矿复绿北京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